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盟友,鎮州之戰(一)

清早,一縷陽光穿透雲層,‘射’在殘破不堪的鎮州城牆上。。 更新好快。

力透夯土的強弩、箭矢歪斜無力的‘插’在城牆上,到處是坑坑窪窪,血跡斑斑。

城牆下,橫七豎八的屍體遍地都是。從屍體的穿着來看,有塞外草原人的裝扮,也有中原人的服飾。

原本就不寬的護城河已被填出數條通道,高高豎起的吊橋失去了它最後的防禦的作用。

顯然,這裡經歷過一場強烈的搏殺,攻城的一方在付出巨大的傷亡後,已將這座城池的防禦擊得七零八落,似乎只要最後一口氣就能奪下這搖搖‘欲’墜的鎮州城。

“嘩啦,嘩啦……”

盔甲的葉片‘交’織着獨有的戰場氣息,一隊士兵護衛着一名中年男子行進在城牆之上。

此人身穿烏金鎖子甲,身材高大,四肢傾長,僅僅往城頭一站,就有一種鶴立‘雞’羣之感。只是此時,他的面容稍顯疲憊,雙眼佈滿血絲。

“見過大帥”

“見過大帥”

……

從城牆東到城牆西,凡是路過之處,那些或坐或躺,渾身帶傷的士兵們全都起身問安,滿臉的崇敬之‘色’。

“好,好,好……”一連三個“好”字,韓令坤雙眼微溼,語帶哽咽道:“成德軍的弟兄們,都是好樣的,本帥……本帥向你們行禮了。”

說着,韓令坤朝着城頭上所有的士卒一揖。

“使不得,大帥……”

“嗚嗚嗚嗚……”

不知是不是因爲韓令坤的這一禮,城頭上突然響起了嗚咽之聲。緊接着,在這聲的帶動下,城頭上是一片嗚咽。所有還活着的成德軍將士們,無不淚流而下。

突然,韓令坤的身後走出一名年輕的小將,大吼道:“不許哭,都給本將軍閉嘴,成德軍沒有孬種。”這一吼,哭泣的聲音反而更大了,年輕的小將揮舞着馬鞭朝着身邊哭泣的士卒‘抽’了下去:“不許哭,聽見沒有,不許哭。”

一邊‘抽’,一邊他自己卻也是聲淚俱下。

“朝兒,住手。”韓令坤早已是淚流滿面,止住韓慶朝的舉動,深吸口氣嘆道:“哭吧,讓他們都哭吧,哭出來反而會好受些,現在哭出來,等會纔有力氣殺敵。”

“父帥……”韓慶朝猛的扔出馬鞭,馬鞭高高的拋棄,遠遠的落在城下。當馬鞭落地的那一刻,韓慶朝再也忍不住的衝到箭垛前,扶着‘女’牆放聲大哭。

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

成德軍的將士們有痛哭的理由,更有痛哭的資格。

數天前,遼國‘精’銳騎兵在沒有絲毫徵兆的情況下,突然出現在鎮州城下。若不是守城的校尉當即立斷拉起吊橋,封鎖城‘門’,恐怕遼軍早已衝入城內,而此刻鎮州城內或許已經是屍橫遍地。

面對遼國‘精’銳鐵騎,節度使韓令坤當然知道憑藉成德軍不到五百匹的戰馬,以及數千人的步卒,是無論如何也不能和遼軍騎兵打野戰的。於是,一方面派人向大名府以及京城求援,另一面命令城裡的‘精’壯全部上城頭,拿起兵器抵禦遼軍的攻城。

所幸的是,遼軍前來的均是騎兵,領兵的耶律斜軫還沒愚蠢到直接用騎兵其攻城。在佯攻一陣,試探了鎮州城的城防之後,立即下令安營紮寨。一萬騎兵,分成數批,不斷的遊弋在城池四‘門’,以防城內的成德軍突圍。他相信,沒有大量騎兵的成德軍即便是衝出城,也是遼軍騎兵的屠殺對象。

