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老路和新路

啃下楚國這塊硬骨頭後,左丞相王綰的心中有了一種越來越清晰的感覺:天下已經到了歧路亡羊之時,必得有人出來說話!在昌平君叛秦歸楚後,秦國宗室一蹶不振。眼下能夠擔當這個說話者職責的,大約只有他自己了。

秦滅六國後建起了博士學宮,這些博士雖然有名望。但是他們對秦國一統六國沒有做出任何貢獻,份量不足,而且他們奏對時很容易就陷於虛浮。元老大臣們又大多失之淺陋,無以論證大道。而丞相府下面領事的一班重臣。其學問見識也沒有一個人足以抗衡李斯,不足以發端大事。

只有他王綰,根基是老秦名士,少年入仕而歷經四王,資格威望足以匹敵任何元老勳貴,論治學見識,王綰是呂不韋時期頗具名望的才士。最要緊的是,只有王綰清楚地明白新朝圖治的實際要害何在,不至於不着邊際地虛空論政,反倒引起羣臣譏諷。王綰隱隱地覺得,這是上天的冥冥之意,這是無數聖賢典籍的殷殷之心。天道在前,聖賢在前,丞相的權力與徹侯的爵位又何足道哉!

“諸位,皇帝即位,圖治天下,何事最爲根本?”

“治式!”

酒宴剛一開始,王綰一句問話便將來意揭示的明明白白。面對王綰的詢問,在場的諸位博士們不約而同地昂揚應答,顯然他們也是有做準備的。王綰一時大爲欣慰,一改很少痛飲的謹慎之道,與博士們先連飲了三大爵,以表對皇帝即位的慶賀。置酒爵於案,王綰慨然道:“老夫今日拜謁學宮,一則,感念衆博士爲國謀治,刷新典則、創制朝儀有功!二則,共商新朝圖治之根本。諸位皆飽學之士,尚望不吝賜教。”

“鮑白令之敢問丞相,天下大道幾何?治式幾何?”

“天下大道者二,王道,霸道。天下治式者二,分封制,郡縣制。”

“淳于越敢問丞相,人云廷尉府謀劃郡縣制,丞相何以置評?”

“圖治之道,人皆可謀。廷尉府謀郡縣制,無可非議也。”

“伏勝敢問丞相持何等主張?分封制乎,郡縣制乎?”

“諸位以爲,老夫該當何等主張?”王綰沒有說出自己的主張,揶揄反問道。

詰難論戰原本是戰國之風,在場的博士們已經在幾個回合的簡單問答中大體清楚了老丞相的圖謀,正欲直逼要害,卻被王綰輕輕盪開。

“在下叔孫通有對。”一箇中年士子站了起來。

“先生有話但說無妨。”

“謀國圖治,當有所本。秦國圖治之本,當在《呂氏春秋》!”

“何以見得?”王綰面上淡淡一笑,並沒有暴露內心的驚喜。

“天下治式兩道,諸侯制源遠流長,郡縣制初行戰國。”叔孫通從容地侃侃而談:“戰國大爭之世,秦國不奉諸侯制而奉郡縣制,大戰之需也,特異之時也!如今秦一統天下,平熄戰亂,不當仍以戰時之治行太平盛世。是故,新朝當行分封制,迴歸天下大道!”

“彩!”叔孫通之言片言便將郡縣制之偏離正道揭開,讓現場的博士們一陣亢奮。

“但是,”聲浪平息,叔孫通突然一個轉折道:“若以三代王道爲諸侯制根本,始皇帝必難接納。何也?戰國變法迭起,棄置王道已成時勢。當此之時,若以三代王道論證分封制,必有復辟舊制之嫌。爲此,必得以《呂氏春秋》爲本,方能行之有效。”

