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生意夥伴

bookmark

小穗兒是在時近下市的時候回來的。他回來的時候,李恪正在進行辛府水池的設計,而且基本已經有了定案。

“事辦得如何?”李恪擱下筆,饒有興致地問了一嘴。

這句話其實根本就沒必要問,小穗兒臉上的欣喜顯而易見。

“大兄,我請了展叔與監門幫助,召集閭右鄉里,說明緣由。鄉里們皆見識過當日大兄制鐮的盛況,每家壯年也大多參與過,一聽說可以掙糧度日,盡皆踊躍。我叫展叔先行製作了一件矮几,在呂丁到來以後交予他試用,此人讚不絕口,也同意了奉糧爲傭,由鄉里們爲其製作。”

“聽起來倒是一切順利。”李恪沉吟半晌,問,“他就沒提什麼條件?”

“條件……”小穗兒皺了皺鼻翼,滿臉不屑道,“鄉里們負責製作部件,卻只許進行部分組裝。他與我簽了名契,所有的弧形支撐皆要由他的隸臣親自裝配,不得假手他人。”

李恪被這孩子氣的舉動逗得啞然失笑:“此乃應有之意,你卻氣甚?”

“自然是氣他不信我!”

李恪攤開雙手反問一句:“你二人明明僅有一面之緣,爲何他就非得信你?”

“這……”小穗兒愣了半晌,終於說道:“世上多見士子不信商賈,何時有商賈懷疑士子的道理!”

“你算是哪門子士子……”李恪搖頭嘆息一聲,“小穗兒,世人皆看輕商賈,我也不強求你要敬他。但丁君可讓鄉里熬過災荒,僅此一點,你便不該辱他。”

“不過趨利而已,我爲何要敬他?”

看着小穗兒疑惑的臉,李恪覺得自己有些自討苦吃,居然在一個全民抑商的時代談重商……

他重重嘆了口氣,避重就輕道:“趨利其實也沒什麼不對的。你看這天下熙熙,皆爲利來,所別者不過利之大小,爲人爲己而已。丁君此番輸糧濟民,無論目的爲何,皆有恩於苦酒,便是牟些私利也是應當。更何況,他還未牟着私利呢。”

“大兄所言恕弟不能苟同!照你說來,家國大利也能算利?”

“你都說是家國大利,不是利是什麼?”

小穗兒激動道:“自然是華夏風骨,濟世之心!”

看他滿臉通紅的樣子,李恪再一次確定,自己是自討苦吃!

“總之,以後皆以丁君稱他,詳談之時莫有指使,就當是爲了閭右鄉里,可好?”

即使打從心底裡看不起商賈,小穗兒也不可能真的忤逆李恪,當即點頭答應,這叫李恪多少鬆了口氣。

“對了,丁君這次下了多大的單?”

小穗兒一臉爲難:“我聽不懂大兄說話……”

李恪翻了翻白眼:“需要你等製作多少物品,工本幾何,何時交付?”

小穗兒恍然大悟:“丁君要我等製作幾、椅三百,榻、車百件。商定幾、椅工本半石,榻、車皆一石,共計粟五百石。”

“這得做上許久吧?”李恪暗暗咋舌。

“一月半月。”小穗兒答得飛快,“呂……丁君說草原冰雪開春消融,他需在十二月出發,方可趕在夷狄遷出冬原之前易出貨品。”

“他倒是精於算計。”李恪瞭然一笑,“冬去春來,百廢待興,那時夷狄什麼都缺,唯獨金錢無用,他正好可以將手上的貨物賣個好價。”

小穗兒奇到:“他還有這番算計?”

“庸者莽,良者謀,經商與打戰本就相似,皆需要知天時,明地利,曉人和。將軍能算,他爲何就不能算?”

“大兄今日怎的對商賈推崇備至?”小穗兒狐疑道。

李恪不答,揮了揮手繼續問話:“你只說了工本,屆時材料誰出,勞作之時可有飯食?”

