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零七章 范增跳槽

三層的指揮室裡,李恪把葛嬰和狄師徒聚在一起。

嗯……

正如慎行的估計一樣,楚墨找齊墨斗武基本等同於自尋苦吃。

聽說伍廉只用單手,一招就下了狄的兵刃,飛起的兵刃彈在腿彎,狄連跑都跑不掉……

只是打得好狠啊,真是一點都看不出手下留情的味道。

李恪看着鼻青臉腫,差不多腫成豬頭的狄,忍不住嘆了口氣。

“狄,你的眼皮都快和嘴脣碰上了,要不然好好將養幾日,換個人駕駛便是……”

“謝假鉅子關懷……嘶……我無事,尚……嘶……尚能看清前路。”

“我不是關懷你,是怕你把霸下開進鉅野澤。”李恪一點面子不給,叫古臨喚來成憂,“回去歇息十日,傷好之前,成憂代勞。”

“唯……”

定下了駕駛員,李恪對他們說:“首站目的在吳縣,此事機密,你們瞞住伍廉,自去安排。”

吳縣,會稽郡治,毗於震澤,民風彪悍。

慎行之所以會將首站選在那處,除了此前遊學,李恪從未去過那處,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范增。

范增自去沅陵以來,屠睢對他言聽計從。依託李恪留下的機關與戰術,兩人將秦軍化整爲零,分散合擊,半年連取七十九場勝仗,斬首雒甌三萬餘人。

秦軍用蠻人的屍骨鋪出入嶺的山路,將四千多精銳送進象地立住腳根,暫由任囂統領,攻伐各地,所向披靡。

只是在大渠開通之前,這卻是山路後勤所能負擔的最大兵馬,取勝可也,奪地無望。

這樣的勝利已經足夠讓始皇帝喜悅。

藉着扶蘇與辛凌大婚,屠睢被封沅陵侯,正式完成了由老卒到名將的蛻變,范增也由此名聲大噪,成了天下知名的軍師人才。

不過此老一直都有自說自話的毛病,這半年順風順水,又讓他變得自視甚高。

洞庭郡戰線進入僵持之後,他說服屠睢在南海地發起幾場會戰,那裡是雒甌蠻人防備的重心,草深林密,堡壘重重,秦軍連戰當場,收穫卻屈指可數。

屠睢爲了不破壞自己好容易才建起來的名將形象,有心學王翦壓一壓節奏,正巧史?那處又對人力產生了新的需求,他便不與范增商量,直接調南海軍卒北上修渠。

范增由此大怒,和屠睢吵了一架,屁股一拍,自顧去巴蜀趙陀處指導作戰去了……

兩個老頭的蜜月期就此結束,范增要趙陀兵發夜郎,屠睢在後頭處處制肘,趙陀是個老狐狸性子,左右逢源,大軍不動,學着任囂打起了小股越嶺戰,而且進展緩慢致極。

范增在嶺南的日子越過越憋屈,一怒之下,索性給慎行寫信,言自己英雄無用,已然萌生了去意。

這便是李恪他們首站吳縣的根本原因。作爲范增最好也是這世上唯一的朋友,慎行需要幫他去考查下家,並給予忠肯的意見。

那位下家叫項梁。

想到這兒,李恪倚着窗戶,頭疼地揉了揉眉心。

虞姬從屋裡走出來,捧着一盞茶,雙手恭送到李恪面前。

“公子有甚煩心事麼?”

“煩心事啊……”李恪接過茶,牽着虞姬的小手進屋坐下,“我要去一個地方,那兒有個英雄了得的人物,只是現在還未發跡。”

“此人會對公子大業有阻麼?”

“大業?”李恪愣了愣,“我哪有甚大業,倒是此人心懷大業,以後會是個不安分的人。”

虞姬皺着秀眉想了一會,恍然大悟:“公子要去投奔他!”

李恪啞然失笑:“妙戈,記住一點,除了咸陽那位至高,這世上無人值得我親去投效。甚至就算是他,我也是有敬有懼,並無尊服,以後歲月,合則留,不合則走,如此而已。”

虞姬越發想不明白:“既如此,公子究竟在煩心甚呢?”

“豪傑在前,你說我是給他添副翅膀呢,還是想個法子,把他丟去驪山修陵,爲以後省些麻煩呢……”

……

之後的日子,李恪一直在糾結項籍的問題。

破釜沉舟,鉅鹿坑卒,兵進內史,火燒阿房,這位武君在歷史上威風凜凜,對大秦的傷害,或許唯有趙高胡亥這對活寶可以與之匹敵,相比之下,笑到最後的高皇帝反倒是個人畜無害的乖寶寶。

李恪是打算做秦臣的,雖說還沒想好做不做忠臣,但在基本立場上,他和項籍總歸走不到一路去。

到底要不要趁着霸王還小,抽冷子玩次陰的呢?

