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帝三十五年

兩個大篇章,連接焚書、坑儒兩件大事。

始皇帝三十五年是大秦短暫一生的拐點,但卻沒有在史書上留下過多筆墨,這很符合儒生的史觀,變成這樣,無可厚非。

在這裡,以《史記.秦始皇本紀》爲藍本簡單梳理一下史料上的始皇帝三十五年。

上接焚書制,開年,阿房朝宮落成,始皇帝遷宮。

有一個很秦粉的說辭,說阿房宮作爲宮羣,始皇帝時期並未完建,到二世時纔開始大興土木,這個說辭是受了漢長樂、未央二宮並立的影響,其實並不準確。

秦無二宮。宮闕以朝宮爲本,原是章臺,後來始皇帝在渭南建了阿房,也用懸道、園林把渭南和北阪連起來了。

自朝宮轉移起,秦宮照規矩就該改稱阿房宮,不再稱咸陽宮或章臺宮,也不存在兩宮並存的狀態,所以始皇帝時期的阿房宮是完建了,二世所爲,應該稱爲【於渭南闢地擴建】。

遷宮之後,盧生上書,始皇帝稱真人。

這件事很重要,因爲盧生要始皇帝避人煙,始皇帝也照做了,這相當於自囚於宮,主動割裂了與朝政的關係,這個階段,始皇帝成了獨夫。

再然後,李斯喧譁宮闈,始皇帝怒殺宮侍。

這件事的疑點在於,李斯怎麼能帶着僕從護衛在皇帝家裡招搖?畢竟他又不是董仲穎,始皇帝也不是東漢的小皇帝。

殺宮侍的事更離奇,秦律沒有不罪而殺的先例,始皇帝在先前的三十四年中也沒有突破秦律的先例,任何大事,都是先成律,再行罪,唯此不同。

我將這次事件定性爲坑儒的發端,也是秦法治崩解,至二世帝權失控的發端。

史記中並未說清始皇帝是如何從危險的獨夫狀態中解脫出來的,彷彿一夜之間,受寵到足以讓始皇帝自囚的盧生就有了良心,不願再爲暴君煉丹了。

他掛印就掛印,封金就封金,臨了還不忘多嘴多舌,埋汰自己的衣食父母一頓。結果始皇帝像楞頭青一樣怒了,決定坑殺方士,給他們這些不知恩的王八蛋一點顏色瞧瞧。

而具體執行的御史再次榮膺反派,肅反擴大化,儒家(博士署)無故遭殃。

多熟悉的套路,太史公的手法與記焚書事時如出一轍,儒生是正義的,善良的,忠誠的,無辜的,是法家爲了滅儒道統,殃及池魚。

於是,坑儒,始皇帝再次突破秦律束縛,讓大秦的皇帝位真正成爲了天上地下唯一的至尊,從此再無掣肘。

史記中的三十五年至此而終,諸多迷團被春秋筆墨一筆代過,無縫銜接螢惑守心,叫人下意識就忽略了其中的不正常。

所以才說,歷史是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我只希望經過我的打扮,這一年能真實一些,自然一些,看上去比螢惑守心更璀璨一些。

言至於此。

三十五年,帝霸,法下,秦制崩,中原蕩。丞相斯諫曰:“請求票。”皇帝詣曰:“可。”

