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4章 御駕親征

時光飛逝,歲月如梭。

轉眼間,三年過去,楊叢義擔心的三難都沒有發生。

河東、關中經過三年休養生息,已經恢復了元氣,在地廣人稀之地建立的四大馬場也步入正軌,每個馬場都有大小馬匹近萬之數,假以時日,大宋缺馬的困難處境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緩解。

三年時間,旱澇災害雖然每年發生,但好在整個大宋並沒有發生全國性的天災,沒有消耗太多國力,由於開墾出來的良田越來越多,產量也越來越穩定,民間、各地糧倉都積蓄了不少糧食。

汴京作爲政治、經濟中心,經過十幾年發展,人口早已超過百萬,天南海北商賈雲集,各類常見不常見的人才也匯聚汴京,伴隨無數人才、商賈到來,各類物資、手藝也應有盡有,只有想不到的,沒有找不到的。

隨着商賈往來於汴京和其他各座城池,錢幣、物資流通極大,整個北方生機勃勃,充滿朝氣。

經濟繁榮,天下安定,朝廷稅收自然年年穩步增加,三年下來,戶部竟然還有了數百萬的稅收結餘。

而陸游主掌的回易處、市舶司,三年來也向戶部和內庫上繳了巨量財富。

內庫有錢之後,皇帝趙昚自然不再吝嗇錢財,每年專門撥付兵部三百萬貫錢,年年擴大東、西作坊的規模,不停的生產盔甲武器。

趙昚除了撥款給汴京東、西作坊,還向大名府和濟南府、益都府作坊撥款,專門用來生產軍隊所需軍備。

除了軍備生產之外,心焦不已的趙昚大把撒錢,在開封府、大名府、濟南府、興仁府、益都府、歸德府、揚州等大城,水陸交通便利之地,修建大型糧倉,大舉採購民間糧草,全部囤積起來,以備北伐之需。

三年時間,楊叢義和史浩頂住上下壓力,朝廷沒有幹大事,太學沒有建立,武學更沒有建立,幾乎將全部心思都放在穩定中央和地方治理,積蓄國力。

短短三年時間,成效顯著,雖不完全具備開啓一場大戰的能力,但此時的大宋已經不再害怕戰爭,因爲國庫有結餘,俸祿、糧餉都沒問題。

能解決、保證官員的待遇問題,絕大多數官員自然就不會反對朝廷對外用兵,於是收復真定府和燕雲十六州,便提上了日程。

北定十二年四月,關中駐軍明覆一部三萬人奉命調往黃河岸邊的興仁府。

五月,淮西、荊湖北路三萬駐軍奉命調往歸德府。

六月,揚州、浙東調集兩萬駐軍前往濟州。

與此同時,無數裝滿糧草的商船沿長江南下,目的只有一個,趁着北方高價收購糧草,大賺一筆。

八月開始,一艘艘巨大的海船在萊州灣靠岸,而後無數糧食被運進附近重兵看守的規模龐大的糧倉。

從第一艘裝滿糧草的海船在萊州灣靠岸,此後三個月,進港海船不歇,川蜀、荊湖北路、荊湖南路、江南西路、江南東路、淮西、淮東、浙東、浙西等地的糧食,源源不斷的運抵山東。

除此之外,通過海路運抵山東的糧食還有來自南洋的,南海都護府、南洋都護府,這些年採購、換購了不少糧食,南洋高溫潮溼不好保存,其中多數都運抵流求,存放在流求留守營地,這次也一併運來山東。

海路運輸繁忙,陸路運輸也是一樣。

由於山東境內以及濟南府至大名府的硬化官道良好效應,大名府、開封府、興仁府、歸德府、宿州、亳州、潁州、廬州、滁州、揚州等地的主要官道,在官商共同努力下,短短六七年內,幾乎全部硬化完畢,從此不論晴雨,大小車輛通行無阻。

大規模硬化的官道,催生載重量更大更堅固的馬車,益都府、濟南府車馬工坊由於是官營背景,所以他們能得到更多鋼鐵,車馬也日益堅固,跑上五六千里不壞,也是很平常的事。

江北的道路、車馬運輸優勢不小,因此江北遠離長江水路的運輸任務基本都交給了陸路運輸,從南向北,官道上車如長龍,晝夜不息,目的地大名府、濟南府、河間府。

在糧草物資紛紛北上之時,汴京城裡也展開了最後的爭論,因爲直到此時,朝廷裡還有反對發動戰爭的聲音,這是趙昚難以忍受的!

任何一件好事或惡事,都不可能有百分百的人支持,楊叢義懂,史浩也懂,唯獨趙昚想不通,收復真定府,統一燕雲十六州,這等千古大業,爲什麼會有人反對,有人不支持,今天再給他們最後一次機會講道理!

