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六十九

“公主留步。”

散學後, 儒學士叫住裴英娘,顫顫巍巍走到她面前, 鄭重作個揖, “某有個不情之請。”

裴英娘停在迴廊臺階前,很想說既然您老都說是不合情理的請求了, 那麼幹脆就不請吧!不過儒學士對她很好,不僅耐心教導她, 不厭其煩幫她講解典故, 還處處爲她着想, 顧忌到她的養女身份,在李治和武皇后面前誇獎她時, 既能哄得帝后高興,又不會給她招致麻煩,如此用心良苦, 可以說是非常難得了。

雖說還沒到一日爲師, 終生爲父的地步, 但儒學士無疑是個好人。

裴英娘平素很尊重儒學士, 還了一禮, 含笑道:“先生但說無妨。”

儒學士從袖中抽出一疊紙卷, “此乃某幾位好友所作, 雖然用詞粗了些, 但勝在用句頗有新意,望公主閒時一觀。”

裴英娘示意身後的半夏上前接過紙卷,“能得先生一句誇讚, 必然是錦繡文章,學生一定會用心研讀。”

儒學士捋須笑道:“並非文章。”

裴英娘長眉微微一挑,抽出一張邊緣有毛邊的紙張,粗略看一眼,原來是一篇詩賦。

她不大懂吟詩作賦,但直覺儒學士給她的幾首詩應該都寫得很好。

儒學士似乎不放心,忍不住重複一句:“務請公主撥冗一讀。”

裴英娘頓時了悟,原來儒學士想要獻詩啊!

彼時交通不發達,消息傳遞靠快馬運送。

交通閉塞,自然不利於文化的傳播發展。長安城這種繁華都市固然繁榮昌盛,欣欣向榮,但出了長安城,就是大片荒蕪山野,城鎮鄉野地方的老百姓們還在爲溫飽奔波,一日能吃兩頓飽飯,便算是老天保佑,大部分人基本上目不識丁。

藏書典籍由各大世家壟斷,朝廷藏書和學院藏書只供官吏學子借閱,平常老百姓不得其門而入。誰家能找出一兩本書,就算是殷實人家了。

在這個朝代,文化是專屬於權貴階層的。

文人們有時候爲了找人問詢某個典故,求教某個問題,需要大費周章。甚至可能往往花上幾個月的工夫,還是不能尋訪到想要研讀的書目,鑽研學問、著書傳世何等艱難。

李弘、李賢、李旦之所以少年博學,因爲他們不僅天資聰穎,而且從小長在宮廷,輕而易舉就能遍閱古籍,身邊還有無數鴻儒學者教導,等於隨時隨地有幾本人形詞典、人形百科在旁邊陪讀,想不學成個才子都難。至於李顯,雖然才學平庸,其實肚子裡也是有墨水的,扔到文風凋敝的地方,勉強也能混個夫子噹噹。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能讀書進舉、靠才學揚名天下的,大多是家學淵源的世家子弟。寒門學子和庶民之子想鯉魚跳龍門,難如登天,至於那些家境窮困的,希望就更渺茫了。

大浪淘沙,少數幾個鳳毛麟角歷經千辛萬苦,僥倖爬進上層圈子,還得被世家子弟排擠,幾十年寒窗苦讀,臨到頭來,仍然拼不過世家子。

所以武皇后破格提拔人才,給了許多出身平平的學子晉升出頭的希望,爲她博得一片讚譽之聲。她日後能坐穩朝堂,並不是單單靠陰謀手段。

裴英娘暗歎一口氣,重新把目光放回手中的詩賦上。

唐朝人狂熱崇尚詩賦。詩人們爲了最大限度展現自己的才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比如寫幾首詩寄贈給某某友人,這種詩通常都是要供人傳閱的,詩人之間也會詩歌唱和,以爲雅事,鞏固交情的同時,互相宣傳。

比如把自己的詩獻給當時的名人名流,如果詩有幸被某位名人誇讚,那效果等於黃金時段全國投放廣告,立馬就能引得洛陽紙貴,一舉成名天下知。

比如積極參加當朝權貴舉行的各種飲宴詩會,當場賦詩,豔驚四座,藉機揚名四海,或得到某位大人物青眼相看,順利躋身朝堂。

最鍥而不捨、成本最低的法子,就是在旅途中,看到一處風景名勝,就去題一首詩,犄角旮旯都不放過,越有名的地方越要留下墨寶,遲早有一天能被人注意到!長安城附近的寺廟道觀,牆上密密麻麻,全是各地學子題的詩……

