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河東三鳳

刀疤伏地。伽藍跳下駝背,迅速解氅脫袍。

緊隨刀疤之後的十一匹駝先後伏下。江都候、凌輝、石羽三人直撲所載輜重,從中尋取各種器具。

江都候久經戰事,凌輝、石羽也是行走絲路的老江湖了,對渡河之事當然駕輕就熟。高泰、喬二雖是河北悍賊,舉旗之前也是河北的綠林好漢,但此是西土,“水土不服”,如其越幫越亂,不如到對岸輔助伽藍阻殺追兵。

翩翩要去幫石羽給渾脫充氣製作皮筏,卻被伽藍喊住了,“準備一些衣物和食物以防不時之需,老人和孩子過來後,多照顧一下。”

翩翩恭敬答應,眼睛卻被伽藍上身的強健肌肉所吸引,而密佈其上的一道道醒目傷疤和背上的幾塊青瘀更是讓她悚目驚心。翩翩很難想像,在伽藍英俊的外表下竟隱藏着這樣一副“滿目瘡痍”的身體,這個男人曾經經歷了多少可怕的血腥廝殺,殺了多少人,又曾被多少人所傷。

伽藍無視翩翩驚懼的目光,一邊脫下烏皮靴,一邊問道,“會說東土話嗎?”

“會說一點。”翩翩答道,“我在於闐的時候,府內有位樂師曾去過東土長安,還在長安待了幾年,東土話說得很好。我覺得新奇,就纏着她學了一點。”

“行!”伽藍給了她一個鼓勵的笑容,“不要怕,我們一定會活着到樓蘭。”

說完他扔下翩翩,快步走向高泰和喬二。這兩人也脫得只剩一件蔽體下衣,正打算撿取兵器,看到伽藍走來,兩人立時被伽藍身上的傷痕所震驚,對他的敬佩更重三分。就憑這一身恐怖的傷疤,就足以讓伽藍贏得無上尊崇,足以證明他的驍勇威猛和累累功勳了,但這樣一員百戰悍將,今日卻淪落到孤守烽燧的地步,不能不讓人爲之嗟嘆。

“我先泅水過去架起繩橋,之後你們再過去。過去的時候把自己系在繩橋上,以防脫手被河水沖走。”

伽藍仔細囑咐了一番,然後拍拍跟在身後的暴雪,“去幫助刀疤看住駝羣,不要驚嚇了陌生人。”

暴雪似乎知道伽藍要去對岸廝殺,纏在伽藍身後不肯離去。

伽藍背上兩柄橫刀、兩柄戰斧、一面鉤鑲(手盾),一把巨闕長弓,一支牛角號,寬厚的腰帶上還插着十二把五寸短劍,抱着捆紮一起的五支步槊,在兩岸衆人的注目之下,大步衝進了冰冷的河水。

暴雪隨後飛奔,高聲厲吼。伽藍猛地回頭,衝着暴雪怒叱一聲。暴雪無奈停下,揚首咆哮,依依不捨。

江都候抱着幾捆繩子跑到河邊,看到高泰和喬二還在光着膀子傻傻地望着河裡的伽藍,當即火冒三丈,“直娘賊,你倆癡看甚?還不快去拿繩!快!”兩人嚇了一跳,轉身就跑,這時也顧不上怨恨江都候了,能快一分或許就能多救一條性命。江都候跟在兩人後面兀自怒罵不止,鳥賊之聲不絕於耳。

對岸男女老幼站在河邊,凝神屏氣,目不轉晴地望着在河中劈波斬浪的伽藍。此刻他們的臉上充滿了期待,生與死都在這咫尺之間,然而,風中傳來了角號聲,阿柴虜正在疾馳而來。

灰髮中年人閉目仰首,向天上的亡父無聲求助。白衣少婦面帶殘淚,低聲禱告,“阿郎,保佑我們。天上的神靈,兒願意獻出自己的生命,只請庇護兒的親人。”

伽藍兩腳踏實,從水中狂奔而出,水花四射,猶如出水蛟龍。

河邊待救人羣看到一個赤着上身的彪形大漢氣勢洶洶地狂奔而來,雖然相貌英俊,但眼神冰冷,身上疤痕道道,背上刀斧森然,其凜冽殺氣撲面而至,讓人望而生畏。本想迎上去的灰衣中年人駭然止步,中年少婦更是花容失色,一個三四歲的孩童嚇得倒撞進老婦人的懷裡,咧嘴就哭。

姜九卻是喜形於色,飛一般衝進水裡,一邊接過伽藍手上的步槊,一邊激動地叫道,“將軍高義,來日銜草結環,必報活命之恩。”

伽藍看他渾身血跡,眼角餘光更看到其雙手長滿老繭,知其也是一員武技出衆者,當即冷聲打斷了他的感激之辭,“多少人?”

