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天地氤蘊鍾奇秀人世茫茫有儒仙

bookmark

9、天地氤蘊鍾奇秀,人世茫茫有儒仙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葉昊天在濛濛細雨中回到終南山下的太一鎮。張家也剛剛掃墓回來。看見葉昊天,張成先跑了上來,拉住葉昊天的手說:“大哥,你可回來了,你的名字已經報上去了,明天我們一塊去縣裡考試。”

“好阿。”葉昊天答應着。

當晚吃了點便飯。張員外說:“早點休息,中了秀才回來再大擺宴席!”全家上下都早早休息。整個張府靜悄悄的,生怕有什麼聲音驚擾了兩人。畢竟這樣的小鎮中個秀才也是大喜事了。

夜深人靜,葉昊天端坐用功。跟那黑衣人相比,自己的功力還差得太遠,幸虧是有了陣法的幫助才逃過一劫。再遇上時就不好說了。當務之急是繼續煉神還虛的修煉,只有早日達到飛昇的境界才能進退有據,到那時是飛昇還是留在塵世都可以從容選擇。

他將心神寧靜下來,一點靈光集中在上丹田,設法將天頂打開,將身體跟整個宇宙溶爲一體。

幾個時辰過去了,忽然一聲雞啼傳入耳中,睜眼一看,東方已經泛白。不久張府的人出來了,裡裡外外的忙碌着。天剛矇矇亮,張成就跑了過來“大哥,要走了,你準備好了嗎?”

“準備什麼阿?”葉昊天笑道。

“也沒什麼阿,呵呵。”張成也笑了“要用的筆墨爹早就準備好了,張升會給我們揹着,我們三個人走着去。”

說完讓張升頭前領路,三個人出發了。張升大約十五六歲,腿腳麻利,背上背一個小包袱,大概包袱很輕,走的時候還一跳一跳的。

“張升,走穩點,別摔壞了硯臺!”張員外站在大門外呵斥。

“是,老爺!”張升趕緊落下腳來,慢慢走。剛出小鎮,他的腳步立即又快了起來。

不到一個時辰,大約走了十多裡,來到本縣考場。考秀才又叫童試。童試正規講來不算科舉考試,但考中者可以獲得職稱。童試每年一次,在府、州或縣舉行,應試者爲童生,由知縣、知府、學政主考,考中者授予生員或庠生稱號,俗稱秀才。

考場裡大約七八十人,大多二三十歲,也有四五十歲之人。像葉昊天、張成這樣算比較年輕的,不過還有十六七歲就來的。年齡大的一般坐在後面,大概有點不好意思。

今年的童試由知縣李若庵親自主考。李知縣據說是多年以前的進士,爲官比較清廉,不知得罪了什麼人,做了十年知縣仍未得到升遷。今天他暗中禱告,希望這些人中能有個別出類拔萃的青年,本縣已經連着五屆沒出過一個進士了。若是自己選中的秀才將來有大成就,自己也有升遷的本錢啊。

考試開始,李知縣首先鄭重宣佈:“盡力而爲,不得抄襲,違者逐出考場,十年內不得應試。”

考卷發了下來,葉昊天看了看,主要是“帖經”和“墨義”。

“帖經”就是將書本上的某行貼上幾字,要求應試者將貼住的字填寫出來,類似填空題。

“墨義”相當於簡答題,是一種簡單的對經義的回答。考生只要熟讀經文和各類註釋文字就能回答。

大概由於是秀才考試,所以考的是基礎知識,沒有策問和賦詩。

葉昊天對這些東西實在是不能再熟了。所以三兩下不到半個時辰就答完了。交上考卷走了出去。

李知縣有點驚訝,十年主考,第一次見到交卷這麼早的人,莫非是老天開眼了?打開試卷看去,從頭到尾竟然沒有一個錯誤!