事實上,韓令坤一開始就沒有突圍的打算,他知道只有死守鎮州纔有一線生機,待得遼軍的騎兵糧盡之後,或許纔有辦法。

然而,另他最爲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兩天前,成德軍的死敵北漢軍出現在了城外,以步卒爲主力的北漢軍,乃守城一方的天敵。兩天的廝殺,血雨火的考驗,雙方都產生了大量的傷亡。

準確點說,成德軍的傷亡比北漢軍還是少了許多,畢竟他們是守方,有着城牆的巨大地利。然而,成德軍才區區五千人不到,而北漢軍足足有兩萬大軍,再加上一萬的遼軍鐵騎,對比顯而易見。

如今,北漢軍傷亡五千,成德軍傷亡二千左右,至於遼軍鐵騎的傷亡,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

城外,西邊是北漢軍的營地,連綿的帳篷,一眼望不到頭。北邊是契丹遼軍的營地,遍地是戰馬。

嫋嫋的炊煙升起,兩軍正在埋鍋造飯。

韓令坤知道,一旦用飯完畢,北漢軍和遼軍將會發起最猛烈的攻擊。

此刻,他們的營地裡不時傳來暢快的大笑聲。昨日夜幕落下之前,他們已經完成了對護城河的填埋,直等着今日最後的攻城。

“咳咳咳……”一陣劇烈的咳嗽,韓令坤連忙掏出手絹捂住嘴。

身爲韓令坤的長子、成德軍的偏將,韓慶朝擔憂道:“父帥,您一晚上沒睡了,趕緊去樓上休息下吧,等到遼軍攻城,孩兒再叫您。”

韓令坤拿開手絹,只見上面一片殷虹,隨即將手絹一握,揣入懷中,深吸口氣道:“無妨,些許咳嗽,老‘毛’病了……對了,傷亡的將士和百姓都安置妥當了嗎?”

韓慶朝扭頭望了望城下那一排排並排放置的屍體,咬牙道:“都安置好了,不會誤了待會的守城。”

韓令坤點了點頭,他們是守城,城頭的地方就那麼大,一旦屍體堵塞起來,很難快速的救援危機的地方。

“父帥……”韓慶朝看了眼韓令坤,一副‘欲’言又止之態。

“有什麼事直說無妨。”韓令坤皺眉道。

韓慶朝略一沉‘吟’,咬牙道:“父帥,您說朝廷會不會給我們派來援軍?”

此言一出,周圍原本還在議論的隨從親衛們,個個豎起了耳朵。

韓令坤沒有說話,眉頭皺得更深了。在遼軍圍城之際,他第一時間派出了八百里加急,按理來說,若是有援軍的話,那麼朝廷的援軍也該到了。

可是真的會有援軍嗎?這點韓令坤自己也不敢確信。

如今,朝廷的‘精’銳王師幾乎全都陷在江南的戰場上,遼軍的突然出兵,連連攻下霸州和雄州,是他們怎麼也沒想到的。

同時,韓令坤也知道,京城早已空虛。站在趙匡胤的立場,要想守住京城,就得守住大名府,守住黃河。只要守住了大名府就能守住黃河,只要守住黃河,就能守住汴京。

朝廷肯定是會派出援軍的,對於這點,瞭解趙匡胤的韓令坤自然是深信不疑。可援軍會不會前來救援鎮州城,那就不一定了,畢竟把兵力集中在大名府纔是最正確的選擇。

此刻,韓令坤感情上希望援兵能前來,但理智上,他又希望援軍千萬別來。一旦援軍出了大名府,在沒有足夠實力的情況下,只能成爲遼軍鐵騎的馬下亡魂。論野戰,大宋的步卒真心不是遼國騎兵的對手,更何況此次的遼軍騎兵竟然全部鎧甲在身,於以往相比,他們簡直是發了大財。

想到此,韓令坤搖了搖頭,沒有說話。

韓慶朝雖然早已猜到了這點,可見他父親的表情後,還是不自禁的‘露’出了失望之‘色’。

“大帥,不如我們突圍吧。”一名親衛咬牙道。

“突圍?能往那裡突?突出去只有死得更快,我們的兩條退能跑過契丹人的鐵騎?”韓令坤面‘色’嚴肅,教訓道:“況且我們身後還有鎮州城的無數百姓。大丈夫立於世間,要問心無愧。或許我們會戰死城頭,可那樣我們也盡力了,對得起皇上,對得起大宋,更對得起鎮州城的父老。”