姜九知道形勢危急,對方人少卻不顧生死過河救人,這已經是奇蹟,今日能逃多少算多少了,“老小三十七口。”

“幾人能戰?”

“尚有七人。”

“可有傷者?”

“傷者九人,其中兩人傷勢較重,但他們和我一樣,不會過河,誓死護主。”姜九知道伽藍的意思,毫不猶豫地表明瞭必死決心。

伽藍上岸,探手抽刀。姜九眼明手快,把手中步槊凌空拋出。伽藍陡然加速,身形如電,刀光閃爍間,皮索斷裂。橫刀回鞘,步槊入手,一聲虎吼,長槊插入地面竟達三尺有餘。姜九驚怖,本想上前相助的腳步頓時停止。

“退後三丈!”伽藍冰冷的聲音驀然爆響。

衆皆駭然,紛紛避讓。

姜九意識到此人非同尋常,又志在救人,而時間又極其緊張,唯有全力配合爲佳。或許老主人在天之靈保佑,今日能絕處逢生。他一邊退後,一邊與灰衣中年人和白衣少婦迅速交換了一下眼神,示意主母和少主人務必遵從此人的安排,不要無端生事激怒對方。此人彪悍,凶神惡煞一般,我們惹不起。

伽藍站於槊下,舉鉤鑲,吹角號。

對岸江都候已持弩待發。角號一響,弩箭厲嘯而出。“咻”一聲,弩箭瞬間飛越七十餘步,正中鉤鑲。

伽藍急退數步,卸去衝擊之力,嘴裡再度發出命令,“上前六人。四人拉繩,兩人卷繩。”

姜九和六個青壯飛身上前,幫助伽藍拖拽由弩箭送過來的細麻繩。四人拉,兩人執木槊卷收。

“麻繩少,只能架一條舟道。”伽藍戴着皮套的手一邊上下翻飛,一邊對姜九等六人說道,“渾脫也不夠,所制皮筏一次只能載四人。三十七口全部過河需要不少時間。”

“將軍不要考慮某等,只要主母一家平安,某等死不足惜。”姜九急忙說道。

“後面有多少阿柴虜?”伽藍問道。

“至少百騎。”

伽藍略感吃驚,兩隻飛舞的手稍有停滯。

姜九擔心伽藍因爲阿柴虜的實力太強而害怕,扔下他們獨自跑了,接着又說道,“不瞞將軍,阿柴虜窮追不捨,是因爲他們想捉拿某家少主。”

“某家少主薛德音,原是當朝著作佐郎,曾輔佐著作郎魏澹重修《魏史》,爲當今中土名儒,河東三鳳之一,人稱鸑鷟(欲e/z惑)。”

伽藍面無表情,專注於手中繩索。姜九看他那樣子就知道對薛德音一無所知,也沒有興趣知道薛德音是不是中土名儒,是否輔修過《魏史》,更無助於說服其不惜代價拯救薛氏一家。

“某家老主人是河東薛道衡,中土鴻儒,三朝元老,名揚天下。剛纔將軍在對岸所唱之詞即爲某家老主人所作。”

伽藍兩手不停,眼睛卻轉向了姜九,略露詫色,旋即目光投向了站在附近的灰衣中年人和白衣少婦,又從白衣少女等人的臉上一一掠過。中土鴻儒的門第果然不同凡響,仔細看看這些人,不難發現其迥異於常人之處。在目前這種絕境下,這些人尚能保持理智,發揮智慧,其僕從尚能捨身護主,足以說明姜九所言不虛,這一家的確來自中土大族。

河東薛氏是關隴地區六大世家望族之一,幾百年來長盛不衰,人傑輩出,而薛道衡更是當朝鴻儒,聲名顯赫。老帥薛世雄就出自河東薛氏,是薛道衡的子侄輩,對這位師長可謂尊崇有加,行軍之時常常吟唱薛道衡的詩賦,剛纔所唱之辭就是老帥教授予軍中將士。

薛道衡既爲當朝鴻儒,其家人怎會流落至此?老帥爲何不告及西北軍親信給予照拂,竟讓其一家陷入今日之絕境?

