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誰動了我的奶酪

“老臣王綰有奏。”

眼看自己的這羣豬隊友被別人帶節奏,鬚髮雪白的王綰不再坐視挺身站了出來。這班博士不着邊際不諳事理,若是任由他們胡鬧下去,只怕新朝治式這個重大決策便要被這些空虛宏論付之流水。王綰決計親自闡發自己的理念,於是離座出班,直接面對着王座之上的嬴政,蒼老的聲音在大殿中迴盪起來,無一言不是實實在在。

“陛下明察:如今諸侯初破,天下初定,各種復辟暗流依舊就暗中涌動。以大勢論之,趙魏韓之地比鄰咸陽,一旦有事我大秦軍隊尚可就近靖亂。但是燕齊楚三地卻地處偏遠很難治理,若有不測之亂,咸陽鞭長莫及。此際之險,與周滅商之初何其相類也。大秦若欲安天下,當效法分封舊制,分封諸位皇子爲封國諸侯,爲大秦鎮守偏遠邊陲,以安定天下。此,久遠之計也,非一時之謀。”

分封與郡縣的較量,是朝中諸位臣子間利益的較量。支持分封制的有兩種人,一種是像王綰這樣爲嬴政謀國之人,另一種則是如頓弱所說的那種爲一己之私想謀求一個前途之人。而支持郡縣制的無一不是在秦滅六國一統天下的過程中立下赫赫功勳之人,若行郡縣,他們身上的爵位不會貶值。但若行分封,他們到手的爵位在分封諸侯的沖淡下將會變的“一文不值”。

“老丞相差矣!”

王綰之言儘管是爲了大秦着想,但是他的主張觸動了那些外臣的利益。繼頓弱之後,曾經的間諜頭子姚賈站了出來。

“上卿何見之有?”王綰淡淡地回了一句。

“皇帝陛下,諸位大臣,”姚賈在空闊處時而面對帝座,時而面對羣臣,雄辯之風不下頓弱:“歷經戰國,天下大勢已成兩種治式:分封諸侯爲一道,郡縣統治爲一道。今丞相既論治道,卻是天下兩分:趙魏韓之地一道,燕齊楚之地一道。持論根基,又唯在地理之遠近,平亂之難易。如此姚賈敢問丞相:天下統一而一朝兩治,政出多門而紛紜不定,圖亂乎?圖治乎?再則,天下治道若以地理遠近、平亂難易而決斷,易治者嚴,難治者寬,豈非縱容遠政不法生亂?如此治道,公平何在!正道何在!”姚賈氣勢凌厲,所攻之處也確實皆在要害。

“上卿少安毋躁。”

王綰淡淡一笑,突然振作精神侃侃而談:“老夫所言,因時因地而施治也,天下正道也,非自老夫始也。在秦,自我惠文王之世取巴蜀,便以王族大臣直領巴蜀近百年,與封建諸侯何其相類也!昭王之世,有穰侯治陶地。治道之論,文信侯之《呂氏春秋》中有切實之論,非但主張衆封建,更主張以地理遠近定封國大小:王者封建,地愈近而封國愈大,地愈遠而封國愈小,故海上之地有十里諸侯。凡此等等,皆因遠近不同而施治也,何由生亂乎!眼下之情勢,皇帝陛下領趙魏韓三地,可爲郡縣地區;燕齊楚三地,則封建諸侯,如此勢同三代天子一治,何由天下兩治也!”王綰有理有據有史有論,殿中形勢又是一變,大臣們都流露出敬佩的神色,博士們更是奮然快慰。

“丞相論史,不足爲證!”

年青的蒙毅第一次挺身站立在殿堂論政了:“蒙毅職任長史,多聞國史典籍。丞相所言之史實,不能將其歸論爲分封諸侯。自孝公以來的歷代秦王,雖時有王族子弟或重臣領於一方,然皆以國府郡縣官吏施治,王族子弟與重臣之效用俱在鎮撫,以利推行法治。此等領治,賦稅皆上繳國府,領治之地更無私兵私官,實乃郡縣一治之特例,與分封諸侯大相逕庭也!”

“呂氏之學,不合大道也!”

繼蒙毅之後,李斯站了起來。思忖情勢,李斯覺得自己該說話了。李斯沒有面對帝座,反而選擇了面對面地與王綰對立着說道:“文信侯衆封建之論,不合大道者二。其一,不合五百年來天下潮流。自春秋以至戰國,禮崩樂壞,瓦釜雷鳴,高岸爲谷,深谷爲陵;國變,君變,官變,民變,法變,最終釀得潮流大變。期間諸子百家風起雲涌,競相探索治國之道,而終歸釀成變法大潮。

變法者何?變國家也,變治道也,變生計也,變民衆也。一言以蔽之,變天下文明之蘊涵也!千變萬變,其軸心在於治式之變。分封諸侯裂土分治,導致天下大戰連綿動盪不休。人心思治,人心思一,思的便是天下一統,思的便是一法施治,思的便是拋卻周王朝行了八百年的分封。

文信侯之時,天下歸一之心尚在端倪,還未聚成大潮,故文信侯未能洞察天下大勢也!今日之天下,若果真行封建諸侯,無異於拋離天下民心,無異於再植裂土分治之根,棄亂世五百餘年之探索而重歸老路焉!老丞相厚學明察,拘泥於一家之學而不審時度勢,何異於刻舟求劍哉!”