又過了兩個時辰,考試才結束。所有人員出場等待。李知縣和學政當堂批閱。又兩個時辰以後,考試結果出來了。李昊排在第一位,張成在第三位。前五名全部錄入,授生員稱號。

接着李知縣在縣城最著名的灞陵酒家安排宴席,宴請五位秀才。灞陵酒家位於灞河邊,閣樓之上,四面紗窗,擡頭是夕陽無語下終南,低頭是灞水浩浩不復反,景色極美。

李知縣開場致詞“難得諸位今番中了秀才,今年是大比之年,希望多加努力,連中舉人、進士,那本縣也有微功阿。”

然後是衆人一一自我介紹。當聽說葉昊天和張成是表兄弟的時候,李知縣連聲道:“好啊!一家出兩個秀才,難得啊!”

然後衆人推杯換盞,酒過三巡,李知縣道:“如此良辰美景怎可無詩?來,諸位請題詩一首,也給此屆童試留一佳話。”

衆人你推我託,誰也不肯開口。

過了一會兒,李知縣對葉昊天道:“你是今年童試第一,還是你來吧!”衆人跟着隨聲附和。

李知縣想知道這早早交卷的人是不是真的天才,回頭吩咐酒家“筆墨侍候!”。

夥計急忙取來筆墨,在旁邊的桌子上鋪上宣紙。

葉昊天推託不過,只得起身接過筆來。擡頭看灞水之上幾點遠帆,近處岸邊卻有數葉青荷,一隻仙鶴從空中飛過,提筆在紙上寫道“白鳥朱荷引畫橈”。衆人看了擊節讚歎,“好阿,詩景相合,妙阿!”葉昊天擡頭再看了看,接着一氣和成“垂楊影裡見紅橋,欲尋往事已魂消。遙指終南山外路,斷鴻無數水迢迢,新愁分付灞陵潮。”

李知縣長嘆一聲“兄臺才高八斗,學富五車,雖子建屈原復出亦不多讓。此詞寫紅橋流水,抒發懷古之幽思。上片寫美景誘人。白鳥朱荷,碧波盪漾,畫舫悠遊,光豔照人。面對綠柳紅橋,不禁思緒萬千。回顧往事,怎不令人黯然消魂!下片借眼前景物,抒發感懷。放眼遠望,終南山外路漫漫,江潮洶涌水迢迢。無數失羣孤雁,空中徘徊。這淒涼景色,勾起了無數新愁。無法排遣,只好付於灞陵潮水。通篇含蓄又有神韻。千古絕唱阿!”略停一下,他接着道:“本縣已有多年來無人中過進士,今次要破天荒了!”

葉昊天趕緊謙虛地道:“哪裡阿,偶得靈感,不敢當!大人懷才不遇,久困於此,可見才華不是最重要的!”

一番話聽進耳內,李知縣連連嘆息。

回到家中,已是戌時,天色早已黑了。大概是張升回去稟告過,張家大院張燈結綵。兩人一進院門,鞭炮也點了起來,足有千響,好久才靜下來。進入大廳,三張大桌上擺滿了美酒佳餚,就等他們入席了。

此情此景,葉昊天心裡也十分溫暖。憂傷和歡樂就像白晝與黑夜一樣。黑夜襯托了白天的光明,白天也帶來了黑夜的寧靜。憂傷是一種說不出的美,因爲憂傷才更加感到快樂的珍貴。縱然有着無盡的離愁和憂傷,但當看見燦爛晴空,嫩草鮮花,還有人世間最寶貴的愛時,也就更加刻骨銘心!

鄉試在兩個月之後,張成已經天天在溫習功課。好多天來,他一直很用功,搞得茶飯不思,人似乎也消瘦了一圈。家裡人都很是擔心。

葉昊天卻似乎神采一日好過一日,大家都很欽佩。這不,張員外已經來請教秘法了。

葉昊天取出一粒自己煉製的補中益氣丹交給他道:“這個給張成服下”,並沒有說明丹藥的功效。張員外對他非常信服,立即拿給兒子去了。

一個時辰以後,張成跑了過來,叫着:“大哥,這是什麼丹啊,我服了以後渾身是勁,到處熱呼呼的,多少天的疲勞一下消失了,連腦子也清楚了很多!”

