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五十六章 浴血奮戰(一)

天色將晚,白沙城外塵土揚揚,衆人一直守在城頭上,觀察遠處吐蕃軍的變化,李躍動員了白沙城所有的力量,百姓幫忙運輸滾木火油等守城工具,而所有的士兵則聚集在白頭上,弓箭手時刻準備着迎接敵人的進攻。

吐蕃軍遲遲沒有動靜,但是李躍等人都明白,達化縣此時恐怕也已經凶多吉少,而吐蕃軍停留在白沙城外,今晚必然會有一場惡戰,白沙城所有人的性命都只能依靠他們自己了。果然在夜色的朦朧掩映下,不斷有吐蕃的軍隊增援而來,轉眼間,白沙城外面就人頭涌動,到處都是火把,看情形吐蕃軍已經超過了五六千。

衆將士都等着李躍的指示,敵衆我寡,實力懸殊,一種悲觀的情緒在蔓延。李躍這個時候表情十分凝重,他回頭對趙辰吩咐道:“吩咐下人,殺豬宰羊,犒勞士兵。估計吐蕃軍兩個時辰之內就會發動攻城。”

趙辰急忙命人下去準備,另一邊,李躍吩咐齊風,白沙城內除了老幼婦孺,其餘所有能夠拿起刀槍的男丁全部聚集起來。

一個時辰過後,城樓內肉香四溢,李躍走下城樓,四百多個老兵與五百人的新兵都神色嚴肅的緊緊握着兵器,李躍走到士兵前列,從第一排走到最後一排,將這些士兵們的面目認真地記在心裡,過了今晚,如果還能活下來,都將是一種幸運。

一聲令下,士兵們拿着碗筷,盡情的吃肉,平日裡伙食裡面有點肉絲都是一種福氣,今天可以放開的吃,哪怕今晚可能會死,見了閻王爺也不要做個餓死鬼。所有人狼吞虎嚥的吃着香噴噴的肉,風雲殘卷一般,事實上,白沙城內所有的豬羊都差不多進了鍋,慢慢十幾鍋很快就被大家處理完了。

李躍心中清楚,吐蕃軍順勢而來,兵多將廣,而白沙城或許在他們的眼裡只是一座微不足道的小城鎮,吐蕃軍的第一波進攻肯定會傾盡全力,十分猛烈,只要能夠撐過這一晚,所謂一而盛,再而衰,三而竭,後面在心理上守軍就會越來越有信心,這仗纔有的打,所以今晚的守衛戰事關着生死存亡。

喝足飯飽之後,李躍給每個士兵分下一大碗酒,他站在前方的高臺上,士兵們吃飽了飯,將最初對敵人的恐懼漸漸的隨着飯食一齊消化掉了,李躍的手中端着一碗酒,對着下面的八百唐軍朗聲說道:“諸位將士,現在城外匯聚了六千多個吐蕃軍隊,今晚就會進攻我們白沙城,敵衆我寡,想必看到這番場景,有的人害怕了,緊張了,怯戰了,想要退縮了。甚至已經起了其他的心思。請你們看看周圍的兄弟,身後的同胞親人,看看他們眼睛,,你們還能害怕,能退縮嗎?”說到這裡,面對李躍鎮定的掃視,隊伍中一些士兵不由得低下頭,不敢應視。彷彿被周圍無數火辣辣的目光嘲笑着,被遠處無數的百姓的滿心的期待所唾棄,使人羣中自己的親人所失望。

李躍停頓了好一會,場面靜悄悄的落針可聞,漸漸的那些心中滿是羞愧的士兵一個個擡起頭,堅定的迎着主帥的注視,戰勝了自己的心裡。李躍這才繼續大喊道:“吐蕃蠻胡入侵我們家園,而我們是要保護家園親人,所以我們佔着正義的大勢,這是人和;敵人有六千人,三千騎兵,三千步兵,攻城的部隊一定只有那三千人,而我軍一共八百多人,更有城池的地理優勢,這是地利。只要我們堅守住,援軍隨時可能到來。所以敵人看似強大,實則天時地利人和都在我們這一邊,何須膽怯,何須恐懼,何須畏懼它們。再者我們入軍爲伍,爲的就是保家立命,在戰場上獲取功名,現在我們的家在哪裡,命在哪裡,他們就在我們的身後,守不住白沙城,我們的妻兒父母就要遭受入侵之敵的凌辱殺害,我們後退一步,他們就多一分危險,除了殺死這幫狗孃養的吐蕃人,你們還有退路,還需要退路嗎?”