“老夫願聞其二。”王綰絲毫不爲所動,只冷冷一笑。

“其二,丞相所言,今日新朝情勢幾同於周之滅商,在下不以爲然。”

“丞相所言大是!”博士坐席中的七十餘博士此刻只能做那搖旗吶喊之徒。

“是與不是,且看史實。”李斯從容言道:“其一,三代之時,天下未曾生髮激盪,不知郡縣制也,唯知分封制也。其時行封建,與其說遵奉王道,毋寧說別無選擇也!是故,不足爲亙古不變之依據。其二,周行諸侯制,前後所封王族與功臣千八百餘國,可謂衆封建矣!然則,周武王屍骨未寒,周室便禍亂大生,發難者恰是王族諸侯!如此封建,談何拱衛天子?談何拱衛王室?

至於周幽王鎬京之亂,王族中幾大諸侯國晉國魯國齊國皆不敢救,若非我老秦人棄置恩怨而千里勤王浴血奮戰,何有洛陽周王室之延續哉!更不消說諸侯相互如仇,相互攻伐而不能禁止,以鄰爲壑而踐踏民生。凡此等等,分封諸侯豈非天下禍根哉!”李斯一番話痛切肅殺,所言又無不是分封制要害,支持分封制的羣臣一時間神色大變。

“人非聖賢,事無萬全。廷尉如此苛責聖王大道,夫復何言!”

