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流言四起

食時過半,從苦酒裡到田畝的那條小道上人流如梭,農戶們推着板車,結伴而行。

“老丈,老丈。那件事……您聽說了嘛?”左鄰的年輕人四下一看,湊過頭來小聲呼喚着隊伍裡最年長的老人。

老人臉上泛起一陣苦澀,低着頭小聲應答:“莫聽,莫傳,莫議論。想我年歲尚輕時,曾在咸陽聽過賢者論道,有句話我記了一輩子,他說流丸止於甌臾(yú),流言止於智者。”

兩人頓時沉默下來。

“人盡皆知的事,您不願說便不說,我問旁人去!”年輕人負氣一聲,嘟嘟囔囔走遠。

看着年輕人推車遠去的背影,老人重重嘆了口氣:“世風日下,爲何就沒人願意想想,若是裡吏這般人物也是惡人,這閭垣之內,哪還有我等黔首的依仗?”

……

因爲幫小穗兒改鐮,又給監門厲送信,李恪三人到達田畝的時間多少比其他鄉里要晚一些。

這會兒李恪推着板車行走阡上,板車上坐着小穗兒,身後則是一人負責兩輛板車的旦。

田間地頭到處都是扎堆聊天的人,可三個小子卻如同話題殺手,走到哪裡,哪裡便瞬間變得安靜。每個人都在看他們,眼睛裡透露出某種瘮人且飽含深意的目光。

李恪被看得渾身不自在,他停下車,把旦和小穗兒叫到一起。

“你們說,鄉里們今日是否有些怪異?”

“不過是羣亂嚼舌根的庸人,翁說清者自清,我等不理他們!”旦冷哼一聲,昂首與四周對望,所過之處神鬼辟易。

“他們亂嚼什麼舌根了……”

旦很是傲嬌地把頭一擺:“我不願說!”

不說就不說唄……

李恪翻了翻白眼,轉頭示意小穗兒來說。這小子年紀雖小,整日裡走街串巷,包打聽的水準堪比古龍筆下兵器譜,琅琊閣中梅長蘇,少有他不知道的。

這一次,小穗兒同樣沒讓李恪失望。

“昨日我去旦公子家討肉糜,回屋時經過同伍的高老丈家,順便進去討些蘸醬,在他處,我聽見一個流言。”

“什麼流言?”

小穗兒探尋似看了旦一眼,見旦並不阻止,便湊過腦袋,小聲說道:“有人說,裡吏看上了大兄的神鐮,處心積慮,意欲佔爲己有!”

“噫!”李恪張大嘴巴,“無稽之談也有人信?”

“我自然知道里吏與旦公子爲人,更別說旦公子當時都將神鐮予我了,只是傢伙事不合手,這纔沒有帶在身上。”小穗兒趕忙解釋,“但這個流言裡中都傳遍了,信的人可多啦!”

居然是關於裡吏妨的流言,怪不得旦能氣成這樣……

李恪皺了皺眉頭,問:“知道這流言是何人編造的嗎?”

“無處追尋。”旦插嘴道,“那惡言就像一道天雷打下來的,突然就變得人盡皆知,根本就尋不出源頭。”

小穗兒接着說:“昨夜裡中議論不休,都在猜測,旦公子爲何要來大兄的地裡幫活。”

“自然是怕我納不上租,被罰爲隸唄!”

“但大兄有神鐮啊!神鐮殊異人人得見,不過三十畝禾粟,你哪裡需要旦公子幫手。更何況……”說了一半,小穗兒突然住口,眼睛在李恪和旦之間飄來飄去,欲言又止。

“還有什麼理由,一併說出來,藏着掖着作甚?”

“污人清白的話小穗兒不好說,還是我自己來說。”旦冷哼一聲,“那些嚼舌根的認定我的行徑不同以往,必是別有所求!也就是說,翁早知你得了神鐮青睞,這才遣我過來幫活。”

“這怕不是瘋了吧?”李恪覺得大開眼界。

因爲嚴氏往年向來不許兒子“近農桑庖廚事”的關係,李恪並不知道除開僱傭,秦人其實很少會去別人家的田裡幫活。

尤其在自家勞力不足備的情況下,更不會免費跑去別家幫忙。這一點與兩家關係是否親近無關,即便是姻親兄弟也不見例外。

因爲民以食爲天!