八百個唐軍彷彿被激發出了無限的力量,只剩瘋狂的戰意與殊死一搏的勇氣,一個個揮舞着武器激動的大喊道:“唐軍必勝,唐軍必勝。。。”

聲音呼嘯着穿透了雲層,遠遠傳到幾十裡外,正在調兵遣將佈置進攻的莫連幹驚訝的擡頭望了過去,這是危險的信號,自己可能要面對的不再是幾百個唐軍,而將是與一羣不怕死的瘋子戰鬥,一個瘋子不可怕,可怕的是一羣不怕死的人,這可能又是那個少將激發出來的鬥志。這無疑加劇了他要除去李躍的決心。而許多吐蕃的士兵不禁爲之膽寒,紛紛仰着頭,想要看清楚發生了什麼。

李躍擡手示意大家停下來,大喊道:“本將今天把話摞在這裡,按照朝廷的賞賜:斬得贊普者封異性王,斬獲大將軍者授大將軍,斬獲其下屬者授中郎將,此戰所有功勞,我李躍以自身名義起誓,親自到長安爲衆位請功,所有犧牲者,我保證他的親人家屬後半輩子衣食無憂,享受富貴,祖孫三代由我李家負責。而本將也無需隱瞞,家父便是朝廷刑部尚書李適之。這個承若便算我李躍代替李家所立,但有所違,讓我李家不得善終。”

這句話就好像在炸彈上面撒了火藥,被熊熊大火所點燃,趙辰齊風一齊跪倒在隊列前,大喊道:“願爲校尉戰死沙場。”後面士兵跟着一齊跪倒,整齊的喊道:“願爲校尉戰死沙場。”

李躍心中也激動萬分,舉起大碗,一飲而盡,咔擦一聲,狠狠的雜碎在地上,下面的士兵們也痛快的喝完大碗酒,砸在地上。堅定不移的站起身,各司其位,等待着敵人的到來。

果然,申時剛過,黑壓壓的吐蕃軍就舉着盾牌,擡着雲梯,緩慢的逼近白沙城。李躍命令城內的一百名陌刀隊與另外一百多的騎兵營韜光養晦,保存力氣守在城門內側,剩餘的七百多個士兵分爲三隊,輪換守城,這樣有利於戰士們節省體力。

城頭上

,李躍趙辰齊風穿着鮮亮的甲冑,各守一側,城上的弓箭手已經搭箭啦弦,隨時準備聽命令開弓。滾木石頭焦油等守城工具也都準備就緒,當吐蕃軍移動到距離白沙城兩百步的時候,李躍仍然沒有下達命令,直到吐蕃軍移動到不足一百五十步,才果斷下令放箭。

箭雨如同蝗蟲一般壓了過去,只不過吐蕃軍訓練有素,利用盾牌形成一個鋼鐵屏障,即使這樣,經過幾輪密集式放箭,也有一些士兵被箭雨穿過縫隙射死。經過好幾輪箭雨的打擊,吐蕃攻城的軍隊已經接近到不足五十步,城頭上停止了放箭。所有的守軍開始兩人一組,將滾木擡起來,時刻準備砸下去重擊敵人。

很快,吐蕃軍就像遍地的蟲子一般爬到了城下,然後將雲梯搭到城頭的上半部,白沙城的士兵見時機已到,在李躍的命令下,無論是石頭,還是滾木都一股腦的砸下去,一瞬間,九幽將近上百的吐蕃士兵被這些重物或砸死或壓死。

然而這只是前奏曲,前面的士兵死了,後面就會有源源不斷的吐蕃軍跟上來,他們沿着雲梯,不斷的嘗試的往上爬,耳邊盡是喊殺聲跟痛苦的哀嚎,這個時候,一些吐蕃士兵趁着守軍滾木等用完的間隙,摸上了城頭,頓時短兵相接,一個個吐蕃兵被唐軍狠狠的殺死,守軍一個個悍不畏死,哪怕對敵人刺中了要害,也要拼着最後一口氣抱着對方跳下城樓,與敵人玉石俱焚。

城頭上一下子陷入了亂戰,源源不斷的吐蕃軍躍上牆頭,想要守住一個缺口,掩護更多的同伴上城,唐軍豈能給他們這個機會,拼死與對方肉搏,剎那間,城頭上都出橫列着斷壁殘桓,戰爭已經進入到白熱化了。漸漸的守軍眼看就要受不住對方猛烈的直撲。

李躍揮刀擋住一個敵人的刀面,一個迅速的側轉,將敵人殺死,然後回頭大喊道。“二隊的士兵都給我頂上來。”隨着生力軍的加入,情勢終於得到好轉,慘烈的戰鬥持續了一個多小時,吐蕃軍漸漸的都被殺了下去。莫連幹在遠處觀望,第一波進攻已經進入了尾聲,果斷的選擇鳴金收兵。

