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 朕非貪功好名之君,爾等亦非阿諛奉承之臣

回到咸陽城後,秦子戈並沒有回咸陽王宮而是找了一間客舍住下。

就在秦子戈趕到咸陽的當夜,左右丞相馮去疾和李斯驅車進了皇城。

看到二人深夜拜訪,外殿值事的蒙毅很是驚訝,連忙稟報了正在內殿書房伏案批閱公文的皇帝。

嬴政聽聞後以爲兩位丞相有要務,便親自迎了出來邀他們去書房敘談。不料兩位丞相的議題竟只有一個:要給他操持四十歲壽誕慶典。對於二人的提議,嬴政大感意外。驚訝過後嬴政搖頭擺手道:“法度在前,朕不能壞法!”

聽了嬴政的回答,李斯和馮去疾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對視一眼後,左丞相馮去疾向嬴政稟報了一則出人意料的消息:“今歲恰逢新朝爰歷,改奉正朔;各郡縣已有急書詢問,言山東臣民多畏秦法嚴厲,鄉老紛紛詢問各縣官署,不知可否歡度年節?”

聽了馮去疾的彙報,嬴政皺了皺眉頭轉頭問李斯的建議。

李斯聞言拱手道:“新朝改正朔,易服色,然不能棄天地正朔於不顧。年節風習久遠,輒遇正月,天下臣民莫不歡慶。秦若迴避年節,傷民過甚。”

李斯所說正是嬴政一直擔心的,天下歸一後百姓的臣服問題就成了最重要的事情。

但是嚴明的法度是秦國的立國之本,法度這種事情就像是一條大壩,一旦開了一個小口,這個小口就會慢慢變大,直到有一天帶垮整座大壩。

對於這一點,李斯再清楚不過。當初嬴政要處置嫪毐的時候,還是廷尉的李斯進言不可除以私刑,當用法度治罪。當時還沒有徹底接掌大權的嬴政從善如流,採納了他的建議。

在六國被不斷吞併的過程中,嬴政手中的權力也在一步步增強。

這些年一路青雲直上的李斯有時候都會在權力中迷失,所幸最後醒悟過來。而權力最大的嬴政至今能像當年一樣遵守法度,這個發現讓李斯有些汗顏。

李斯汗顏之餘拱手說出了自己在路上想出來的折中之策:“陛下只須事先明詔郡縣,當在歲末之夜大宴羣臣以示慶賀。如此即做了天下過年之表率。不違天地正朔,使天下民心舒暢,更可一賀陛下四十整壽。”

“如此一舉三得!臣等以爲當行!”馮去疾聽後附和道。

“臣民忌憚年節,倒是沒有料到也。”嬴政搖頭道。

“民衆畏法敬治,此非壞事。”儒皮法骨的李斯興致勃勃道。

“也好,歲末大宴羣臣。”想了想後嬴政拍案,“只是,壽誕一事勿要再提!”

見嬴政主意已定,李斯和馮去疾也不再堅持。

歲末之夜,始皇帝在咸陽宮大宴羣臣。這是自商君變法以來秦國第一次年節大宴,因此顯得分外地隆重喜慶。

奉常胡毋敬總司禮儀,事先宣於各官署的宗旨是“新朝開元,皇帝即位首歲,始逢天地正朔,是爲大宴以賀”,一句也沒涉及皇帝壽誕。然則,羣臣心照不宣,都知道今夜年節是皇帝陛下四十歲整壽,雖沒有一宗賀禮,但開宴之時的萬歲聲卻是連綿不絕分外響亮。

胡毋敬原定的大宴程式是:開宴雅樂之後,由博士僕射周青臣率七十名博士進獻頌辭,褒揚嬴政的赫赫功德,之後再由三公九卿及領署大臣各誦賀歲詩章,最後由皇帝頒賜歲賞。事實上,連同李斯在內的所有大臣都備好了賀歲詩章,且主旨都很明確:以賀歲爲名,頌揚皇帝功業。

但是,讓總司禮儀的胡毋敬與羣臣沒有料到的是,雅樂之後,胡毋敬正欲高宣頌辭程式,坐在王座之上的皇帝陛下襬手打斷了他。頭戴冕旒身穿黑色禮服的嬴政舉着大爵離開了王座,走下了鋪着厚厚紅氈的白玉階,過了丹墀,站到了羣臣坐席前的中央地段。

“我等君臣,遙賀邊陲將士功業壯盛!”

