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五一章 李恪與始皇帝奏對

“聖躬安!”李恪的聲音迴盪在空曠的書房。

“難得聽到卿把聰明才智用在溜鬚拍馬上,朕喜歡。”始皇帝自書簡堆中停筆擡頭,面帶着笑,“走近些,入夜了,這大老遠的,朕看不清卿的相貌。”

李恪依言走近,一直近到始皇帝書案跟前,提襟跪坐。

始皇帝把筆擱下,收起正在批閱的奏疏,緩聲道:“卿是第一次來阿房偏殿吧?”

“是。臣來咸陽的次數本就不多,移宮阿房以後更是隻有上回一次。那次雖說見過陛下幾面,但機緣巧合,皆是在北阪奏對,不曾來過阿房。”

“怪不得,卿會覺得偏殿瘮人……”

話音才落,杵在角落裡的韓談撲通跪倒,一言不發只是磕頭。

李恪苦笑了一聲:“陛下既然願意讓臣見着這些架子,想是不擔心臣會心有他念。韓公是好心提點,唯恐臣在陛下面前口沒遮攔,說了錯話。”

“談區區閹宦,何德何能叫卿稱他爲公?”始皇帝冷笑一聲,“更別說朕願意讓卿見着真面,他卻不該亂嚼舌根,丟了本分。”

韓談咚一聲重重叩在地上,五體伏地,聲音懇切:“定海侯,奴是罪有應得,實當不得您的美言!”

“倒是會說個漂亮話。”始皇帝一聲失笑,揮了揮手,“下去吧,自領廷杖三十,以儆效尤。”

“奴!謝陛下不殺之恩!”

韓談躬着身倒退膝行,李恪皺着眉,直到屋外廷杖聲起,才輕聲說:“陛下方纔忘了宣罪。”

“嗯?”

“不罪而刑,秦律何存?若臣下效之,在河間學陛下賞罰由心,河間還是大秦的河間麼?”

始皇帝怔怔看着李恪,看了半晌,緩緩搖頭:“這話在卿心裡憋久了吧?”

“是。”

“同樣的話,朝廷上下心裡都想與朕說,但真正敢在朕面前說,能在朕面前說的,也只剩下你了。”

“陛下……”

“朕今日把話答你,你傳出去,叫那些想說又不敢說的三公九卿,郡守將軍們都聽見。朕即法,法即朕,若有上行下效,便是你李恪,朕亦斬之!”

李恪俯首下拜。

窗外的廷杖和悶哼仍在繼續,李恪俯着身,聽到始皇帝在頭前說:“朕見到你,就想起貞寶。這些日常想起貞寶低眉順目侍候近前的樣子,想着他規勸朕的話,偶爾也想那給朕遞玉佩的仙人,比之貞寶、徐巿,究竟何人的道行更高。”

李恪直起身來,不屑說道:“自然是瀛洲君道行高深。區區六國請來的假仙應事之輩,如何能與仙家正傳相較!”

“朕也是這麼覺得。”始皇帝從案旁取出一個檀木匣子,當着李恪的面打開,又從裡面取出兩個錦盒,“猜猜看,裡頭是什麼?”

“玉佩,仙丹。”

“你與貞寶一般無趣。”始皇帝把錦盒一個個打開,露出一塊白璧玉佩以及那枚本該陪在驪山的方丈仙丹,“朕把丹取出來了,在身邊放了許久,一日數觀,卻到今日也不敢服下。”

“臣嘗聞,聖躬安則社稷安。陛下身系大秦社稷,似這種沒來由的東西,不服是對的。”

“朕不這麼覺得。”始皇帝看着李恪,目光彷彿能洞悉一切,“朕覺得,徐巿求仙藥時行將就木,以仙法將丹方丹丸傳至混沌,怕是少傳了一件東西。”

“何物?”

“服用之法!”

李恪沉默了片刻,正肅說:“既然陛下覺得仙丹有獨特的服法,爲何不廣招天下方士,共議大事?”

“朕信不過他們!”

“那陛下信誰?”

“徐非臣!”

書房的氣氛驟然冷了,李恪一言不發,窗外是皮肉之踐,窗內則是始皇之言。

“天下仙法,唯在一家,仙家正傳有真人兩人半人,其中兩人用性命爲朕求來仙丹,剩下這半人,朕要他!”

“陛下以爲非臣在臣處?”

“他在麼?”

“在。”

“是否藏身於墨家蒼居?”

“是。”

“蒼居在何處?”

李恪閉上眼:“陛下,您明知道,臣不會說。”

始皇帝的眼睛眯起來:“以卿之智慧,也相信小小的蒼居就足以保下墨家道統?”

李恪乾脆搖頭:“蒼居藏於恆山腹地,方圓不過四五百頃。若墨家有朝一日真有滅頂之禍,區區之地自然守不住墨家道統,墨家消亡是必然的事情。”

“那卿因何不願告訴朕?”始皇帝前傾過身體,循循善誘道,“朕知道墨家與仙家有故舊之情,卿是墨家的鉅子,不方便將仙家正傳交託給朕。卿只需告訴朕位置,朕自派人去請,再不濟,朕親自去請!”