“彩!”博士們更加奮然了。

“《呂氏春秋》,也有諸侯制之說?”王綰故作不知道。

“有!衆封建論也!”鮑白令之高聲應道。

“鮑白博士學問最博,背誦給丞相。”周青臣點名道。

“丞相且聽。”鮑白令之也不扭捏,高聲背誦道:“《呂氏春秋.慎勢篇》雲:天下之地,方千里以爲國,所以極治任也。國非不能大也,其大不若小,其(地)多不若少。衆封建,非以私賢也,所以便勢,所以全威,所以博義。義博、威全、勢便,利則無敵。無敵者,安。故,觀於上世,其封建衆者,其福長,其名彰∣∣王者之封建也,彌近彌大,彌遠彌小。故,海上有十里之諸侯多建封,所以便其勢也。”略微一頓,鮑白令之慨然道:“呂氏之論,封建諸侯爲聖王正道。封建愈多,天下愈安,此謂衆封建也!”

“鮑白之論,我等贊同!”在場的博士們不約而同的發出一片擁戴與附和聲。

“敢問老丞相,博士宮可否上書請行諸侯制?”周青臣小心翼翼的問道。

“有何不可?老夫也是此等政見。”王綰叩着大案坦然高聲道:“你等上書皇帝,老夫也要上書皇帝。其時,皇帝必發下朝議會商。但行朝會議決,公議大起,治式必決。”

“丞相發端,我等自當追隨!”叔孫通朗聲說道。

“我等追隨!”剩下的那些博士也紛紛表態。

王綰離座起身,對着博士們深深一躬,然後轉身對周青臣點了點頭,逕自離去。王綰離開後,博士們心氣勃發,紛紛請命草擬上書。周青臣與叔孫通等幾個資深博士略事會商,當即公示了一個方略:人人都做上書之文,夜來公議公決,選其中最雄辯者爲博士學宮聯具上書面呈與皇帝。對於幾人的提議衆博士們鬨然喝一聲彩,然後紛紛散去各自忙碌了。

王綰離開博士學宮後不久,咸陽殿中的嬴政就收到了影密衛關於王綰在博士學宮中行事的詳細彙報。看完衆人對於分封制與郡縣制的態度,嬴政思索片刻後對趙高下令讓他去將秦子戈請來。

當秦子戈一臉懵逼的跟着趙高來到嬴政所在的寢宮的時候,嬴政將手中的奏報丟給秦子戈。

就在秦子戈閱讀奏報的時候,嬴政一直盯着他的臉色。嬴政之所以將秦子戈招來是想詢問他關於分封制與郡縣制的看法,因爲若行分封,秦子戈將是最大的獲益者。在嬴政心中他是傾向於郡縣制的,畢竟秦國已經實行郡縣制快有百年了。不過因爲對麗姬的愧疚加上對秦子戈的看重,嬴政心中對分封制也不那麼抵制!

眼見秦子戈面無表情的將奏報放下,嬴政追問道:“朕欲廢去分封,全國推行郡縣,你意下如何?”

秦子戈沒有猶豫,“兒臣沒有異議!”不過說一完,秦子戈突然想起了史書上記載的秦二世胡亥殘殺自己的兄弟姐妹的事蹟。這時候一個想法突然在秦子戈腦海裡冒出來:如果秦國一統天下後實行分封制,那些王子公主或許就不會無力反抗進而被胡亥屠殺殆盡了吧!

看到秦子戈臉上的猶豫之色,嬴政心裡一笑開口道:“怎麼,反悔了?”

秦子戈聞言搖了搖頭,“分封和郡縣是兩條不同的路。分封這條路周王朝已經替我們走了一遍了,如果秦國決定繼續走周王朝的老路,那麼大秦帝國幾百年後最終也會落得和周王朝一樣分崩離析的下場。至於郡縣這條路,誰也不知道能走多遠!不過無論是選擇走那條一眼能望到盡頭的老路還是選擇摸着石頭過河開闢一條充滿荊棘的新路,兒臣都支持父王的選擇!”

奏對完後,秦子戈起身離開,留下嬴政一個人在那裡沉思大秦帝國的未來!

