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一夜之後

這邊楊恭仁與高平討價還價,談判很激烈,不知內情者還以爲雙方勢均力敵呢,而知情者則對此非常憤怒,其中伽藍的火氣最大。

在他看來,戰局之所以發展到今天這一步,都是因爲選鋒軍兵貴神速、攻敵不備所致。雖然烏骨城的防禦的確堅固,大部分高句麗人也抱着與城共亡之念,敵方的士氣和勇氣都很強,但越是到了這種關鍵時刻,越要堅持攻擊,這時候雙方比拼的就是毅力,就是堅忍不拔的意志,假若停止攻擊,等同於拱手送給高句麗人一個喘息良機,一旦等到雙方整軍再戰之時,帝國軍隊僅有的一點優勢必定喪失殆盡。

伽藍與龍衛軍會合,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馮翊和劉黑闥等人,認爲現在必須打破戰場上的僵局,擴大戰果,把戰線向烏骨城的縱深挺進,以防觀公楊恭仁與叛虜達成停戰協議,把大好局面盡數毀去。

馮翊遲疑良久,既擔心將士們久戰不利,損失太大,又擔心龍衛軍與主帥意志相背導致內部失和,乃至爆發衝突,於是小心勸道,“伽藍,談判是必要的,是爲了維持當前戰局,以便給主力大軍支援而來贏取足夠的時間。”

“高句麗人會遂我些等心願?”伽藍質問,“高句麗人會束手就縛,任人宰割?”

劉黑闥冷笑,“投降?有這麼投降的?啥叫投降你不知?”

馮翊當然知道高句麗人投降的目的,他也想打破當前的僵局,以取得決定性勝利,洗雪帝國軍隊的恥辱,所以他理所當然支持攻擊,只是用何策才能打破目前的僵局?

“計將何出?”馮翊不再堅持,倒是想聽聽伽藍有何取勝之策。

“斬首。”伽藍森然說道。

馮翊暗叫慚愧。伽藍是幹甚出生的?他是西北軍裡最頂尖的秘兵,乾的就是見不得人的勾當。去年在東都戰場上,李子雄、韋福嗣等重要叛逆就是死在西北狼的暗殺上,而這一斬首之策也的確給了楊玄感和叛軍以致命重創。只是這裡是高句麗。一個對西北狼來說完全陌生的戰場,他們還能把自己的優勢發揮到極致嗎?

“尋薛氏兄弟,還是求助羅藝?”馮翊追問道。

在陌生的戰場上斬殺敵首。僅靠西北狼的武力肯定不行,必須還要獲得熟悉高句麗的東北邊軍銳士的幫助。目前無論是羅藝的北平軍,還是薛氏兄弟的懷遠軍,其轄下都有熟悉高句麗或者本身就高句麗的銳士。相比較而言。薛氏兄弟的部下久鎮懷遠,更熟悉高句麗,但龍衛軍欠了羅藝的人情,在未來的戰鬥中也需要與羅藝的密切合作,假若因爲這件事讓羅藝和北平軍產生誤會。破壞了雙方的關係,那就得不償失了。

“某去尋羅藝。”伽藍不假思索地手指馮翊道,“你去尋薛氏兄弟。此策若想成功,唯有齊心協力。”

羅藝一口應承,對伽藍“斬首”之策十分讚賞。不過他對伽藍以身犯險之舉頗爲不屑。以今日伽藍的身份、地位和權勢,竟然還像過去一樣不顧生死衝在最前面,那不是英勇,更不是膽略。而是愚蠢。試想假若伽藍不幸戰死。那些追隨他的兄弟部屬們怎麼辦?羅藝沒有出言告誡,他倒想看看,這位傳說中的帝國新貴能否再一次創造奇蹟。

深夜時分,龍衛軍、北平軍和懷遠軍非常默契地向高句麗人發動了猛烈攻擊,一邊製造出戰場上的緊張氣氛,一邊迫使高句麗各級將領在前線暴露出自己的位置。以便給伽藍和西北狼兄弟創造刺殺機會。