問到這兒,小穗兒臉上總算是露出了一絲敬意:“丁君對鄉里們寬宥,願以市價收購合格板材,更擔走了僱傭期間飯食。鄉里們投桃報李,閭右勞力幾乎盡出。”

李恪一臉古怪,問:“你是否與他提過流水線之事?”

小穗兒一愣:“倒是未提……不過他來之時,正有幾組熟手隨展叔適應配件尺寸,他看了半晌……我被他算計了?”

李恪哭笑不得道:“此事可說不上算計。百車貨物應當是他一次北行的極限,能讓他撇開熟識的工匠,將活計全部交在鄉里手裡,總得有一個說得過去的因由纔是。”

可惜小穗兒根本就沒聽他說話,驟自喃喃自語:“我被一個商賈算計了?”

李恪實在懶得管他,正巧睏意來襲,便拍了拍小穗兒的肩,上炕,躺倒。

“昨夜未睡,我偷偷補個瞌睡,記得將我那份飧食了,莫叫媼察覺此事。”

說完,他打了個哈欠,很快就變得昏昏待睡。

小穗兒報恩之事順遂,呂丁也出乎意料地好,兩兩相加之下,小小的麻煩突如其來,又忽然遠去。

這讓李恪心情大暢,就連入睡都變得容易起來。

在李恪看來,尋找好的生意夥伴這件事不會比找一個合適的老伴容易半分。

都是兩口子打對臺,兩人若想和和美美、相敬如賓地把日子過踏實,就必須遵守某些基本守則。

譬如說契合,平衡,相互欣賞,相互尊重,更重要是得有緣分,還得時不時給對方一些驚喜。

所謂門當戶對,最開始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呂丁不是李恪來大秦以後的第一個生意夥伴,但是縱觀以前幾位,能夠比呂丁更適合他的……幾近於無。

比如說裡典服。第一次和裡典服打交道的時候,李恪只是區區的黔首,裡典服治下的小男子,就連烈山鐮和桔槔改制這兩項設計的技術含量都稱不上高,山寨起來輕鬆愉快,所以李恪不得不以獻策來爲自己加重份量。

可雙方的相性實在太差,即便搶收和流水線的計策都成功了,裡典服依舊對李恪有信無敬,還在合作當間鬧出給小穗兒指婚的鬧劇來。

李恪一家就是在那時對裡典服徹底死了心。

在出售機關犼的時候,癃展加裝防盜機關,李恪只賣成品不讓設計,還在談判時配合飢餓營銷漫天要價。裡典服則投桃報李,在李恪和田典餘的爭鬥當中冷眼旁觀,雙方做得都不合格,以至於裂痕越來越大,直至現在貌合神離,已經多日沒有過正當的交流。

然後就是扶蘇。和大秦皇長子的生意看似順暢,李恪用兩型獸犼換取扶蘇介入對鄭家匿農的調查,結局也算皆大歡喜。但扶蘇的勢對現在的李恪而言太強,兩人相處強弱分明,李恪根本找不到半點討價還價的餘地。

