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論功行賞

大唐似乎還沒有轉變過來自己的地位,塞北的大漠,橫跨陰山以南,盡數沒入唐國版圖,這種事情以前只有在夢中才出現過,可現在,它就真實的出現在眼前,讓人恍如夢中。

東突厥既已滅亡,餘衆或入西域,或北附薛延陀,而來降唐者尚有十餘萬口,怎樣安置這些降唐的突厥人,成爲了當下一大問題。爲此,李二專門在太極殿召開了御前會議,討論一個妥善的解決方法。

參加會議的人很多,最近風頭正盛的徐陽也在其中,此外,還有一些來京辦事的都督。

與會期間,大家議論紛紛,各抒己見,多數人認爲:突厥擾中原已久,今幸而破亡,非慕義自歸,可悉數遷到充、豫空閒地帶,使習耕織,這樣百萬之虜,由是中國有加戶,而漠北遂空也。

中書侍郎顏師古不同意在充、豫等地安插這些突厥人,只見他一襲白衫,和他老爹顏之推一樣,腰桿挺得老直,在大殿上傲然道:“突厥、鐵勒,自古以來,未能使其臣服。請置於河北,分立酋長,領其部落,可保永世無虞也。”

禮部侍郎李百藥聽了顏師古的話,點了點頭,後又搖了搖頭,他端起袖子,上來奏道:“突厥雖雲一國,但以種族羣分,各有酋首。今宜就其離散,各遣還本部,置其君長,互不臣服。國分則弱而易治,勢均力敵則難以相互吞併。各自保全則不能與中原抗衡,臣以爲印在定襄設置都護府,作爲統奴。纔是安邊長策。”

旁邊站着的夏州都督竇靜來自地方。最瞭解突厥人。上來奏道:“戎狄之性,猶如禽獸,不可以刑法威,不可以仁義教,首丘之情,外易忘也。置於中國,有損無益,恐一旦生變。犯我王土,西起部落,使其權弱勢分,易爲不羈,這樣才能使其長爲藩臣,永保我邊塞。”

這三人都是官職較高的,說的也都是有自己的道理,長孫無忌便總結道:“徒突厥與充、豫之間,離其本土,有違物性。非御化之道。若驅逐塞外,亦非王道也。使其東漢光武帝之辦法,置降匈奴與塞下,圈起部落,順其民風,使之爲中國拱衛。”

長孫無忌的意見比較全面,而且切實可行,李二點了點頭,剛要表示認可,現任秘書監魏徵出班奏道:“突厥世爲寇盜,與中國尋仇不已,今幸得破亡,陛下因他降服,不忍盡誅,此爲婦人之仁,日後必爲中原之心腹大患。往事明鑑,請陛下三思!”

魏徵的從諫是出了名的,要不然李二也不會這麼看重他,短時間內就從御史大夫升至秘書監監使。

“魏愛卿所言也是有其道理....”李二坐在大殿上的寶座上思襯道,“諸位愛卿可還有什麼其他意見?”

前面顏師古、魏徵幾人所說的已經算是很全面了,所以朝堂上的那些大臣也都沒了什麼意見,都在大殿上低頭頷首不說話。

李二皺了皺眉頭,他不喜歡這樣死氣沉沉的朝堂,他喜歡激烈從諫和討論的朝堂,所以面對此情此景,李二大聲道:“有什麼意見皆可悉數提出,朕不計較對錯,建議者皆有賞。”

可是就算李二這樣說,朝堂上的大臣們依舊只是在大殿下小聲的議論着,沒有一個人站出來。

李二正要發怒,忽然他像是想起來了什麼,臉色突然一緩,竟是有幾分興奮,朝殿下的羣臣朗聲道:“鬼谷徐陽在不在?快站出來給朕說說你是怎麼想的。”

徐陽本來在大殿下愉快的打着醬油,拿手機玩憤怒的小鳥,結果就被李二點名了,差點被一口吐沫給嗆着。

只見他身旁的人羣快速的消散,很快他身邊三米遠的地方就沒有一個人了,大家都是看着替罪羊一般的看着他。

“額.....啊?”徐陽不好意思的撓着腦袋,以緩解尷尬。

李二倒是絲毫不在乎徐陽聽不聽他的討論,仍是面色和藹的笑着問道:“徐愛卿的才情最近舉世聞名,對於這突厥的安置有何好的建議?”

徐陽有些不明所以,尷尬的撓了撓腦袋,“不是像突利一樣都弄去養羊賣羊毛嗎....”

