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朕讓李明監國,誰贊成誰反對?
李世民:“呵,你現在還想‘回’你那破遼東嗎?”
李明:“兩個月前要不是父皇點將,我興許還在節度遼東。當然遼東沒什麼不好,但是長安對我來說可以更加海闊天空嘛。”
李世民“……有時候,你這臉皮都厚到讓我懷疑你不是我親生的。不管怎麼說,肯浪子回頭就好。”
李明:“可我這幾個月還是得去一趟遼東。”
李世民:“爲什麼?”
李明:“我離開那兒半年了,現在正是吞併高句麗的關鍵時期。反正錢荒剛剛徹底結束,我留着也沒什麼事兒了。”
李世民:“你爲什麼時至今日才斷言,錢荒徹底結束?”
李明:“因爲遼東剛來信,郵路恢復通暢,和幽雲的商貿也恢復了正常。”
李世民:“爲何要通過外貿判斷,信不過民部的統計?”
李明:“戰報會騙人,戰線不會。”
李世民:“……你這話一會兒別和唐儉說,他會和你拼命的。”
李明:“等我上臺後,一定要從頭整頓整頓官僚體系。”
李世民:“……也就是你,換別人我早把他砍了。你老子我還壯健呢!”
李明:“行吧行吧,就當我說錯話了。”
李世民:“……算了。開始嗎?”
李明:“開始吧。”
太極殿。
錢荒以後的第一次大朝會,正式拉開帷幕。
羣臣一進太極殿,便看見端坐龍榻上的當今聖上。
以及穩坐龍榻左手邊的,當今……皇十四子。
羣臣對此已經習以爲常,毫不意外。
處理錢荒的最開始,李明殿下就坐在那個位置了。
現如今,他又如此完美漂亮地解決了錢荒那一道難題。
那麼自然,他在那個位子上更是穩坐釣魚臺。
“諸位愛卿平身。”
李明威嚴滿滿地說道。
他開始享受這種操控一切的感覺了。
爭儲進展到現在,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李明如果再整個什麼“我只想保命”、“父皇我能辭職嗎”的幺蛾子,那就未免太矯揉造作了。
他攤牌了,他就是要當大統領。
“謝陛下。”
還真有不少大臣,就這麼把頭擡了起來。
然後猛然意識到什麼,又趕緊把頭低了下去。
“咳咳。”
李世民斜了那蹬鼻子上臉的臭小子一眼,乾咳一聲。
朝會開始。
由尚書左僕射房玄齡第一位發言。
在以前,陛下座下的頭把交椅,當之無愧是長孫無忌的。
但在處理錢荒的過程中,不知不覺間,發言的次序發生了調換。
羣臣都注意到了這個細節,只是都假裝沒發現而已。
“現如今,各地州縣重回安寧,國泰民安,商貿繁盛,田產富足,全天下基本擺脫了錢荒的影響……”
房玄齡鏗鏘有力地說:
“雖然南方秋收不順,湖廣地區出現歉收……
“但朝廷事先已有所準備,在工部的主持下,漕運暢通、賑濟物資往來無阻,受災地區的基本民生得以保障……”
李世民微微閉着眼睛,聽着房玄齡的國情總結匯報。
本輪通貨膨脹迭加通貨緊縮的經濟危機,已經徹底宣告結束,經濟和社會已經回到正軌。
大唐這臺戰爭機器結束了檢修,重新開始高速運轉起來。
“軍隊和後勤準備得如何了?”李世民發問。
此次北伐的統帥、兵部尚書、定襄道行軍大總管李世績回答道:
“糧餉充足,各都督府精兵八萬已駐屯雲州。
“只待陛下下令,即可渡過大河,翻越長城,與阿史那思摩的突厥部落會合,共同北伐薛延陀。”
多少?拔萬?
李明心裡有些納悶。
高句麗打他一個小小的平州,都前後動用了差不多十五萬人。
雖是傾巢出動,但也在高句麗國力可以支持的範圍極限。
大唐比高句麗猛那麼多,怎麼打個滅國之戰反而這麼摳摳搜搜的,纔出動八萬人?
薛延陀可不是什麼小把式啊。
雖然危害不急當年的突厥,但也是在京城策劃或參與策劃多起陰謀的大國。
不過,李明沒有在朝堂上提問,而是把這個問題壓在心底裡。
“我國八萬精兵的主要任務是殲敵,都是全甲的精兵,不是民夫,不少了。李世績,你可要小心使用。”
李世民像是看出了李明的疑問,主動解釋道。
李世績以爲這話是和他說的,立答:
“是!”
