第536章 太空試驗田(下)

ps:作者君開了個微信號:“yjxh08”,還有個微信羣:1906。歡迎大家來玩,當然更歡迎大家給咱家發紅包,多多益善,多多益善……注:發紅包的善良讀者大歡迎,催稿的邪惡讀者不要來。o(n_n)o哈哈~

…………

共和2780年(西元1939年)1月17日,天宮一號空間站羣,“蟠桃園”太空農場。

隨着太空建築的增加,到現在天宮一號已經不僅僅是一個空間站了,而是一個空間站羣!因爲這裡的名稱叫天宮一號,所以有好事者就給各種功能模塊取了不同的外號作爲區別。

比如:以各種實驗室爲主的空間站主體就叫“凌霄殿”,在它的周圍還分別着以下的功能建築:“南天門”是作爲天車和宇宙飛船進出站的飛船停泊中心;人員居住和休息區叫“瓊華宮”;作爲太空冶煉廠的那部分就叫“兜率宮”;還有作爲硅晶圓生產基地的“通明殿”;作爲光纖生產基地的“寶光殿”……等等,而被“蟠桃園”就是作爲太空農場的一處空間站了。

後來這些地方的外號越叫越響,搞得官方都承認了,就把這些外號正式升級,作爲這些功能模塊的代號稱呼了。

“太空農場”其實也不是正規名字,只是個通稱,它的學名是“受控生態生保系統”,就是在太空依靠繁殖綠色植物(蔬菜、藻類等)就地解決航天員所需的食物、氧氣和水等最基本物資的供應問題,是實現未來長期載人星際旅行、移民的關鍵技術和難題之一。

太空是人類未來的家園,而要在太空中長期生活,僅僅依靠地球的供養是不行的,必須把太空變成一片綠洲,建立起太空農場,至少使部分食物可以做到自給自足。

在中國的天空計劃中,在不久的將來是要載人登陸月球,載人登陸火星甚至其他星球的,這就需要大量的補給品,如果僅僅依靠地面供給,那麼將需要一個龐大的補給隊伍往返運送,不僅運輸費用昂貴,技術上也難以保障。

而太空農場可利用莊稼、蔬菜等高等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蒸騰作用生產食物、氧氣和水,利用專用微生物的降解作用進行生物可降解廢物的分解與再利用,可以實現系統內物質的閉合循環。這樣一來,僅需少量貯藏的食品和水就可以滿足乘員生活之需,爲徹底解決長期載人航天的補給難題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方案。

在原時空的歷史上,自從人造衛星問世以來,科學家們就開始了在太空的植物栽培試驗。美、俄等國已在空間站上試種和培育了豌豆、小麥、玉米、稻穀、洋蔥、蘭花、鬱金香等100多種植物,以研究宇宙飛行中各種因素對植物生長的影響。

蘇聯航天員在“禮炮”號和“和平”號空間站上長期生活期間,播種過小麥,洋蔥、蘭花等植物,結果表明,植物要比在地球上生長得快,成熟得早。

美國在太空實驗室和航天飛機上也進行過種植松樹、燕麥、綠豆等植物的試驗,發現這些植物在失重條件下其生長不僅沒有受到影響,而且與地球生長的同類作物比較,其蛋白質等營養物質含量普遍更高。這說明在宇宙空間種植農作物是可行的,而且可以提高產量。與此同時,美、俄兩國還在太空進行了動物的繁殖試驗,結果證明,果蠅、蜘蛛、魚類等動物都可以像在地面上一樣自由生長、繁育。

太空農場中,植物可以在沙土或泡沫中生長,也可以懸在空中,植物只要有水、養分和支撐,就可以在太空失重條件下存活、發育和生長。而且風調雨順,季季高產。農場中的牛、羊、雞、魚等動物也能正常生長,可爲太空居民提供新鮮的蔬菜、水果和豐富的肉、蛋、奶等食品。