“我等君臣,遙賀郡縣值事吏辛勞奉公!”

“我等君臣,遙賀天下黔首生計康寧!”

“我等君臣,共度新朝歲首!”

嬴政高舉起酒爵,朗聲宣讀着賀詞,一賀一飲。四爵酒飲罷,朝臣們已經是心頭酸熱雙眼蒙嚨了。不知是誰高喊了一聲:“我等臣民,恭賀陛下壽過南山”一時之間,壽過南山的聲浪哄哄然淹沒了宏大的殿堂,震盪了整個皇城。

聲浪終於平息,胡毋敬又欲高宣進獻頌辭。

嬴政卻還是擺了擺手,笑吟吟說話了:“壽過南山,朕倒是真想!然則,皆是妄談罷了!江河不捨晝夜,歲月不留白頭,逝者如斯,雖聖賢不能常駐世間!朕非貪功好名之君,爾等亦非阿諛奉承之臣。諸位的心意朕領了,但是此等妄談之言今後還是少說!”

嬴政的一番話,讓剛剛暖起來的場子再次冷了下去。

就在這時,李斯站出來打破了寂靜:“臣等,敢請陛下部署來年大政。”

獨立於衆臣當中的嬴政看着滿朝諸臣朗朗道:“克定六國,一統天下,遠非天下至大功業也!若論一統,夏商周三代也是一統,並非我秦獨能耳。至大功業何在?

在文明立治,在盤整天下!此,秦之特異也。

當年商君變法之時,秦國積貧積弱,幾被六國瓜分。然則,先祖孝公與商君同心變法,深徹盤整秦國二十餘年,老秦人如同再造,由一個備受欺侮的西部窮弱之邦,一舉崛起爲虎狼大國!今我秦國,受命於天,一統華夏,便要效法孝公商君,改制華夏文明,盤整華夏河山,如同再造秦國一般再造華夏!

有人云,華夏王道數千年,文明昌盛,無須折騰。果真如此麼?非也!

今日殿中羣臣,匯聚天下之士,老秦人反倒不多,諸位但平心想去:華夏文明數千年,何以泱泱數千萬之衆,卻飽受四夷侵凌,春秋之世幾乎悉數淪爲左衽?及至戰國,何以匈奴諸胡之患非但不能根除,反倒使其聲勢日重,壓迫秦趙燕邊地日日告急?何以閩粵南海諸族,稱臣於華夏千餘年,又做楚之屬國數百年,非但沒有融入華夏,反成東夷南夷之患,屢屢侵害楚齊蹂躪中原?是秦趙燕三國無力麼?是魏韓楚齊四國無力麼?非也!根由何在?在內爭!在分治!在不能凝聚華夏之力而消弭外患!

有人云華夏王道,垂拱而撫萬邦。這是何等的滑稽笑談!

華夏積弊久矣!諸侯耽於陳腐王道,流於一隅自安,全無天下承擔,全無華夏之念!中國大地畛域阻隔,關卡林立,道各設限,幣各爲制,河渠川防以鄰爲壑,輒於外患竟相移禍……凡此等等,天下何堪?長此以往,華夏安在!

我等君臣須得明白:華夏之積弊,非深徹盤整無以重生!如何深徹盤整?文明再造、河山重整!”

嬴政的話讓燈火通明的咸陽殿再次長長地陷入了幽谷般的寂靜。

下座的大臣們人人羞愧難當。右丞相李斯第一個將之前備好的賀壽詩章揉成了一團,丟進了身邊的燎爐。素來飽學多識議論縱橫的博士們也有樣學樣,紛紛將花費了幾個日夜寫成的頌辭詩章丟進了燎爐。一時之間,大殿廊柱下的二十餘座燎爐紅光四起火焰飛動,依舊是沒有一個人說話。

大臣們所羞愧者,並非是因爲那些頌辭詩章實爲皇帝賀壽,而是那些頌辭詩章所讚頌者,無一不將“四海一統”作爲至高無上的功業。相比起皇帝陛下文明再造、河山重整的雄心壯志,一統天下的功勞確實不過爾爾。自古以來一統天下者不在少數,但實現文明再造、山河重整的又有幾人!