霸下行至壽春,在楚墨根本修整調試十餘日,全面檢修了壓縮機的運行狀態後,便橫穿鄣郡,行抵震澤,順着湖岸趨向吳縣。

震澤就是後世的太湖,魚米之鄉,千里沃野。而在秦時,這裡只是舊越蠻地,人煙零落,尚未開發,除了少數幾座縣城,一眼望去,到處是荒郊疏林,狐狼四竄。

李恪斜倚露臺曬着太陽,微眯着眼,耳聽着虞姬在一旁彈奏天籟。

琴至高調,霸下突然踩了急剎車,一時間碑樓之上人仰馬翻,要不是李恪眼急手快,虞姬險此就從四層樓上被甩了出去。

就算是新手,這車技也太糟了吧!

李恪恨恨爬起來,拖着虞姬下到三樓,在指揮室敲響銅管:“靈姬,嬰,霸下究竟何故?不知道這樣很危險麼!”

不多時,初爲人婦的靈姬回聲傳來:“先生,有人突然攔在前頭,若不是古臨機警,方纔那一腳就跺下去了……”

李恪聽得目瞪口呆,第一反應居然是自己碰上無賴碰瓷了。

他清了清嗓子,試探問道:“站在前頭的不會是個老者吧?有沒有叫驟停的氣浪掀出去?”

“噫?”靈姬愣了半晌,大概是去明確信息。她一會兒回來,說,“先生,攔在前頭的是個青年,並非老者。他也不曾被掀出去,只是舉着劍說要懲治惡獸。”

“懲治惡獸?”

“他以爲霸下是澤中出來的猛獸……葛師正試着與他交道,不過此人甚是頑固,怎麼解釋也不願相信霸下是一件機關……”

“倒是個勇士。”

李恪意味難明地關掉銅管,搖着頭,和虞姬一道乘升降梯下行到背甲,在霸下頭頂處,見到了靈姬口中的青年。

身高九尺,氣宇軒昂,濃眉大眼,五官英朗。

此人的身型與許久不見的旦頗有神似,只是眉眼之間全是桀驁與勇毅,與旦的憨厚敦實全不相同。

他的力氣應該很大,舉着的劍近似墨家的孟勝大劍,明明是門板似一塊,他只憑單手舉着,看起來卻不吃力。

李恪知道,像這樣的人一旦發怒會給旁人巨大的壓迫感。所以在他對面的葛嬰站得很辛苦,雙腳的站姿完全就是慎子劍的起手,腰上的劍也早已出鞘,只要拔出,就能攻擊。

李恪皺了皺眉頭。

下面的情況有些不大對,說是交道,可他站了盞茶時間,兩個人卻未發一言。

葛嬰的腰越俯越低,青年的眼越眯越細。

那青年意味深長地掃了李恪一眼,只一眼,殺氣畢露!

葛嬰爆喝一聲,拔劍出擊,李恪只見一道青光閃過,那青年便後發先至,翻腕橫掃把葛嬰掃飛出去!

他對着李恪舉劍長笑:“你便是馭使兇獸的妖人吧!且看我項籍,斬你頭顱!”

