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四九章 事無不可對人言

五月初七,李恪與蒙恬在八百勁卒的護持下,輕車簡從直奔咸陽,負責將領勁卒的是旦。

狼居胥方面,身負副帥和監軍之責的扶蘇在李恪的力推下主持留守,麾下包括平戎、破狄、烏鶴敖的白於精騎一部以及司馬欣雲中所部兩萬人馬,主要輔臣則是韓信和陳平。

李恪給他們留足了功課。

功課是在狼居胥王庭舊址和喬巴山西麓建立大營,與河間協調,儘快建成狼山至燕然,至狼居胥,再至喬巴山的主體直道,爲後續的草原開發和防務打下基礎。

至於剩餘的大軍,他們會在涉間和董翳的帶領下於五月中旬班師返回中原,自高闕入關,各歸建制,正式結束這場持續一年之久的北伐戰爭。

輕車南行。

在李恪的主導下,這場旅途走得悠閒。

數百騎從狼居胥一路出發,向東南橫穿過草原,在海日特米尼駐營休整三日,然後折轉高闕入關,踏上直道,那時已經是六月開初。

上了直道以後,隊伍的行速就明顯快了,僅僅費時七日便直抵內史郡雲陽縣,又順着縣道轉向高陵。

他們在高陵渡過渭水,過河之時,李恪皺着眉回望擁擠的渡口,臉上寫滿了不滿意三個大字。

蒙恬奇怪道:“恪君,怎麼自從進到內史,你看上去便一直愁眉不展?”

“上將軍,您如今仍兼着內史之職吧?”

蒙恬愣了愣:“是,怎麼了?”

“這幾年九原通車、洛水通車、無定水通車,甚至於灞橋重建,就沒給您半點觸動?”

“誒?”

李恪手指着腳下的渭水,不客氣說:“這渭水又不寬。去陽周借幾個墨者,隨便建一座石橋費不了幾個月。怎麼堂堂內史,大秦核心,至今還只有灞橋這一座橋呢?”

蒙恬恨不得當場就跳船泅渡……

他吶吶了半晌:“這……本史雜務繁忙,內史事務大體都是內史丞掌管……”

“那個內史丞靠不住,您給陛下上一道書,斬了算了。”

蒙恬劇烈地咳嗽起來:“內史丞……乃本史族侄,多年也算兢兢業業……”

“能者勞,庸者罪,則國無庸吏。正所謂劾庸不避親啊,上將軍。”

蒙恬掩面而逃。

旦笑嘻嘻看着李恪像個碎嘴的老婆子一樣懟蒙恬,心中滿是安逸和欣然。

他知道消閒了這一個多月,李恪總算是恢復過來了,又成了那個看哪兒都落後原始的墨家鉅子。

這纔是他所熟悉的恪。

懟跑了蒙恬,李恪舒坦地抻了個懶腰。

旦抓住機會靠近來,輕聲問:“你去咸陽,真不打算搶李斯的相印?”

李恪白了旦一眼:“那破印攏共也沒有二兩重,有啥好搶的?說不要就不要。”

“那多可惜啊……”

李恪忍不住一聲失笑:“都是兩千石的副將了,還是這副沒心沒肺的樣子。知道不?若我真要搶那個相印,咸陽城裡不知得有多少人頭落地。”

旦嚇了一跳:“如何能有人頭落地?皇帝還在呢!”

“就是因爲皇帝還在呢。”李恪搖着頭,看着混黃的渭水滾滾東去,“你不瞭解皇帝。他是古往今來最具雄才之人,也是心腸最狠之人。他若真選了我做丞相,那便只能選扶蘇做二世。高、將閭、還有胡亥,還有那些鐵了心支持他們,或是因爲學派爭鬥必定會轉而支持他們的人,他一個都不會留。”

“虎毒還不食子啊……”

“虎毒麼?”李恪冷笑一聲,“與大秦的千秋基業比起來,幾個兒子算得了什麼?”

旦瞪大了眼睛,突然掰正了李恪的肩膀:“恪,管他咸陽會有幾人人頭落地,這個相位你這次必須搶!”

“這麼緊張幹嘛?選我必須選扶蘇,可選不選扶蘇,卻與我無關。”

“誒?”旦被繞暈了。

李恪擡手拍開旦的手,笑着說:“我和李斯不一樣,別看我從歸秦以來,每一次都表現得囂張跋扈,無所顧忌,可在學派之事上,我是保守派。”

“保守派?”

“至少在始皇帝的眼睛裡,我與馮去疾相似,只在意墨學能不能在國政中得到妥善的利用,而不在意學派是否能執掌政權,這就叫保守派。”李恪攏起手,慢悠悠跟旦解釋,“像我們這些背後站着整個學派的士卿,學派的存續永遠比個人感情重要,所以保守派永遠是最好用的士卿。”

“因爲無論二世選誰,墨家都得繼續爲大秦服務?”