葉昊天笑着道:“這就對了,溫書要勞逸結合,身體是根本,脾胃好才能中氣足,中氣足才能神氣旺,神氣旺才能智力增,學習起來方可以事半功倍。”

又對跟進來的張員外道:“這兩天我要出門一趟,鄉試的時候我會回來。”張員外問他行止,他說還沒確定。

第二天一早,葉昊天就出了門。離開長安五個月了,他要回去看看。走在長安大街上,老遠就看到玉店的門口聚了很多人,裡面人更多,簡直擠得風雨不透,估計大多是前來欣賞的。原來的五六間店面顯得太小了。

葉昊天看了看周圍,旁邊是一家布店,店面不小,約有七八間,生意倒是一般。看到玉店的管家王萬石實在太忙,他就沒有過去招呼,悄悄從側門進了大院。

進門看見王千石在搬運東西,葉昊天叫了一聲,他回頭看見,趕忙停了下來,高興地道:“先生,您可回來了,全家都在惦記你呢!真是太好了,我去把大哥叫來。”

“不了,讓他忙吧”葉昊天趕緊制止他,又道:“玉店店面不足,你去看看旁邊的布店,問問老闆能不能轉讓,要多少銀子。”

王千石領着葉昊天向裡走,看見爹正在院子裡鋤草,跟爹說了句話就出去了。院子裡有塊空地,王老漢人閒不住,開了個菜園,種上蔬菜了。妞妞也在旁邊幫他拔草。

“老人家,身體怎麼樣啊?”葉昊天問道。

“好啊!自從上次喝了您給的仙酒,簡直渾身舒暢,這些天沒生過一點毛病。”老漢趕緊請葉昊天入內喝茶。

葉昊天將妞妞抱起來走進屋子,一邊走一邊問:“妞妞,你今年幾歲了?”

妞妞眉開眼笑地道:“叔叔,我已經長大了,今年八歲!”

葉昊天呵呵笑了:“是啊,很大了啊。你三叔在幹什麼啊?”

老漢回答:“在跟藍玉王學雕玉呢。”

“好”。葉昊天隨口聊着。過了一會兒,王千石回來了,還沒坐下就開口道:“布店老闆開價五萬兩銀子,死活不肯降價。”

葉昊天道:“買下了,我畫個圖形,你找人去按圖裝修一下。”說着取出五萬兩銀票遞過去。王千石接過後又急匆匆地出去了。

中午,王家一家人都回來吃飯。王萬石取出賬目給葉昊天看,一邊介紹道:“這幾個月一共進賬一千八百五十萬兩,去掉支出和工資部分,實賺一千七百萬兩,請過目。”葉昊天將賬目合上,問道:“銀子在哪裡?”“已經換成官家銀票,超過五百萬兩就存入長安最大的銀莊,其餘部分存在放玉石的地方。”王萬石說着領他去看。在存放玉石的陣法中間有一個玉瓶。王萬石從玉瓶中倒出一個小盒子,裡面有數百萬兩銀票,還有一些存銀票的單據。每張單據都有姓名和五個問題,答對了問題才能取走銀子。單子上的名字卻是葉昊天。

王萬石將盒子整個兒交給葉昊天,又告訴他回答問題的切口。葉昊天把盒子又放了回去,只是取了一百萬兩銀票放在身上,道:“目前我還用不着,等將來需要的時候再說,這些銀子不是我一個人的,大家有事儘管取用。剩下的留着,等將來或許有大用”。王萬石卻道:“家裡的散碎銀子就已經花不盡了。”

回到飯桌上,葉昊天指點他將部分銀票拿出去投資,買下一些酒樓旺店,那樣才能以錢生錢。又詢問大家能不能在附近城市開家分店。王千石自告奮勇:“我去洛陽,將這裡製成的玉器拿去賣,相信很好賣!”