第一一三章 止於合作第六四四章 雞鳴,戰前第七十三章 準備飲宴第一八一章 作業平臺第四六六章 君擇臣,臣擇君第三十七章 流水作業第三六四章 湘離大渠第六八三章 背刺第一九九章 有美南來第五八四章 五行靈動術之五,活牲嘗藥第三七六章 執法需公正第一四零章 情濃於血第一五四章 九退位八第一五九章 樓煩雄城第一二三章 治水之畔第四九八章 大秦第一個狼人第二章 改良桔槔第三六零章 零陵偶遇第七五七章 戰,則矣第六三六章 李恪對大秦的價值第六九八章 羣雄第二一六章 師出同門第六四一章 狼山誓師第一六九章 官奴瑣事第四九八章 大秦第一個狼人第四八五章 歸咸陽第六二四章 以正合,以奇勝第四八五章 歸咸陽第一八五章 軍弩乍現第六三五章 韓信歸國使咸陽第五三六章 牧野棋局,成王敗寇第二五九章 樓煩之戰第六四二章 援兵漸近第六十八章 生死一瞬第七八八章 澠池會十一,滄海第五章 天下苦秦第六六七章 始皇帝出靈第四零零章 蒼居人人會仙法第三九一章 《非攻》疏注第六五八章 天崩第四八一章 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第二九四章 天生爐工第五十三章 一石二鳥第二十八章 應對得體第一五七章 先生之名第六一二章 我欲保扶蘇第五三四章 你可知罪第七五二章 香餑餑第三九九章 公子要我暖牀麼第五二二章 國以農本,以工強第四九六章 孛星出於西第四十二章 福禍兩依第三零四章 陳平家的日常第四零四章 身不由己第五章 天下苦秦第二八五章 蒼居第八十八章 新房之訊第七六三章 武關之五,勝與敗的分水嶺等七九零章 澠池會十三,木鳶第五零八章 始皇帝服仙丹第六八二章 長子當王第七零八章 大秦最後的戰神第三八零章 工坊探疑第三六三章 袖子是什麼意思第七四四章 雍軍的七寸第一四六章 呂公之憂第五九九章 人總要有點追求第六四零章 匈奴的王劍第五一五章 星星之火第三一九章 敘離愁第四七零章 鉅子的底氣第二一零章 臨街旺鋪第五二四章 鄉毒第三五零章 惡人還需惡人磨第一四三章 胡思亂想第六九零章 巢公和許由第五六五章 李恪煉仙丹第七十四章 清白坦蕩第九十章 臨治市亭第五七六章 中場第六八六章 爲朕分憂第二九八章 大隱隱於市第五七九章 仙術與巫術的區別第三零八章 胡陵見聞第六六零章 穀道聽宣第七九五章 二世登基第六七五章 西軍股份有限公司第五七六章 中場第四九七章 將仲子兮第四三七章 鉅子之試第五八七章 歸北地第六十八章 生死一瞬第五七三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六,孝行第二七二章 堂堂之兵第一五八章 扶蘇音信第七三四章 死戰之三,王不孤第三六一章 行刺第七一七章 信用消費第一二六章 司馬軍侯第四四九章 熱烈慶祝十屆一次墨家大集勝利召開
第一一三章 止於合作第六四四章 雞鳴,戰前第七十三章 準備飲宴第一八一章 作業平臺第四六六章 君擇臣,臣擇君第三十七章 流水作業第三六四章 湘離大渠第六八三章 背刺第一九九章 有美南來第五八四章 五行靈動術之五,活牲嘗藥第三七六章 執法需公正第一四零章 情濃於血第一五四章 九退位八第一五九章 樓煩雄城第一二三章 治水之畔第四九八章 大秦第一個狼人第二章 改良桔槔第三六零章 零陵偶遇第七五七章 戰,則矣第六三六章 李恪對大秦的價值第六九八章 羣雄第二一六章 師出同門第六四一章 狼山誓師第一六九章 官奴瑣事第四九八章 大秦第一個狼人第四八五章 歸咸陽第六二四章 以正合,以奇勝第四八五章 歸咸陽第一八五章 軍弩乍現第六三五章 韓信歸國使咸陽第五三六章 牧野棋局,成王敗寇第二五九章 樓煩之戰第六四二章 援兵漸近第六十八章 生死一瞬第七八八章 澠池會十一,滄海第五章 天下苦秦第六六七章 始皇帝出靈第四零零章 蒼居人人會仙法第三九一章 《非攻》疏注第六五八章 天崩第四八一章 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第二九四章 天生爐工第五十三章 一石二鳥第二十八章 應對得體第一五七章 先生之名第六一二章 我欲保扶蘇第五三四章 你可知罪第七五二章 香餑餑第三九九章 公子要我暖牀麼第五二二章 國以農本,以工強第四九六章 孛星出於西第四十二章 福禍兩依第三零四章 陳平家的日常第四零四章 身不由己第五章 天下苦秦第二八五章 蒼居第八十八章 新房之訊第七六三章 武關之五,勝與敗的分水嶺等七九零章 澠池會十三,木鳶第五零八章 始皇帝服仙丹第六八二章 長子當王第七零八章 大秦最後的戰神第三八零章 工坊探疑第三六三章 袖子是什麼意思第七四四章 雍軍的七寸第一四六章 呂公之憂第五九九章 人總要有點追求第六四零章 匈奴的王劍第五一五章 星星之火第三一九章 敘離愁第四七零章 鉅子的底氣第二一零章 臨街旺鋪第五二四章 鄉毒第三五零章 惡人還需惡人磨第一四三章 胡思亂想第六九零章 巢公和許由第五六五章 李恪煉仙丹第七十四章 清白坦蕩第九十章 臨治市亭第五七六章 中場第六八六章 爲朕分憂第二九八章 大隱隱於市第五七九章 仙術與巫術的區別第三零八章 胡陵見聞第六六零章 穀道聽宣第七九五章 二世登基第六七五章 西軍股份有限公司第五七六章 中場第四九七章 將仲子兮第四三七章 鉅子之試第五八七章 歸北地第六十八章 生死一瞬第五七三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六,孝行第二七二章 堂堂之兵第一五八章 扶蘇音信第七三四章 死戰之三,王不孤第三六一章 行刺第七一七章 信用消費第一二六章 司馬軍侯第四四九章 熱烈慶祝十屆一次墨家大集勝利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