秦時農業生產力低下,多一分收成便代表着轉年家中能少挨一天餓,相比之下,美德卻不能用來當飯吃,窮則獨善其身這句話,說的便是這個道理。

所以旦昨日來幫李恪,鄭侖不過隨口煽點幾句,鄉里們就信以爲真,差點給李恪安上個“誆騙良善”的名頭,得虧後來烈山鐮出世,讓鄭侖編造的謊言不攻自破,李恪纔算度過了危機。

可也正因爲烈山鐮的出世,旦來襄助李恪的事情就多了另一種解釋。

兩家歷來親近,裡吏妨又以俠義自居,或許做不出強奪之事,但眼熱什麼就不好說了。

而且世人皆說神物有靈,恃強不見得有用,事關重大,與其冒險,他不如叫自家長子去李恪家幫活,藉此來博得神鐮的好感。

這基本就是流言的主幹。

三個腦袋湊在一起,聽着小穗兒娓娓道來,也聽得李恪哭笑不得。

“那編流言的人倒是心思縝密,提前就把所有疑慮都給堵上,難怪鄉里們會上當……可他怎麼就不想想,神鐮畢竟是我請下的,旦便是做得再好,想要田齊代姜也不容易吧?”

“大兄說的,裡吏……那編造之人也想到了。裡吏昨夜在家烹狗擺案,有人看見了,供桌正位上擺着神鐮,一家人恭順下拜,擺明了打算誘之以利。”

李恪狠狠地瞪了旦一眼,瞪得他恨不得尋個地縫就鑽:“你家居然……”

“我與翁媼都說了,烈山鐮是你從古籍中尋來的作法,又是展叔親手做的,與鬼神無關。但翁媼非說神物是借你之手下凡,務必虔誠……”

李恪徹底沒話說了。

秦人篤信鬼神,而且相信神物有靈,秉持的還是人性,各種祭拜、禱告還有驅鬼的法子都與後世不同,充滿了喜感。

只是他怎麼也想不到,隨着神鐮的影響與日俱增,竟有人能借着鬼神之說,把污言穢語編排到旦和他的家人身上。

這可是極嚴重的指控,因爲無論最後的結果如何,只要關於神鐮的傳說不消散,裡吏妨身上的污點就洗不乾淨,簡直是百口莫辯。

作爲近日“苦酒裡大事件”中最無辜的當事人,李恪心裡很清楚,這次流言明顯就是田典一方對鄭家那件事發起的反擊。

可氣的事,也不知田典那頭按了什麼心思,編個故事居然又把李恪稍帶上了。

李恪心底憤憤不平。

在他看來,裡典和田典哪邊都不是好東西,相互爭鬥的時候非把他一個小小的黔首夾在中間拉拽!難道他看起來就那麼好欺負?

他準備咬人了!

“本想着息事寧人,你們卻非把主意打到旦身上……”李恪低着頭,用只有自己能聽到的聲音喃喃自語,“你們做得,就別怪我給你們搗亂,畢竟說,子曰,禮尚往來嘛!”