“三年前,老主人遭御史大夫裴蘊誣陷,被皇帝下旨縊殺而死,妻兒流放且末。”姜九唯恐伽藍不相信,說到了薛氏一家敗亡始末,“老主人含冤而死,死不暝目。某等懇請將軍拯救薛家,爲薛家留一些血脈,將來也好爲老主人昭雪沉冤,讓他老人家瞑目於九泉。”

伽藍只掃了一眼便繼續做自己的事,面如寒霜,一言不發。

姜九猶豫了片刻,本想再說兩句,但這時細繩之後的粗繩已經出現。伽藍將粗繩繫於腰間,冷冰冰地吼了一個字,“拉!”

姜九等人齊挽粗繩,如同拉縴一般,步步向前。對岸粗繩已挽上健駝。兩邊同時用力,繩索浮起於水面。高泰、喬二各帶武器,緣繩泅水而至。

風中的角號聲漸漸密集,阿柴虜正從各個方向聚集而來。

對岸的皮筏已經制成,繩索各系一頭。江都候吹響號角,高泰、喬二挽住大繩,向胡楊林方向奮力奔跑。

姜九等人正要上去幫忙,被伽藍阻止了,“列隊!老人和孩子在前,女人居中,青壯傷者居後。其他青壯先幫助他們渡河,如果阿柴虜殺到了河邊,則阻殺阿柴虜。”伽藍兩眼冷森,殺氣騰騰,不容置疑。

“不,某不渡河。”一名腿部重傷的中年漢子大聲叫道,“將軍,求求你了,讓大郎君先渡河,薛家需要他。”

話音未落,只見伽藍怒吼一聲,橫刀出鞘,一道寒光劃空而過,直奔中年漢子而去。

“不!”姜九駭然驚叫,騰空而起,一拳砸向伽藍的後背,試圖阻止伽藍。

“將軍不可!”白衣少婦距離中年漢子不過三步,手中正好拿着長劍,看到伽藍暴起殺人,當即舉劍阻擋。

“當”一聲,金鐵交鳴,白衣少婦淒厲慘呼,虎口崩裂,長劍脫手飛出。姜九的拳頭瞬發即至,但伽藍更快,身形驟然扭轉,反手一拳,正中姜九的肩胛。姜九張嘴厲嚎,削瘦身軀就像落葉一般,翻卷着倒飛而起,轟然墜落水中。幾乎在同一時間,中年漢子被伽藍一腳踢飛,栽落十幾步開外,當場暈死。

薛氏一家肝膽俱裂,人人自危。

“誰敢抗命,斬!”伽藍橫刀胸前,厲聲嘶吼。

白衣少女面色蒼白,戰戰兢兢地扶起白衣少婦。灰衣中年人咬咬牙,說話了,“此乃生死之刻,關係到薛氏一家的存亡,大家務必齊心協力,同舟共濟。將軍仗義援手,捨身相救,恩同再造。將軍一言一行都是爲了救我薛家性命,將軍的命令不可違抗。”

薛氏一家再不敢有任何忤逆,依次列隊。姜九和幾個青壯把暈死的中年漢子擡到了河邊。

“這就是目下最快的渡河之策。”伽藍站在河邊,指着逐漸靠近的皮筏說道,“對岸靠駝馬拉拽,以加快渡河速度。人過去之後,這邊馬上把皮筏拉過來,所以……”伽藍手指灰衣中年人和姜九,“你們必須留到最後。”

灰衣中年人和姜九躬身唱喏。

“一次四個人,孩子可多加兩個。記住,把自己固定在皮筏上,這樣皮筏即便翻了,憑藉渾脫的浮力也一樣可以把你們送到對岸。”伽藍的目光從衆人臉上一一掃過,“不要怕。我可以承諾,今天你們都能安全抵達對岸,如果有一個人過不了河,那個人就是我,而不是你們中的任何一個。”

伽藍這句話讓薛氏一家人既感激又慚愧,白衣少婦眼圈泛紅,淚水情不自禁地滾了下來。

“即便阿柴虜殺到了十步之外,你們也不要亂,按次序渡河。”伽藍手指對岸,“如果誰敢搶先渡河,那我告訴你,你即便過去了,我的袍澤也會一刀砍下你的腦袋,不管你是誰。”伽藍的目光盯在了灰衣中年人身上,“不要逼我殺人。”