用後世的話說,想要出名,不僅要有真才實學,還得會自我營銷。

唐朝的詩人很擅長造勢推銷自己。李白就是其中翹楚,他走的是權貴路線。

儒學士獻詩的舉動,也是權貴路線中的一種,他主動獻詩,等於在暗示裴英娘,她也是長安名流人物中的一員。

“有勞公主。”儒學士拱手道,“若有能打動公主,讓公主過目不忘的詞句,請公主費心一二。”

裴英娘笑了笑,“先生太擡舉我了,我何德何能,怕是會有負先生所託。”

她現在的公主身份確實能拿出去唬人,但是她完全對詩賦一竅不通啊!讓她向李治推薦人才倒沒什麼,但儒學士直接把詩賦獻給她,明顯是想請她幫作詩的人揚名,她又不是什麼名聲遠播的才女,那些於文壇上成名已久、眼高於頂的文人怎麼會信服她的眼光?

太子李弘和六王李賢才應該是儒學士的首選。

儒學士皺眉道:“公主何須妄自菲薄?光是培育推廣永安棉,無私捐獻萬畝棉田,您不僅有功於社稷,更惠及數以萬計的黎民百姓。永安棉傳入萬千百姓家,從此天下寒士無須畏懼凜冬,農人們也多了條生計。長安百姓無人不知您的名聲,羈縻州本是荒涼之地,得益於您的棉田,現今沃野千里,商路繁榮,早已是今非昔比,當地已經有人爲您建祠立碑,您當然擔得起某的囑託!若能得到您的品評,也不枉某那幾位小友拋家舍業,來長安一趟了。”

裴英娘本想認真謙虛幾句,忽然一僵,等等,先生,永安棉是怎麼回事?

“公主不知?”儒學士看出裴英孃的震驚,驚訝道,“永安棉之名已經傳遍大江南北,此中詩作裡便有兩篇詠唱永安棉的詩句,是某的小友沿着運河一路北上途中的親身經歷,他曾在渡口看到百畝永安棉盛開,恍如落雪,美不勝收,當地百姓在田間地頭採摘棉花,吟唱小調,好一番太平盛世景象,他和某感嘆了好一番呢!某亦心馳神往,只恨不能前往一觀。”

裴英娘暗暗腹誹,果然是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文人,那是在採摘棉籽,不是在摘花呀,棉花的花朵怎麼會像落雪?

儒學士接着道:“公主雖是後宮女眷,但能盡其所能造福萬民,巾幗不讓鬚眉,實乃天下女子表率,天后亦曾在朝堂上誇讚公主,公主爲何當不起?”

不愧是儒學士,一頂頂高帽子扣下來,裴英娘完全沒有招架之地,只能微笑以對。

這是她的心得,面對朝堂上那些笑裡藏刀的大臣們時,不能慌張,不知道該說什麼的時候,只需要安靜地微笑就好了。

被她那雙水波瀲灩的杏眼盯着看,饒是儒學士人老成精,臉皮賊厚,也不好意思再吹捧她了,輕咳兩聲,客氣兩句,拱手告辭。

裴英娘笑眯眯道:“先生慢走。”

難怪李治喜歡儒學士,誰都喜歡聽順耳的話,哪怕甜言蜜語背後往往另有小心機,心裡也舒坦。

儒學士老臉一紅,顛顛跑得更快了,想他清高了一輩子,臨到老來,要仗着老師的身份爲幾位小友走後門,他也很難爲情呀!

沒辦法,誰讓他的幾位小友出身太低微。長安城的諸位郡王、國公爺常常擺宴延請學者文人,但是他們連請帖都拿不到,更遑論在宴席上大展詩才了!

儒學士憐惜人才,不忍看小友們因爲家世被人看輕,只能另闢蹊徑,求自己的學生幫忙。

永安公主家喻戶曉,尤其在民間極受推崇,小友若能得到她的賞識,未必不能名震長安!