“哼……”韓慶朝一聲冷哼,“唰”的一聲拔出腰間的鋼刀,狠狠的說道:“韓家從來沒有臨陣脫逃之人,你們要是想跑,就別怪本將軍翻臉無情。”

“末將誓死追隨將軍。”將領們紛紛立誓,剛剛的那麼親衛更是羞愧得低下了頭。

韓令坤滿意的朝着韓慶朝點了點頭,虎父無犬子,至少他這個大兒子如今以成了他的驕傲。

“都下去吃點吧,今日的守城還不知會到什麼時候!”

……

和帳外的嘻嘻哈哈的情形想比,此刻的遼軍帥帳,早已吵成了一鍋粥。

一名中間剃光了頭髮,兩邊紮成小辮的遼軍將領指着對面一排邊的北漢軍將領罵道:“廢物,你們全是廢物,兩天時間,竟然都沒拿下一個小小的鎮州城。”

“傷亡五千?打了兩天,才傷亡五千?你們分明就沒有出力!”

“兩天的時間,我們大遼鐵騎都從南京府殺到這了,而你們兩萬大軍竟然被韓令坤這老傢伙給擋在城下!”

“不如今個我們全都下馬,讓北漢的弟兄們看看咱大遼的勇士是怎樣攻城的?即便沒了馬,咱大遼人還是勇士。”

……

遼軍的將領們紛紛指責,奚落着算是同盟的北漢軍。

主座上,耶律斜軫冷眼看着這一切,並沒有絲毫的替北漢軍說話的意思。同樣的,他也很憤怒,這兩日來,他發現北漢軍確實是出工不出力。

只不過礙着同盟的面子,身爲這裡的最高統帥,他並沒有去奚落北漢軍,況且聽說此次帶軍前來的還是北漢的一個劉姓皇族。倘若他也加入鄙視的行列,恐怕下面的遼將們鬧得更兇,倒時候可就不好收場了。畢竟他們全是騎兵,真正的攻城還得依靠北漢軍。

但這樣互相指責下去,也不是個辦法,還不知要鬧到什麼時候。

半晌後,耶律斜軫終於發話了,望着北漢軍那名俊朗的中年將領,他強自‘露’出個笑臉道:“劉將軍,不知是否可以給本將一個時間,你們何時才能登上鎮州城的城頭呢?”

北漢軍的統領不是別人,正是當年離開汴梁的北漢皇親,當今北漢皇帝劉筠的親叔叔劉思漢。

劉思漢長髮披肩,一身血紅的戰甲,外加一件猩紅的披風,此形象在帳內所有人中顯得特別的突兀。

身爲北漢親王,劉思漢自有他驕傲的一面,遼國人在他的眼裡就是羣塞外蠻夷。若不是皇帝劉筠請求,他是無論如何也不會帶兵前來和遼國人合作的。

面對遼軍的一幫莽夫,劉思漢可以直接無視,但面對耶律斜軫的問話,他終究還是開了口,畢竟北漢能存在還不被趙宋滅掉,正是因爲後面有個遼國的支持。

只見,劉思漢微微一笑,笑得相當的文雅,淡淡道:“耶律將軍說什麼時候登上城頭就什麼時候。”

“大言不慚……”低下遼將竟然用了個漢人成語,哈哈大笑道:“還登上城頭?我看你登上茅房都費勁。”

