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二三章 虎毒食子

戰爭的結局在白狼營出現的那一刻就註定了。

從兵種的特性來說,白狼營最大的弱點在續戰。

每次出場,他們的首次衝鋒銳不可當,同時損傷也是最小。而隨着衝鋒次數的增加,他們的殺傷力越來越弱,傷亡率直線上升。

他們的極限僅有四輪。兩個來回過後,人力馬力盡絕,留在戰場上的就只剩下一羣待宰的羔羊。

正是因爲這種特性,白狼營和配屬給他的掩殺部隊只能是戰場上一錘定音的存在。

這次也不例外。

庫爾勒押上了最後的十旗,李恪也放出了他的猛獸,白狼出陣,居高臨下直襲向匈奴最柔軟的側翼。

匈奴的戰陣在短短兩通鼓後便告崩潰,勇猛的柴武殺透敵陣,於萬軍中斬下庫爾勒的首級。

漫山遍野全是逃散的匈奴潰兵,李恪唯有下令全軍掩殺,追殲殘敵。

扶蘇滿臉欣然笑意:“恪,勝了!”

“或是吧……”李恪疲憊地揉了揉眉心,轉身下樓。

扶蘇愕然地看着他,輕聲問陳平和李左車:“如此大勝,恪何以不喜?”

陳平苦笑一聲說:“殿下,這支騎軍潰滅之後,狼居胥可還有能戰之兵?”

“依照先前的判斷,大概還有三至四萬吧……”

“可下臣的判斷卻是,那裡再無可戰之兵。”

“爲何?”

“人心……求活!”

半個時辰之後,散騎歸營。

李恪下令清點死傷,休整半日,除了留下五百輕騎打掃戰場,飧食之後,全軍兵發狼居胥。

兩萬餘騎士在霸下的帶令下備道疾馳,三日六戰,連克小股攔阻之敵,於三月終末進抵狼居胥山腳,兵臨城下。

正如陳平所猜測的那樣,此時的王庭早已是一片末日的景象。

各處烽煙,兵匪肆虐。

爲了穩定住麾下大軍的情緒,讓他們賣力爲自己死戰,從去歲冬日起,頭曼把太多被李恪劫掠過的部族收容在王庭,而現在……

秦人來了!

王軍敗了!

庫爾勒的兵敗給他們這些損失慘重的部落提了醒,那就是頭曼不歸,整個草原已經沒有了能夠與李恪抗衡的軍隊。

可是頭曼在哪兒?

遠水難解近渴,遠軍難卻近敵!

既然王庭的淪陷已成必然,那麼……

與其讓這裡的財寶和牛羊成爲秦人的戰利品,還不如讓損失慘重的各部取了,用作匈奴民族東山再起的資本!

生死之前,私慾彌天!

在私慾的控制下,反叛者,護衛者,旁觀者,整個王庭亂作一團,死者的鮮血遍灑野地。

扶蘇感慨地看着這一切:“民心生亂,王將不王,匈奴的氣數盡了。”

李恪遠沒有扶蘇那麼樂觀,他擡手指向遠方戰場,對扶蘇說:“眼下我軍有兩個選擇,一則,放棄頭曼,入主狼居胥。二則,放棄狼居胥,去喬巴山助上將軍一臂之力。公子,你選哪個?”

扶蘇一時沒聽明白:“恪,喬巴山那處,頭曼的兵力不足三十萬,恬師兵力卻幾近二十萬,大秦優勢明顯,何需要我等助臂?”

“也就是說,公子更偏向於入主狼居胥?”

“軍謀之事你遠勝我,何必在意我的想法!”扶蘇對李恪的態度有些生氣,聲音難得嚴肅,“我只想知,你何以有此一問!”

李恪沉默了半天,緩緩說:“現在遠不是平滅匈奴的最好時機。”

扶蘇皺起眉頭:“依你說,何時是平滅之機?”

“三至五年吧?”李恪有些不確定,“鐵騎十萬,犁庭掃穴,對大秦現在的發展速度而言,平滅一個小小的匈奴,根本不需要付出多大的代價。”

“可是父皇需要這一勝!”

李恪看了扶蘇一眼,意味難明道:“是啊,陛下需要這一勝,我們也需要這一戰。正因如此,我們纔會站在這兒。”

扶蘇完全猜不透李恪的想法,連帶着整個心情一道煩躁起來。

“你究竟要說什麼!”

李恪淡淡一笑,轉身望向狼居胥的硝煙:“一戰不難,戰勝亦不難,可想要讓這一戰多些意義,不至於勞師遠征,一無所獲,我們卻有不小的風險要冒。”

他又擡起手,成懷抱狀把狼居胥遙遙抱在懷裡。

“令!平戎散行,輕騎遊弋,大軍擂鼓,徐徐而進。凡棄弓馬者,縛囚之,頑固不化者,殺無赦。進兵!”

在下方露臺靜待將令的田橫、蘇角齊齊抱拳:“未將遵令!”

戰鼓擂動,扶蘇不滿地看着李恪:“恪,你今日怎的總不願把話說完?”