灰衣中年人再度躬身,“將軍請寬心,某和九郎誓與將軍同生死。”

伽藍搖搖手,“不必了,你們自己走吧,我自有脫身之策。”

皮筏到。姜九和兩個青壯衝進水裡把皮筏拉到了岸邊,開始載人渡河。

高泰和喬二跑了過來,“將軍,阿柴虜越來越近了。”

伽藍點點頭,“你們兩個守在胡楊林邊上,從胡楊林裡衝出來的敵人都歸你們。”

“將軍要進胡楊林阻敵?”

“我竭盡全力爭取時間。”伽藍說道,“另外我告訴你們,絕對不能丟下他們先撤,如果你們先逃了,即便到了對岸,熊霸也會殺了你們。”

高泰和喬二轟然應諾。

“乘着現在還有時間,砍一棵大樹,削枝取幹,危急時刻你們抱着它往河裡一跳,或許能逃得性命。”

高泰望着伽藍,擔心地問道,“將軍如何撤?”

“俺與將軍同生死共進退。”喬二豪氣沖天地說道。

“你們走了,我一個人反而容易脫身。”伽藍拍拍兩人的肩膀,“遵從命令,我們都有活命的機會。”

高泰和喬二再不說話,躬身答應。他們已經見識過伽藍的神勇,也聽說了他的傳奇,他們相信伽藍的實力,如此人物不至於栽在這麼個鳥不拉屎的地方。

伽藍拿起一根步槊,拎起兩壺羽箭,健步如飛,直衝胡楊林而去。

薛氏一家人望着他雄壯的背影,披散的長髮,一往無前的氣勢,無不心神震顫,有人甚至熱淚盈眶。

灰衣中年人的眼眶悄然溼潤。從父親倒下的那一刻開始,親朋故舊大多避之如虎,唯恐牽連遭受池魚之災,而龐大的河東薛氏竟然視若無睹,尤其權勢顯赫的薛氏主支更是令人齒冷,不但不予以援手,反而爲保全自身的權勢阿諛皇帝落井下石。人情冷暖,世態炎涼,在過去的幾年裡表現得淋漓盡致,如果不是幾個好朋友在暗中出力,這一家子人恐怕早已屍骨無存。

然而,今天,就在一家即將墜入深淵的霎那,幾個陌生的大隋戍卒卻挺身而出,一個與薛家毫無瓜葛的勇士竟然捨棄自己的性命出手相救。這世間不是沒有道義,也不是沒有公正,而是它早已被貴族士人所拋棄。貴族士人用禮儀的華麗外衣隱藏自己卑鄙無恥的虎狼之心,他們只知道吃人,所謂的禮儀、道義,不過是他們用來饕餮)大餐的手段而已。

“他很像一個人。”白衣少婦彷彿想到什麼往事,淚水再一次模糊了雙眼。兒早已忘卻,直到今天看到那張似曾熟悉的臉,才知道自己的記憶依舊清晰,昨日的一幕幕彷彿就發生在眼前,讓人肝腸寸斷,黯然魂傷。

灰衣中年人微微皺眉,忽然記起什麼,兩眼驀然睜大,緊緊盯着伽藍逐漸消逝的背影,似乎想看得更清楚一些。

“太久遠了。”灰衣中年人低聲嘆道,“某已經忘記了,想不起來了。”