“哈哈哈哈……”遼將一片鬨笑之聲。

正在此時,只見劉思漢手腕微動,只聽“唰”的一聲,剛剛還在手中的筷子頓時消失不見。

遼人吃飯不是用手抓,就是用隨身的匕首切‘肉’。

而北漢軍這邊,所有人都是一雙筷子在手,尤其是劉思漢,手中的那雙筷子還是銀質的。

電光火石間,那跟銀白的筷子已‘插’在說話的那名遼將耳邊的髮髻上。

無論是準頭,還是力道,拿捏得簡直匪夷所思。倘若出手重了,筷子會穿髮髻而過;倘若輕了,或許未到髮髻就已經力竭落地。

“好大的膽子……”那名遼將當衆丟了臉,頓惱羞成怒,頓時拔出腰間的彎刀,跳了出來朝劉思漢衝去。

“住手,退下。”耶律斜軫拍案而起。

主帥發話,遼將雖然心裡不服氣,可還是退回了座位。契丹人的等級制度可比漢人更加深嚴,尤其在軍中,主將的命令堪比國君的聖旨。

耶律斜軫饒有所意的看着劉思漢,他不知道北漢何時又冒出了這麼一個厲害的親王。在他的記憶中,北漢皇族都是軟腳蝦,見到契丹人個個低三下四。

事實上,劉思漢自從回到北漢後,一直是深居簡出,皇帝劉筠不召見,他絕對不出王府半步。一來是爲了避嫌,二來也是對北漢的朝廷感到失望。倘若他一回北漢就熱心朝政,或許就不會有此次被皇帝劉筠任命爲領兵大將。

耶律斜軫想了想,微微一笑道:“劉王爺,您姓劉,說起來咱還是同姓。既然劉王爺發了話,那本帥也不客氣,本帥就在這裡看劉王爺的威風了。”

都知道契丹人只有貴族的兩個姓氏“耶律氏”和“蕭氏”,契丹族當年的領袖崇拜漢人的劉邦和蕭何,於是貴族一部分用了耶律姓,一部分用了蕭姓。在契丹語中,“耶律”就是“劉”的意思。

劉思漢面‘色’微冷,似乎對和耶律斜軫這句同姓很不感冒,緩緩起身道:“告辭……。”說着,帶着身後的北漢將領們徑直出了遼軍帥帳。……--aahhh+26o91415--