裴英娘回到東閣,把儒學士獻給她的詩從頭到尾看了兩遍,嘖嘖道:“誰說文人清高傲物,不通人情的?”

儒學士眼光毒辣,獻給她的詩賦都是文采斐然、出類拔萃的佳作,哪一篇傳抄出去都能揚名。其中有兩篇,不僅字字珠璣,才藻豔逸,字裡行間還隱隱透出對裴英孃的討好讚頌之意,同時不忘拔高立場,站在天下百姓的角度,歌頌盛世繁華,把李治和武皇后也順帶大誇特誇一頓,誇完他們不算,順帶着連朝中幾位有頭有臉的人物一併隱晦地吹噓一遍,簡直是狗腿肉麻到了極點。

但是此人實在是才思敏捷,明明知道他是在曲意奉承,被討好的人還是會覺得熨帖無比。

裴英娘看完詩賦,好比大熱天飲下一杯冰雪甜漿,心頭敞亮,通體舒泰,不由自主合掌一拍,“人才啊!”

不論哪個朝代,人才都是稀缺資源。

她立刻提筆寫信,請儒學士把幾位學子下榻的邸店逆旅告知她。工匠們前些時日剛剛造出第一批合格的白紙,正好請這幾位學子幫忙多邀一些文人撰寫文章,爲她的永安紙造勢——反正永安棉都出來了,“永安”這個名頭不用白不用,品牌效應威力巨大,比自創新品牌要省力多了!

儒學士驚喜交加,知道永安公主不拘一格,任用的從屬什麼出身的都有,甚至連卑賤的奴隸都能獲得她的賞識,但是沒想到永安公主真的把他的請求放在心上,短短一天,就來問詢小友們的狀況了!

儒學士激動萬分,很快回信。

那幾位寒門學子住在崇仁坊的一家邸店中。

崇仁坊西面靠近皇城官衙,東南角對着繁華熱鬧的東市,南面是飲酒作樂的銷金窟平康坊,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坊中酒肆、邸店林立,是前來長安求學、考試、謀官的外來人士住得最集中的裡坊。

裴英娘另寫一封信給留守醴泉坊的蔡四郎,讓他將幾位學子接到府中居住,尤其是那個叫盧雪照的,務必要哄好——以後的宣傳人員就是他了!

蔡四郎當天下午就給裴英娘回信,信紙上只有寥寥幾個字:已辦妥。

裴英娘懷疑蔡四郎是不是因爲他那一筆歪歪扭扭的字自卑,故意言簡意賅,拿簡簡單單三個字來回復她。

她再度去信一封,詳細寫了怎麼安置幾個學子,怎麼考察他們的人品,怎麼確定是否可以留用。留用的人要幹什麼差事,歸誰管轄,每次可以支取多少錢。

蔡四郎這次的回信多了幾個字:已安排妥當。

信箋一來一回中,轉眼便到了五月初五。

時下人們認爲五月是惡月,五月五日更是惡月惡日,這一天要沐浴齋戒,飲酒辟邪。

端五日,插菖蒲,食角黍,飲雄黃酒,系五彩絲,佩五彩香囊,祛五毒。

南越一帶端五有賽龍舟的習俗,北方沒有這個風俗,唯有角黍是一定要吃的。

角黍就是糉子,膳房預備的角黍有板栗餡、肉餡、大棗餡幾種,主料並非純糯米,味道不錯,但是裴英娘覺得單調了點。

端五就是要在各種餡料的糉子之間猶豫徘徊,纔有過節的感覺呀!

她特意讓人從南方尋來新鮮的箬葉,快馬送到長安,淘洗乾淨糯米,泡發一夜,包了幾樣靈沙臛、核桃、松子仁、火腿肉、豬肉餡和各種各樣蜜餞餡的角黍,林林總總幾十樣,錐形的、菱形的、四方形的、圓球形的,煮熟後立刻送到含涼殿,請李治品嚐。