大慶殿,滿朝文武整整齊齊站在殿中,趙昚一人高坐於殿上。

“史相,派往遼陽府,遞交國書的人選定下了嗎?”趙昚發問。

史浩閃身出列,稟道:“定下了。臣在一羣江南學子中選定了兩人,他二人能言善辯,陳詞慷慨,能當此任。臣已着戶部、禮部發放選任官憑,三日之內,便能啓程,趕赴遼陽府。”

“爲何是從江南學子中挑選,堂堂一個朝廷,文武官員成千上萬,難道就找不出合適的人嗎?”趙昚當即發問,目光滿殿遊離。

“百官雖多,可都有職責在身,臣也是不得已而爲之。”史浩面色平靜。

“我看是在汴京好日子過多了,每日歌舞宴飲,享受慣了,受不得北方苦寒,更貪生怕死,才都不願當這個使臣吧!”趙昚一語點破,毫不留情。

殿中文武大臣,有人目視前方,不爲趙昚此語所動,有人目光躲避,不敢直視,更有人眼觀鼻,鼻觀心,似乎皇上的揶揄之詞與他們無關。

文武百官無言,史浩亦是無言。

“國之大事,要靠無官無職的學子來辦,你們就心安理得的留在汴京吧!”趙昚見殿中衆臣的模樣,心裡不由的生出怒氣。

千古大業,他們都不上心,留他們在汴京何用?

這一刻,趙昚恨不得全讓他們致仕,回家養老去。

最終,理智還是佔了上風,壓住了他心中的怒氣。

待心情平復,趙昚忽然提高音調,宣佈了一個令滿朝文武震驚的消息:“收復燕京乃千古大事,我要御駕親征,與我大宋將士共進退!”

此語一出,滿朝皆驚,就連楊叢義和史浩也有些發懵。

御駕親征?

此事趙昚可從來沒有跟他們提起過,之前就北伐商討過不知多少次,都沒有一絲一毫透露過要隨大軍御駕親征,現在當着滿朝文武宣佈這個消息,他到底要做什麼?

楊叢義和史浩對望一眼,史浩朝他微微搖頭。

不知史浩是說他不知,還是不同意皇帝御駕親征,更或者是不讓楊叢義發表意見。

趙昚突如其來的這麼一下子,打亂了楊叢義之前部署。

他很想反對,但當着滿朝文武的面,他做不出這等事,也說不出口,畢竟他的權勢太大了,公然反對皇帝,必然朝野震動,馬上天下大亂也說不定,他不得不慎重。

“皇上,遷都汴京不過十幾年,之前的教訓歷歷在目,汴京穩定高於一切,萬不可離京啊!”觀文殿大學士參知政事莫濟迅速出列反對趙昚御駕親征。

此言一出,滿朝文武皆驚,就連趙昚也臉色一變。

當年趙昚就是因爲御駕親征,從臨安北上歸德府與完顏亮議和,而後巡視汴京、興仁府等地,在北方耽擱了一段時間,太上皇趙構纔在臨安重臨大慶殿,讓他回不了臨安,差點丟掉皇位,這是趙昚心頭之痛!

如今此事被莫濟當衆提及,雖未明說,可滿朝文武多數都是親歷者,誰人不知?

莫濟此語頓時便讓趙昚有些下不來臺,御駕親征確實危險重重,前方戰敗,皇帝性命危險,縱使前方不敗,後方生亂,皇位也危險。

前有完顏亮親率百萬大軍南下侵宋,完顏雍在後方遼陽府稱帝,奪了金國都城燕京,完顏亮不得不跑去大同府。

後有北伐之時趙昚御駕親征,親歷臨安之變,不是陳康伯、史浩、楊叢義等一衆主戰派支持,他早就丟了皇位,哪裡還有如今的汴京之盛!

雖然事實如此,但當衆手戳趙昚的痛處,還是讓趙昚非常難受,可他一時之間也沒法反駁,別提心裡有多難受。

“莫相此言差矣!”

就在衆臣被趙昚和莫濟前後兩語驚的腦袋轉不過彎來的時候,忽有一聲驚喝從殿中響起。

衆人回望,卻見一個一身紅色官衣的中年人擡步出列,仔細一看,正是幾個月前纔剛剛調來汴京任職左司郎中的辛棄疾。

衆人皆知,辛棄疾早年在江南任職,後來無緣無故出現在河東,任北伐軍副帥,還兼任了一段時間的河東安撫使,他的任職未經各部各司簽押,所以這段經歷不被朝廷認可,只追任了他一個忻州知州之職。

後來,鑑於辛棄疾協助北伐軍收復並安撫河東,功勞甚大,皇帝欽命,特此朝奉郎,至此才得了汴京真正的官職,不然他在河東辛苦幾年都算打白工。

莫濟入河東,出知太原府後,辛棄疾在河東的權力受到限制,差事多數集中在籌集軍需和後勤物資供給運輸上,在仕途發展上便受到了一定的壓制,以至於數年下來,再無擺得上臺面的政績。