第五十六章 失因得果第四六八章 士爲通錢者死第五四零章 都是靠雙手養活自己第三零四章 陳平家的日常第九十八章 待客之道第七三二章 死戰之一,鄙視鏈第四三三章 討人嫌的別人家的孩子第五六六章 請諸公順從第五六九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二,捕牢第四三八章 墨家第十代鉅子李恪第七零一章 傻子笑憨子第七五一章 窮奇毀城第三二七章 一脈之親第七零一章 傻子笑憨子第五五九章 張良住在李斯家第六九四章 母儀天下第七七九章 澠池會之二,請君第八零五章 公子,請第一二八章 忽悠瘸了第七三零章 天府第三三五章 少年營第三章 思維導圖第五十三章 一石二鳥第五零二章 天上天下第一七五章 三全齊美第七十一章 儀仗雄風第七七零章 武關十二,烈士暮年第一三四章 不戰屈人第一六一章 先手易勢第三零三章 陳平分肉第五六四章 事出反常,即爲妖第四零零章 蒼居人人會仙法第三十六章 解疑答惑第八十八章 新房之訊第八零四章 文臣不會打仗第三三零章 信義季布第四五一章 去墨子化第六一九章 你的女人,你喜歡就好第五十八章 公審大會第四二五章 狗官無恥第二四一章 我想你了第三五五章 楚墨來客第四三四章 大荒之中,有山不鹹第十六章 襄翁之邀第三八零章 工坊探疑第二五三章 四散衝殺第一三三章 以法論法第一二二章 蓋均無貧第六零五章 祖龍死而地分第一九五章 吊裝階段第六零三章 墨家要擴張第四八八章 朝辯第五五五章 焚書制的真面目第七六一章 武關之三,怎麼裝不是裝第六十四章 精米曝光第四三三章 討人嫌的別人家的孩子第二八六章 夏蟲語冰第六七二章 權臣論第六五八章 天崩第三七六章 執法需公正第五五七章 九原堅冰第四一四章 海外有仙山第六九零章 巢公和許由第六五八章 天崩第三三九章 秦攻百越之戰第五三三章 霸下奪志第七一一章 請建太學書第五三三章 霸下奪志第五三九章 我口味這麼重麼第五四四章 華夏重義而輕生第五零二章 天上天下第四七二章 李恪外任第七五三章 馬耶?鹿耶?第二五六章 都是玩笑第二二七章 車馬同軌第七六八章 武關之十,第二戰場第五二三章 請馭機關第二八零章 顯貴盈門第八零五章 公子,請第七八七章 澠池會之十,舞劍第五三二章 朔方部建制初成第二二二章 家臣蛤蜊第九十六章 弧形支撐第六七六章 胡亥來晚了第七九五章 二世登基第三一三章 最後一題第四零二章 三家志合第五二三章 請馭機關第二六七章 戰局抵勝第六八零章 僭越第一零七章 總有意外第七十三章 準備飲宴第六二一章 名將之姿第三八二章 宴無好宴,客無佳客第四六四章 篳路藍縷第六零八章 風滿樓第七七六章 陰謀始動第一九六章 小孔成像第五五零章 李恪就是河間郡第三六四章 湘離大渠
第五十六章 失因得果第四六八章 士爲通錢者死第五四零章 都是靠雙手養活自己第三零四章 陳平家的日常第九十八章 待客之道第七三二章 死戰之一,鄙視鏈第四三三章 討人嫌的別人家的孩子第五六六章 請諸公順從第五六九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二,捕牢第四三八章 墨家第十代鉅子李恪第七零一章 傻子笑憨子第七五一章 窮奇毀城第三二七章 一脈之親第七零一章 傻子笑憨子第五五九章 張良住在李斯家第六九四章 母儀天下第七七九章 澠池會之二,請君第八零五章 公子,請第一二八章 忽悠瘸了第七三零章 天府第三三五章 少年營第三章 思維導圖第五十三章 一石二鳥第五零二章 天上天下第一七五章 三全齊美第七十一章 儀仗雄風第七七零章 武關十二,烈士暮年第一三四章 不戰屈人第一六一章 先手易勢第三零三章 陳平分肉第五六四章 事出反常,即爲妖第四零零章 蒼居人人會仙法第三十六章 解疑答惑第八十八章 新房之訊第八零四章 文臣不會打仗第三三零章 信義季布第四五一章 去墨子化第六一九章 你的女人,你喜歡就好第五十八章 公審大會第四二五章 狗官無恥第二四一章 我想你了第三五五章 楚墨來客第四三四章 大荒之中,有山不鹹第十六章 襄翁之邀第三八零章 工坊探疑第二五三章 四散衝殺第一三三章 以法論法第一二二章 蓋均無貧第六零五章 祖龍死而地分第一九五章 吊裝階段第六零三章 墨家要擴張第四八八章 朝辯第五五五章 焚書制的真面目第七六一章 武關之三,怎麼裝不是裝第六十四章 精米曝光第四三三章 討人嫌的別人家的孩子第二八六章 夏蟲語冰第六七二章 權臣論第六五八章 天崩第三七六章 執法需公正第五五七章 九原堅冰第四一四章 海外有仙山第六九零章 巢公和許由第六五八章 天崩第三三九章 秦攻百越之戰第五三三章 霸下奪志第七一一章 請建太學書第五三三章 霸下奪志第五三九章 我口味這麼重麼第五四四章 華夏重義而輕生第五零二章 天上天下第四七二章 李恪外任第七五三章 馬耶?鹿耶?第二五六章 都是玩笑第二二七章 車馬同軌第七六八章 武關之十,第二戰場第五二三章 請馭機關第二八零章 顯貴盈門第八零五章 公子,請第七八七章 澠池會之十,舞劍第五三二章 朔方部建制初成第二二二章 家臣蛤蜊第九十六章 弧形支撐第六七六章 胡亥來晚了第七九五章 二世登基第三一三章 最後一題第四零二章 三家志合第五二三章 請馭機關第二六七章 戰局抵勝第六八零章 僭越第一零七章 總有意外第七十三章 準備飲宴第六二一章 名將之姿第三八二章 宴無好宴,客無佳客第四六四章 篳路藍縷第六零八章 風滿樓第七七六章 陰謀始動第一九六章 小孔成像第五五零章 李恪就是河間郡第三六四章 湘離大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