伽藍不負衆望,與西北狼兄弟並北平、懷遠衆銳士。在三軍將士的有力配合下,果然創造了奇蹟。一夜間利用各種非常手段刺殺了在戰場前線指揮的十幾位高句麗各級將領,直接導致高句麗人指揮失靈,前線作戰軍隊迅速陷入混亂,防禦更是漏洞百出,這給了帝國軍隊亂中取勝的機會。

帝國軍隊抓住了這次機會,三軍將士在羅藝、王辯和薛氏兄弟,還有馮翊、劉黑闥的指揮下,果斷出擊,大膽穿插,各團將士士氣如虹,酣呼鏖戰,把高句麗人殺得丟盔棄甲、狼奔豕突、潰不成軍。

至黎明時分,高句麗人才以重兵阻擊於內城防禦線,擋住了帝國軍隊前進的腳步。

戰局再變。一夜之後,烏骨城的防禦缺口在帝國軍隊的瘋狂攻擊下迅速擴大,並漸成崩潰之勢。雖然高句麗人依舊控制着西南北三城和內城,但因爲整個東城防禦區的丟失導致其防禦體系遭到幾近毀滅性重創,而更嚴重的是,它的士氣遭到了沉重打擊,這纔是最爲致命的地方。

帝國軍隊的勝利似乎唾手可得。然而,楊恭仁和崔遜卻非常清楚,選鋒軍的實力己經超水平發揮,取得這樣的戰果己是選鋒軍的極限。當前最大的危機是連續作戰的選鋒軍將士是否有能力抵擋住高句麗人即將展開的大反攻。

崔遜對羅藝、王辯和伽藍的擅自決策極度不滿。三位副帥竟然公開“架空”選鋒軍的主帥,悍然背離主帥的意志,這是極其嚴重的事件,必須予以彈劾,上奏皇帝和行宮給予懲戒。但是,出乎崔遜的預料,楊恭仁不但不予以支持,反而蓄意袒護,說伽藍事先稟報過了,自己雖然沒有同意,但也沒有反對,只是讓他們謹慎小心,臨機處置,所以纔有了深夜的猛烈“攻擊”。

崔遜不動聲色,暗中卻利用自己的職權,十萬火急奏報皇帝和行宮,但彈劾的對象卻變成了羅藝一個人。

楊恭仁的“袒護”不是源自對伽藍的“溺愛”,而是源自皇帝和皇族利益的需要。第三次東征必須贏得勝利,這是皇帝讓皇族重臣楊恭仁出任東征選鋒軍主帥的目的所在。楊恭仁無條件信任伽藍,這是血緣關係決定的,也經過了東都平叛大戰的“考驗”,而伽藍對帝國和皇帝的忠誠是毋庸置疑的,只不過伽藍桀驁不馴,而有些時候伽藍之所以能成功,正在於他的桀驁不馴的性格。楊恭仁有意識地利用伽藍的這種性格,因爲很多時候很多事情。他這個處在政治浪尖上的皇族重臣不能“赤膊上陣”,以免在政治上陷入“腹背受敵”的困境。

崔遜彈劾羅藝,也是處於自身所在的貴族集團的利益出發。崔氏與越王楊侗的利益捆在了一起。被動地“困”在了皇統之爭的戰車上,而自帝國開國以來,凡皇統之爭的背後,都是山東貴族集團和關隴貴族集團之間你死我活的爭鬥。崔氏爲了未來的政治鬥爭。想方設法結盟於以楊恭仁爲首的皇族勢力和以裴世矩爲首的帝國溫和改革派勢力,但對於與自己抱有同樣目的的關隴武川系,則始終保持着高度的警惕,該“打”的時候還是要毫不留情地予以打擊。這次武川系把“手”伸進選鋒軍,其目的是既然爭功又想鉗制對手。心思十分卑劣,是以崔遜絕不會放過任何一個打擊武川系的機會。

選鋒軍內部的矛盾在戰局改變後的上午,在楊恭仁的帥營裡,不可避免地爆發了。

楊恭仁做爲主帥,於情於理都要對三位副帥的“擅權”做出警告,而三位副帥當然給主帥“面子”,於情於理都要賠個不是,然後尋個合適的理由讓雙方的臉面都能保全。大家哈哈一笑。皆大歡喜。誰知崔遜非要挑起是非,把矛盾直接對準了羅藝,把“擅權”一事統統歸罪於羅藝,因爲羅藝是第一副帥,王辯和伽藍都屈居其下,更重要的是。羅藝一向驕橫跋扈爲所欲爲,是以崔遜認爲。昨夜一戰,擺明了就是羅藝要“奪”選鋒軍之控制權。要“架空”楊恭仁乃至整個選鋒軍的統帥部。