葉昊天點頭同意,交代了一些注意事項,吩咐王萬石再僱幾個雕玉師傅,雕玉由藍玉王負責,不單雕刻複雜的大件作品,還要包括手鐲,耳墜,髮飾等物。

晚上大家用過晚飯,就是指點練功的時間。一個接着一個,全部弄完已經到了亥時。葉昊天卻爲大家的進步高興。王林的功夫也長進了一些,衛護玉店應該足夠了,只要來的不是修真人。

大家走了以後,葉昊天繼續修煉。一點靈光集中在上丹田,將自身的虛空與天地的虛空相接,從浩瀚的蒼穹吸收所需要的養分。他感覺自己的元神逐漸膨大,形象漸漸虛幻起來。相信只要不斷修行,不用多久就可以達到仙人界了。

他決定以後的兩個月就在長安呆下來。時間很快過去了半個月,這些天他一直都在家裡閉門修煉。

這天,春光明媚,鳥語花香,葉昊天想到城裡走一走。他一個人來到長安城東南,那裡有一個很著名的碑林。唐開成年間,爲了避免文人學士們傳抄經書時出現錯誤,皇家將十二部經書刻在石碑上,作爲範本,立於長安城國子監內,供人們校對,被稱爲《開成石經》。內容包括《周易》、《尚書》、《詩經》、《周禮》、《儀禮》、《禮記》、《春秋左氏傳》、《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論語》、《孝經》、《爾雅》等十二部經書,計六十五萬字,用石一百一十四方,兩面刻文,加上此前唐玄宗李隆基親自書寫的《石臺孝經》合稱十三經。除了十三經以外,這裡還陳列有漢代以來的各種碑石、墓誌共一千多塊。碑石如林,故名碑林。

葉昊天對經書的內容非常熟悉,令他感興趣的是石碑上的書法。碑林薈萃各代名家手筆,篆、隸、草、真、行等多種書體,琳琅滿目,皆具風采。特別是唐代書法家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李陽冰、顏真卿、柳公權、張旭、懷素、智永、李隆基、史維則等人的手筆刻石,尤爲可貴。後世的名家墨跡,如米芾、蔡京、蘇軾、等人的作品也堪稱絕佳。此外碑頭、碑側、碑座上浮雕、線雕、減地雕的各種花紋也做得美輪美奐。

他一邊欣賞美妙的書法雕刻,一邊再讀一遍經書的內容。《大學》雲:“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修身必誠其意。”讀到這裡,他聯想自己正在修煉的煉神還虛,隱隱然竟有相合之處,相同的都是煉心。

繼續讀下去,孟子也說培養浩然正氣,使自己義正剛直,從而神氣盛旺,氣貫天地。“這就是道地的修煉了!”葉昊天心裡驚歎不已,怪不得被尊爲聖人,他們不但是儒家的先知,還是修真的先行者,由儒而仙,可以稱作儒仙了。

葉昊天閉上雙目,回想自己十餘年來所讀過的儒家經典,心中豁然開朗。原來文人在從事讀書,寫字,作畫和演奏音樂的過程中可以進入一種練功的狀態,意念全部集中在書、字、畫、音樂上,達到忘我的境界,那就跟道家靜坐進入虛無狀態一樣。這種修煉不單增加藝術創造的能力,還可以攝生養氣,最終達到天人合一。

葉昊天進一步思考,他發現儒家修煉以“煉心”爲主旨,着重於道德的淨化與陶冶,把“修身”當作“用世”、“治世”的基礎,強調在“用世”、“治世”的實踐當中“修身”,把“用世”堪稱“修身”的積蓄,或者說是修身的一個飛躍。以“修身”爲本,“修身”、“治學”和“用世”三者相統一,就能達到修煉的最高境界。比較而言,佛道修真者將自己禁閉起來,每日冥思苦想,容易出現偏差,儒家的修真卻是順其自然,水到渠成。

他知道明白這一點很有價值,將可以使自己的修煉跟未來的入仕結合起來,不會相互干擾,處理得當還可以使修道的過程縮短很多。

這樣想着,他走出了碑林,沐浴在溫柔的陽光裡,渾身非常舒暢,感到今天確實不虛此行。

此後的一個多月,葉昊天一直閉門修煉煉神還虛的功夫。他從外空間接收了很多能量,現在已經能御風行空上百里,達到了真人界第十五層太黃翁重天的功力,只差三重就達能到仙人的境界。然而他明白,行百里者半九十,越到後來越是艱辛,一點也不能掉以輕心。

五月六日,他回到太一鎮的張家,第一件事就是看看張成。張成還在書房裡用功,只是臉上再沒有一絲倦色,代之以一層淡淡的色澤,那是中氣充足的表現。

張成一見他就跳了過來“大哥,你給我服的丹藥太靈了,我這兩個月看的書比過去兩年都多,實在太謝謝你了!”