第七一二章 名將與獨臣第五三八章 祖宗這種事,無所謂第四零一章 少年營畢業考試第三十二章 風雲突變第二六一章 空城困敵第四二零章 齊王墮落了第九十六章 弧形支撐第三八九章 劍癡試劍第四八五章 歸咸陽第一一四章 戒嚴解除第一七零章 民夫千五第四二七章 路人臉的三當家第三一六章 得中原者得天下第五一八章 擎雷仙人第二三六章 覆滅之局第五一二章 白羽亭第一五三章 羣情激奮第八十六章 子貢贖人第五九三章 蠶食第六五五章 沙丘第十三章 流言四起第二二三章 三墨之爭第一百章 葡萄美酒第三十九章 明火執鐮第二六二章 烈焰焚城第六七五章 西軍股份有限公司第四六三章 做一門李大炮第七六六章 武關之八,怎樣的人建起大漢第六十五章 上卿蒙毅第七二四章 先入定關中者,王之第四四八章 春宵苦短第一三四章 不戰屈人第三一六章 得中原者得天下第五十三章 一石二鳥第一零五章 千斤巨物第一三一章 袍澤之情第二五八章 利令智昏第七零九章 二年五月第六四一章 狼山誓師第七十四章 清白坦蕩第七七三章 大雍好搭檔第一三零章 奴隸之思第三十六章 解疑答惑第四零三章 白日飛昇之道第一八七章 衛星產量第六八六章 爲朕分憂第三十六章 解疑答惑第三三一章 俠之大者第二七七章 饋贈四寶第四三九章 不由己第一五零章 暴民之蹤第二三六章 覆滅之局第六零零章 草原初冬第十六章 襄翁之邀第一七四章 意外之外第四三三章 討人嫌的別人家的孩子第一二四章 投入重注第五九六章 三道將令第二九一章 三輪車與藏匿處第七五二章 香餑餑第二九三章 博浪沙擊錐第四四五章 娘子,美甚第五七八章 奇謀百變第五九五章 肇第五八零章 五行靈動術之一,斷仙崖壁第三七七章 蒸汽工坊慘案第四四三章 所謂邂逅其實少有浪漫第四九八章 大秦第一個狼人第二七九章 大戰方歇第四七六章 撿到寶了第一零三章 木桶原理第八零二章 十六王相制第八零一章 老狐狸也有失手的時候第七六一章 武關之三,怎麼裝不是裝第五四四章 華夏重義而輕生第九章 糙漢不糙第四一六章 齊地的禍害第一零四章 解圖備事第六一六章 雖死地而上命之第五三二章 朔方部建制初成第三三五章 少年營第七五二章 香餑餑第三二二章 嬴姓,李恪第七十六章 兩世爲人第三六三章 袖子是什麼意思第五八四章 五行靈動術之五,活牲嘗藥第三零零章 君子八方第四六八章 士爲通錢者死第十六章 襄翁之邀第一五二章 慎子之劍第六一四章 勒石燕然第七三八章 死戰之七,可敢與我一戰第六五零章 聖躬安第三二四章 目標,楚墨!第六零零章 草原初冬第四六零章 鉅子歸秦……爲戍卒第四五一章 去墨子化第四一八章 齊王建的亡靈第七二八章 親征第一九二章 翠竹仙釀
第七一二章 名將與獨臣第五三八章 祖宗這種事,無所謂第四零一章 少年營畢業考試第三十二章 風雲突變第二六一章 空城困敵第四二零章 齊王墮落了第九十六章 弧形支撐第三八九章 劍癡試劍第四八五章 歸咸陽第一一四章 戒嚴解除第一七零章 民夫千五第四二七章 路人臉的三當家第三一六章 得中原者得天下第五一八章 擎雷仙人第二三六章 覆滅之局第五一二章 白羽亭第一五三章 羣情激奮第八十六章 子貢贖人第五九三章 蠶食第六五五章 沙丘第十三章 流言四起第二二三章 三墨之爭第一百章 葡萄美酒第三十九章 明火執鐮第二六二章 烈焰焚城第六七五章 西軍股份有限公司第四六三章 做一門李大炮第七六六章 武關之八,怎樣的人建起大漢第六十五章 上卿蒙毅第七二四章 先入定關中者,王之第四四八章 春宵苦短第一三四章 不戰屈人第三一六章 得中原者得天下第五十三章 一石二鳥第一零五章 千斤巨物第一三一章 袍澤之情第二五八章 利令智昏第七零九章 二年五月第六四一章 狼山誓師第七十四章 清白坦蕩第七七三章 大雍好搭檔第一三零章 奴隸之思第三十六章 解疑答惑第四零三章 白日飛昇之道第一八七章 衛星產量第六八六章 爲朕分憂第三十六章 解疑答惑第三三一章 俠之大者第二七七章 饋贈四寶第四三九章 不由己第一五零章 暴民之蹤第二三六章 覆滅之局第六零零章 草原初冬第十六章 襄翁之邀第一七四章 意外之外第四三三章 討人嫌的別人家的孩子第一二四章 投入重注第五九六章 三道將令第二九一章 三輪車與藏匿處第七五二章 香餑餑第二九三章 博浪沙擊錐第四四五章 娘子,美甚第五七八章 奇謀百變第五九五章 肇第五八零章 五行靈動術之一,斷仙崖壁第三七七章 蒸汽工坊慘案第四四三章 所謂邂逅其實少有浪漫第四九八章 大秦第一個狼人第二七九章 大戰方歇第四七六章 撿到寶了第一零三章 木桶原理第八零二章 十六王相制第八零一章 老狐狸也有失手的時候第七六一章 武關之三,怎麼裝不是裝第五四四章 華夏重義而輕生第九章 糙漢不糙第四一六章 齊地的禍害第一零四章 解圖備事第六一六章 雖死地而上命之第五三二章 朔方部建制初成第三三五章 少年營第七五二章 香餑餑第三二二章 嬴姓,李恪第七十六章 兩世爲人第三六三章 袖子是什麼意思第五八四章 五行靈動術之五,活牲嘗藥第三零零章 君子八方第四六八章 士爲通錢者死第十六章 襄翁之邀第一五二章 慎子之劍第六一四章 勒石燕然第七三八章 死戰之七,可敢與我一戰第六五零章 聖躬安第三二四章 目標,楚墨!第六零零章 草原初冬第四六零章 鉅子歸秦……爲戍卒第四五一章 去墨子化第四一八章 齊王建的亡靈第七二八章 親征第一九二章 翠竹仙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