第198章 勝利大逃亡(上)第68章 尉遲雄入獄第443章 驚天三招第27章 青幫(上)第38章 天下三分,各有各的謀...第179章 魔女楊月蟬(下)第16章 那一碗胡辣湯的風情第219章 楊家老祖(下)第235章 白衣渡江(下)第379章 此情可待成追憶第436章 罰將第195章 兵圍楊園第297章 杯酒釋兵權(下)第420章 黃河碼頭第354章 破關,元帥被擒第469章 兵圍平西王府(上)第234章 白衣渡江(上)第252章 烏衣巷第248章 面見李景第185章 賞劍大會(四)第443章 驚天三招第117章 粗泥碗,女兒紅第88章 再入百花樓(上)第194章 李重進的決斷第176章 劉長山的末日(上)第409章 論帥(中)第50章 混亂一夜,西門吹雪第309章 親自登門第306章 嘩啦嘩啦(上)第468章 三方撤兵第170章 面見李重進(上)第215章 又見穿雲箭第54章 混亂一夜,瓦幫末日第353章 來蘇小道第149章 三人密謀進行時第11章 重陽日,丐幫?(下)第61章 殺雞刀第105章 撒尿也要講證據第198章 勝利大逃亡(上)第243章 城頭,鎮州之戰(二)第65章 逼婚?上門推銷女兒第290章 陌上花開,緩緩歸第375章 決戰,王者之氣第294章 聖眷正隆第261章 秦淮河冬泳第276章 善意的謊言第217章 目標,趙匡胤(下)第312章 三個條件第381章 馬車內的談話第172章 面前李重進(下)第447章 擄截蕭燕燕(上)第79章 點卯第292章 君臣奏對(下)第207章 揚州攻城戰(二)第259章 來文的,你們不行第428章 大丈夫立世當馬革裹屍第398章 南唐的圖謀第39章 大相國寺第26章 秋日裡的一抹春光第381章 馬車內的談話第227章 走馬上任,淮南節度使(下)第399章 南唐求親第405章 鐵窗淚第113章 那年的驛站叫陳橋第217章 目標,趙匡胤(下)第328章 不成功便成仁第405章 鐵窗淚第330章 灃水之戰(中)第307章 嘩啦嘩啦(下)第37章 那一年,我們踢過的館...第265章 對戰馬誠信(下)第270章 東宮偷窺第297章 杯酒釋兵權(下)第219章 楊家老祖(下)第61章 殺雞刀第33章 那一年,我們拜過的碼...第173章 比試(上)第131章 聲聲慢,下揚州(下)第75章 登聞鼓(下)第299章 好大的口氣第430章 漢家男兒第263章 國子監vs 烏衣巷(下)第182章 賞劍大會(一)第409章 論帥(中)第100章 謎底揭開,刺客身份...第192章 絕情散第217章 目標,趙匡胤(下)第63章 你玩你的,我玩我的第415章 浮橋起,兵臨城下第157章 雷公咀第436章 罰將第246章 當下馬謖,四流人物第64章 逼婚?上門推銷女兒第99章 白衣女子第362章 護龍山第144章 人才,孫二聖第188章 出手,遼國耶律第43章 去還是不去?第355章 第三條路的選擇第161章 暴跳如雷李重進
第198章 勝利大逃亡(上)第68章 尉遲雄入獄第443章 驚天三招第27章 青幫(上)第38章 天下三分,各有各的謀...第179章 魔女楊月蟬(下)第16章 那一碗胡辣湯的風情第219章 楊家老祖(下)第235章 白衣渡江(下)第379章 此情可待成追憶第436章 罰將第195章 兵圍楊園第297章 杯酒釋兵權(下)第420章 黃河碼頭第354章 破關,元帥被擒第469章 兵圍平西王府(上)第234章 白衣渡江(上)第252章 烏衣巷第248章 面見李景第185章 賞劍大會(四)第443章 驚天三招第117章 粗泥碗,女兒紅第88章 再入百花樓(上)第194章 李重進的決斷第176章 劉長山的末日(上)第409章 論帥(中)第50章 混亂一夜,西門吹雪第309章 親自登門第306章 嘩啦嘩啦(上)第468章 三方撤兵第170章 面見李重進(上)第215章 又見穿雲箭第54章 混亂一夜,瓦幫末日第353章 來蘇小道第149章 三人密謀進行時第11章 重陽日,丐幫?(下)第61章 殺雞刀第105章 撒尿也要講證據第198章 勝利大逃亡(上)第243章 城頭,鎮州之戰(二)第65章 逼婚?上門推銷女兒第290章 陌上花開,緩緩歸第375章 決戰,王者之氣第294章 聖眷正隆第261章 秦淮河冬泳第276章 善意的謊言第217章 目標,趙匡胤(下)第312章 三個條件第381章 馬車內的談話第172章 面前李重進(下)第447章 擄截蕭燕燕(上)第79章 點卯第292章 君臣奏對(下)第207章 揚州攻城戰(二)第259章 來文的,你們不行第428章 大丈夫立世當馬革裹屍第398章 南唐的圖謀第39章 大相國寺第26章 秋日裡的一抹春光第381章 馬車內的談話第227章 走馬上任,淮南節度使(下)第399章 南唐求親第405章 鐵窗淚第113章 那年的驛站叫陳橋第217章 目標,趙匡胤(下)第328章 不成功便成仁第405章 鐵窗淚第330章 灃水之戰(中)第307章 嘩啦嘩啦(下)第37章 那一年,我們踢過的館...第265章 對戰馬誠信(下)第270章 東宮偷窺第297章 杯酒釋兵權(下)第219章 楊家老祖(下)第61章 殺雞刀第33章 那一年,我們拜過的碼...第173章 比試(上)第131章 聲聲慢,下揚州(下)第75章 登聞鼓(下)第299章 好大的口氣第430章 漢家男兒第263章 國子監vs 烏衣巷(下)第182章 賞劍大會(一)第409章 論帥(中)第100章 謎底揭開,刺客身份...第192章 絕情散第217章 目標,趙匡胤(下)第63章 你玩你的,我玩我的第415章 浮橋起,兵臨城下第157章 雷公咀第436章 罰將第246章 當下馬謖,四流人物第64章 逼婚?上門推銷女兒第99章 白衣女子第362章 護龍山第144章 人才,孫二聖第188章 出手,遼國耶律第43章 去還是不去?第355章 第三條路的選擇第161章 暴跳如雷李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