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六九章 始作俑者

狼居胥大營中,最高的不是帥帳前的大旗,是將臺。

將臺高七丈,緊貼在帥帳之北,與之相應的是五丈的令臺,建在轅門之後,金鼓樓間。

這種雙指揮中端的設計在大秦軍中並不常見,李恪在冰塞戰時首次佈局,反攻之時,又在霸下的方寸之地延續了這樣的設置。

那以後,將、令二臺就成了西軍大營獨特的標配,其他方面軍設置不起如此高的方臺,而在泛用機關起重的西軍,如此設計,功大於費。

扶蘇披着厚重的鶴氅立在臺上,透過紛飛的雪絮,沉默目視着營外肅穆列陣的近千名墨者。

李恪正在陣前祭告。

南邊傳訊來,說始皇帝十五日前出靈,墨家機關八師之一的何仲道並百工師十七,匠七十六服毒殉陵。

他們並不是唯一的人殉。

除他們外,自願同殉的有蒙毅、有無子后妃,始皇家臣,有侍、從及自願擡棺的無名勇卒百二十八,其總數抵近千人,殉禮之盛,叫人側目。

若事僅止於此,這場帝葬或許會是完美的。

以古往今來最華貴的陵寢與最盛大的葬儀來恭送德過三皇,功蓋五帝,擁有人世間最廣袤的疆域的始皇帝,便是對禮儀最爲挑剔,對大秦最爲刻薄的儒家也不敢說這場鋪排哀榮過甚!

然而,葬禮後二日,出任二世郎中令之職的趙高第一次主持大朝會。

大朝會上,諫議大夫周青臣全無徵兆地向定海侯,戎狄上將軍李恪發起彈劾!

無令,結黨,割據,謗主,亂國!

自他以後,有議郎七人,大夫十二人,博士十七人,御史九人附駭,朝堂之上羣情激奮,攻擊的目標也從李恪一人,上升至韓信、陳旦、柳風舞等一班李恪心腹文武重臣!

已經殉葬的何仲道是這一連串死劾的核心。

周青臣奏事,言驪山將作仲道於皇陵封陵前三日行李恪秘令,賊殺陵中工、徒、役使、戍士計四萬人。世人皆道秦人殘暴,中原之地家家掛綾!

藉由此題,陵中殉事終於告白於人間。始皇帝人殉之數遠不是周來居冠的千人,而是曠古絕今,聞所未聞的四萬活人!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

二世對這場突如其來的大爭全無準備,面對着堂下情勢洶洶的彈劾之聲,他的腦海當中只剩下一片空白,下意識就把求助的目光投向側立於陛下的郎中令趙高。

“假……”

“陛下,將作少府風舞,有本奏。”

二世當時眼前一亮。

是啊!

作爲墨家駐於咸陽的政治領袖,本次彈劾的目標之一,柳風舞還未說話呢!

一家之言,如何能信?

二世感激地掃了趙高一眼,忙故作鎮定,在人羣當中找到了面無表情的風舞。

“風舞卿,請奏。”

“臣無本,郎中令看錯了。”

“誒?”二世傻了傻,眼珠一掏,又去看趙高。

趙高皺着眉輕咳一聲:“陛下,少府爲人多行訥言,此番奏對事先又不曾籌備,想是臨了後悔了。”

“悔了,請奏還可以悔的?”

“先報於郎中寺的奏本自然悔不得,但今日嘛……”

二世恍然了,周青臣劾李恪,居然沒有依照規矩先報郎中寺,給予被劾之人持辯的時間!

至尊的眼神斜瞟向李斯。

李斯拱手曰:“丞相府先前未聞此事,真假之論,難予置評。”

李斯居然也不知道?

二世想了半天,突聽趙高輕聲說:“陛下,大夫青臣劾戎狄上將軍賊殺,此事當是廷尉寺所轄。”

“令之卿!”

“稟陛下!”鮑白令之冷顏出班,“民不舉,官不究。廷尉寺上下,並天下郡獄、縣獄、鄉亭諸裡皆無訴告,故對言官之劾,一無所知!”

周青臣的臉色登時白了,慌忙出班:“陛下,少府寺主持修陵諸事,臣之所言句句屬實!此事……此事相國、御史大夫、國尉俱知,臣……”

“老夫不知!”