第一百一十六章 義結金蘭第一百一十三章 喜怒不形於色,悲歡不溢於面第三十五章 滿城紅妝換白綾第二百四十八章 鸚鵡學舌,現學現賣第三百二十章 治標不治本第一百二十八章 送出去的錢財就如同潑出去的水第一百四十六章第四百四十七章 能者多勞第四百四十九章 平越容易安越難第三百六十一章 穿虎皮扯大旗第三百零九章 攻與防,矛與盾第三百章 落後就要捱打,捱打就要立正第六十章 稷下學宮第二百五十八章 情場小白荊天明第三百二十七章 君喜我喜,君憂我憂第一百零一章 鶴蚌相爭,漁翁得利第三十九章 殺雞儆猴第二百零七章 雪上加霜第二百六十章 猜不透的攻擊最可怕第四百三十四章 回憶來湊第二百五十二章 最瞭解你的往往是你的敵人第二百零八章 成事不足第三百二十一章 雪崩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第四百零二章 設局第三百四十七章 天志第三百六十六章 好心辦壞事第一百六十一章 強顏歡笑第七十九張 李斯,你怎麼看?第二百零二章 趙嘉的最後一絲生機第二十七章 隔閡第三百五十九章 小聖賢莊第三百一十章 拼命這種事情,一次不成功,那就拼兩次第九十章 只因在暗中多看了你一眼第四十七章 番吾之戰(下)第四百四十八章 將計就計第一百三十七章 如果加上我呢?第二百一十六章 即位大典第一百一十三章 喜怒不形於色,悲歡不溢於面第一百七十三章 不破不立第一百七十五章 打他蛋第三百一十四章 來自靈魂的拷問第一百八十章 求仁得仁第二章 少女與棋第二十二章 俠以武犯禁第二百八十九章 論補刀的重要性第三百四十三章 我知道你不在乎,但是我在乎第二百零一章 悶聲發大財第四百七十四章 兔子急了還咬人呢,更何況是人第四百四十五章 千里不運糧第二百七十一章 活下去第七章 拜師第五百章 女人心,海底針第五十七章 偶遇第五百零六章 蟻多咬死巨象第三百二十二章 以管窺天,一葉知秋第二百一十七章 生存還是毀滅第三百八十三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三百四十九章 此處不留爺第三百零二章 一力降十會第八十章 毀滅總是比建設來的容易第二百八十二章 舔狗舔狗,舔到最後應有盡有第二百四十章 永遠不要和女人犟嘴第四百五十九章 視之不可見,運之不知其所觸第一百二十五章 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第三百九十章 物是人非第四百八十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五十章 鳥擇良木而棲,賢臣擇明主而仕第二百二十三章 步子邁得大了容易扯着蛋第三百七十七章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第四百四十二章 若想取之,必先予之第四百九十八章 不咬餌,魚怎麼上鉤第三百三十六章 民生之氣口,邦國之血脈!第一百二十一章 女子癡情時,感人最深第七十三章 背叛只有零次和無數次第二百一十章 嬴政的君臣之誼第二百八十三張 墨家禁地的真實面目第九十六章 食君之祿,忠君之事第七十二章 你經歷過絕望嗎第一百五十九章 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第三百三十七章 天災不可阻,但人禍可以第四百二十章 狸貓換太子第八十五章 與女無瓜第二十五章 請殺第一百三十四章 後院失火第四百六十五章 突如起來的背叛第三百四十一章 劣幣驅逐良幣第一百零七帳 別人拼爹,我拼我自己第五百零二章 剛出虎穴,又進狼窩第九十三章 錢只有花出去才能創造價值第一百六十章 感同身受第三百一十八章 同一個招數使用兩次能功成的只有一種人第二百六十五章 蓋聶的育兒經第七十四章 圍魏救趙第四百零二章 設局第一百二十三章 吃醋是女人的天性第四百一十四章 天明的小九九第三百七十二章 欲拒還迎第五十九章 噩耗第二百零九章 敗事有餘第四百章 人的名,樹的影