第三十二章 秘聞第三百四十三章 我知道你不在乎,但是我在乎第四十三章 打臉第五十章 鳥擇良木而棲,賢臣擇明主而仕第二百四十四章 你姓什麼?第一百三十三章 叛徒纔有價值第三百二十九章 朕非貪功好名之君,爾等亦非阿諛奉承之臣第四百五十一章 投鼠忌器第五百零六章 蟻多咬死巨象第一百五十五章 以毒攻毒第八十八章 “深謀遠慮”的秦子戈第三百三十九章 秦國路政(上)第一百九十章 最好的韓國第四百零七章 善、惡和對、錯從來就不是非黑即白第三百九十二章 馬術是顛出來的第一百二十五章 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第二百四十七章 人在場中坐,鍋從天上來第五百零一章 背後傷人,最爲致命第四百八十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三百七十三章 跌宕起伏的心路歷程第三百九十九章 此戰,木劍足矣第九十七章 武能安國,卻不能安己第二百六十七章 大局已定第二百三十章 鳩佔鵲巢第十三章 比武論劍第四百零八章 靠人不如靠己第五十三章 烏白頭,馬生角第三百一十二章 似劍非攻,墨梅無鋒第二百三十七章 你想用百步飛劍來救人?第一百四十章 孤星照命第二百一十一章 食物中毒第二百一十五章 皇帝的確立與諡法的廢除第四百八十六章 是禍非福第二百五十六章 龍生龍,鳳生鳳,大哥的兒子會衝動第三百六十一章 穿虎皮扯大旗第二十章 宮廷奏對第四百九十八章 不咬餌,魚怎麼上鉤第七十章 成長的代價第三百九十七章 步步錯第一百零一章 鶴蚌相爭,漁翁得利第二百一十六章 即位大典第四百二十七章 固國不以山河之險第一百六十三章 逐出山門第三百三十九章 秦國路政(上)第七十章 成長的代價第四百六十二章 未慮勝,先慮敗第二百五十三章 你喜歡簡單的?那我就給你簡單的!第二百二十四章 胡亥與趙高命運的交織第四百五十七章 你有張良計,我又過牆梯第三十三章 葬身北邙第五十九章 噩耗第二百一十六章 即位大典第三百四十六章 大漠孤煙直第八十一章 新秦人的開學第一課第三百零七章 秀恩愛死得快第一百六十一章 強顏歡笑第二百九十六章 強到讓你無話可說第五百零四章 同生共死第三百九十章 物是人非第三百一十章 拼命這種事情,一次不成功,那就拼兩次第三百五十三章 人敬我一尺我還人一丈第四百八十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二百八十六章 將計就計第六十四章 少女情懷總是詩第二百二十八章 一個文字引發的血案第四百七十一章 此誓,日月爲證,天地共鑑,仙魔鬼神共聽之!第一百九十一章 最後的瘋狂第三百三十章 既然說來話長那就慢慢說第一百九十二章 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第四百二十章 狸貓換太子第十二章 論道大會第四百四十九章 平越容易安越難第三百零一章 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第四百二十八章 帝國疆域之內,都是我大秦的子民第三百八十五章 一分價錢一分貨第二百六十三章 日當正,屠盡城第四十六章 番吾之戰(上)第二百四十八章 鸚鵡學舌,現學現賣第四十九章 虎狼之心第二百三十六章 生亦何歡,死亦何懼第二十九章 入獄第一百二十二章 金錢易還,人情難還。第七十六章 絕望纔是世間最好的良藥第四百七十七章 若有事端殺身滅族第五百零七章 妖法第四百八十六章 是禍非福第四百一十五章 各爲其主,各謀其政第二百一十三章 生於戰亂,死於一統第一百一十一章 法之天下,儒之教化第三百一十一章 本事不大,口氣不小第五十章 鳥擇良木而棲,賢臣擇明主而仕第二百四十七章 人在場中坐,鍋從天上來第一百三十四章 晴天霹靂第二十九章 入獄第四百九十四章 寶寶你個頭第四百七十二章 芒種第二百五十七章 聰明人的調情手段第一百六十五章 青龍掠世第十三章 比武論劍第二百零九章 敗事有餘