本就臉黑的國尉羌瘣臉墨如炭,他大步出班,瞪着周青臣。

“陛下,老夫對大夫青臣今日奏事一無所知!斯兄,去疾兄,你等可知?”

李斯面無表情,緩緩搖頭,馮去疾滿臉輕笑,拱手不語。

羌瘣擡腳就把周青臣踹翻在地!

“戎狄上將軍統率西軍,遠在塞外!你攀污他還則罷了,如今竟連老夫也欲攀污!老夫且問你一問,先前結黨之說,你是否少言了一人?”

“少……少言何人?”

“國尉羌瘣!是否亦在結黨之列!”

周青臣嚇得肝膽俱裂,他再顧不上儀態,在朝堂上手腳並用,翻身叩拜。

“陛下!陛下,臣無此意啊!”他哀號着,突然手指向少府章邯,“少府寺!少府寺對此事知之甚詳,陛下只需問……”

“陛下不需問!”

章邯冷笑一聲,邁步而出。

“稟陛下!始皇帝三十年,機關師仲道入陵,受封驪山將作,主持陵中機關設計,至今八年。”

“臣猶記得其受封次日,入陵前夜,他邀臣長談,言及陵中事苦,封下氣滯,行工事者當只進不出。他們若有損傷,非殉事也,乃是爲修陵之事敬忠勞苦,累斃而死!”

章邯沉吸一口氣:“陛下!封陵前三日,爲趕尾工,陵中工、衛日夜不歇,計累斃三萬八千四百一十三人,名姓籍貫皆書錄在冊。此間雖多有刑徒、隱宮、贅婿、商賈之流,亦有忠孝,可爲嘉全!”

“臣爲陛下賀!”趙高搶過話頭,長揖至地,“若天下之民心不歸,何來賤人拼死以效!臣請爲修陵之傷、死定功封賜,使世人知曉忠勇有報,二世皇帝,仁德廣播!”

羣臣揖俯!

二世威嚴地高坐在玉陛上,看着眼前或高或低的各色冠戴,突然明白了一件事。

原來今天根本就不是甚法墨之爭……

他感到遺憾,又隱有些慶幸,但歸根結底,還是疑惑。

李斯,馮去疾,鮑白令之,章邯,柳風舞……還有趙高。

每個人的反應都與他想的不一樣。

該垂死掙扎的雲淡風輕,該落井下石的義正辭嚴……莫非這大秦上下,唯青臣私,餘皆公心?

怎麼可能嘛……

二世心中嫌棄,面上威儀。這是他對始皇帝印象最深的表情,始皇帝每每擺出這個表情,朝堂上下,唯有俯首!

就像現在這樣。

只是……接下來,還有誰要發言?

領頭長揖的趙高偷瞧了一眼,當即白眼一翻,改揖,爲跪。

“四萬役工皆忠勇,臣請陛下,明賞,典刑!”

二世又恍然,原來該他帝訓了!

“那個……始皇帝治世仁德,及至天崩,草民皆願效死力,雖賤人尤不惜命!朕心甚慰。”二世輕輕咳嗽了一聲,“邯卿,你方纔說,驪山將作在三十年便與你說,草民將多勞而斃?”

章邯愣了半晌,很不明白二世這話究竟何指。

“朕在問你,是與不是?”

森冷的隱含不滿的語氣,讓章邯毛骨悚然,也讓周青臣欣喜若狂。

“是!臣方纔聽得一清二楚,少府之言,便是如此!”他搶在章邯面前急答,“八年之前便知民將勞死,此事何其……”

“忠臣啊!”

“誒?”

二世欣慰得神神叨叨,叫堂下衆臣全摸得着一絲頭腦。

只聽他說:“驪山將作忠勇,可爲世之楷模!朕欲晉其爵!郎中令,其本爲何爵?”

“左庶長……”

“爵晉六爲大良造,許稱其爲芷陽君,以表其功!”

趙高猛翻了一個白眼:“陛下,其人爲皇陵將作,盡忠職守原就是本分,這晉爵稱君之事……”

“朕聽聞,其有一子一女?”