葉昊天勸勉他道:“兄弟,你年輕好學,勤奮用功,將來前程遠大阿!”

張成擺擺手道:“我的學識不及大哥的十分之一,若是我前程遠大,大哥就是如日中天了。”

葉昊天只是笑了笑,道:“兄弟,我跟你還有不同,我不會一輩子入仕。不過讓我們一起努力,先過了眼前這一關”。

五月初七,張員外親自跟兩人一起來到長安,找了幾間上房住下來。此前李知縣早已將兩人的名字報了上去。兩個人只是去看了看考場位置。一切安排妥當,只等考試開始。

一般科舉考試分爲高低兩級,低一級叫“鄉試”,高一級叫“會試”和“殿試”,會試和殿試可以算作一個級別。科考每三年舉行一次,稱爲“大比”;鄉試在前,每逢子、午、卯、酉年舉行;會試在後,每逢辰、戌、醜、末年舉行。

鄉試在各省省城舉行,由專命的主考官主持。凡國子監生及府州縣學生員學成者、儒士未仕者、官未入流者,都可以應試。鄉試因爲考期一般在秋季八月,所以又稱“秋闈”。凡鄉試考中者稱爲舉人,俗稱孝廉,或稱登賢書。而考得第一名者,稱解元。鄉試中舉,稱爲乙榜,也叫乙科。鄉試次年,全國舉人都去京師參加“會試”。

這一屆的科舉考試明顯打破了常規,鄉試時間不在八月,而且跟大比在同一年,據說是因爲皇上說賢才不足,特命各省破例舉行的。

五月八日,陝甘兩地的秀才聚集長安。葉昊天注意到其中有不少久困場屋的人,頭髮鬍子都花白了還不死心,但考取的可能性卻是越來越小,因爲考官大多偏愛年輕的考生。尤其是今次主考是府臺吳小江大人。相傳他當年督學湖北時力主提拔少年,於是成年人應試時都紛紛去掉頭巾,改梳兒童的垂髻髮型,但額上戴頭巾的網痕卻一時去不掉。吳小江巡視考場時見此情景感到十分好笑,便口占一絕雲:昔日峨冠已偉然,今朝卯角且從權。時人不識予心苦,將謂偷閒學少年。”

鄉試分三場,第一場仍然是“墨義”,就是一種簡單的對經義的回答。相當於簡答題。這點對於葉昊天來說簡直不費吹灰之力。“墨義”時間只有一個時辰。

然後第二場是“策問”。這是比帖經、墨義高一層次的考試方法,相當於論述題。簡單說來,策問的方法就是主考設題指事,由考生作文章,題目的範圍一般有方略策和時務策等。葉昊天看看題目有三個,第一個是“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何以如此?”第二個是“沿海各省倭寇有何良策可除之?”第三個是“若你爲一縣之主當如何治理?”假如是隻讀四書五經,這些題目並不好回答。葉昊天熟讀兵法韜略,自然應對自如。策問兩個時辰,結束後不得離開,只能吃吃點心,稍作休息就進入下一場。

最後一場是文章,就是作八股文。是以四書、五經中的文句作題目,叫應考者作文闡述其中的義理。應考者作文只能根據指定的註疏發揮,不能有自己的見解,並且必須文體不能違背八股的格式。所謂股,即對偶之意。簡括說來,文章的主要部分要分爲八段,要用八個排比對偶組成,這便叫八股文。葉昊天對四書五經的註疏發揮極爲熟悉,所以只花了半個時辰一篇文章就作得四平八穩。

他出來等了好久纔看見張成和很多人一起出來。張成的眼睛裡閃爍着興奮的神色,看來發揮得不錯。

過了兩天,外面人有人叫“放榜了,快去看!”張成跑過來拉葉昊天同去。

葉昊天道:“你去吧,幫我看看就行了,我擔心考的不好,就不去了。”

張成和父親急匆匆地過去,老遠就看見放榜的地方被圍得人山人海。兩個人拼命往前擠。還有十丈張成就叫了起來“大哥中了,在最上面,大哥中解元了!”張員外看了看果然是的,在榜文最高處,大大地寫着葉昊天的名字。

