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變化

李建成忿然而去。

伽藍的固執讓他意識到自己無法掌控主動,更無法掌控局勢的發展,而失去主動則意味着失去更多利益,這是李建成無法接受的事。他要的是一把獲利的刀,而不是爲他人衝鋒陷陣。

李建成與馮翊、柴紹、唐禕緊急磋商。是否即刻返回東都,李建成做不了主,伽藍也沒有決定權,決定權在東都。從法定程序上來說,李建成必須拿到越王楊侗的命令才能帶着西土朝貢使團返回東都,而伽藍進京尤其需要徵得越王楊侗的許可,否則便是嚴重違律,會受到嚴懲。但事急從權,目前局勢下當然是一面急報東都,一邊十萬火急趕赴東都。以帝國發達的驛站系統,東都的命令肯定會在他們渡河之前送達手中,所以伽藍的決策完全正確。

然而,從關隴武川系和山東貴族集團的利益出發,他們都希望皇帝和楊玄感拼個兩敗俱傷,都希望這場風暴越猛烈越好,唯有如此,他們才能在風暴過後獲得最大利益,因此,此刻不論是李建成、柴紹,還是劉炫、司馬同憲,都會想方設法掣肘伽藍,延緩西北人趕赴東都的速度,讓東都陷入更大危機。

其理由非常充分。東都及其周邊要衝有兩三萬京畿衛戍軍,洛水北岸的宮城和皇城的防禦更是固若磐石,就算楊玄感有大量“內應”,就算京畿衛戍軍紛紛倒戈,但肯定還有一部分貴族官僚和軍隊忠誠於皇帝,而從皇帝早已洞悉楊玄感的陰謀並率先“動手”一事來看,皇帝肯定也做好了堅守東都的準備。綜合分析,短期內東都應該能守住。退一步說,假如東都守不住,局勢急驟惡化,以馮翊和伽藍的這五個旅,投到東都戰場上,又能起到多大作用?很明顯,在楊玄感實力急劇膨脹的情況下,五百步騎在東都戰場上連個小小的浪花都掀不起來。

所以,正確的、穩妥的策略是,一邊觀察東都局勢的發展,一邊趕赴東都,同時穩定河內局勢,集結河內軍事力量,準備隨時投入東都戰場。

“屯兵於河陽,與東都隔河相望,做出支援東都之態勢,對楊玄感形成威脅。”李建成指着鋪在案几上的地圖說道,“只待西京的關西援軍、齊魯東萊的水師和涿郡的薊燕軍隊趕到東都,戰局即將逆轉之時,某等便渡河攻擊,如此一來,某等既確保了戰場上的勝利,又拿下了支援東都的首功。”

馮翊、柴紹和唐禕支持李建成的計策。

當馮翊把這一計策告訴伽藍的時候,伽藍勃然大怒。

上午伽藍與李建成商談的時候,李建成拿出的就是這一計策,不過在伽藍告訴他皇帝早已做好準備,西京、涿郡和東萊水師三路大軍正在急赴東都途中,李建成便欣然接受了伽藍即刻趕赴東都的計策。誰知到了下午,在伽藍拒絕會見司馬同憲之後,李建成馬上翻臉,變卦了,而且理由充分。

其實這些理由歸根結底就是一句話,沒有贏得河內司馬氏的支持,沒有河內軍事力量的支持,沒有一個穩定的河內,就不能去東都。去了雖然未必就是送死,但因爲實力太弱,影響不了大局,即便有功勞,那點功勞所帶來的利益也微不足道。既然無利可圖,去東都幹什麼?假如到了東都,東都卻失陷了,豈不是搬石頭砸自己的腳,不但無功,反而有過了?

“孟輔兄也不同意即刻渡河?”

馮翊毫不猶豫地點頭道,“伽藍,理由都告訴你了,在東都形勢不明朗的情況下,倉促趕赴東都實爲不智。另外,越王是否同意你趕赴東都?你奉旨護送西土朝貢使團,越王卻命令你去支援東都,而且你手上只有三個旅,三個旅護送使團綽綽有餘,但對鎮戍東都卻起不到多大作用,所以一旦越王命令你支援東都,便有僭越之嫌,容易遭人詬病,是大忌諱之事啊!”