“呃……是。其子玦亦是墨家機關八師之一,且位在第二,僅次於定海侯之師兄憨夫。其女鈺亦有機關師之才,只是因爲身爲女子……”

“其女……可嫁?”

“似是不曾?”

二世龍顏大悅:“芷陽君忠正國事,今勞卒於陵,朕且哀,且念。今詣!恩納其女爲壽春夫人,與君休榮。再允其子承父爵,亦爲大良造,稱藍田君。朕不是還要賞那四萬勞役麼!就恩許他們家中壯丁來內史,爲朕營造藍田陵寢,就由藍田君爲皇陵將作!有他營陵,朕心安。”

此言一出,朝中驚色!

趙高瞠目結舌看着胡亥:“陛下,若如此行事……”

他勸誡的話尚未脫口,柳風舞突然跪地謝恩:“臣代師伯,謝過陛下宏恩隆信!”

一聲高宣,響頭叩鳴,趙高身子一顫,心裡明白這濤天的暴政已經註定要由二世接下了……

他不恨墨家。

這件事,墨家並非主使,只是見招拆招,着力自保。一切的源頭在周青臣……

修陵者斃本就是朝野上下約定俗成的處置,數萬性命最好的歸宿就是不明不白。

此事始皇帝知,三公九卿知,主持修陵的墨家亦知。

這是一道逆鱗,只因周青臣利慾薰心,二世帝心念營陵,才最終張白於天下,一來二去,還成了大秦帝尊身上,永遠抹不去的污點!

二世對此令的後果一無所知,正因如此,趙高才恨死了周青臣!

他惡狠狠咬了咬牙:“陛下聖德,必能使天下鹹服!然,賞罰之事,帝者二器。如今功已有功賞,臣請陛下,明法度,振天威!”

二世志得意滿:“郎中令莫急。秦律有定,使污告者反坐之。諫議大夫青臣堂前控訴戎狄上將軍恪五事,曰無令,結黨,割據,謗主,亂國。若事爲真,令之卿,恪卿當何罪?”

“大辟!夷三族!”

“是麼……那便這樣吧,退朝。”

“臣等!恭送陛下!”