八萬訓練有素的全甲精兵,可不是高句麗那種隨便拉起來湊數的十五萬填線寶寶。
那是一個農業帝國巔峰的精銳,等於八萬副盔甲、上萬匹戰馬。
以及至少八十萬後勤民夫在後方的支持。
這些精兵如果運用得當,毫不誇張地說,那是能夠以一當百的。
當年統一全國的戰爭中,薛萬徹就是率領二百敢死隊,從背後突襲竇建德的十五萬農民軍,殺得敵方四散潰逃。
在生產力不發達的農業社會,能湊出這麼多脫產的精兵和民夫出國遠征,已經差不多是極限了。
不能以李明主持的遼東自衛反擊戰爲參考。
因爲當時是在境內抵抗高句麗侵略,全民皆兵,動員率可以拉到很高。
如果要離開遼東主場作戰,那就完全不是一碼事了。
李明也湊不出幾千全副盔甲、完全脫產的職業軍人。
“至於此次北伐的帶路、牽制和後勤,則要仰賴阿史那思摩的突厥部衆……”
李世民託着腦袋思考:
“阿史那思摩能力有限,這些任務壓在他肩上有些重了……”
岑文本立即啓奏:
“啓稟陛下,何不從薛延陀以東獲得援助,兩面夾擊呢?”
李世民眉頭一挑:
“薛延陀以東,大鮮卑山(即大興安嶺),那裡是室韋部落的聚居地……
“你是說,要聯合室韋?”
岑文本點頭:
“室韋部落同樣苦於薛延陀的暴虐,可以聯合。”
李世民對此不以爲然:
“室韋人長期遊離化外,可以依靠麼?”
室韋在東北,而說到東北,那李明可就不困了:
“室韋在高句麗以西,常年騷擾其邊境,分分合合,反覆無常,不可信任。”
對大唐來說,高句麗是蠻夷;而對高句麗來說,室韋是蠻夷。
和蠻夷的蠻夷搞在一塊兒,多少有點抽象了。
岑文本爭辯道:
“自隋朝以來,薛延陀部落世代向中原王朝稱臣納貢,忠心可鑑,爲何不信?”
李世民有些拿不定主意。
岑文本更向前一步:
“臣願出使室韋,鼓動三寸不爛之舌,讓胡人甘爲唐軍先鋒。
“若此行不成,臣願受一切處置!”
“那倒不必如此,蠻夷之心,強求不得。”李世民寬宏大量地說:
“不過,卿若能爭取到室韋人的協助,那自然是極好的。”
白給的人力,誰不要啊?
李明也沒有反對的理由。
“臣,必不辱命。”
岑文本領命退下。
就這麼愉快的欽定了,由他出使大鮮卑山的室韋部族。
而說到出使,大家自然而然地想起了另一個人。
黃門侍郎劉洎出列啓奏:
“契苾何力出使薛延陀,以與匪首真珠可汗討論和親之名,探取敵營虛實。
“可數月以來,他渺無音訊。
“臣以爲,他定然是背叛大唐,投降了薛延陀。”
他的這番彈劾,也收到了不少大臣的支持和附議。
“是啊,契苾何力祖上也是鐵勒人,和薛延陀同氣連枝。”
“胡人不可信啊。”
之前大傢伙忙於處理錢荒,差點把出使敵營的契苾何力老哥給忘了。
現在想起來,才猛然發現,那位精唐老哥居然幾個月沒有回一封信。
薛延陀離關中再遠,也不至於信使到現在都還沒有爬到吧?
“放屁!”
契苾何力的老基友、工部尚書薛萬徹擼起袖子,要給血口噴人的劉洎一電炮。
“放肆!”
李世民勃然大怒。
6◇9◇書◇吧
薛萬徹這才意識到,自己闖禍了,殿前失儀了。
他立刻面如土色,下意識地望向陛下身邊的小領導。
活像一條打碎了碗盞的小狗。
寧在大朝會上罵人,寧比我還牛逼……李明心裡吐槽,很自然地接過話題:
“我覺得契苾何力不會叛唐。”
李世民也點頭:
“朕也這麼覺得,北方草原不比中原,他大約是遭遇了什麼枝節,卿等姑且耐心等着吧。”
這事兒就這麼輕鬆地揭過了。
崔仁師兼着殿中侍御史,有指出殿前失儀、糾正百官言行的職責。
他趕在其他大臣發難之前,率先糾劾薛萬徹:
“工部尚書失儀,應罰俸一月。”
才扣一個月工資,這和沒處罰有什麼區別……朝中良心未泯的大臣們,對十四奸黨互相包庇的赤果果行徑感到震驚。
但在他們發言以前,李世民嚴肅地點點頭:
“準!”
在十四奸黨最大保護傘的保護下,薛萬徹也被輕拿輕放了。
而朝會,也進行到了大家期盼已久的彈劾環節。
經濟危機時期的幾次朝會,羣臣萬衆一心抗擊錢荒
所以連續幾個月,沒有一人發起彈劾。
現如今,經濟危機已經解決,而戰爭還沒打起來。
閒出屁來的羣臣,又開始了喜聞樂見的互相檢舉、彈劾。
原魏王黨的岑文本、劉洎同時發難:
“臣等彈劾江夏郡王李道宗,長期滯留突厥之地未歸,恐有二心。”
李明也在龍榻上託着腦袋:
“真的嗎?我不信。”
“朕也不信。”
李世民附議,乾脆利落地又替十四奸黨擋下了一記進攻。
陛下,您這樣就沒意思了……被李世民這麼拉偏架,大夥兒突然沒有了彈劾的興致。
就在冷場的時候,全程安靜得出奇的長孫無忌,開口了:
“臣以爲,既然錢荒已解,那爲此採取的臨時措施,都可以陸陸續續撤掉了。
“而爲此設立的一些臨時職位,譬如‘同門下中書平章事’、‘參知軍國政事’等,是否也應該裁撤?”