到了22世紀,那時的人類足跡已經遍佈銀河,對於太空中的動植物飼養和培育也已經有了豐富的經驗。在文德嗣穿越前的23世紀時,人們更是進一步發現,人類如果長期處於沒有其他生物的環境中,很容易換上憂鬱症,這種特殊的心理疾病被稱爲“生物環境缺乏抑鬱症”。因此,當時的國際組織和各國政府都強制規定了,凡是在地球外長期駐留人員的地方,必須配備生物小環境——小生態圈,飼養上各種動物,栽種各種植物。這也是文德嗣的那棟辦公樓基地會有一個動物園和植物園的原因。

本位面的中國航天,由於有了文德嗣這個未來人的指點,就少走了很多彎路,所以在一開始就制定了動植物太空養殖的計劃。一方面是製造小生態圈,爲了給宇航員們提供食材,生產食物、氧氣和水,以及進行生物可降解廢物的分解與再利用。另一方面也是爲了保證宇航員的心理健康,避免出現“生物環境缺乏抑鬱症”。

當然,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中國一直是以“大吃貨帝國”自詡的。哪怕在太空中,要是沒有豐富的食材,怎麼對得起這個頭銜呢?沒條件也就算了,艱苦的日子也不是不能過,但在有條件的情況下,還讓宇航員們天天吃“牙膏”,這可不是中國的風格,也不是文總的風格。

這種宇航員專用的“牙膏”說起來很高大上,但卻是最初級的太空方便食品,它確實做到了營養豐富,熱量充足這幾點,完全能滿足人類的生存需求,但是味道和口感嘛,還是算了吧,說了都是淚。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做來試試,很簡單,就是把米粉或麪粉,和魚糜、肉糜、蔬菜泥、水果泥加上食用油和佐料攪拌在一起,熬成漿糊狀就好了。差不多就是這種,嫌麻煩的話網上也有賣的,吃上一次兩次可能很覺得新鮮,多吃幾天的話,保證見到了就想吐。

“蟠桃園”是和居住區“瓊華宮”連在一起的,這也是爲了方便給居住區供應食物、水和氧氣,同時也方便宇航員們去“蟠桃園”遊玩。

整個“蟠桃園”的結構就像一個由四層同心圓組成的巨大車輪,“蟠桃園”在不停的做順時針旋轉着,使其產生出人工重力。“輪軸”分成內外兩層,內層部分是無重力區,這是固定不動的,作爲動力區和通行區。外層是通過八根“輻條”連接着外層的輪圈的,會進行旋轉,所以這裡是微重力區,重力是,也就是百分之五倍重力。

然後四層輪圈因爲線速度不同,所以分別對應不同的重力,最外層一圈的直徑是300米,按照每秒近8米的線速度轉動,大約120秒自轉一週,也就是0。8倍重力。然後依次遞減,到最內層的一圈就是0。2倍重力。當然這個重力也是可以調整的,只需調整轉速就可以很方便的改變重力。

“蟠桃園”就是根據四層同心圓加上輪軸所構成的不同重力帶,分成了六個區,各個區分別養殖着不同的動植物。“蟠桃園”說是農場,其實也是一個大型生物實驗室,主要用於研究不同生物在不同重力條件下的生長和發育情況,以及會出現什麼狀況。

太空農場的外號既然叫“蟠桃園”,裡面自然是少不了桃子的。不過呢,現在還只能吃到少部分,因爲這裡只有20株可以結果的成熟桃樹,其他的桃樹現在都還是不同階段的樹苗。桃樹要三年才能結果,就算太空中生長得快些,但也吃到第二批桃樹結的桃子,至少要等到明年去了。

可能有人會問,爲什麼不直接把能結果的樹直接送上去?是的,送上去肯定沒問題,天車的運力雖然足夠,但是成年桃樹就太佔空間,現在天車運力緊張得要命,送了20株已經不錯了,哪有那麼多空閒空間給你送大量的成年桃樹上去?