第七一八章 同門相殺第五四五章 三塊飛地第二一四章 爰書賊殺第五八二章 五行靈動術之三,真人貞寶第二零零章 唯死而已第六五一章 李恪與始皇帝奏對第三一七章 墨家當興第二三八章 你在哪裡第三六一章 行刺第七十一章 儀仗雄風第五七四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七,長書第五一二章 白羽亭第六六零章 穀道聽宣第六七七章 撿來的武安君第六七零章 師出有名第七二九章 重啓沙丘宮第七五三章 馬耶?鹿耶?第四三零章 彭越豬突第一章 人窮志短第三三九章 秦攻百越之戰第二零九章 伏日澆灌第七二七章 兩難第五三七章 磴口第四三四章 大荒之中,有山不鹹第六三一章 被驅逐的人第五二零章 執法處亂象第六五五章 沙丘第四零九章 項籍說話就是有道理第六六五章 約法三章第二零零章 唯死而已第六一七章 河間的消息第一零一章 傢俱工坊第六零三章 墨家要擴張第八零三章 假道伐虢第一一三章 止於合作第二一一章 夜市故人第七一三章 步子諸強第七零八章 大秦最後的戰神第二三三章 墨帖再現第五零四章 墨夏子第三九零章 劍癡與工癡第八十五章 水車之難第六九二章 輿論導向戰第五二九章 校尉路人甲第四二七章 路人臉的三當家第十五章 強勢闢謠第六十四章 精米曝光第六零八章 風滿樓第一一一章 有條不紊第四章 助我做鐮第二九九章 受迫害妄想第七十七章 舜典有記第一五零章 暴民之蹤第二九七章 棋局,命局第七九九章 李信告老第三三七章 又是張良第一七五章 三全齊美第六四八章 鋒銳如劍第一四三章 胡思亂想第四六二章 覲見第二一六章 師出同門第二五一章 涼夜驚雷第五六六章 請諸公順從第四八零章 機關盛,六蝨生第五五五章 焚書制的真面目第三四三章 退而求其次第一一一章 有條不紊第三九八章 仙境?還是蒸朋?第二十七章 打草驚蛇第三七二章 挽霸下之繮第四九六章 孛星出於西第十一章 鉅子故事第一六九章 官奴瑣事第二四六章 歸秦之願第六五三章 戎狄上將軍第七十九章 又見舊識第四六六章 君擇臣,臣擇君第七二五章 內情不濟第五四零章 都是靠雙手養活自己第六二六章 頭曼抵冰塞第七八七章 澠池會之十,舞劍四十七章 其名爲犼第一二零章 貴賤之別第三六三章 袖子是什麼意思第四六九章 直道第七十六章 兩世爲人第四十二章 福禍兩依第七三七章 死戰之六,趙將軍彭越第三十一章 墨者來訪第二零九章 伏日澆灌第七四八章 龜兔賽跑第七零六章 文鬥,武鬥第六三七章 各出手段第二六七章 戰局抵勝第七十一章 儀仗雄風第六三五章 韓信歸國使咸陽第五三四章 你可知罪第七一零章 低調的劉季第二四二章 成家立業第二三一章 官市繁華
第七一八章 同門相殺第五四五章 三塊飛地第二一四章 爰書賊殺第五八二章 五行靈動術之三,真人貞寶第二零零章 唯死而已第六五一章 李恪與始皇帝奏對第三一七章 墨家當興第二三八章 你在哪裡第三六一章 行刺第七十一章 儀仗雄風第五七四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七,長書第五一二章 白羽亭第六六零章 穀道聽宣第六七七章 撿來的武安君第六七零章 師出有名第七二九章 重啓沙丘宮第七五三章 馬耶?鹿耶?第四三零章 彭越豬突第一章 人窮志短第三三九章 秦攻百越之戰第二零九章 伏日澆灌第七二七章 兩難第五三七章 磴口第四三四章 大荒之中,有山不鹹第六三一章 被驅逐的人第五二零章 執法處亂象第六五五章 沙丘第四零九章 項籍說話就是有道理第六六五章 約法三章第二零零章 唯死而已第六一七章 河間的消息第一零一章 傢俱工坊第六零三章 墨家要擴張第八零三章 假道伐虢第一一三章 止於合作第二一一章 夜市故人第七一三章 步子諸強第七零八章 大秦最後的戰神第二三三章 墨帖再現第五零四章 墨夏子第三九零章 劍癡與工癡第八十五章 水車之難第六九二章 輿論導向戰第五二九章 校尉路人甲第四二七章 路人臉的三當家第十五章 強勢闢謠第六十四章 精米曝光第六零八章 風滿樓第一一一章 有條不紊第四章 助我做鐮第二九九章 受迫害妄想第七十七章 舜典有記第一五零章 暴民之蹤第二九七章 棋局,命局第七九九章 李信告老第三三七章 又是張良第一七五章 三全齊美第六四八章 鋒銳如劍第一四三章 胡思亂想第四六二章 覲見第二一六章 師出同門第二五一章 涼夜驚雷第五六六章 請諸公順從第四八零章 機關盛,六蝨生第五五五章 焚書制的真面目第三四三章 退而求其次第一一一章 有條不紊第三九八章 仙境?還是蒸朋?第二十七章 打草驚蛇第三七二章 挽霸下之繮第四九六章 孛星出於西第十一章 鉅子故事第一六九章 官奴瑣事第二四六章 歸秦之願第六五三章 戎狄上將軍第七十九章 又見舊識第四六六章 君擇臣,臣擇君第七二五章 內情不濟第五四零章 都是靠雙手養活自己第六二六章 頭曼抵冰塞第七八七章 澠池會之十,舞劍四十七章 其名爲犼第一二零章 貴賤之別第三六三章 袖子是什麼意思第四六九章 直道第七十六章 兩世爲人第四十二章 福禍兩依第七三七章 死戰之六,趙將軍彭越第三十一章 墨者來訪第二零九章 伏日澆灌第七四八章 龜兔賽跑第七零六章 文鬥,武鬥第六三七章 各出手段第二六七章 戰局抵勝第七十一章 儀仗雄風第六三五章 韓信歸國使咸陽第五三四章 你可知罪第七一零章 低調的劉季第二四二章 成家立業第二三一章 官市繁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