羅藝勃然大怒。他根本找不到辯解的“藉口”,總不能說是伽藍“誘惑”了他,或者把罪責歸於王辯,那他的臉往哪擱?盛怒之下,羅藝一拳砸在了案几上,指着崔遜的鼻子怒聲咆哮,“某在前線捨生忘死,你卻在後面暗下黑手,意欲何爲?”

崔遜面淡如水,眼神輕蔑,彷彿眼前所見不是羅藝,而是空氣。

王辯性情耿直,爲人公正,面對崔遜的侮蔑,他忍不住了,剛想爲羅藝辯白,不料卻被伽藍一拳打在腰肋上,頓時痛疼難忍,硬是把嘴邊的話“吞”了回去。

羅藝也不是癡兒,吼了兩嗓子之後,出了口惡氣,便怒氣沖天的拂袖而去。

伽藍衝着王辯連使眼色,反正軍議也開不下去了,當然藉機離去,難道還要留在這裡繼續聽楊恭仁和崔遜的訓斥?兩人在楊恭仁的怒視下,逃一般的離開了帥帳。

“崔監軍挑撥是非,蓄意離間選鋒三軍。”王辯苦笑道,“羅將軍必定要誤會我們,甚至可能認爲我們故意設計陷害於他。”

“差矣。”伽藍淡然笑道,“這是件好事,我們要感謝崔監軍。”

王辯疑惑地望着伽藍,“爲甚?”

“崔監軍肯定要上奏彈劾羅藝,如此一來,便把羅藝逼得無路可退。”

王辯頓時醒悟,“羅藝必定不惜一切代價拿下烏骨。”

“唯有奪取烏骨,羅藝才能爲自己辯白。”伽藍笑道,“現在便去尋羅藝,不待某等張口,他便會躬身相求。”

“但三軍將士均已精疲力竭,攻擊力銳減,恐難以如願。”王辯嘆道,“再說,斬首之策,今夜很難奏效,叛虜必有防範。”

伽藍沉默不語。

“烏骨城防禦堅固,以選鋒軍之力,難以破其內城。”王辯又說道,“若想破其內城,除非叛虜自己打開城門。”

“你說對了。”伽藍說道,“這天下最堅固的堡壘,向來都是從內部攻破。”

“你的意思是……”王辯若有所悟。

“戰局發展到今天,你以爲烏骨城內還有多少高句麗人能堅持下去?”

王辯頷首而笑,指着伽藍說道,“有高句麗人找上門了?”

伽藍微笑點頭,“收買內奸是某的不傳秘術,屢試不敗。”