見過春運沒有。沒錯,現在通天橋就跟春運似的,每趟車都是爆滿,工作人員光是安排發班就夠花心思了,都恨不得一立方米當幾立方米用。一株成熟桃樹得佔多少空間啊?所以除了最初送上去的20株是成熟桃樹,其他的都是不同階段的幼苗、甚至種子。

不過第一批桃樹到現在已經結了次果子,這一批太空蟠桃除了留下一半作爲天宮一號工作人員食用,還有一半作爲禮物送給了被送回地球。這些桃樹本來就是精選過的良種,在微重力的條件下,它們的桃子結得更大了,最大的一個足有小西瓜大,一稱之後竟然有5公斤多點!十斤一個的大桃子!

這個巨型桃子和其他的幾個稍小點的大桃子被航天中心送給了文總,文總又召集了所有的中央高層和相關的主要科研人員,一起分食了這幾個超級桃子。大家吃了之後,都讚不絕口,紛紛表示這東西比地球上的好吃多了,真不愧是天宮上的蟠桃啊。排除掉吃稀奇的心理因素之外,這桃子的本身品質也確實很碉堡,經過檢測,發現這桃子的糖分含量和營養成分都明顯高於地球的同類產品,口感更是沒說的。

財金聯主席柳楊頓時就想到了,這尼瑪又是一條財源啊!他下來給文德嗣等幾位高層一說,大夥都是又喜又憂,喜是自不必說,多了條財路誰都會高興的。這憂嘛,自然就是通天橋的運力又不夠使用了。文總他們幾個都是識貨的人,吃過的好東西都不少,可像這種等級的水果說實話,還真的沒有。真的要推向市場的話,銷路肯定是不用愁,可這運輸咋辦啊?

加!還得加!必須得加!通天橋不夠用了,一座不夠,咱就在建一座!

於是,在當晚,衆人一邊吃着天宮蟠桃,一邊定下了第二座通天橋的建設計劃。當然,這第二座通天橋主要是用於貨運,因爲不考慮人員運送,發射時的加速度至少可以加到9g,也就是9倍重力加速度,所以它的長度就可以大爲縮短。大概有400公里長就夠了。如果只是運送金屬原料等耐操的貨物的話,起碼可以加到20g,這樣百多公里都夠了。

…………

“蟠桃園”雖然很大,但是由於使用了高度自動化的設備,機器人以及計算機中央控制,所以裡面的工作人員並不多,理論上每一個區只需4個人就足夠了,也就是說,加上設備維護人員,整個“蟠桃園”最多隻需30個人就可以照看所有的動植物。不過,這裡同時也是生物實驗室,所以人員還是不少的,足有百多個。

倪崽崽就是“蟠桃園”裡的一個農民,嗯,當然他這個農民比較高級,是碩士農民。丫是中國農業大學的碩士,但是“蟠桃園”裡最不缺的高學歷,這裡教授成羣,博士成堆,雙料博士都有十幾個,上個廁所都能碰到好幾個。像他這樣的碩士還是學歷最低的,所以他就被派派來到“農民”了,照顧第五區的作物和動物。

倪崽崽拿着一個飼料盤走進雛鳥場裡,這裡的重力只有0。5倍,走起來非常輕快。他剛上來時,還很不習慣,經常因爲用力過猛,一頭撞到前面的什麼東西,頭上被撞了好幾個包,纔算適應過來。

“唧唧唧唧……”幾隻小雞小鴨看到倪崽崽來了,衝着他興奮的叫着。

“別叫了,個個都有!”倪崽崽蹲下去,把飼料灑在食槽裡,小雞小鴨飛快的衝上來搶食。這些小動物都是在這裡孵化的,算是土生土長的太空生物。這些傢伙倒是非常適應這裡的低重力環境,至少比倪崽崽強多了,人家就從來沒有撞牆什麼的。

倪崽崽撒完飼料,就抓起一隻小雞仔細觀察,又拿出一把卷尺測量。放下後又抓起一隻,再把所有的小雞小鴨都細細的看了一遍,又量了一遍之後,然後他就掏出筆記本,開始寫起觀察記錄。