所以扶蘇再好,也不是李恪的良配。

他的第三個生意夥伴是墨家。

墨家勢大,辛凌財雄,照理來說,這個組合不會比扶蘇更好。

雙方之所以能維持住難能可貴的默契,很大程度上是因爲李恪和墨家的關係並非尋常的生意對手,而更像是後世的創業合夥人。

大家有着一致的目標,而且能做到互不依賴,在明確的分工下團結合作,友愛互助。

可是最終說來,這三者都算不上合適的生意夥伴。而有了這三份對比,呂丁無疑就變得格外可愛。

有點小錢,沒點勢力,他需要李恪所作的摺疊設計,李恪對他的要求是賑濟鄉里,雙方各取所需,誰也不欠着誰。

更別說呂丁還那麼的知情識趣。

李恪有意打破平衡,在設計摺疊傢俱時添加了防盜關節,呂丁聽絃知意,當即就投報在小穗兒身上。

閭右如今不足三十戶人家,去掉旦家這種絕對不會摻和進來的富戶,至少還剩二十戶。

小穗兒說他們全來了,所以五百石的粟均分下來,就是每家二十五石的報酬。再按一家兩個勞力,參食標準計算,一個半月的包餐就是每戶六石。

有了這三十餘石粟,再加上閭右鄉里自身的存糧,節省一些,絕對能讓他們熬到五月菽熟,徹底度過這次饑荒。

得人幾頓飯食,回報活命之恩,小穗兒這些年欠的情分無論如何都能還清了,李恪一家也就此度過了這場風波。在這件事上呂丁堪稱居功至偉,無論他是基於什麼考慮,李恪都會銘記這個情分。

想到這兒,他翻了個身,眼神正對小穗兒。

小傢伙還在爲被擺一道的事生氣,察覺李恪看過來,當即氣鼓鼓道:“大兄,你要助我!”

“助你恩將仇報嗎?”李恪哭笑不得,“人家幫了你的大忙,有沒有想過明日請他過府一敘?”

“食甚?”

“家中竈臺食亭皆在,我看就簡單一些,食火鍋吧。”