兩個人又花了半天功夫才擠到榜前,着急地在榜上尋找,還是張成首先叫了起來“中了,第九!”張員外喜極而泣,老淚也流了下來。不容易阿,多年辛苦終於有了結果,以後兒子就等於走上官路了。

很多人看了榜以後還圍着不散,中了的高談闊論,不中的垂頭喪氣,有的黯然失色,有的就痛哭流涕。張成感慨地道:“多虧了大哥的靈丹啊,不然只怕我也頂不住!”張員外道:“走,我們回去,快去告訴他好消息。”

兩人一路小跑來到客店,發現葉昊天正坐在桌旁喝茶,面帶微笑,神態自若,好像早已知道了一樣。張成跑過去搖着他的肩膀道:“大哥,你第一,中瞭解元。我也中了,第九!”

葉昊天連聲道:“好,好,你中了就好阿!不知道這次取了多少人?”

“沒注意,只顧高興了!”張員外笑得嘴也合不上。

還是張成說道:“一共取了四十人。不容易阿,兩千人中只取四十,真是多虧了大哥的靈丹。”

葉昊天聽了,又取了一顆自己煉製的補神丹遞過去,道:“服下這個,能填精補髓,對記憶大有好處”。

張成二話不說就吞了下去。

晚上府臺吳大人宴請各位舉子,告訴大家名字已經上報禮部,可以參加今年的會試了。他看到本屆舉子大多是年輕人,尤其解元葉昊天只有二十一二歲,心裡非常高興,吩咐下去“每人賞銀一百兩,作爲進京趕考的盤纏!”然後囑咐大家開懷暢飲,不醉不休。

晚宴結束的時候,張成果然有點喝醉了,走了幾步就邁不動步。葉昊天將一隻手扶在他的背上,暗運內力將他的酒氣化去。不一會兒張成清醒過來,看了看周圍,道:“大哥,不好意思,太高興了,所以喝多了。”葉昊天安慰他說“難得一醉,也是人生一大趣事。”