白糉晶瑩如玉,肉糉濃香軟糯,李治不能多吃,一樣嘗幾口。

武皇后和李令月喜歡那些種類繁多的蜜餞糉子,吃到後來,乾脆玩起猜謎的遊戲,看看誰先嚐出糉子是什麼餡的。

糉子煮了許多,剩下的全部散發給內外殿當差的宮人,羊仙姿領着宮婢、侍者們在殿外叩頭謝恩。

李治和武皇后心情很好,除了每年端午的舊例外,另外添了幾樣賞賜。

宮人們眉開眼笑,殿外山呼不絕。

裴英娘坐在食案前,袖子高挽,自己剝糉子,吃糉子這種事,得親力親爲,如果不是自己剝的,吃起來不香甜。

吃完糉子,宮人送來香花水和櫻桃花、沉香屑搗的脂膏,服侍她洗手。

她低頭看着銅盆裡上下起伏的花瓣,忽然聽到李治在喚她。

李治笑容滿面,含笑看着她。

裴英娘擦淨手,起身挪到李治身邊,李治示意一旁等候多時的宦者上前。

宦者手裡託着一張金盤行到案前,盤子裡放着幾縷五彩絲線和五毒香囊。

李治拈起一縷五彩絲,系在裴英孃的手腕上,“諸邪退散,十七一定能無病無災,健康長大。”

裴英娘晃了晃手,絲線系得牢牢的,李治系的時候纏了好幾道,既不會勒疼她,也不會輕易鬆脫。她從袖中摸出一隻五毒香囊,“這是英孃親手縫製的,阿父不要嫌棄。”

端五這天放眼望去,處處是五毒紋樣的裝飾,衣袍、鞋襪、巾帕、簪環首飾,全是毒蛇、蠍子、蜈蚣、蟾蜍、壁虎的圖案。裴英娘也抽空給李治、武皇后、李旦、李令月幾人親手做了幾個五毒香包。她針線不好,偷懶學了挑花的繡法,用十字單面挑針,繡了幾樣毒物在香囊上,遠看活靈活現,五彩斑斕,雖然不及宮人縫的香囊精緻,但勝在活潑傳神。

當然,李弘、李賢、李顯和幾位阿嫂的香囊她也預備了,但都是半夏和忍冬做的,只有第一針和最後收針是她挑的線。

裴英孃的香囊是用改進的織機織出的第一批青布製成的,可以說這幾隻香囊獨一無二,全天下再找不出一樣的。香囊底下綴了長長的絲穗絡子,每個人的絡子形狀不一樣,李治和武皇后的是萬代長春,李令月的是蝴蝶牡丹,李旦的是雲鶴鬆鹿。

裴英娘爲李治繫上五毒香囊,理好絲穗,口中喃喃道:“願阿父福壽康寧,歲歲平安。”

李治揉了揉她的頭頂。

一旁的武皇后爲李令月繫上五彩絲,輕笑道:“不許耍賴。”

角黍是包起來的,外面沒有標識,吃進嘴之後才能確認裡頭是什麼餡,武皇后猜對了更多口味,贏了李令月。

李令月一揮手,爽快道:“願賭服輸,兒豈會言而無信?”

心裡暗暗道,反正她私庫裡的那些金銀財寶全是阿父、阿孃賞的,阿孃挑走幾樣,不過是換個地方藏寶而已,隨便拿吧!

裴英娘幫李旦系五彩絲時,發現他掌心有道明顯的疤痕,傷口銳利,看形狀,顯然是利器所傷。

她愣了一下。

李治和李弘、李賢、李顯幾人談笑風生,沒有注意到她的遲疑,武皇后似乎察覺到什麼,細長眼睛微微眯起,淡淡掃她一眼。

裴英娘垂下頭,飛快抽出絲帕,蓋在李旦的手上,擋住傷口。

她面不改色,仔細纏好絲線,打了個簡單的結,淺笑道:“願阿兄綠琪千歲樹,壽比泰山鬆。”

這是把李旦當成老壽星打趣了,楊炯是初唐四傑之一,念他的詩不會太超前。

李旦脣角微微勾起,輕輕拍一下裴英娘,不動聲色間,自然而然收起受傷的手。

武皇后審視的目光移開了。

出了含涼殿,李旦輕聲說:“圍獵的時候不小心劃傷的。”

沒頭沒尾的一句解釋。

裴英娘聽懂了,點點頭,擔憂道:“阿兄還是當心些好,別碰生水,忌諱生冷的吃食……”

她絮絮叨叨說了許多囑咐,李旦耐心聽她囉嗦完,“相王府的池子修好了,想不想去看看?”