“墨家與長生……在陛下心中,這二者孰重?”

李恪突如其來的問話讓始皇帝愣在當場,他吶吶說:“墨家已然歸秦,卿早晚會是大秦的相國,朕求長生,與墨家何干?”

“有關的。”李恪說,“墨家如今八千三百六十九人,其中有七千四百四十二人爲大秦效力,無論技力強弱,智高與低,皆是真正的墨者。若陛下非要去蒼居,臣攔不住,但臣卻敢說,從您踏上蒼居的那一刻起,墨家便不再是墨家,正如法家……早已不是當年之法家!”

始皇帝長吸了一口氣,擺正身子,重掌威儀:“朕,要聽理由。”

李恪拱手一揖。

“陛下可知蒼居是何物?”

“何物?”

“蒼居者,藏居也。當年子墨子履世,於恆山發現一處奇島。此島飄於水上,忽而起,忽而落,無根無定。子墨子以此爲奇,便邀了公輸子,歐冶家三大鑄劍師,以及仙家當時的三位真人,元始、通天、太上,共治於地。蒼居集天下偉力,歷時三載應允而生,只因其建成後便再不存於世上,這纔有蒼居之名!”

始皇帝眨巴了一下眼睛:“不存於世上?”

“地自然在世上,然其蜃影萬千,忽沉於九幽,忽浮於九天,此等奇島如何能稱存世?”

“墨家偉力當真如斯?”始皇帝不願信,但隱隱約約又找不出反駁的道理。

李恪嘆了一聲,說:“陛下命人尋過蒼居吧?天下墨者進進出出,想必陛下早已經鎖定了大致的入口方位,何以依舊遍尋不見?”

始皇帝頓時詞窮。

他沉默半晌,疲憊說道:“卿只需告訴我,爲何朕一旦去了蒼居,墨家便不再是墨家。”

“陛下其實是知道的。”李恪說,“墨藝是把雙刃劍,一方面令國力迅速強大,另一方面又在方方面面打破舊有的秩序。秩序崩則國亂,強國之人瞬息國賊,必爲千夫所指,萬民所棄。”

“中原地大物博,臣不願去,咸陽繁華當世,臣不願留。是臣自賤麼?非也,臣將墨家變法之端如插針般插在河間,只因此地既在中原之畔,又不受中原所束。”

“河間讓世人獲利,世人便有了改變的願景。河間讓大秦獲利,大秦便有了調整的契機。臣聽聞今歲朝廷多有變法之聲,那些舊有的秦律法條日漸改動,爲了就是更好地接受河間之利。等中原做好了準備,或十年,或百年,那時,纔是墨藝在中原生根,光耀我大秦之時。”

始皇帝皺着眉:“卿的想法朕先前多少猜到了些,可這與蒼居有何關聯?”

“因爲即便身在河間,墨者們也隨時抱着被碾碎的覺悟。”

“蒼居是墨者心中的依仗。”李恪斬釘截鐵說,“臣知道蒼居救不了墨家,但臣不能說。陛下知道仙丹得不了長生,陛下亦不能說。有蒼居在,世上墨者纔敢大肆揮灑才華,纔敢殫精竭慮爲大秦謀福,因爲在他們心中,無論如何都有退養生息之地。”

“可若是蒼居曝光了,這片心中的依仗便沒有了。墨者們沒了依仗,做事便束手束腳,再不敢肆意妄爲。”李恪看着始皇帝,“陛下,一個保守的鉅子是您要的,可一個保守的墨家,您也要麼?”

“不敢求新,不敢求變,只知道屈服於世,泯然衆人的墨家,一個這樣的墨家,試問大秦……要來何用?”