第326章 八月二十七日第136章 劉炫的玄機第233章 又聞寒笳第187章 老聃伏柱史第187章 老聃伏柱史第31章 白馬第149章 子時出戰第77章 昭武屈術支的出路第238章 最龐大的鷹揚府第145章 元寶藏第273章 計將何出第150章 又見夕陽第295章 龍衛軍的危機第243章 初見李淵第88章 薛二哥第232章 臨別之前第296章 涿郡是個好地方第241章 伏允的祈盼第270章 孤軍深入第172章 蘇姓三家第310章 七月下的北疆第147章 獨孤氏第76章 長生庫第337章 銜尾追殺第79章 如此嬌嬈第277章 伽藍的失望第145章 元寶藏第338章 絕不言退第251章 忍氣吞聲第219章 出城,戰鬥!第152章 如你所願第302章 燕北軍的決策第98章 變化第245章 上大將軍第216章 計將安出第69章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第49章 午時決戰第275章 血染靉河第297章 東北道副大使第10章 鞦韆上的溫馨第301章 大業十一年的初春第82章 驍果軍第78章 鳴沙園第190章 師兄第2章 西北狼第252章 竇建德的固執第179章 司倉竇衍第27章 魔鬼眼第114章 儘管放馬過來第75章 明鏡和尚第160章 一切盡在不言中第4章 天馬河第163章 李密第127章 月光朦朧第76章 長生庫第66章 龍城戍主第326章 八月二十七日第330章 九月初三第267章 大遼東策略第187章 老聃伏柱史第245章 上大將軍第339章 九月十五第262章 龍衛軍的複雜局面第299章 隻手遮天第9章 軍行萬里出龍庭第146章 唯防主馬首是瞻第133章 就食黎陽倉第269章 遼東城下210章 北邙山第205章 觀國公第342章 斬!斬!斬!第145章 元寶藏第300章 長城內外第79章 如此嬌嬈第276章 羅藝的憤怒第187章 老聃伏柱史第163章 李密第241章 伏允的祈盼第130章 各取其利第28章 河內世澤,太史家聲第328章 八月三十日第108章 俺要回家第76章 長生庫第271章 今上的大戰略第129章 俺是河北人第205章 觀國公第77章 昭武屈術支的出路第202章 逆天而行第293章 這也叫嘉賞?第338章 絕不言退第177章 借你人頭一用第269章 遼東城下第328章 八月三十日第171章 李建成第237章 年少輕狂第257章 搶人?第3章 胡楊林第6章 甲騎具裝第242章 失落的馮孝慈第221章 千鈞一髮
第326章 八月二十七日第136章 劉炫的玄機第233章 又聞寒笳第187章 老聃伏柱史第187章 老聃伏柱史第31章 白馬第149章 子時出戰第77章 昭武屈術支的出路第238章 最龐大的鷹揚府第145章 元寶藏第273章 計將何出第150章 又見夕陽第295章 龍衛軍的危機第243章 初見李淵第88章 薛二哥第232章 臨別之前第296章 涿郡是個好地方第241章 伏允的祈盼第270章 孤軍深入第172章 蘇姓三家第310章 七月下的北疆第147章 獨孤氏第76章 長生庫第337章 銜尾追殺第79章 如此嬌嬈第277章 伽藍的失望第145章 元寶藏第338章 絕不言退第251章 忍氣吞聲第219章 出城,戰鬥!第152章 如你所願第302章 燕北軍的決策第98章 變化第245章 上大將軍第216章 計將安出第69章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第49章 午時決戰第275章 血染靉河第297章 東北道副大使第10章 鞦韆上的溫馨第301章 大業十一年的初春第82章 驍果軍第78章 鳴沙園第190章 師兄第2章 西北狼第252章 竇建德的固執第179章 司倉竇衍第27章 魔鬼眼第114章 儘管放馬過來第75章 明鏡和尚第160章 一切盡在不言中第4章 天馬河第163章 李密第127章 月光朦朧第76章 長生庫第66章 龍城戍主第326章 八月二十七日第330章 九月初三第267章 大遼東策略第187章 老聃伏柱史第245章 上大將軍第339章 九月十五第262章 龍衛軍的複雜局面第299章 隻手遮天第9章 軍行萬里出龍庭第146章 唯防主馬首是瞻第133章 就食黎陽倉第269章 遼東城下210章 北邙山第205章 觀國公第342章 斬!斬!斬!第145章 元寶藏第300章 長城內外第79章 如此嬌嬈第276章 羅藝的憤怒第187章 老聃伏柱史第163章 李密第241章 伏允的祈盼第130章 各取其利第28章 河內世澤,太史家聲第328章 八月三十日第108章 俺要回家第76章 長生庫第271章 今上的大戰略第129章 俺是河北人第205章 觀國公第77章 昭武屈術支的出路第202章 逆天而行第293章 這也叫嘉賞?第338章 絕不言退第177章 借你人頭一用第269章 遼東城下第328章 八月三十日第171章 李建成第237章 年少輕狂第257章 搶人?第3章 胡楊林第6章 甲騎具裝第242章 失落的馮孝慈第221章 千鈞一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