吐蕃軍飛快的拖着受傷的戰友,擡着雲梯緩緩地退了回去,城頭上的守軍終於鬆了一口氣。大家都靠在城牆的內側喘着氣,僅僅第一波進攻,守軍就損失了一百多條生命,一個時辰之前大家還在一起吃肉喝酒的同伴,現在卻冰冷的躺在地上,戰爭何其殘酷,李躍心中很凝重,表面上卻仍然裝作自信從容的樣子。指揮百姓將遇難的士兵擡下去,對一些傷員進行治療。

士兵們看到李躍淡定若素、不急不躁的樣子,一個個好似吃了定心丸,內心也安穩了許多,李躍滿身血跡的一面指揮部隊,一面對士兵們進行安慰,很認真的從東牆頭走到西牆頭,看着他們正在半靠在城頭,恢復着體力。將每個士兵的臉龐牢牢的記在心裡。然而戰爭纔剛剛開始。

(本章完)

正文_第一百零九章 真正的謀士正文_第一百零七章 明爭暗鬥(二)正文_第一百五十九章 雪山聖女正文_第一百九十三章 閃電戰之勢如破竹正文_第九十二章 笑裡藏刀正文_第一百三十七章 東宮太子正文_第二百零九章 一片冰心在玉壺正文_第三十二章 英雄救美(三)正文_第七十七章 一觸即發正文_第九十四章 墜入凡間的酒鬼正文_第一百八十二章 自古逢秋悲寂寥正文_第二百一十二章 放虎歸山正文_第一百六十七章 楊國忠的直覺正文_第一百三十二章 十大豪俠正文_第一百零三章 殺機(二)正文_第一百七十六章 白色恐怖正文_第一百零四章 小將南霽雲正文_第一百一十四章 推到昭陽公主正文_第一百六十六章 圖謀天下,都是被逼的正文_第六十一章 大意失鐵城正文_第一百一十六章 尋訪民情正文_第八十九章 掩人耳目正文_第七十八章 你不要命啦正文_第一百九十四章 解放奴隸正文_第一百九十四章 解放奴隸正文_第一百六十五章 酒後迷情正文_第一章 長安新貴正文_第一百七十七章 君非君正文_第三十九章 來者不善正文_第二百一十三章 露出爪牙正文_第一百二十一章 慘痛失利正文_第十九章 洞房花燭夜正文_第一百七十三章 底牌(一)正文_第一百六十九章 禍起蕭牆正文_第五十九章 屠城(一)正文_第一百九十九章 西域以西正文_第一百零七章 明爭暗鬥(二)正文_第一百五十八章 陌刀之威正文_第三十九章 來者不善正文_第五十九章 屠城(一)正文_第四章 聞香識女人正文_第二百零三章 一個時代的落幕(一)正文_第一百九十二章 胡鬧正文_第二百二十章 逆天而行正文_第三十六章 低調收場正文_第一百八十八章 佳人正文_第一百一十四章 推到昭陽公主正文_第一百零二章 殺機(一)正文_第一百六十九章 禍起蕭牆正文_第一百四十一章 兇名在外正文_第一百三十章 山雨欲來正文_第一百三十九章 圖謀不軌正文_第二百零三章 一個時代的落幕(一)正文_第一百五十六章 翻山越嶺展霸途正文_第一百九十八章 殺得千百萬,是爲雄中雄正文_第一百一十六章 尋訪民情正文_第八章 霸田正文_第一百九十三章 閃電戰之勢如破竹正文_第一百二十章 立功心切的皇甫惟明正文_第一百四十五章 楊氏崛起正文_第六十六章 拜訪權宦正文_第九十八章 卿本佳人正文_第五十六章 浴血奮戰(一)正文_第一百七十七章 君非君正文_第五十一章 小人當道正文_第七十一章 奇計滅賊(二)正文_第二百二十章 逆天而行正文_第一百八十七章 星星之火正文_第二十四章 馬賊(下)正文_第一章 長安新貴正文_第六十四章 一笑淡情愁正文_第一百二十二章 軍令狀!正文_第十七章 春風得意正文_第二章 鬧市受辱正文_第一百八十四章 三年正文_第三十四章 敲山震虎正文_第五十五章 馬遂遇險正文_第一百五十五章 王者之心正文_第二百一十七章 枉 枉 枉!正文_第一百九十六章 以少勝多正文_第六十四章 一笑淡情愁正文_第一百三十八章 把我的黑暗留給自己正文_第九十四章 墜入凡間的酒鬼正文_第一百四十七章 故人正文_第三十六章 低調收場正文_第三十七章 狀元郎的示好正文_第二十一章 深藏不露正文_第七十章 奇計滅賊(一)正文_第二百章 吐蕃滅亡正文_第一百七十六章 白色恐怖正文_第一百一十七章 厲兵秣馬正文_第二十四章 馬賊(下)正文_第一百四十二章 你情我願,各取所需正文_第一百五十三章 李林甫的小算盤正文_第一百七十二章 趕盡殺絕(二)正文_第十三章 煙火正文_第三十九章 來者不善正文_第一百六十四章 李代桃僵正文_第二百一十九章 潼關失守