第七八四章 澠池會之七,相王第二八八章 將行第六五九章 兩封御令第一七八章 撲朔迷梨第四十六章 虎皮裲襠第四九九章 兄弟第七七八章 澠池會之一,邀約第三五四章 老人家要哄第二四三章 劍指同袍第四八五章 歸咸陽第七三七章 死戰之六,趙將軍彭越第七一七章 信用消費第三零八章 胡陵見聞第三八九章 劍癡試劍第四四零章 不要命的子墨子第三七一章 五德始終,毋常勝第三二二章 嬴姓,李恪第二九三章 博浪沙擊錐第四四三章 所謂邂逅其實少有浪漫第四六一章 大朝會第二三七章 損兵折旦第五八六章 離咸陽第四六一章 大朝會第一三零章 奴隸之思第一五一章 姑果之劍第三九五章 腳踩百八星第三九六章 商之大道第六四五章 殺!第五十八章 公審大會第十三章 流言四起第七二三章 太學之本第五十六章 失因得果第一三八章 山高路遠第二十五章 一觴便倒第四零七章 范增跳槽第六八八章 獨裁之辯第三五五章 楚墨來客第二四五章 世有墨翟第一六六章 久遠回憶第二零七章 金板遺書第六九六章 神奇的磁場第五三七章 磴口第二七四章 天火流星第七零七章 雖死無怨第六六五章 約法三章第六四七章 白狼之殤第六五二章 野望西北第五七八章 奇謀百變四十七章 其名爲犼第六零一章 河間郡大建第二二一章 大起大落第六二一章 名將之姿第四八四章 機關之道,可改天第二四二章 成家立業第七一六章 馮劫獻策第五八一章 五行靈動術之二,入水不濡第五零五章 時不我待第一二一章 務實媚上第八十九章 陋室不陋第三七七章 蒸汽工坊慘案第三五九章 文化侵攻第六六七章 始皇帝出靈第六六八章 殉葬第七七二章 天下第二戰神第七八九章 澠池會十二,砥柱第七八五章 澠池會之八,驚起第六五八章 天崩第六二三章 虎毒食子第四二八章 鍾離說彭越第三章 思維導圖第三二零章 累世分歧第五四一章 與吳侯會獵江東第三十六章 解疑答惑第七七九章 澠池會之二,請君第二零一章 漢之廣兮第一二零章 貴賤之別第二五零章 馳援苦酒第四一零章 滄海纔是真豪傑第四三五章 瑤池祥瑞第七四零章 死戰之九,大雍的怪胎第一六九章 官奴瑣事第三七六章 執法需公正第五零八章 始皇帝服仙丹第三十四章 大魚咬鉤第二八七章 修身之意第一一六章 舊事過往第七九六章 秦本紀,二世四年第五七五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終,玄虛第七七二章 天下第二戰神第三三九章 秦攻百越之戰第二八六章 夏蟲語冰第七七零章 武關十二,烈士暮年第十八章 意外收穫第二六零章 災禍臨門第五一四章 非韓非第四二八章 鍾離說彭越第四八七章 斥儒第六四九章 事無不可對人言第三零二章 餘徹食第二五六章 都是玩笑
第七八四章 澠池會之七,相王第二八八章 將行第六五九章 兩封御令第一七八章 撲朔迷梨第四十六章 虎皮裲襠第四九九章 兄弟第七七八章 澠池會之一,邀約第三五四章 老人家要哄第二四三章 劍指同袍第四八五章 歸咸陽第七三七章 死戰之六,趙將軍彭越第七一七章 信用消費第三零八章 胡陵見聞第三八九章 劍癡試劍第四四零章 不要命的子墨子第三七一章 五德始終,毋常勝第三二二章 嬴姓,李恪第二九三章 博浪沙擊錐第四四三章 所謂邂逅其實少有浪漫第四六一章 大朝會第二三七章 損兵折旦第五八六章 離咸陽第四六一章 大朝會第一三零章 奴隸之思第一五一章 姑果之劍第三九五章 腳踩百八星第三九六章 商之大道第六四五章 殺!第五十八章 公審大會第十三章 流言四起第七二三章 太學之本第五十六章 失因得果第一三八章 山高路遠第二十五章 一觴便倒第四零七章 范增跳槽第六八八章 獨裁之辯第三五五章 楚墨來客第二四五章 世有墨翟第一六六章 久遠回憶第二零七章 金板遺書第六九六章 神奇的磁場第五三七章 磴口第二七四章 天火流星第七零七章 雖死無怨第六六五章 約法三章第六四七章 白狼之殤第六五二章 野望西北第五七八章 奇謀百變四十七章 其名爲犼第六零一章 河間郡大建第二二一章 大起大落第六二一章 名將之姿第四八四章 機關之道,可改天第二四二章 成家立業第七一六章 馮劫獻策第五八一章 五行靈動術之二,入水不濡第五零五章 時不我待第一二一章 務實媚上第八十九章 陋室不陋第三七七章 蒸汽工坊慘案第三五九章 文化侵攻第六六七章 始皇帝出靈第六六八章 殉葬第七七二章 天下第二戰神第七八九章 澠池會十二,砥柱第七八五章 澠池會之八,驚起第六五八章 天崩第六二三章 虎毒食子第四二八章 鍾離說彭越第三章 思維導圖第三二零章 累世分歧第五四一章 與吳侯會獵江東第三十六章 解疑答惑第七七九章 澠池會之二,請君第二零一章 漢之廣兮第一二零章 貴賤之別第二五零章 馳援苦酒第四一零章 滄海纔是真豪傑第四三五章 瑤池祥瑞第七四零章 死戰之九,大雍的怪胎第一六九章 官奴瑣事第三七六章 執法需公正第五零八章 始皇帝服仙丹第三十四章 大魚咬鉤第二八七章 修身之意第一一六章 舊事過往第七九六章 秦本紀,二世四年第五七五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終,玄虛第七七二章 天下第二戰神第三三九章 秦攻百越之戰第二八六章 夏蟲語冰第七七零章 武關十二,烈士暮年第十八章 意外收穫第二六零章 災禍臨門第五一四章 非韓非第四二八章 鍾離說彭越第四八七章 斥儒第六四九章 事無不可對人言第三零二章 餘徹食第二五六章 都是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