第八零二章 十六王相制第四二六章 夜伏於林第六六六章 請稱孤第一四零章 情濃於血第九十二章 遊商呂丁第二十五章 一觴便倒第三八零章 工坊探疑第六八八章 獨裁之辯第七七八章 澠池會之一,邀約第九十二章 遊商呂丁加更特告第五八零章 五行靈動術之一,斷仙崖壁第五九六章 三道將令第一三二章 官肆健奴第二二八章 安陽君柏第二四八章 北地狼嚎第五九九章 人總要有點追求第六一九章 你的女人,你喜歡就好第二十四章 主動出擊第四八一章 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第一零二章 言語折磨第六二六章 頭曼抵冰塞第七三四章 死戰之三,王不孤第五二八章 金銀二冊,李恪從軍第二四五章 世有墨翟第三一二章 是個仗義的漢子第七三一章 兵禍第一三一章 袍澤之情第五零二章 天上天下第二九一章 三輪車與藏匿處第三四四章 恪君,助我第四十一章 酬金到手第二四八章 北地狼嚎第六八五章 還軍第五零一章 大講,成聖之始!第六六九章 始作俑者第五三六章 牧野棋局,成王敗寇第六八四章 內外第八零二章 十六王相制第四四六章 三女同迎第五九一章 孩子不聽話第三零七章 知北遊第四零五章 載人飛行第二四三章 劍指同袍第四六七章 墨家歸秦第三七五章 始皇帝的難題第三三八章 會於寢浦第五二四章 鄉毒第九十一章 大肆採買第二七八章 豪傑末路第七十一章 儀仗雄風第一一九章 利弊各半第三三二章 天生聖者,雁門恪君第七零八章 大秦最後的戰神第九十九章 被歧視者第三一六章 得中原者得天下第一八五章 軍弩乍現第四六八章 士爲通錢者死第六二四章 以正合,以奇勝第六七零章 師出有名第六零五章 祖龍死而地分第七五五章 七封秘詔第三三四章 李恪的野望第一六六章 久遠回憶第三七九章 楚墨假鉅子之試開始第七九一章 澠池會十四,墨戰第二零五章 夜宴夜論第七八五章 澠池會之八,驚起第七七八章 澠池會之一,邀約第五四零章 都是靠雙手養活自己第二五六章 都是玩笑第四十三章 自滿過甚第七六四章 武關之六,死戰如約第一六七章 沙盤開閥第五九九章 人總要有點追求第一二六章 司馬軍侯第三三零章 信義季布第一六零章 宦海沉浮第四十九章 天使將至第七八五章 澠池會之八,驚起第六十六章 破門入戶第一三五章 巫醫之方第四三六章 李恪,請諸同門驗學第三五一章 事實勝於雄辯第五五三章 呂雉有孕第五一六章 夏子著書第五四二章 到嘴的肥肉第六七八章 陳涉、吳廣第一七四章 意外之外第二九四章 天生爐工第三八一章 大善人朱家第七一六章 馮劫獻策第一一五章 喬遷之喜第一二二章 蓋均無貧第五零六章 我要庫不齊第二零二章 同居時代第一二五章 句注軍市第七六三章 武關之五,勝與敗的分水嶺第一零四章 解圖備事第二四四章 人盡皆知
第八零二章 十六王相制第四二六章 夜伏於林第六六六章 請稱孤第一四零章 情濃於血第九十二章 遊商呂丁第二十五章 一觴便倒第三八零章 工坊探疑第六八八章 獨裁之辯第七七八章 澠池會之一,邀約第九十二章 遊商呂丁加更特告第五八零章 五行靈動術之一,斷仙崖壁第五九六章 三道將令第一三二章 官肆健奴第二二八章 安陽君柏第二四八章 北地狼嚎第五九九章 人總要有點追求第六一九章 你的女人,你喜歡就好第二十四章 主動出擊第四八一章 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第一零二章 言語折磨第六二六章 頭曼抵冰塞第七三四章 死戰之三,王不孤第五二八章 金銀二冊,李恪從軍第二四五章 世有墨翟第三一二章 是個仗義的漢子第七三一章 兵禍第一三一章 袍澤之情第五零二章 天上天下第二九一章 三輪車與藏匿處第三四四章 恪君,助我第四十一章 酬金到手第二四八章 北地狼嚎第六八五章 還軍第五零一章 大講,成聖之始!第六六九章 始作俑者第五三六章 牧野棋局,成王敗寇第六八四章 內外第八零二章 十六王相制第四四六章 三女同迎第五九一章 孩子不聽話第三零七章 知北遊第四零五章 載人飛行第二四三章 劍指同袍第四六七章 墨家歸秦第三七五章 始皇帝的難題第三三八章 會於寢浦第五二四章 鄉毒第九十一章 大肆採買第二七八章 豪傑末路第七十一章 儀仗雄風第一一九章 利弊各半第三三二章 天生聖者,雁門恪君第七零八章 大秦最後的戰神第九十九章 被歧視者第三一六章 得中原者得天下第一八五章 軍弩乍現第四六八章 士爲通錢者死第六二四章 以正合,以奇勝第六七零章 師出有名第六零五章 祖龍死而地分第七五五章 七封秘詔第三三四章 李恪的野望第一六六章 久遠回憶第三七九章 楚墨假鉅子之試開始第七九一章 澠池會十四,墨戰第二零五章 夜宴夜論第七八五章 澠池會之八,驚起第七七八章 澠池會之一,邀約第五四零章 都是靠雙手養活自己第二五六章 都是玩笑第四十三章 自滿過甚第七六四章 武關之六,死戰如約第一六七章 沙盤開閥第五九九章 人總要有點追求第一二六章 司馬軍侯第三三零章 信義季布第一六零章 宦海沉浮第四十九章 天使將至第七八五章 澠池會之八,驚起第六十六章 破門入戶第一三五章 巫醫之方第四三六章 李恪,請諸同門驗學第三五一章 事實勝於雄辯第五五三章 呂雉有孕第五一六章 夏子著書第五四二章 到嘴的肥肉第六七八章 陳涉、吳廣第一七四章 意外之外第二九四章 天生爐工第三八一章 大善人朱家第七一六章 馮劫獻策第一一五章 喬遷之喜第一二二章 蓋均無貧第五零六章 我要庫不齊第二零二章 同居時代第一二五章 句注軍市第七六三章 武關之五,勝與敗的分水嶺第一零四章 解圖備事第二四四章 人盡皆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