“……生長髮育正常,體型比同月齡的地球同類明顯更大……身體被毛較爲蓬鬆,腿部肌肉有退化跡象……”

“嗨,崽崽!”倪崽崽正寫着,突然聽到有人招呼他。擡頭一看,卻是華北畜牧大學的碩士池湛江同學。

“湛江仔,你的牛牛喂完了?”倪崽崽笑着說道。

池湛江氣呼呼的說道:“搞完了,孃的,今天倒黴。剛纔擠奶的時候不小心用力過猛,那牛兒居然踢了我一腳,還好勞資閃得快……”

“哈哈哈哈,你天天對人家的奶又摸又抓,還不許人家踢一腳了……”倪崽崽邪邪一笑。

“我呸啊!你這傢伙……”池湛江有些泄氣,因爲他被自家教授安排去照料奶牛兼職擠奶,在這個圈子裡就有了個“摸##奶哥”的外號,讓他鬱悶不已。

於是他就岔開話題:“早點搞完,去看今晚上的新聞……”

“有什麼重要新聞嗎?”

“哎,就是那個德國的小鬍子首相訪華嘛……”

“小鬍子來過好幾次了,按照官方的話說,他都算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了,來了有什麼稀奇?要是他們的那個皇后來了還可以看看,小鬍子有什麼看頭,我對男人沒興趣……”倪崽崽不以爲然的說道。