第三十二章 秘聞第三百四十三章 我知道你不在乎,但是我在乎第四十三章 打臉第五十章 鳥擇良木而棲,賢臣擇明主而仕第二百四十四章 你姓什麼?第一百三十三章 叛徒纔有價值第三百二十九章 朕非貪功好名之君,爾等亦非阿諛奉承之臣第四百五十一章 投鼠忌器第五百零六章 蟻多咬死巨象第一百五十五章 以毒攻毒第八十八章 “深謀遠慮”的秦子戈第三百三十九章 秦國路政(上)第一百九十章 最好的韓國第四百零七章 善、惡和對、錯從來就不是非黑即白第三百九十二章 馬術是顛出來的第一百二十五章 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第二百四十七章 人在場中坐,鍋從天上來第五百零一章 背後傷人,最爲致命第四百八十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三百七十三章 跌宕起伏的心路歷程第三百九十九章 此戰,木劍足矣第九十七章 武能安國,卻不能安己第二百六十七章 大局已定第二百三十章 鳩佔鵲巢第十三章 比武論劍第四百零八章 靠人不如靠己第五十三章 烏白頭,馬生角第三百一十二章 似劍非攻,墨梅無鋒第二百三十七章 你想用百步飛劍來救人?第一百四十章 孤星照命第二百一十一章 食物中毒第二百一十五章 皇帝的確立與諡法的廢除第四百八十六章 是禍非福第二百五十六章 龍生龍,鳳生鳳,大哥的兒子會衝動第三百六十一章 穿虎皮扯大旗第二十章 宮廷奏對第四百九十八章 不咬餌,魚怎麼上鉤第七十章 成長的代價第三百九十七章 步步錯第一百零一章 鶴蚌相爭,漁翁得利第二百一十六章 即位大典第四百二十七章 固國不以山河之險第一百六十三章 逐出山門第三百三十九章 秦國路政(上)第七十章 成長的代價第四百六十二章 未慮勝,先慮敗第二百五十三章 你喜歡簡單的?那我就給你簡單的!第二百二十四章 胡亥與趙高命運的交織第四百五十七章 你有張良計,我又過牆梯第三十三章 葬身北邙第五十九章 噩耗第二百一十六章 即位大典第三百四十六章 大漠孤煙直第八十一章 新秦人的開學第一課第三百零七章 秀恩愛死得快第一百六十一章 強顏歡笑第二百九十六章 強到讓你無話可說第五百零四章 同生共死第三百九十章 物是人非第三百一十章 拼命這種事情,一次不成功,那就拼兩次第三百五十三章 人敬我一尺我還人一丈第四百八十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二百八十六章 將計就計第六十四章 少女情懷總是詩第二百二十八章 一個文字引發的血案第四百七十一章 此誓,日月爲證,天地共鑑,仙魔鬼神共聽之!第一百九十一章 最後的瘋狂第三百三十章 既然說來話長那就慢慢說第一百九十二章 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第四百二十章 狸貓換太子第十二章 論道大會第四百四十九章 平越容易安越難第三百零一章 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第四百二十八章 帝國疆域之內,都是我大秦的子民第三百八十五章 一分價錢一分貨第二百六十三章 日當正,屠盡城第四十六章 番吾之戰(上)第二百四十八章 鸚鵡學舌,現學現賣第四十九章 虎狼之心第二百三十六章 生亦何歡,死亦何懼第二十九章 入獄第一百二十二章 金錢易還,人情難還。第七十六章 絕望纔是世間最好的良藥第四百七十七章 若有事端殺身滅族第五百零七章 妖法第四百八十六章 是禍非福第四百一十五章 各爲其主,各謀其政第二百一十三章 生於戰亂,死於一統第一百一十一章 法之天下,儒之教化第三百一十一章 本事不大,口氣不小第五十章 鳥擇良木而棲,賢臣擇明主而仕第二百四十七章 人在場中坐,鍋從天上來第一百三十四章 晴天霹靂第二十九章 入獄第四百九十四章 寶寶你個頭第四百七十二章 芒種第二百五十七章 聰明人的調情手段第一百六十五章 青龍掠世第十三章 比武論劍第二百零九章 敗事有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