張成已經把他認作神仙,真心的爲有這個大哥高興。

第20章 儒仙第100章 恰是百花齊放日,青春做伴好還鄉16 什麼是有漏皆苦3 青城山中雲茫茫天地截作神仙鄉24 神人騎鹿耳何長妙手拾得昇仙方18 平沙落雁第192章 豐收第225章 臥底第33章 鬼經第283章 八正第69章 替身13 佛家爲何叫做空門62 鑄甲高臨善息境乘龍遙拂儒飛22 鐵血丹心20 美妙的佛音梵唄第270章 援兵85 陰風鬼雨愁煞人炎炎烈火如燈滅3 青城山中雲茫茫天地截作神仙鄉第279章 水遁38 枷鎖深宮千葉落傲嘯擎天一柱堅第191章 魔輪第137章 公私第223章 挫敵第150章 芸芹23 正氣歌77 雲帆天涯待驟雨卜居海上撣纖塵9 茅山靈符第89章 凰兮凰兮從我棲,無感我思使餘悲第202章 菩提15 佛教的無我43 天賦仁心愛生通聖傳詩經蘊音煞43 天賦仁心愛生通聖傳詩經蘊音煞第277章 靈肉後記121 再論儒家的仁愛平等與自由12 蕭條古縣無完瓦戚瀝寒雲滯早梅第121章 鉢盂第72章 奸宦第73章 教主後記5第185章 賞石第35章 海塘第205章 黃帝18 須彌神山覲見佛祖第276章 思辨第36章 通經第116章 鳳麟第145章 算術12 法印隨心第272章 豔曲5 有閒弄玉長安時不教終南出妖孽第61章 貴妃14 無常和剎那生滅第129章 王鼎第257章 達摩第81章 靜以修身行舟緩,儉以養德水流急第188章 白帝5 仙劍初傳40 求仙有路商爲徑大道無涯貿作舟第81章 太子第148章 巡天第137章 公私第186章 化魔第51章 番薯第265章 佛難第3章 書院第73章 教主40 求仙有路商爲徑大道無涯貿作舟8 蘇堤春曉微雨後夢裡蘭舟遇知音4 高山流水第253章 貝葉10 丹墀對策三千字金榜題名五色春後記4第82章 從此道山春困少,寰中遍響爆竹聲第43章 敵蹤14 太上神嘯21 唯我獨尊六道輪迴的個人修持第100章 鉅奸69 人非風月長依舊破鏡塵箏經年瘦第264章 超度10 師曠的故事7 佛宗貝葉佛詩第150章 芸芹21 爲道日損第84章 夢至寶山千萬次,此番不可又空回第277章 靈肉第160章 儒商第28章 竹心第233章 神宮第118章 神女79 鬥棋鬥武非爲癖殺人殺己盡入魔22 仙心至上第204章 神悟7 佛宗貝葉佛詩第57章 被困9 天地氤蘊鍾奇秀人世茫茫有儒仙5 有閒弄玉長安時不教終南出妖孽1 大劫蟻蟲徒有備危情晝夜逃孤雛第83章 黃帝土德三元正,濟世佛心萬國同第30章 赴任
第20章 儒仙第100章 恰是百花齊放日,青春做伴好還鄉16 什麼是有漏皆苦3 青城山中雲茫茫天地截作神仙鄉24 神人騎鹿耳何長妙手拾得昇仙方18 平沙落雁第192章 豐收第225章 臥底第33章 鬼經第283章 八正第69章 替身13 佛家爲何叫做空門62 鑄甲高臨善息境乘龍遙拂儒飛22 鐵血丹心20 美妙的佛音梵唄第270章 援兵85 陰風鬼雨愁煞人炎炎烈火如燈滅3 青城山中雲茫茫天地截作神仙鄉第279章 水遁38 枷鎖深宮千葉落傲嘯擎天一柱堅第191章 魔輪第137章 公私第223章 挫敵第150章 芸芹23 正氣歌77 雲帆天涯待驟雨卜居海上撣纖塵9 茅山靈符第89章 凰兮凰兮從我棲,無感我思使餘悲第202章 菩提15 佛教的無我43 天賦仁心愛生通聖傳詩經蘊音煞43 天賦仁心愛生通聖傳詩經蘊音煞第277章 靈肉後記121 再論儒家的仁愛平等與自由12 蕭條古縣無完瓦戚瀝寒雲滯早梅第121章 鉢盂第72章 奸宦第73章 教主後記5第185章 賞石第35章 海塘第205章 黃帝18 須彌神山覲見佛祖第276章 思辨第36章 通經第116章 鳳麟第145章 算術12 法印隨心第272章 豔曲5 有閒弄玉長安時不教終南出妖孽第61章 貴妃14 無常和剎那生滅第129章 王鼎第257章 達摩第81章 靜以修身行舟緩,儉以養德水流急第188章 白帝5 仙劍初傳40 求仙有路商爲徑大道無涯貿作舟第81章 太子第148章 巡天第137章 公私第186章 化魔第51章 番薯第265章 佛難第3章 書院第73章 教主40 求仙有路商爲徑大道無涯貿作舟8 蘇堤春曉微雨後夢裡蘭舟遇知音4 高山流水第253章 貝葉10 丹墀對策三千字金榜題名五色春後記4第82章 從此道山春困少,寰中遍響爆竹聲第43章 敵蹤14 太上神嘯21 唯我獨尊六道輪迴的個人修持第100章 鉅奸69 人非風月長依舊破鏡塵箏經年瘦第264章 超度10 師曠的故事7 佛宗貝葉佛詩第150章 芸芹21 爲道日損第84章 夢至寶山千萬次,此番不可又空回第277章 靈肉第160章 儒商第28章 竹心第233章 神宮第118章 神女79 鬥棋鬥武非爲癖殺人殺己盡入魔22 仙心至上第204章 神悟7 佛宗貝葉佛詩第57章 被困9 天地氤蘊鍾奇秀人世茫茫有儒仙5 有閒弄玉長安時不教終南出妖孽1 大劫蟻蟲徒有備危情晝夜逃孤雛第83章 黃帝土德三元正,濟世佛心萬國同第30章 赴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