第112章 傳檄而定(上)第502章 “秘銀”做的飛機第360章 把尼二那家子撈出來(下)第441章 40節的戰列艦你怕不怕?第122章 蘇皖魯戰役(四)第24章 佈局美國第113章 傳檄而定(下)第469章 大蘑菇的栽培(下)第226章 飛艇、火箭、鈾礦第387章 地中海風雲(六)第686章 印度猶太人問題第118章 清廷末日,吸金收網第285章 神奇的意大利(下)第163章 加劇的造艦競賽第459章 南美起風波第678章 實在抱歉,又一根狗鏈鬆掉了!第250章 西亞風雲(中)第180章 文總的動物園第308章 揚基佬參戰了第709章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大西洋第382章 地中海風雲(一)第22章 大水災第365章 帶路黨和維持會(2)第81章 研究機構和黑科技第169章 法國遠東艦隊覆滅(上)第665章 非洲問題(1)第687章 人革聯維和部隊第171章 《中法順化和平條約》第363章 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第400章 淘金熱第400章 淘金熱第598章 沒有協議的協議第120章 蘇皖魯戰役(中)第250章 西亞風雲(中)第411章 北極的寶藏第247章 電視機第450章 夜起暴風掃日本第39章 第八鎮的進攻第431章 紅白歌會暫停了第480章 當前的南美第317章 法羅羣島大海戰第168章 外交扯皮第617章 天罰(中)第267章 南美佈局,新艦服役第569章 浴血熊貓(上)第635章 當前的世界局面第494章 克里姆林宮的王子第535章 太空試驗田(中)第199章 釣魚島大海戰(一)第426章 請叫我威廉三世第154章 “一五計劃”(3)第167章 武裝干涉(下)第679章 “強大”的尼泊爾(上)第398章 爛尾的一戰第559章 扯皮時間第98章 安排第717章 根本停不下來(4)第426章 請叫我威廉三世第275章 本土艦隊的日落第190章 中日癸丑戰爭(二)第151章 “一五計劃”(2)第190章 中日癸丑戰爭(二)第216章 歸國的舊船和新的超無畏第458章 我到河北省來……第5章 買地第398章 奧匈帝國解體第4章 寶石第460章 南美烽火(上)第243章 隔岸觀火好種田第560章 熊貓坦克第688章 人革聯維和部隊(2)第132章 夏收之後第439章 崩塌進行時第555章 美日對峙(中)第467章 大蘑菇的栽培(上)第681章 “強大”的尼泊爾(下)第9章 動員第187章 焦慮的日本(下)第344章 爪哇海之戰(六)第325章 西門縣長第128章 大獲全勝第107章 清廷的腦洞計劃第109章 跨國婚姻第19章 當官了第559章 扯皮時間第609章 林登萬的旗幟高高飄揚(上)第566章 獨有英熊驅虎豹第571章 浴血熊貓(中)第258章 歐洲的坦克會戰第358章 把尼二那家子撈出來(上)第700章 打擊(8)第157章 “一五計劃”(6)第25章 團練第260章 唐普的狼獾(中)第444章 新飛機第92章 選擇第91章 席捲天南(下)第10章 檢疫第168章 外交扯皮第403章 國慶十週年
第112章 傳檄而定(上)第502章 “秘銀”做的飛機第360章 把尼二那家子撈出來(下)第441章 40節的戰列艦你怕不怕?第122章 蘇皖魯戰役(四)第24章 佈局美國第113章 傳檄而定(下)第469章 大蘑菇的栽培(下)第226章 飛艇、火箭、鈾礦第387章 地中海風雲(六)第686章 印度猶太人問題第118章 清廷末日,吸金收網第285章 神奇的意大利(下)第163章 加劇的造艦競賽第459章 南美起風波第678章 實在抱歉,又一根狗鏈鬆掉了!第250章 西亞風雲(中)第180章 文總的動物園第308章 揚基佬參戰了第709章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大西洋第382章 地中海風雲(一)第22章 大水災第365章 帶路黨和維持會(2)第81章 研究機構和黑科技第169章 法國遠東艦隊覆滅(上)第665章 非洲問題(1)第687章 人革聯維和部隊第171章 《中法順化和平條約》第363章 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第400章 淘金熱第400章 淘金熱第598章 沒有協議的協議第120章 蘇皖魯戰役(中)第250章 西亞風雲(中)第411章 北極的寶藏第247章 電視機第450章 夜起暴風掃日本第39章 第八鎮的進攻第431章 紅白歌會暫停了第480章 當前的南美第317章 法羅羣島大海戰第168章 外交扯皮第617章 天罰(中)第267章 南美佈局,新艦服役第569章 浴血熊貓(上)第635章 當前的世界局面第494章 克里姆林宮的王子第535章 太空試驗田(中)第199章 釣魚島大海戰(一)第426章 請叫我威廉三世第154章 “一五計劃”(3)第167章 武裝干涉(下)第679章 “強大”的尼泊爾(上)第398章 爛尾的一戰第559章 扯皮時間第98章 安排第717章 根本停不下來(4)第426章 請叫我威廉三世第275章 本土艦隊的日落第190章 中日癸丑戰爭(二)第151章 “一五計劃”(2)第190章 中日癸丑戰爭(二)第216章 歸國的舊船和新的超無畏第458章 我到河北省來……第5章 買地第398章 奧匈帝國解體第4章 寶石第460章 南美烽火(上)第243章 隔岸觀火好種田第560章 熊貓坦克第688章 人革聯維和部隊(2)第132章 夏收之後第439章 崩塌進行時第555章 美日對峙(中)第467章 大蘑菇的栽培(上)第681章 “強大”的尼泊爾(下)第9章 動員第187章 焦慮的日本(下)第344章 爪哇海之戰(六)第325章 西門縣長第128章 大獲全勝第107章 清廷的腦洞計劃第109章 跨國婚姻第19章 當官了第559章 扯皮時間第609章 林登萬的旗幟高高飄揚(上)第566章 獨有英熊驅虎豹第571章 浴血熊貓(中)第258章 歐洲的坦克會戰第358章 把尼二那家子撈出來(上)第700章 打擊(8)第157章 “一五計劃”(6)第25章 團練第260章 唐普的狼獾(中)第444章 新飛機第92章 選擇第91章 席捲天南(下)第10章 檢疫第168章 外交扯皮第403章 國慶十週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