第342章 斬!斬!斬!第184章 李建成的決斷第235章 前朝皇族的後裔第257章 搶人?第37章 樓觀道第173章 自陷絕境第304章 刀尖上跳舞第98章 變化第287章 決戰在即第160章 一切盡在不言中第253章 崔先生來擺譜第170章 一擊斃命第217章 秘潛東都第63章 燃燒的菩提寺第116章 痛下殺手第176章 兵分兩路第331章 九月初五第98章 變化第212章 時機第22章 金秋放歌第336章 皇帝的憤怒第288章 一擊第88章 薛二哥第138章 哀鴻遍野第304章 刀尖上跳舞第65章 我的人頭不值錢第128章 喬二和方小兒第266章 被羅藝輕侮了第165章 李密的目的第255章 爲盜者藉沒其家第116章 痛下殺手第311章 西北狼兄弟第100章 敲山震虎第5章 天馬戍第223章 局勢顛覆第96章 閣老之謀第260章 龍衛軍第48章 馬頭要落日第304章 刀尖上跳舞第325章 身陷重圍中的皇帝第302章 燕北軍的決策第135章 這裡是河北第270章 孤軍深入第180章 腹背受敵第26章 白羊窩,怪柳山第307章 皇帝決策第318章 首戰告捷第78章 鳴沙園第122章 高泰醒悟了第166章 老友重逢第138章 哀鴻遍野第25章 伽藍,堅持住第27章 魔鬼眼第10章 鞦韆上的溫馨第95章 騎虎難下第125章 伽藍第143章 魏徵第309章 召見王辯第129章 俺是河北人第166章 老友重逢第265章 蒲山公的未來第167章 各取其利第183章 太原唐氏第59章 誰是兇手?第81章 河西李軌第106章 孤獨的狼第126章 鳴鏑報警第148章 楊玄感第113章 金狼頭搶了皇帝的女人第22章 金秋放歌第83章 這裡是我的家第190章 師兄第335章 撤離第154章 獨孤八郎第247章 焉能不殺?第337章 銜尾追殺第140章 砍你一刀又如何?第299章 隻手遮天第306章 積極防禦第251章 忍氣吞聲第44章 波羅球第87章 金城關第233章 又聞寒笳第60章 菩提寺第133章 就食黎陽倉第152章 如你所願第23章 河東三鳳第251章 忍氣吞聲第236章 龍衛府的真相第177章 借你人頭一用第140章 砍你一刀又如何?第145章 元寶藏第344章 關鍵時刻第160章 一切盡在不言中第284章 薩水之畔第57章 日月峽谷第282章 繼續攻擊第133章 就食黎陽倉第331章 九月初五第237章 年少輕狂
第342章 斬!斬!斬!第184章 李建成的決斷第235章 前朝皇族的後裔第257章 搶人?第37章 樓觀道第173章 自陷絕境第304章 刀尖上跳舞第98章 變化第287章 決戰在即第160章 一切盡在不言中第253章 崔先生來擺譜第170章 一擊斃命第217章 秘潛東都第63章 燃燒的菩提寺第116章 痛下殺手第176章 兵分兩路第331章 九月初五第98章 變化第212章 時機第22章 金秋放歌第336章 皇帝的憤怒第288章 一擊第88章 薛二哥第138章 哀鴻遍野第304章 刀尖上跳舞第65章 我的人頭不值錢第128章 喬二和方小兒第266章 被羅藝輕侮了第165章 李密的目的第255章 爲盜者藉沒其家第116章 痛下殺手第311章 西北狼兄弟第100章 敲山震虎第5章 天馬戍第223章 局勢顛覆第96章 閣老之謀第260章 龍衛軍第48章 馬頭要落日第304章 刀尖上跳舞第325章 身陷重圍中的皇帝第302章 燕北軍的決策第135章 這裡是河北第270章 孤軍深入第180章 腹背受敵第26章 白羊窩,怪柳山第307章 皇帝決策第318章 首戰告捷第78章 鳴沙園第122章 高泰醒悟了第166章 老友重逢第138章 哀鴻遍野第25章 伽藍,堅持住第27章 魔鬼眼第10章 鞦韆上的溫馨第95章 騎虎難下第125章 伽藍第143章 魏徵第309章 召見王辯第129章 俺是河北人第166章 老友重逢第265章 蒲山公的未來第167章 各取其利第183章 太原唐氏第59章 誰是兇手?第81章 河西李軌第106章 孤獨的狼第126章 鳴鏑報警第148章 楊玄感第113章 金狼頭搶了皇帝的女人第22章 金秋放歌第83章 這裡是我的家第190章 師兄第335章 撤離第154章 獨孤八郎第247章 焉能不殺?第337章 銜尾追殺第140章 砍你一刀又如何?第299章 隻手遮天第306章 積極防禦第251章 忍氣吞聲第44章 波羅球第87章 金城關第233章 又聞寒笳第60章 菩提寺第133章 就食黎陽倉第152章 如你所願第23章 河東三鳳第251章 忍氣吞聲第236章 龍衛府的真相第177章 借你人頭一用第140章 砍你一刀又如何?第145章 元寶藏第344章 關鍵時刻第160章 一切盡在不言中第284章 薩水之畔第57章 日月峽谷第282章 繼續攻擊第133章 就食黎陽倉第331章 九月初五第237章 年少輕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