此言一出,太極殿爲之一靜。
大司空這是要奪李明殿下的權。
兩邊終於正式對上了!
對於這位“舅舅”的發難,李明卻沒有什麼表示。
他也早就想卸掉這個職位了。
堂堂君主候補,卻頂着個文官的職位,他自己也覺得彆扭。
是不是還要每天上班打卡,還要定期開朝會啊?
想去遼東,是不是還得向衙門遞交假條啊?
荒謬!
所以,李明雖然替兩位馬仔說話,但對自己的問題,他卻一言不發。
無官(皇帝、儲君不算官)一身輕,你不彈劾,老子自己都要辭職。
房玄齡立即上奏:
“臣以爲……”
話音未落,他發現,李明在向他微微搖頭。
老房不知道爲什麼殿下對褫奪自己權力的舉動視若無睹。
但老房覺得,殿下這麼做,必定有他的道理。
“臣以爲……這兩個職位還可以再續一續。”
房玄齡壓下滿肚子的反駁,隨便糊弄了一句,便退下了。
在他的示範之下,其他十四黨徒也識相地沉默了。
這麼順利的彈劾,連長孫無忌都感到驚訝。
怎麼我還沒使力,奸黨就投了?
而更讓他驚訝的是,雖然十四奸黨退出了辯論。
可其他大臣,居然不同意!
在李明主政的這段時間裡,不少人被他的治理手段所折服,成了十四黨的“野生粉絲”。
他們堅決反對李明被奪權。
而在朝堂上,長孫無忌、李世績等堅定的嫡子黨也不是沒有野生的支持者。
他們或是門閥士族、鄉紳鄉賢等“優秀文化遺產”的堅定保護者。
或是在錢荒之中大發國難財、擔心被李明利用錢莊的賬本秋後算賬的,太想進步的進步分子。
雙方立刻擺開擂臺,就李明在朝中職位的去留問題,展開了激烈的辯論。
連李明都看傻了。
真奇怪,明明咱十四奸黨的黨羽都還沒出力來着……
李明這才恍然意識到,自己和皇帝的真正差距。
明明自己都這麼強烈地暗示了,可大夥兒還是沒有get到啊。
沒想到有這麼多路轉粉、黑轉粉的粉絲,硬是要把他往上擡。
唉,太受歡迎了,他也沒有辦法呀……
“諸位愛卿,稍安勿躁。”
最後,還得是李世民出來打圓場。
“輔機所言即是,用於處理經濟危機的權宜之計,在危機結束以後,確實應該盡數取消。”
在羣臣驚訝的目光中,李世民緩緩宣佈:
“‘同門下中書平章事’、‘參知軍國政事’,這兩個職位取消。”
李明鬆了口氣。
總算能回趟遼東了。
羣臣譁然。
這倆職位的權力太大了,已經凌駕於宰相之上、幾乎要成爲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丞相”了。
所以,被取消並不奇怪。
奇怪的是,現在坐在這兩個位子上的,正是如日中天的皇十四子,李明!
不僅是十四奸黨、以及站在李明這一邊的大臣。
連長孫無忌這一邊,也對陛下這爽快的態度感到納悶。
明明在彈劾薛萬徹、契苾何力和李道宗登十四黨成員時,李明只需張張嘴,陛下就親切地替他擋下。
怎麼輪到李明自己被彈劾時,陛下卻如此爽快地撤了李明的職?
又不是衆望所歸,除了十四黨以外,許多中間派的大臣也是站在李明這一邊的呀!
“至於擔任同平章事、參知政事的李明,朕另有任用。”
似乎是爲了解答大家的問題,李世民解釋道。
鬧騰的朝堂爲之一靜,落針可聞。
“接下來,北伐薛延陀便是大唐的頭等大事。”
李世民緩緩地說道:
“內政的事你們去辦,朕的事多,朕要把精力放在軍事上面。
“大部隊開拔後,朕便要御駕親征。”
對這位六邊形皇帝御駕親征的決定,羣臣沒有一個人反對。
“難道說,讓他……?!”長孫無忌意識到了什麼,頓時面無血色,嘴角抽搐。
李世績同樣有了這個意識,嘴脣抿緊,除此之外並沒有太大的反應。
“但羣龍不可一日無首,朕不在的這段時間,需要有一人坐鎮國內,總攬大局。”
李世民看着座下一張張或企盼、或震驚、或頹喪的臉,一字一句說道:
“朕令李明監國,卿等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