李恪欣慰地點了點頭:“這也是爲什麼就連蒙恬和蒙毅都要隨時小心和扶蘇的親疏交際,唯獨我不需要關心這些。在皇帝眼裡,我選擇誰從來都不重要,墨家選擇大秦,有這一點就足夠了。”

旦長長地舒了一口氣:“可你方纔還說,選你就必須選扶蘇……”

“那是因爲二世未定,他若是現在就選了我,就必須應對接下來必將席捲整個大秦的政爭,同時,也會把墨家和韓非法系生生逼到某一個皇子的麾下。皇帝不年輕了,他已經沒有精力去肅清一個學派,然後再花費數年之力,去把創口抹平。”

“所以在皇帝心裡,你應該是以後的……”

李恪聳聳肩,沒有承認,也沒有否認。

旦心有餘悸地拍了拍自己的胸口:“還好還好,我只是個武將……”

“你倒是做個文官試試,讓你做內史好不好?”

船突然輕輕搖晃了一下。

旦警覺擡頭,只看到一道模糊的身影在船艙背面一晃而逝。

他面色陰沉下來:“恪,有人……”

李恪豎起食指壓在了自己的嘴脣上:“別說破,說破就沒意思了。蒙恬沒壞心,他只是擔心我口不應心,依舊盯着那個相印而已。”

“我以前還道上將軍是個人物!”

“他本來就是個人物,還要你道?”李恪懶懶散散抻開胳膊,“事無不可對人言,聽過這一場,至少這次回咸陽能單純些,既不用防着別人摘我腦袋,也不用費心思去算計別人的腦袋……”

“真的?”

“反正我是這麼安慰自己的,你這次是我的護衛,可不能和我一般想法。”

“哈?”

……

一日後,咸陽,李斯私宅。

薰香繚繞,李斯靜坐在正席閉目養神,堂下則是他萬年的親信,鮑白令之和周青臣。

李斯這一坐已經坐了半個多時辰了,至今還沒有要睜眼的意思。

性急的周青臣火燒火燎,終於耐不住性子,問出了心中所思。

“丞相,蒙毅叫人傳這樣一封信來究竟何意?莫非是要我法家偃旗息鼓,坐等李恪上門宰殺?他還是法家士子麼!”

李斯緩緩睜開眼睛:“青臣,你在中樞呆久了,有沒有想過去地方上歷練一番?”

周青臣愣了一下:“丞相要趕我走?”

“你隨我十載。”李斯輕聲說,“十載歲月,衝鋒陷陣,其中政爭有輸有贏,我本以爲你多少能養下些性來,誰知道,還是這般只顧眼前。”

“丞相……”

“令之,你說與他聽。”

“唯!”鮑白令之唱一聲諾,啓口道,“我等雖不知蒙毅之信究竟送了幾人,但必定不止我們一家。應該收到此信的有御使府、公子高、公子將閭,趙高或有或沒有,但陛下和宗正肯定人手一封。”

“他真敢把學派之爭上報陛下?”

“蒙家兄弟首先是陛下的臣子,其次纔是法吏和兵士。”李斯搖着頭,朗聲擲言,“就像馮去疾首先是御史大夫,其次纔是秦晉法系的魁首掌教,趙建首先是秦嬴宗正,然後纔是大秦九卿。這個朝堂之上,每個人的立場皆是不同的。”

“那豈不是說……”

“傳話下去吧,把那些個攻訐、彈劾收起來,墨家既然不想現在便戰,我們便稍安勿躁。畢竟這大秦……眼下還是陛下和法家共掌的天下!”