伽藍暗自驚凜,心裡對馮翊多了一分感激。這件事自己的確莽撞了。官場波雲詭譎,門道萬千,稍不小心便會授人以柄,引來莫名禍事。以支援東都來說,事關重大,自己一個小小的禁軍校尉,假如還像在西土時一樣爲所欲爲,後果肯定嚴重,隨時都會召來殺身之禍。前段時間在河北“飛揚跋扈”,那是針對盜賊,還可以依照西土的老規矩來,但今日到了京畿周圍,規矩改了,要嚴格遵循律法、遵循官場規則了,假如再不知收斂,不知進退,必陷萬劫不復之地。

事事掣肘,難上加難了。伽藍嘆了口氣,衝着馮翊躬身致謝,感謝他直言不諱的告誡。

“一個官奴出身的敦煌戍卒,和一個貴族出身的世家子弟,那是天上地下的區別。”馮翊也嘆了口氣,伸手拍拍伽藍的肩膀,“你既然是溫城司馬氏的血脈,爲何拒不承認?就算有萬般怨恨,有數不盡的委屈,但你身體裡流淌着司馬氏的血液,你能改變這一事實?百行孝爲先。孝之至,莫大於尊親。尊祖敬宗,這是最基本的孝道。伽藍,你千萬莫要因爲一時的衝動和意氣而毀了自己,毀了那些追隨你的兄弟。”

伽藍苦笑,搖頭,攤開雙手,很無奈地說道,“某的姓氏,母親從未說過,某的師父,還有諸如其他所有與某關係密切的長輩,都沒有告訴過某,這是事實。突然間,明概師叔告訴司馬氏,某是司馬氏的子弟,而且拿出了證據,這是爲甚?明概師叔爲何不事先告訴某,而是先告訴了司馬氏,這又是爲甚?某在對自己的身世一無所知的情況下,承認自己是司馬氏的血脈,其風險太大,假如錯了呢?假如這是一個陷阱呢?”

馮翊沉吟不語。伽藍的話聽上去有些荒誕,試想明概上座在西北沙門中何等身份?會拿這種事欺騙別人?司馬氏又是何等貴族?會拿這種事羞辱自己?退一萬步說,就算事後有證據證明伽藍不是司馬氏的血脈,司馬氏也絕不會承認這個錯誤,只會將錯就錯,所以,伽藍承認自己的姓氏,並走進太史堂,實際上沒有任何風險。伽藍之所以拒絕,肯定是出於某種不得已的原因。

伽藍是秘軍,常年出沒於敵我陣營,掙扎在生死線上,除了他自己,他不相信任何人,這一點馮翊很清楚,但這並不能成爲伽藍拒絕走進太史堂的理由。

“伽藍,是不是……”馮翊擡手指天,暗示其是不是受到了來自皇帝、裴世矩和薛世雄等人所加於的重壓。

伽藍猶豫不定,躊躇着。

馮翊的話告訴伽藍一個事實,如果沒有李建成的配合,沒有河陽都尉獨孤武都的首肯,沒有河內貴族官僚的幫助,西北人不要說趕赴東都了,恐怕連大河都無法渡越。假如西北人一意孤行,既得不到東都的支持,又激怒了隴西李氏、獨孤氏和河內司馬氏,必然會陷入各方勢力的“包圍”,搞得不好連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

一瞬間伽藍產生了一個念頭,從延津關渡河,跟在楊玄感後面,但隨即又否決了。滎陽及其周邊的河南諸郡基本上都是楊玄感的支持者,進入滎陽必然九死一生。所以想來想去,也只有向李建成和河內司馬氏妥協了。

伽藍緩緩點頭,肯定了馮翊的推測。

馮翊暗自吃驚。皇帝、裴世矩和薛世雄爲何阻止伽藍迴歸太史堂?難道……是有意試探司馬氏在這場風暴中所採取的立場?或者,風暴過後,皇帝在重創了關隴貴族集團後,反手就要打擊山東貴族集團,以徹底剷除山東貴族集團對帝國的巨大威脅?