“沒影的事呢……說出來要是錯了,豈不是有失墨夏子算無遺策的風範?”

……

李恪的偏師大舉向着狼居胥進發之時,在喬巴山戰場上,蒙恬連退四百餘里,也到了退無可退的地步。

扶蘇還是缺乏實戰經驗,他給出的戰略雖說精彩,卻低估了敗陣的影響。

頭曼不是有勇無謀的莽夫,蒙恬要騙過他,就要給每場敗戰留下足夠重的籌碼。

那些籌碼是用人命鑄成的,敗到現在,軍中已是一片愁雲慘淡。

宿將楊奉子拒絕戰敗是個表象,證明他已經控制不住軍心,再敗下去,大軍就該變詐敗爲真敗了。

不得已,蒙恬只能臨時改變戰略,五萬備軍秘密北調,草原戰場,秦軍的抵抗猛然激烈,各處交鋒,殺聲振天。

這種變化傳到頭曼耳中就成了另一股味道。

秦軍……迴光返照。

困獸猶鬥的道理誰都明白,作爲從小就不離開狩獵的匈奴,對這個詞的理解比蒙恬更深。

在頭曼心裡,蒙恬一直都是猛虎,猛虎一旦困鈍,他的心裡難免猶疑。

這種猶疑一但體現在戰場上,就是匈奴的攻勢在放緩。

年輕的冒頓還遠未到歷史上雄才大略,狡詐如狼的地步,他只看到秦軍停止後撤,卻沒看到其中的風險。

頭曼的猶疑讓他憤怒,在主張退兵的左賢王庫爾勒離開後,他把矛頭直指向頭曼。

一場巨大的衝突在這對父子之間爆發,爭吵的聲音擠出帥帳,大營裡頭人心惶惶。

直到憤怒的冒頓摔簾而去,親隨纔敢進帳,小心翼翼向面色鐵青的頭曼彙報說:“單于,左賢王的族人來了……”

頭曼眼神一閃:“庫爾勒……拿回燕然山了麼?”

“他在狼居胥聚起了四萬二千人,幾乎把王庭的精銳一掃而空,然後……一戰大敗,連腦袋都被秦人摘走了。”

頭曼的手猛地一緊:“他敗了?”

“敗了,一敗塗地。”

“我的財富,我的牛羊,我的妻兒……那些在我的支持下渡過嚴冬的部落,還剩多少人在拱衛我的王庭?”

“聽聞庫爾勒戰死的消息傳回王庭,那些部落就反了……”

頭曼深吸了一口氣,沉默良久。

“告訴冒頓,他說服我了。大軍明天早上拔營,他領右賢王五萬精銳爲前驅,我會領着剩下的二十萬兵馬,爲他後盾!”

三月,終末。

意氣風發的冒頓與右賢王一道領着五萬精銳奔赴戰場,一路上,二人談笑風生。

頭曼老了,庫爾勒又在去年遭遇了大敗。

冒頓覺得他不再適合左賢王尊貴的身份,右賢王應該接過那杆大旗,入主燕然,承擔更大的社會責任。

老奸巨猾的昆耶自然聽出了冒頓的弦外之音。

這一場仗打了一年,匈奴實力大損已成定局。他也對頭曼的表現頗爲失望,隱晦表示,單于應該像一個合格的王者一樣,懂得把權力交給優秀的兒子。

冒頓大喜過望。

二人的關係近了,正談笑間,有從人來報,前方發現秦將陳旦與他的破狄軍,前鋒交戰,大敗而歸。

冒頓大怒,親自領兵迎上去,與旦的四千破狄大戰半日,旦惜敗而退。

冒頓不願放過這個絞殺北軍第一精銳的機會,號令全軍策馬疾追,雙方追逃百餘里,在一處連山,旦停住腳步。

他說:“祖龍頭曼,死於今日!”

數以十萬計的秦軍從山崗兩側越嶺而出,順着山坡,吶喊而下。

冒頓看着無邊無際的秦軍黑甲,驚惶地與昆耶對視一眼,突然,什麼都明白了……

“老狼賊!你害我!”