徐陽的羊毛理論一語點醒夢中人,李二坐在寶座上居然很是失態的大笑了三聲,邊笑還邊撫掌讚歎不愧是鬼谷弟子,讓滿朝的大臣都面面相覷,不知道李二究竟是發了什麼瘋。

御前會議開到這裡,可以說,徐陽發了言之後,李二再也沒有詢問過其餘大臣的意見,一人拍定了將那些降唐的突厥人派去漠北養羊拔羊毛。

可是讓朝中諸多大臣不明所以的是,長孫無忌、魏徵,這些一向不服人的顧命大臣在徐陽發言之後也全都保持了沉默,這讓這些大臣都十分好奇,養羊拔羊毛究竟是個什麼樣的舉措。

其實也難怪他們不知道,對於放走突利,讓他在西突厥推廣漢風,養羊售毛一事,只有朝堂上最核心的一批大臣是知道的,這也和李二想試驗一番有關,可是沒想到效果居然這麼好。

突利控制的一個小小的西突厥,僅僅和大唐交易了兩個月的羊毛就變的百依百順,絲毫沒有了突厥人往日的剽悍和匪氣,反而多了一些銅臭和精明,對此李二也是喜聞樂見,這些突厥人最好能一直這樣下去,那麼他們的戰鬥力將會直線下降,大唐再無堪虞。

御前會議還沒結束,李二的聖旨就馬不停蹄的發往朔州,賜予那些降唐的突厥子民大唐五等公民的身份,並且按人頭分發土地,把李靖李績等將軍所俘或的數萬頭羊按照人頭一一分配。

突厥的降俘都安排好了,東突厥一事告一段落,接下來就到了封賞時間,讓人目瞪口呆的是,這一次出征突厥功勞最大的主帥李靖居然沒有得到大的封賞,反而是受到了李二的一頓批評,原因就是在攻破定襄城之後,縱容部下在城中掠奪。

其實這一點說大不大、說小基本上就不是個事,畢竟是大勝強大的突厥,士兵們慶祝一番,掠奪些城內的東西也是情理之中,不過李二抓着不放,李靖自然也不好說什麼,只好唯唯諾諾的應承着。

徐陽站在李靖旁邊,嘴角翹起一絲冷笑,帝王的御人之道果然是這樣,李靖的遭遇和當初自己新羅大勝歸來何其相似,都是奇功一件,都是俘虜過萬,可是結局也都是十分淒涼,非但沒有獎賞,還會因爲一點小過被大肆批評,還好當初自己沒有第一時間到這朝堂上來報功,要不然還不知道自己要受些什麼鳥氣,依自己這火爆脾氣,那不就得和李二正面剛起來。

李二訓斥李靖當然也只是做做樣子,大棒加甜棗這種高位慣用手段李二也是得心應手,封給李靖食戶三百,賞金百兩,綢緞五百卷,李靖感動的就差五體投地了,低頭叩首拜謝退了下去,看的徐陽一陣皺眉頭,當臣子的不容易啊。

李二此時的心情倒是很好,大手一揮,就開始了漫天的封賞,李績封爲龍安道雲風都督,賜百畝良田,綾羅綢緞百匹,柴紹爲金河道左武衛大將軍,賜銀百兩,綢緞百匹,薛萬書,王孝節這些此次在攻打突厥中有所戰績的全都受到了不小的封賞,衆人也都是眉開眼笑,喜不自收。

讓人驚訝的是,一切封賞結束後,李二居然站起身,朗聲喊道:“傳國縣侯徐陽何在?”

“臣在。”徐陽很好奇李二叫自己幹嘛。

“朕感念鬼谷助我江山社稷之大功,特此加封兩級,爲傳國郡公,以召天下!”

......