第一百一十六章 義結金蘭第一百一十三章 喜怒不形於色,悲歡不溢於面第三十五章 滿城紅妝換白綾第二百四十八章 鸚鵡學舌,現學現賣第三百二十章 治標不治本第一百二十八章 送出去的錢財就如同潑出去的水第一百四十六章第四百四十七章 能者多勞第四百四十九章 平越容易安越難第三百六十一章 穿虎皮扯大旗第三百零九章 攻與防,矛與盾第三百章 落後就要捱打,捱打就要立正第六十章 稷下學宮第二百五十八章 情場小白荊天明第三百二十七章 君喜我喜,君憂我憂第一百零一章 鶴蚌相爭,漁翁得利第三十九章 殺雞儆猴第二百零七章 雪上加霜第二百六十章 猜不透的攻擊最可怕第四百三十四章 回憶來湊第二百五十二章 最瞭解你的往往是你的敵人第二百零八章 成事不足第三百二十一章 雪崩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第四百零二章 設局第三百四十七章 天志第三百六十六章 好心辦壞事第一百六十一章 強顏歡笑第七十九張 李斯,你怎麼看?第二百零二章 趙嘉的最後一絲生機第二十七章 隔閡第三百五十九章 小聖賢莊第三百一十章 拼命這種事情,一次不成功,那就拼兩次第九十章 只因在暗中多看了你一眼第四十七章 番吾之戰(下)第四百四十八章 將計就計第一百三十七章 如果加上我呢?第二百一十六章 即位大典第一百一十三章 喜怒不形於色,悲歡不溢於面第一百七十三章 不破不立第一百七十五章 打他蛋第三百一十四章 來自靈魂的拷問第一百八十章 求仁得仁第二章 少女與棋第二十二章 俠以武犯禁第二百八十九章 論補刀的重要性第三百四十三章 我知道你不在乎,但是我在乎第二百零一章 悶聲發大財第四百七十四章 兔子急了還咬人呢,更何況是人第四百四十五章 千里不運糧第二百七十一章 活下去第七章 拜師第五百章 女人心,海底針第五十七章 偶遇第五百零六章 蟻多咬死巨象第三百二十二章 以管窺天,一葉知秋第二百一十七章 生存還是毀滅第三百八十三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三百四十九章 此處不留爺第三百零二章 一力降十會第八十章 毀滅總是比建設來的容易第二百八十二章 舔狗舔狗,舔到最後應有盡有第二百四十章 永遠不要和女人犟嘴第四百五十九章 視之不可見,運之不知其所觸第一百二十五章 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第三百九十章 物是人非第四百八十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五十章 鳥擇良木而棲,賢臣擇明主而仕第二百二十三章 步子邁得大了容易扯着蛋第三百七十七章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第四百四十二章 若想取之,必先予之第四百九十八章 不咬餌,魚怎麼上鉤第三百三十六章 民生之氣口,邦國之血脈!第一百二十一章 女子癡情時,感人最深第七十三章 背叛只有零次和無數次第二百一十章 嬴政的君臣之誼第二百八十三張 墨家禁地的真實面目第九十六章 食君之祿,忠君之事第七十二章 你經歷過絕望嗎第一百五十九章 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第三百三十七章 天災不可阻,但人禍可以第四百二十章 狸貓換太子第八十五章 與女無瓜第二十五章 請殺第一百三十四章 後院失火第四百六十五章 突如起來的背叛第三百四十一章 劣幣驅逐良幣第一百零七帳 別人拼爹,我拼我自己第五百零二章 剛出虎穴,又進狼窩第九十三章 錢只有花出去才能創造價值第一百六十章 感同身受第三百一十八章 同一個招數使用兩次能功成的只有一種人第二百六十五章 蓋聶的育兒經第七十四章 圍魏救趙第四百零二章 設局第一百二十三章 吃醋是女人的天性第四百一十四章 天明的小九九第三百七十二章 欲拒還迎第五十九章 噩耗第二百零九章 敗事有餘第四百章 人的名,樹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