山東貴族集團的勢力非常龐大,這一點在帝國統一後表現得尤其明顯。在最近十幾年裡,從開皇末期到現在,關隴貴族集團與山東貴族集團之間的鬥爭愈演愈烈,而自今上繼位,江左貴族集團崛起後,江左人又給山東貴族集團以有力支援,導致矛盾驟然激化,最終演變成了這場風暴。

假如皇帝贏得了這場政治博弈,關隴人固然遭到打擊,山東人又豈能獨善其身?而置身於風暴中心的河內司馬氏首當其衝,它在這場風暴中的選擇,將直接決定司馬氏的未來命運。

馮翊當即把這一訊息轉告了李建成。

馮翊與伽藍的特殊關係,使得他贏得了伽藍一定程度的信任,而這種信任使得他成爲西北人和其他勢力之間的唯一斡旋者。

李建成敏銳地察覺到了其中的關鍵,當即尋到了司馬同憲。

“如果伽藍的所作所爲,均來自陛下和裴閣老的授意,那麼……”

李建成這話只說了一半,他也只需要說一半,以司馬同憲的智慧,根本不需要李建成的提醒。假如伽藍的所作所爲均是嚴格遵從皇帝和裴世矩的命令,那麼很簡單,皇帝在考驗司馬氏,假如司馬氏在伽藍拒絕走進太史堂的情況下,依舊給予伽藍全力幫助,實際上就是在幫助皇帝,而幫助皇帝所獲得的利益難以估量。

此時此刻,是把家族的利益擺在第一位,還是把帝國的利益擺在第一位?

黃昏時分,司馬同憲找到薛德音,再不提認祖歸宗一事,“如果伽藍將軍需要司馬氏的幫助,司馬氏必定全力以赴。”隨即日夜兼程返轉溫城,與高老夫人等族中長者具體商議相關策略。

當夜,禁軍龍衛高舉火把,沿着白溝急速西進。

白溝渠道上,燈光如星,百舸競流,李建成帶着西土朝貢師團逆水而行,迴轉東都。

六月初十日午時,伽藍率禁軍龍衛抵達武陟(zhi)城。

武陟城座落於沁水和白溝相交之處,也是永濟渠的起始點。此處距離大河二十里,距離溫城五十里。

禁軍在城外紮營,等待李建成與西土朝貢使團的船隊趕來會合。

薛德音帶着姜九等人渡過沁水,火速趕赴溫城拜會高老夫人,與家人團聚。

武陟縣官員出城拜會了宋正本、伽藍等巡察使團和禁軍軍官。

一個時辰後,劉炫帶着一羣弟子,也渡過沁水,趕赴溫城。

黃昏時分,司馬同憲與薛德音一起出現在禁軍軍營裡。

,!