王綰不屑地冷漠一笑,坐回了文臣首座,板着臉一句話不說了。

第三百五十五章 我荊天明說丟就丟第三百八十章 小孔成像第三百四十八章 開門紅第一百四十六章第四百六十五章 突如起來的背叛第四十八章 人前顯聖第三百二十六章 角、亢、氐、房、心、尾、箕第一百五十二章 天上掉下個林妹妹第二百五十一章 月黑、風高、殺人夜第一百四十三章 昌平君反秦的心路歷程第一百七十三章 不破不立第一百二十七章 顧笑舞陽第四百三十一章 天明牌內力充電寶第二百四十九章 十年磨一劍第三百五十九章 小聖賢莊第二百八十五章 你別過來第四百八十四章 腦子是個好東西第四百一十七章 千機第四百一十八章 無知纔是最可怕的第三百四十八章 開門紅第二十四章 衝冠一怒第二百一十三章 生於戰亂,死於一統第六章 而後生第一百八十五章 醫者仁心第一百五十五章 以毒攻毒第一百七十八章 亂世楚歌第四百九十五章 一箭雙鵰第三百一十四章 來自靈魂的拷問第九十七章 武能安國,卻不能安己第二百五十六章 龍生龍,鳳生鳳,大哥的兒子會衝動第四百二十九章 自投羅網第三百一十二章 似劍非攻,墨梅無鋒第一百六十二章 微明生滅第四百九十一章 酒無好酒,筵無好筵第二十九章 入獄第三百六十二章 理越辯越明,道越辯越清第三百五十三章 人敬我一尺我還人一丈第四百六十九章 水混了纔好摸魚第二百一十五章 皇帝的確立與諡法的廢除第八十八章 “深謀遠慮”的秦子戈第二十七章 隔閡第二百五十章 區區墨家說滅就滅了第三百七十七章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第四百七十五章 帝國用人,唯纔是舉第四百七十八章 天字密事,失者滅族!第四十九章 虎狼之心第二百七十七章 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第三十七章 意外的發現第二百一十三章 生於戰亂,死於一統第五百零一章 背後傷人,最爲致命第三百零六章 樂者無意,聽者有心第一百六十四章 連敗六人,接任宗主第三百八十一章 現學現賣第四百五十八章 我要打六個第二百二十九章 天明的下落第二百七十五章 一神帶兩坑第一百一十八章 反派總是死於話多第一百二十四章 十死無生第三百三十九章 秦國路政(上)第五百零四章 同生共死第一百二十章 俠也未必就能保護身邊之人第三百五十一章 羣賢畢至第十六章 故人第一百三十一章 急流勇退第三百三十九章 秦國路政(上)第三百四十章 秦國路政(下)第六章 而後生第四百七十四章 兔子急了還咬人呢,更何況是人第四百四十五章 千里不運糧第二百二十九章 天明的下落第一百六十四章 連敗六人,接任宗主第二十四章 衝冠一怒第四百二十三章 鑄十二金人,震天下氣運第四十二章 閉門造車第一百八十一章 以身殉國第三百二十五章 是誰給你的勇氣第二百三十三章 伯牙子期第四百八十六章 是禍非福第一百三十四章 後院失火第四百零四章 “絕對可靠”的天明第一百零七帳 別人拼爹,我拼我自己第四百六十八章 耳聽爲虛,眼見爲實第四百六十章 不曾贏但也不曾輸第三百五十一章 羣賢畢至第四百七十二章 芒種第三百六十四章 白馬非馬第二十二章 俠以武犯禁第四百七十七章 若有事端殺身滅族第五十七章 偶遇第四百二十九章 自投羅網第四百五十八章 我要打六個第七十六章 絕望纔是世間最好的良藥第一百八十六章 該配合你演出的我視而不見第一百五十一章 我可以給,你不能搶第二百零五章 左前方,跟我來!第一百章 送魚入海,放虎歸山第三百三十二章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第一百六十四章 連敗六人,接任宗主第四百零五章 越怕什麼就越來什麼第四百二十九章 自投羅網
第三百五十五章 我荊天明說丟就丟第三百八十章 小孔成像第三百四十八章 開門紅第一百四十六章第四百六十五章 突如起來的背叛第四十八章 人前顯聖第三百二十六章 角、亢、氐、房、心、尾、箕第一百五十二章 天上掉下個林妹妹第二百五十一章 月黑、風高、殺人夜第一百四十三章 昌平君反秦的心路歷程第一百七十三章 不破不立第一百二十七章 顧笑舞陽第四百三十一章 天明牌內力充電寶第二百四十九章 十年磨一劍第三百五十九章 小聖賢莊第二百八十五章 你別過來第四百八十四章 腦子是個好東西第四百一十七章 千機第四百一十八章 無知纔是最可怕的第三百四十八章 開門紅第二十四章 衝冠一怒第二百一十三章 生於戰亂,死於一統第六章 而後生第一百八十五章 醫者仁心第一百五十五章 以毒攻毒第一百七十八章 亂世楚歌第四百九十五章 一箭雙鵰第三百一十四章 來自靈魂的拷問第九十七章 武能安國,卻不能安己第二百五十六章 龍生龍,鳳生鳳,大哥的兒子會衝動第四百二十九章 自投羅網第三百一十二章 似劍非攻,墨梅無鋒第一百六十二章 微明生滅第四百九十一章 酒無好酒,筵無好筵第二十九章 入獄第三百六十二章 理越辯越明,道越辯越清第三百五十三章 人敬我一尺我還人一丈第四百六十九章 水混了纔好摸魚第二百一十五章 皇帝的確立與諡法的廢除第八十八章 “深謀遠慮”的秦子戈第二十七章 隔閡第二百五十章 區區墨家說滅就滅了第三百七十七章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第四百七十五章 帝國用人,唯纔是舉第四百七十八章 天字密事,失者滅族!第四十九章 虎狼之心第二百七十七章 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第三十七章 意外的發現第二百一十三章 生於戰亂,死於一統第五百零一章 背後傷人,最爲致命第三百零六章 樂者無意,聽者有心第一百六十四章 連敗六人,接任宗主第三百八十一章 現學現賣第四百五十八章 我要打六個第二百二十九章 天明的下落第二百七十五章 一神帶兩坑第一百一十八章 反派總是死於話多第一百二十四章 十死無生第三百三十九章 秦國路政(上)第五百零四章 同生共死第一百二十章 俠也未必就能保護身邊之人第三百五十一章 羣賢畢至第十六章 故人第一百三十一章 急流勇退第三百三十九章 秦國路政(上)第三百四十章 秦國路政(下)第六章 而後生第四百七十四章 兔子急了還咬人呢,更何況是人第四百四十五章 千里不運糧第二百二十九章 天明的下落第一百六十四章 連敗六人,接任宗主第二十四章 衝冠一怒第四百二十三章 鑄十二金人,震天下氣運第四十二章 閉門造車第一百八十一章 以身殉國第三百二十五章 是誰給你的勇氣第二百三十三章 伯牙子期第四百八十六章 是禍非福第一百三十四章 後院失火第四百零四章 “絕對可靠”的天明第一百零七帳 別人拼爹,我拼我自己第四百六十八章 耳聽爲虛,眼見爲實第四百六十章 不曾贏但也不曾輸第三百五十一章 羣賢畢至第四百七十二章 芒種第三百六十四章 白馬非馬第二十二章 俠以武犯禁第四百七十七章 若有事端殺身滅族第五十七章 偶遇第四百二十九章 自投羅網第四百五十八章 我要打六個第七十六章 絕望纔是世間最好的良藥第一百八十六章 該配合你演出的我視而不見第一百五十一章 我可以給,你不能搶第二百零五章 左前方,跟我來!第一百章 送魚入海,放虎歸山第三百三十二章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第一百六十四章 連敗六人,接任宗主第四百零五章 越怕什麼就越來什麼第四百二十九章 自投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