第13章 據實以告第591章 夜襲敵軍第411章 如實對答第662章 幫扶信任第273章 交易規則第201章 臨行準備第43章 埋伏第447章 鋪墊準備第375章 無力控制第210章 兵分兩路第315章 破局之計第773章 圍攻海子村第178章 全權接手第57章 前門寺第227章 虛張聲勢第237章 消滅路霸第553章 協調資格第162章 天黑不行船第115章 一言是非第30章 心裡有數第210章 兵分兩路第7章 獄中傳道(上)第240章 火光四現第90章 三十二人第576章 水戰訓練第426章 不醉不休第148章 應徵不成第406章 殿中議事(一)第346章 提前準備第754章 御駕親征第707章 陸游北上第261章 聞香品茗第290章 佈陣伏擊第233章 雙方大勝第593章 請命調防第497章 心灰意冷第352章 直入主題第761章 設伏蓋州城第444章 蘇溪之旅第163章 宣威軍建成第478章 流言風聲第719章 復官北返第71章 忠義盟第773章 圍攻海子村第353章 龍泉軍營第44章 伏擊第361章 畫像丟失第391章 拜訪湯府第571章 遼陽府第120章 遇襲第677章 大野澤第516章 再接回易第658章 兵發淄州第125章 無可奈何第643章 戰和不一第207章 煙花爲號第67章 來龍去脈第317章 棄守大南關第765章 趕人第733章 艱難選擇第226章 大驚小怪第498章 奮武揚武第781章 攻防馬頭村第629章 系統啓動第13章 據實以告第278章 我成親了第122章 爭議第139章 加入回易第610章 託付鎮江第636章 密謀奪命第273章 交易規則第691章 知州之職第499章 紛紛離營第439章 暗流涌動第220章 安南使者第617章 冷水驚夢第160章 見過監軍第503章 分工協作第452章 點金點銀第73章 小舅子分糧第397章 夫人教劍第534章 教子之爭歷史背景第311章 擇地攻擊第268章 返航是非第713章 州試第130章 太學辯議(三)第88章 意料之外第610章 託付鎮江第648章 義軍戰略第232章 各取所需第576章 水戰訓練第153章 招募新軍第474章 終有應戰第337章 封官授職第577章 臨安如舊第277章 得償所願第762章 趙昚的圖謀第308章 遊奕軍李耕第563章 孟氏姐妹
第13章 據實以告第591章 夜襲敵軍第411章 如實對答第662章 幫扶信任第273章 交易規則第201章 臨行準備第43章 埋伏第447章 鋪墊準備第375章 無力控制第210章 兵分兩路第315章 破局之計第773章 圍攻海子村第178章 全權接手第57章 前門寺第227章 虛張聲勢第237章 消滅路霸第553章 協調資格第162章 天黑不行船第115章 一言是非第30章 心裡有數第210章 兵分兩路第7章 獄中傳道(上)第240章 火光四現第90章 三十二人第576章 水戰訓練第426章 不醉不休第148章 應徵不成第406章 殿中議事(一)第346章 提前準備第754章 御駕親征第707章 陸游北上第261章 聞香品茗第290章 佈陣伏擊第233章 雙方大勝第593章 請命調防第497章 心灰意冷第352章 直入主題第761章 設伏蓋州城第444章 蘇溪之旅第163章 宣威軍建成第478章 流言風聲第719章 復官北返第71章 忠義盟第773章 圍攻海子村第353章 龍泉軍營第44章 伏擊第361章 畫像丟失第391章 拜訪湯府第571章 遼陽府第120章 遇襲第677章 大野澤第516章 再接回易第658章 兵發淄州第125章 無可奈何第643章 戰和不一第207章 煙花爲號第67章 來龍去脈第317章 棄守大南關第765章 趕人第733章 艱難選擇第226章 大驚小怪第498章 奮武揚武第781章 攻防馬頭村第629章 系統啓動第13章 據實以告第278章 我成親了第122章 爭議第139章 加入回易第610章 託付鎮江第636章 密謀奪命第273章 交易規則第691章 知州之職第499章 紛紛離營第439章 暗流涌動第220章 安南使者第617章 冷水驚夢第160章 見過監軍第503章 分工協作第452章 點金點銀第73章 小舅子分糧第397章 夫人教劍第534章 教子之爭歷史背景第311章 擇地攻擊第268章 返航是非第713章 州試第130章 太學辯議(三)第88章 意料之外第610章 託付鎮江第648章 義軍戰略第232章 各取所需第576章 水戰訓練第153章 招募新軍第474章 終有應戰第337章 封官授職第577章 臨安如舊第277章 得償所願第762章 趙昚的圖謀第308章 遊奕軍李耕第563章 孟氏姐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