第三二六章 儒與墨的進食之辨第三七九章 楚墨假鉅子之試開始第七四三章 死戰之終,漁翁得利第四零八章 進擊的項籍第八十九章 陋室不陋第二十二章 誰聽誰的第六十九章 山有扶蘇第三三四章 李恪的野望第二三六章 覆滅之局第一二六章 司馬軍侯第二二八章 安陽君柏第二九四章 天生爐工第七七六章 陰謀始動第七五一章 窮奇毀城第一四二章 坎井之蛙第一四零章 情濃於血第一六二章 利慾薰心加更特告第二九一章 三輪車與藏匿處第一三四章 不戰屈人第六八九章 紮營大澤鄉第四二五章 狗官無恥第六七零章 師出有名第七六六章 武關之八,怎樣的人建起大漢第一四零章 情濃於血第三零一章 七星龍淵第五五八章 有一臺華爲多好第一四五章 爲上將軍第八章 退禮風波第七七七章 蒙恬之謎第六九七章 秦不可亡第一八一章 作業平臺第六六六章 請稱孤第七六二章 武關之四,老羞成怒第一四三章 胡思亂想第二二五章 越野馬車第一三四章 不戰屈人第七十七章 舜典有記第四九九章 兄弟第一八七章 衛星產量第四零一章 少年營畢業考試第七四零章 死戰之九,大雍的怪胎第十二章 心腹之人第二零八章 呂雉之心第一四八章 飲茗雅事第四四一章 螭龍無用論第三十四章 大魚咬鉤第三十八章 災前搶收第四零二章 三家志合第二零零章 唯死而已第二七八章 豪傑末路第七十七章 舜典有記第一一八章 紅毯精神第一零二章 言語折磨第七四九章 棄暗投明第三三六章 慎行說宋玉第七七四章 惡意第六六九章 始作俑者第一五一章 姑果之劍第六五九章 兩封御令第五五八章 有一臺華爲多好第七五八章 秦關百二第一八五章 軍弩乍現第四二九章 與我死來第一九五章 吊裝階段第三十八章 災前搶收第一二一章 務實媚上第五八八章 來河間參軍,發田發房發老婆第五零零章 冠禮,成人之始!第七一七章 信用消費第三五五章 楚墨來客第三四五章 屠睢問計第七二六章 舞臺第一八八章 嫉惡如仇第五二二章 國以農本,以工強第六零八章 風滿樓第七四四章 雍軍的七寸第八十一章 沒完沒了第三六九章 洗耳恭聽第四九一章 商山有四皓第一三四章 不戰屈人寫在《行天下》的末尾第三八九章 劍癡試劍第四五四章 大集終,人心聚第二四八章 北地狼嚎第九十三章 不速之客第六十章 夜論動力第四九零章 朕允了第十七章 老而不死第五十九章 量產御米第四一二章 韓信葬母第五一四章 非韓非第五三七章 磴口第三六零章 零陵偶遇第一四零章 情濃於血第四零三章 白日飛昇之道第六十章 夜論動力第三九四章 沛縣無賴子第三八五章 戰神英布第二五八章 利令智昏
第三二六章 儒與墨的進食之辨第三七九章 楚墨假鉅子之試開始第七四三章 死戰之終,漁翁得利第四零八章 進擊的項籍第八十九章 陋室不陋第二十二章 誰聽誰的第六十九章 山有扶蘇第三三四章 李恪的野望第二三六章 覆滅之局第一二六章 司馬軍侯第二二八章 安陽君柏第二九四章 天生爐工第七七六章 陰謀始動第七五一章 窮奇毀城第一四二章 坎井之蛙第一四零章 情濃於血第一六二章 利慾薰心加更特告第二九一章 三輪車與藏匿處第一三四章 不戰屈人第六八九章 紮營大澤鄉第四二五章 狗官無恥第六七零章 師出有名第七六六章 武關之八,怎樣的人建起大漢第一四零章 情濃於血第三零一章 七星龍淵第五五八章 有一臺華爲多好第一四五章 爲上將軍第八章 退禮風波第七七七章 蒙恬之謎第六九七章 秦不可亡第一八一章 作業平臺第六六六章 請稱孤第七六二章 武關之四,老羞成怒第一四三章 胡思亂想第二二五章 越野馬車第一三四章 不戰屈人第七十七章 舜典有記第四九九章 兄弟第一八七章 衛星產量第四零一章 少年營畢業考試第七四零章 死戰之九,大雍的怪胎第十二章 心腹之人第二零八章 呂雉之心第一四八章 飲茗雅事第四四一章 螭龍無用論第三十四章 大魚咬鉤第三十八章 災前搶收第四零二章 三家志合第二零零章 唯死而已第二七八章 豪傑末路第七十七章 舜典有記第一一八章 紅毯精神第一零二章 言語折磨第七四九章 棄暗投明第三三六章 慎行說宋玉第七七四章 惡意第六六九章 始作俑者第一五一章 姑果之劍第六五九章 兩封御令第五五八章 有一臺華爲多好第七五八章 秦關百二第一八五章 軍弩乍現第四二九章 與我死來第一九五章 吊裝階段第三十八章 災前搶收第一二一章 務實媚上第五八八章 來河間參軍,發田發房發老婆第五零零章 冠禮,成人之始!第七一七章 信用消費第三五五章 楚墨來客第三四五章 屠睢問計第七二六章 舞臺第一八八章 嫉惡如仇第五二二章 國以農本,以工強第六零八章 風滿樓第七四四章 雍軍的七寸第八十一章 沒完沒了第三六九章 洗耳恭聽第四九一章 商山有四皓第一三四章 不戰屈人寫在《行天下》的末尾第三八九章 劍癡試劍第四五四章 大集終,人心聚第二四八章 北地狼嚎第九十三章 不速之客第六十章 夜論動力第四九零章 朕允了第十七章 老而不死第五十九章 量產御米第四一二章 韓信葬母第五一四章 非韓非第五三七章 磴口第三六零章 零陵偶遇第一四零章 情濃於血第四零三章 白日飛昇之道第六十章 夜論動力第三九四章 沛縣無賴子第三八五章 戰神英布第二五八章 利令智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