第55章 送你一個人情第89章 右候衛大將軍第172章 蘇姓三家第199章 樊子蓋膽敢殺某?第141章 你要造反?第11章 火狐和鷲第123章 你是咱的兄弟第179章 司倉竇衍第273章 計將何出第285章 乙支文德第21章 老狼府第92章 自圓其說第213章 三軍會師第10章 鞦韆上的溫馨第215章 異變第90章 太子餘黨第162章 紆尊降貴第156章 凡事都要靠自己第230章 三份急件第61章 上邪第47章 明日午時第294章 到底要殺誰?第224章 破陵對峙第216章 計將安出第24章 借你人頭一用第61章 上邪第29章 天蒼蒼,野茫茫第303章 向東都報警第258章 瘋狂的伽藍第10章 鞦韆上的溫馨第38章 屠夫和木匠第256章 回報第258章 瘋狂的伽藍第132章 反手一擊第334章 老帥的憂慮第122章 高泰醒悟了第114章 儘管放馬過來第97章 帝國爲何沒有皇儲?第271章 今上的大戰略第269章 遼東城下第32章 瓦崗第109章 中土第一高門第276章 羅藝的憤怒第289章 誰攻下了平壤?第163章 李密第125章 伽藍第293章 這也叫嘉賞?第202章 逆天而行第254章 此賊可是張金稱?第51章 你是誰?第247章 焉能不殺?第173章 自陷絕境第129章 俺是河北人第19章 打劫了第302章 燕北軍的決策第157章 先帝的理想第141章 你要造反?第134章 癡兒,癡兒……第269章 遼東城下第148章 楊玄感第270章 孤軍深入第75章 明鏡和尚第328章 八月三十日第234章 李世民要救人第229章 驚雷炸空第338章 絕不言退第94章 裴世矩第330章 九月初三第279章 一夜之後第222章 優勢盡失第29章 天蒼蒼,野茫茫第333章 劇變前夜第9章 軍行萬里出龍庭第14章 黑夜第64章 黑鬍子第178章 劇變第18章 我要殺人第303章 向東都報警第287章 決戰在即第150章 又見夕陽第9章 軍行萬里出龍庭第254章 此賊可是張金稱?209章 釜底抽薪第239章 與虎謀皮第150章 又見夕陽第5章 天馬戍第59章 誰是兇手?第53章 誰是獵人,誰是獵物?第66章 龍城戍主第156章 凡事都要靠自己第37章 樓觀道第154章 獨孤八郎第139章 事不宜遲第288章 一擊第280章 火葬烏骨第333章 劇變前夜第172章 蘇姓三家第226章 致命失誤第7章 這就是甲騎具裝
第55章 送你一個人情第89章 右候衛大將軍第172章 蘇姓三家第199章 樊子蓋膽敢殺某?第141章 你要造反?第11章 火狐和鷲第123章 你是咱的兄弟第179章 司倉竇衍第273章 計將何出第285章 乙支文德第21章 老狼府第92章 自圓其說第213章 三軍會師第10章 鞦韆上的溫馨第215章 異變第90章 太子餘黨第162章 紆尊降貴第156章 凡事都要靠自己第230章 三份急件第61章 上邪第47章 明日午時第294章 到底要殺誰?第224章 破陵對峙第216章 計將安出第24章 借你人頭一用第61章 上邪第29章 天蒼蒼,野茫茫第303章 向東都報警第258章 瘋狂的伽藍第10章 鞦韆上的溫馨第38章 屠夫和木匠第256章 回報第258章 瘋狂的伽藍第132章 反手一擊第334章 老帥的憂慮第122章 高泰醒悟了第114章 儘管放馬過來第97章 帝國爲何沒有皇儲?第271章 今上的大戰略第269章 遼東城下第32章 瓦崗第109章 中土第一高門第276章 羅藝的憤怒第289章 誰攻下了平壤?第163章 李密第125章 伽藍第293章 這也叫嘉賞?第202章 逆天而行第254章 此賊可是張金稱?第51章 你是誰?第247章 焉能不殺?第173章 自陷絕境第129章 俺是河北人第19章 打劫了第302章 燕北軍的決策第157章 先帝的理想第141章 你要造反?第134章 癡兒,癡兒……第269章 遼東城下第148章 楊玄感第270章 孤軍深入第75章 明鏡和尚第328章 八月三十日第234章 李世民要救人第229章 驚雷炸空第338章 絕不言退第94章 裴世矩第330章 九月初三第279章 一夜之後第222章 優勢盡失第29章 天蒼蒼,野茫茫第333章 劇變前夜第9章 軍行萬里出龍庭第14章 黑夜第64章 黑鬍子第178章 劇變第18章 我要殺人第303章 向東都報警第287章 決戰在即第150章 又見夕陽第9章 軍行萬里出龍庭第254章 此賊可是張金稱?209章 釜底抽薪第239章 與虎謀皮第150章 又見夕陽第5章 天馬戍第59章 誰是兇手?第53章 誰是獵人,誰是獵物?第66章 龍城戍主第156章 凡事都要靠自己第37章 樓觀道第154章 獨孤八郎第139章 事不宜遲第288章 一擊第280章 火葬烏骨第333章 劇變前夜第172章 蘇姓三家第226章 致命失誤第7章 這就是甲騎具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