第六零七章 山雨欲來第四三二章 我們來自五湖四海第六六四章 人心惶惶第七零二章 相王第四三零章 彭越豬突第四八三章 陽周規劃,三農一賈第一三五章 巫醫之方第四十三章 自滿過甚第三六五章 墨家的價值第二六五章 機緣巧合第三四八章 夏無且第六二零章 徐徐而敗第三四七章 論山地裝甲車的誕生第五一二章 白羽亭第五零六章 我要庫不齊第七二三章 太學之本第二章 改良桔槔第四四九章 熱烈慶祝十屆一次墨家大集勝利召開第二二四章 長平之戰第六零二章 農牧之治第五三一章 朔方之富,非夏之富第六三二章 虛設旗幟第二六三章 調虎離山第六三四章 死戰第五二九章 校尉路人甲第九十七章 生意夥伴第五六二章 咸陽亂局第三十一章 墨者來訪第五六零章 母老虎第三七一章 五德始終,毋常勝第六十七章 穗兒禁足第六十六章 破門入戶第一一七章 大宴賓客第五九五章 肇第一七四章 意外之外第一二七章 熱血青年第五二八章 金銀二冊,李恪從軍第三零七章 知北遊第五十章 地龍翻身第八零一章 老狐狸也有失手的時候第五二一章 志在改秦第七三七章 死戰之六,趙將軍彭越第一零四章 解圖備事第七三四章 死戰之三,王不孤第二一二章 身在甕中第六四七章 白狼之殤第六九零章 巢公和許由第二四四章 人盡皆知第一七七章 伯益螺旋第三五九章 文化侵攻第二七六章 瀕臨收官第六四九章 事無不可對人言第六九二章 輿論導向戰第六一八章 養婿如兒第四章 助我做鐮第四九八章 大秦第一個狼人第三九五章 腳踩百八星第七三七章 死戰之六,趙將軍彭越第四八八章 朝辯第二一四章 爰書賊殺第二三五章 獏行之戰第四五六章 扶蘇千秋,則墨千秋第三一七章 墨家當興第三四零章 霸下出山第二七六章 瀕臨收官第二二七章 車馬同軌第六十九章 山有扶蘇第二八一章 才比商君第二二七章 車馬同軌第六五五章 沙丘第二五九章 樓煩之戰第七零四章 李恪的商貿戰第七三二章 死戰之一,鄙視鏈第七九五章 二世登基第六二八章 轉帆延城第七二七章 兩難第一六八章 任其上令第二四六章 歸秦之願第二七五章 七星續命第六四二章 援兵漸近第八十四章 水車之益第七十三章 準備飲宴第七一二章 名將與獨臣第四十章 天兵下凡第四六八章 士爲通錢者死第二九三章 博浪沙擊錐第四六零章 鉅子歸秦……爲戍卒第四七七章 守時是美德第三四二章 屠睢沒見過世面第五十章 地龍翻身第二十八章 應對得體第五八六章 離咸陽第五七六章 中場第三三五章 少年營第二八一章 才比商君第二六七章 戰局抵勝第五七三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六,孝行第一一二章 其名獏行第五二四章 鄉毒第七十七章 舜典有記
第六零七章 山雨欲來第四三二章 我們來自五湖四海第六六四章 人心惶惶第七零二章 相王第四三零章 彭越豬突第四八三章 陽周規劃,三農一賈第一三五章 巫醫之方第四十三章 自滿過甚第三六五章 墨家的價值第二六五章 機緣巧合第三四八章 夏無且第六二零章 徐徐而敗第三四七章 論山地裝甲車的誕生第五一二章 白羽亭第五零六章 我要庫不齊第七二三章 太學之本第二章 改良桔槔第四四九章 熱烈慶祝十屆一次墨家大集勝利召開第二二四章 長平之戰第六零二章 農牧之治第五三一章 朔方之富,非夏之富第六三二章 虛設旗幟第二六三章 調虎離山第六三四章 死戰第五二九章 校尉路人甲第九十七章 生意夥伴第五六二章 咸陽亂局第三十一章 墨者來訪第五六零章 母老虎第三七一章 五德始終,毋常勝第六十七章 穗兒禁足第六十六章 破門入戶第一一七章 大宴賓客第五九五章 肇第一七四章 意外之外第一二七章 熱血青年第五二八章 金銀二冊,李恪從軍第三零七章 知北遊第五十章 地龍翻身第八零一章 老狐狸也有失手的時候第五二一章 志在改秦第七三七章 死戰之六,趙將軍彭越第一零四章 解圖備事第七三四章 死戰之三,王不孤第二一二章 身在甕中第六四七章 白狼之殤第六九零章 巢公和許由第二四四章 人盡皆知第一七七章 伯益螺旋第三五九章 文化侵攻第二七六章 瀕臨收官第六四九章 事無不可對人言第六九二章 輿論導向戰第六一八章 養婿如兒第四章 助我做鐮第四九八章 大秦第一個狼人第三九五章 腳踩百八星第七三七章 死戰之六,趙將軍彭越第四八八章 朝辯第二一四章 爰書賊殺第二三五章 獏行之戰第四五六章 扶蘇千秋,則墨千秋第三一七章 墨家當興第三四零章 霸下出山第二七六章 瀕臨收官第二二七章 車馬同軌第六十九章 山有扶蘇第二八一章 才比商君第二二七章 車馬同軌第六五五章 沙丘第二五九章 樓煩之戰第七零四章 李恪的商貿戰第七三二章 死戰之一,鄙視鏈第七九五章 二世登基第六二八章 轉帆延城第七二七章 兩難第一六八章 任其上令第二四六章 歸秦之願第二七五章 七星續命第六四二章 援兵漸近第八十四章 水車之益第七十三章 準備飲宴第七一二章 名將與獨臣第四十章 天兵下凡第四六八章 士爲通錢者死第二九三章 博浪沙擊錐第四六零章 鉅子歸秦……爲戍卒第四七七章 守時是美德第三四二章 屠睢沒見過世面第五十章 地龍翻身第二十八章 應對得體第五八六章 離咸陽第五七六章 中場第三三五章 少年營第二八一章 才比商君第二六七章 戰局抵勝第五七三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六,孝行第一一二章 其名獏行第五二四章 鄉毒第七十七章 舜典有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