第12章 國營企業家徐老闆第51章 海外日常第13章 書院中的皇子第6章 日出東方,不落唐國第54章 高麗的援軍第8章 稱心和故人第41章 名夫婿狄仁傑第32章 橫掃高昌第15章 關門打狗第63章 土山崩,則火攻第10章 交心話第20章 雲集青藏第12章 考試風波第7章 郡爺的日常第45章 征戰世界的哈里發六十七章 兩位少奶奶第9章 韓彥軒的歸來第41章 喜氣臨門第76章 騰飛的掠奪第25章 一件衣服引發的‘慘案’第56章 《大唐帝國的擴張》第49章 歸國之賀第34章 登陸!佔領!(上)第18章 幽州足球場第14章 夜襲定襄第20章 皇子們的物理課第47章 男爵的封地(二)第44章 勝敗天平第49章 徐陽在海邊畫了一個圈第52章 全面進攻第44章 鬼谷秘聞第48章 永結同心第12章 形式主義第78章 年終歲末第69章 圖可利的見聞第64章 大火燒城第16章 開幕式前夕第22章 敗者爲寇第8章 稱心和故人第54章 南山書院畢業生第48章 有子興唐第50章 影帝的審判第23章 三千對十萬!第11章 盛世春耕第49章 長孫皇后的大義第9章 五星級酒店開業(二)第9章 李二家的朝堂(中)第5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第26章 火車!火車!第23章 武鬼谷之戰第38章 皇子徐念卿第8章 王老漢送飯第15章 關門打狗第5章 財要外露第14章 血腥的聯軍第23章 偷襲計劃六十七章 兩位少奶奶第22章 挖掘的開始第33章 西遊絲綢路第56章 《大唐帝國的擴張》第34章 那些年的軍訓日記第64章 拒倭於國門之外第68章 現代化改造第28章 劃時代的蒸汽機第60章 玄奘歸國(上)第3章 真是唐朝,駛向幽州第26章 有親自遠方來第18章 唐滅突厥(上)第37章 泰山崩,四國滅第12章 航海啓示錄第21章 論功行賞第64章 趙老漢蓋書院第15章 大唐幽州足球隊第19章 ?幽州大酒店第51章 無形天網第48章 玄奘西天取經第9章 書院大考第53章 內部發行紙幣第58章 買買買第25章 閒人泡溫泉第7章 大唐宗主國第49章 長孫皇后的大義第2章 長安公共交通公司第36章 衆人拜訪第32章 劼利可汗第3章 戰前討論會第20章 大唐第一才子第64章 近鄉情更怯第17章 道家=化學家第47章 再臨大朝會(三)第1章 廟堂之高第17章 道家=化學家第63章 霹靂院與書院第60章 安市城大捷第16章 第一次徵高麗第19章 炒茶方法與售價第41章 自行車專賣店第45章 財神的分紅第4章 大唐國家錢莊第4章 曲終人散
第12章 國營企業家徐老闆第51章 海外日常第13章 書院中的皇子第6章 日出東方,不落唐國第54章 高麗的援軍第8章 稱心和故人第41章 名夫婿狄仁傑第32章 橫掃高昌第15章 關門打狗第63章 土山崩,則火攻第10章 交心話第20章 雲集青藏第12章 考試風波第7章 郡爺的日常第45章 征戰世界的哈里發六十七章 兩位少奶奶第9章 韓彥軒的歸來第41章 喜氣臨門第76章 騰飛的掠奪第25章 一件衣服引發的‘慘案’第56章 《大唐帝國的擴張》第49章 歸國之賀第34章 登陸!佔領!(上)第18章 幽州足球場第14章 夜襲定襄第20章 皇子們的物理課第47章 男爵的封地(二)第44章 勝敗天平第49章 徐陽在海邊畫了一個圈第52章 全面進攻第44章 鬼谷秘聞第48章 永結同心第12章 形式主義第78章 年終歲末第69章 圖可利的見聞第64章 大火燒城第16章 開幕式前夕第22章 敗者爲寇第8章 稱心和故人第54章 南山書院畢業生第48章 有子興唐第50章 影帝的審判第23章 三千對十萬!第11章 盛世春耕第49章 長孫皇后的大義第9章 五星級酒店開業(二)第9章 李二家的朝堂(中)第5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第26章 火車!火車!第23章 武鬼谷之戰第38章 皇子徐念卿第8章 王老漢送飯第15章 關門打狗第5章 財要外露第14章 血腥的聯軍第23章 偷襲計劃六十七章 兩位少奶奶第22章 挖掘的開始第33章 西遊絲綢路第56章 《大唐帝國的擴張》第34章 那些年的軍訓日記第64章 拒倭於國門之外第68章 現代化改造第28章 劃時代的蒸汽機第60章 玄奘歸國(上)第3章 真是唐朝,駛向幽州第26章 有親自遠方來第18章 唐滅突厥(上)第37章 泰山崩,四國滅第12章 航海啓示錄第21章 論功行賞第64章 趙老漢蓋書院第15章 大唐幽州足球隊第19章 ?幽州大酒店第51章 無形天網第48章 玄奘西天取經第9章 書院大考第53章 內部發行紙幣第58章 買買買第25章 閒人泡溫泉第7章 大唐宗主國第49章 長孫皇后的大義第2章 長安公共交通公司第36章 衆人拜訪第32章 劼利可汗第3章 戰前討論會第20章 大唐第一才子第64章 近鄉情更怯第17章 道家=化學家第47章 再臨大朝會(三)第1章 廟堂之高第17章 道家=化學家第63章 霹靂院與書院第60章 安市城大捷第16章 第一次徵高麗第19章 炒茶方法與售價第41章 自行車專賣店第45章 財神的分紅第4章 大唐國家錢莊第4章 曲終人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