正文_第一百零九章 真正的謀士正文_第一百零七章 明爭暗鬥(二)正文_第一百五十九章 雪山聖女正文_第一百九十三章 閃電戰之勢如破竹正文_第九十二章 笑裡藏刀正文_第一百三十七章 東宮太子正文_第二百零九章 一片冰心在玉壺正文_第三十二章 英雄救美(三)正文_第七十七章 一觸即發正文_第九十四章 墜入凡間的酒鬼正文_第一百八十二章 自古逢秋悲寂寥正文_第二百一十二章 放虎歸山正文_第一百六十七章 楊國忠的直覺正文_第一百三十二章 十大豪俠正文_第一百零三章 殺機(二)正文_第一百七十六章 白色恐怖正文_第一百零四章 小將南霽雲正文_第一百一十四章 推到昭陽公主正文_第一百六十六章 圖謀天下,都是被逼的正文_第六十一章 大意失鐵城正文_第一百一十六章 尋訪民情正文_第八十九章 掩人耳目正文_第七十八章 你不要命啦正文_第一百九十四章 解放奴隸正文_第一百九十四章 解放奴隸正文_第一百六十五章 酒後迷情正文_第一章 長安新貴正文_第一百七十七章 君非君正文_第三十九章 來者不善正文_第二百一十三章 露出爪牙正文_第一百二十一章 慘痛失利正文_第十九章 洞房花燭夜正文_第一百七十三章 底牌(一)正文_第一百六十九章 禍起蕭牆正文_第五十九章 屠城(一)正文_第一百九十九章 西域以西正文_第一百零七章 明爭暗鬥(二)正文_第一百五十八章 陌刀之威正文_第三十九章 來者不善正文_第五十九章 屠城(一)正文_第四章 聞香識女人正文_第二百零三章 一個時代的落幕(一)正文_第一百九十二章 胡鬧正文_第二百二十章 逆天而行正文_第三十六章 低調收場正文_第一百八十八章 佳人正文_第一百一十四章 推到昭陽公主正文_第一百零二章 殺機(一)正文_第一百六十九章 禍起蕭牆正文_第一百四十一章 兇名在外正文_第一百三十章 山雨欲來正文_第一百三十九章 圖謀不軌正文_第二百零三章 一個時代的落幕(一)正文_第一百五十六章 翻山越嶺展霸途正文_第一百九十八章 殺得千百萬,是爲雄中雄正文_第一百一十六章 尋訪民情正文_第八章 霸田正文_第一百九十三章 閃電戰之勢如破竹正文_第一百二十章 立功心切的皇甫惟明正文_第一百四十五章 楊氏崛起正文_第六十六章 拜訪權宦正文_第九十八章 卿本佳人正文_第五十六章 浴血奮戰(一)正文_第一百七十七章 君非君正文_第五十一章 小人當道正文_第七十一章 奇計滅賊(二)正文_第二百二十章 逆天而行正文_第一百八十七章 星星之火正文_第二十四章 馬賊(下)正文_第一章 長安新貴正文_第六十四章 一笑淡情愁正文_第一百二十二章 軍令狀!正文_第十七章 春風得意正文_第二章 鬧市受辱正文_第一百八十四章 三年正文_第三十四章 敲山震虎正文_第五十五章 馬遂遇險正文_第一百五十五章 王者之心正文_第二百一十七章 枉 枉 枉!正文_第一百九十六章 以少勝多正文_第六十四章 一笑淡情愁正文_第一百三十八章 把我的黑暗留給自己正文_第九十四章 墜入凡間的酒鬼正文_第一百四十七章 故人正文_第三十六章 低調收場正文_第三十七章 狀元郎的示好正文_第二十一章 深藏不露正文_第七十章 奇計滅賊(一)正文_第二百章 吐蕃滅亡正文_第一百七十六章 白色恐怖正文_第一百一十七章 厲兵秣馬正文_第二十四章 馬賊(下)正文_第一百四十二章 你情我願,各取所需正文_第一百五十三章 李林甫的小算盤正文_第一百七十二章 趕盡殺絕(二)正文_第十三章 煙火正文_第三十九章 來者不善正文_第一百六十四章 李代桃僵正文_第二百一十九章 潼關失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