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在流逝,彷彿走馬觀花一般,又過了三年。
李躍已經到了而立之年,看起來更加成熟穩健,這三年來,李躍大力發展隴右的軍政經濟,現在隴右兵強馬壯,白虎營發展到兩千人的隊伍,而青龍營發展到八千人,最關鍵的是這一萬精兵都是按照李躍的標準訓練出來的特種部隊,收斂鋒芒三年,厲兵秣馬,換來的是強大軍備儲蓄。
有錢纔有資本,隴右境內百姓安居樂業,政治清明,隨着不斷到來的流民,人口的劇增爲兵力的擴充提供了有利的條件,三年前,隴右一共七萬四千兵馬,三年後,隴右軍已經擴充到十二萬,整整增加了近五萬兵馬,招兵買馬就是燒錢的勾當,當然,士兵的擴充也得益於吐谷渾的有利條件。
吐谷渾不僅爲隴右軍提供了戰馬,並且李躍將招收的士兵除了安置在原來的兵力配置之中,剩餘的兵馬全部安置到吐谷渾,另成一軍,隸屬於安仁軍麾下,一方面可以提防吐蕃的侵犯,另一方面也可以極大地省出空間,而吐谷渾正是個練兵的最佳場所。
擴軍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雖然說節度使擁有當地的軍政大權,不過也要在可以承受的範圍內進行擴軍,軍用物資以及士兵的軍餉必須能夠承受得起,否則朝廷每年撥給邊疆的糧餉是固定的,兵力的增加所帶來的物資壓力,只能靠節度使自己解決,李躍正是依靠幾年來隴右經濟的發展,纔敢於擴充兵力。
涼州境內,民風淳樸,三年來,郭煥與李躍兩人一手抓軍事,一手政治,而經濟商業方面主要由馬襄打理,韋彥也在一旁進行協助,這才緩解了馬襄的壓力,政治軍事經濟齊頭並進,一切已經步入正規,李躍與郭煥纔可以放鬆下來。
話說隨着時間的推移,父母都在身邊,李躍的心也漸漸安穩下來,李躍也爲馬遂相了一門親事,隴右的一個世家大族,女子也算是出自名門之後,將馬遂的終身大事安頓妥當,馬襄也年紀不小,馬襄對李躍的心思大家都看在眼裡,最後由許夫人出面,親自認可了這個媳婦,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馬遂長兄爲父,也點頭同意,李躍對馬襄原本只是當作妹妹來看待,只不過頂着巨大的壓力,想反對也是不成了,抱得美人歸,
也算是給了馬襄一個名分。
無論從哪方面講,美貌智慧,馬襄都很出色,只能說李躍得了便宜想賣乖卻怕被淹死在身邊親人的口水之中,勉勉強強再娶了一個妻子,崔語凝、楚蓮香、馬襄三個妻子,三女各有所長,馬襄要經常打理生意上的事情,所以很少在家,而崔語凝與楚蓮香兩個嫺熟溫柔的性子,更不需要李躍擔心家裡鬧彆扭的事情了。
三年過去,李躍的兒子李清已經長大了,由於打小在西北長大,在李適之的教養下,兒子的性格很開朗活潑,整天纏着爺爺講東講西,家裡無論是李適之許夫人,還是楚蓮香等人都把李清當寶貝一樣寵着,所以這孩子雖然只有六歲多,在涼州城內卻是無法無天,鮮有讓他怕的主,隴右節度使的小公子,青龍少帥的兒子,前宰相的孫子,莫說有人敢欺負他,在大街上,小李清根本就是肆無忌憚,看到別人家秀麗可愛的小姑娘,就開始少不了上去搭訕調戲,很多人都不由得感嘆,小李清長大後不知要禍害多少少女了。
只有在李躍面前,小李清會顯得很乖巧,非常懂事,有一次大清早,李躍正在與楚蓮香共赴雲雨之事,忽然小李清推門而入,幸而小傢伙沒有看到爹孃正在做什麼,被李躍糊弄過去,不過,沒過幾天,小李清或許是一時興起,玩性大發,跟南霽雲的小女兒一起玩耍的時候,將人家小姑娘壓在身下,小孩子家家不懂事,但是這一幕卻被南霽雲的妻子看了個正着,一番折騰,小李清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就被訓斥了一頓,最後可憐巴巴的樣子,眼淚在眼眶裡打轉,最後還是被許夫人制止,安慰了一番,這才悻悻然地睡着了,最後倔強地來了一句“人家只是跟妹妹玩。。”
對於這場鬧劇,弄得李躍都不知道該怎麼跟南霽雲講,而李適之雖然寵溺孫子,卻也不知道該怎麼來解釋,畢竟禮儀之邦,男女授受不親,發生這檔子事情,實在讓李躍這個做父親的臉沒出放,還是李適之的一句話化解了這場鬧劇。
“不如給兩孩子定下娃娃親,以後讓清兒娶了晴兒,雙方也都不是外人,親上加親,豈不是一樁美事。”
聽到李適之這樣講,南霽雲本來就對小孩子之間這樣的小事沒有掛在
心上,倒是他的妻子,也就是晴兒的母親,笑得合不攏嘴,女兒家小心眼,這中間的關係可就大了去了,而南霽雲也並不反對,自己的女兒許給李躍的兒子,算是高攀了。
三年期間,李躍對朝廷的態度就是敬而遠之,而李林甫似乎也沒有找李躍麻煩的意思,明眼人都看得出來,依照李林甫的性格,按理說是不會放任李躍不斷崛起的,只是從各種情況來看,似乎兩人之間形成了某種協議,雙方互不干涉。
而這兩年,李林甫在朝廷的威望越來越大,已經沒有任何人可以威脅到他的地位,若說李林甫還有敵人,那就是太子了,在對付太子的問題上,李林甫無所不用其極,韋堅,皇甫惟明,杜有齡,王忠嗣,這些案子李林甫每一次都眼看快要搬到太子,重立東宮,只可惜都功敗垂成,這中間起最大的作用的還是高高在上,執掌天下的天子李隆基在中間平衡,否則李亨恐怕早就在李林甫的傾軋之下被打倒。
三年間,李林甫也算是看透了其中的關鍵,最後李林甫索性明火執仗地要求皇帝廢去李亨,改立慶王李琮爲太子。李林甫的依據是按照嫡長子則立長的原則,將李琮立爲皇位繼承人。“古者立儲君必先賢德,非有大勳造於社稷,則莫若元子。”傳統與原則就是這樣。
然而李隆基聽了李林甫的建議,卻以“慶王早年狩獵,被貂傷面甚重,已破相”而拒絕。
李林甫縱然用“破面不愈於破國”這樣針鋒相對的話來反駁,可惜李亨是萬分的謹慎,萬分的孝順,沒人能找出什麼過失和不當,讒言無從生起,最後李隆基還是打消了換太子的念頭。
在對付李亨的問題上,李林甫已經算是黔驢技窮,他的爪牙遍佈朝廷各個角落,而經過三年,權力上升最快的,是楊國忠,這個隨着楊玉環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小混混,搭着楊玉環的船,在爲李林甫死心塌地的賣命陷害別人的前提下,青雲直上,升遷速度簡直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短短三年,他就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混混爬到了朝廷中樞的第二號人物,而第一號人物自然是李林甫,那個原本一直壓在楊國忠頭上的兩個人,則只剩下王珙一人!至於楊慎矜,則成爲了兔死狗烹的犧牲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