裴英娘點點頭,問出一個盤亙在心頭已久的疑問,“阿兄食邑多少戶?”

李旦望着太子李弘離去的背影,有點心不在焉,隨口道:“一萬。”

裴英娘咋舌,幾百戶就夠一個公主吃穿不愁享樂一生了,親王竟然是食邑一萬戶!

“阿兄。”她嚥了口口水,目光崇敬,“你好有錢。”

作者有話要說:  端五不是錯別字哈~以前是這麼叫的,那時候端五應該不是爲了紀念屈原,賽龍舟也不是標配。五毒到底是哪五毒各地有些不一樣,基本都有蛇、蠍、蜈蚣,其他兩樣有的地方是蜘蛛、青蛙,有的是蜥蜴,蟾蜍,壁虎什麼的。

興慶坊原名隆慶坊,是李隆基和其他藩王年輕時候集體住過的地方,後來爲了避諱,才改成興慶坊。李隆基即位以後,遷走其他藩王,擴建成興慶宮。之前出現一次忘了改成隆慶坊,後面會改過來。隆慶池據說是武則天當政期間形成的,文裡提前了。

唐朝封爵有食邑,但是一般是虛封,聽起來風光,只有加實封的才真有錢拿。實封幾百幾千戶的意思就是那一塊兒地的稅收朝廷替你收,然後供給你一個人花,還旱澇保收,如果當年饑荒大難啥的收不到錢,朝廷會自動把稅收給你補上。

親王食邑萬戶,但是實封絕對沒那麼多,文裡是十七想多了。

也有人說實封的意思是可以世襲的部分有這麼多,虛封是隻賜給本人享用的,個人不大讚同這一點,文裡就沒采用這個說法。

前面忘了說,很多成語典故有特定的歷史背景故事,比如不情之請、今非昔比之類的成語唐朝好像是沒有的,當時的人不可能說出這幾個詞,“您”這個稱呼那時候也沒有,但是寫文的時候真的照史實來那得專家的水平才行……文裡就全部放飛~\(≧▽≦)/~啦啦啦

另外說李白走權貴路線不是黑他啊,梅子很崇拜李白的,李白大大這人呢,自信心爆棚,早期通過推薦和名門聯姻,提高自身的階級地位,積極進取,志向遠大,絕對不是那種餐風飲露、不食煙火的淡泊性子,李白大大的理想是尋得一個明君,做一個千古名臣,然後事實證明李白大大的詩寫得非常好,政治才能方面還是欠缺了一點……

二百一十六第162章 一百六十二第66章 六十六第41章 四十一第21章 二十一第200章 兩百第40章 四十第106章 一百零六第121章 一百二十一第76章 七十六第101章 一百零一第136章 一百三十六第154章 一百五十四第122章 一百二十二二百一十三第81章 八十一二百三十三二百一十四第184章 一百八十四第44章 四十四第183章 一百八十三第28章 二十八第182章 一百八十二第56章 五十六第80章 八十第118章 一百一十八第38章 三十八第200章 兩百第203章 二百零三第120章 一百二十第114章 一百一十四第188章 一百八十八第21章 二十一第50章 五十第35章 三十五第69章 六十九第78章 七十八第131章 一百三十一第189章 一百八十九第155章 一百五十五第20章 二十第22章 二十二第20章 二十第164章 一百六十四第8章 八二百三十一第108章 一百零八第185章 一百八十五二百三十五第197章 一百九十七第122章 一百二十二二百三十五二百二十二二百一十二第50章 五十第187章 一百八十七第118章 一百一十八第23章 二十三第180章 一百八十第42章 四十二第151章 一百五十一第172章 一百七十二第159章 一百五十九第30章 三十第37章 三十七二百二十五第172章 一百七十二第162章 一百六十二第118章 一百一十八第81章 八十一第41章 四十一第89章 八十九第153章 一百五十三第197章 一百九十七第118章 一百一十八第3章 三第79章 七十九第180章 一百八十二百三十六第181章 一百八十一第15章 十五第132章 一百三十二第159章 一百五十九第12章 十二第172章 一百七十二第144章 一百四十四第39章 三十九第161章 一百六十一第33章 三十三第59章 五十九第67章 六十七第177章 一百七十七第143章 一百四十三第23章 二十三第61章 六十一第203章 二百零三第107章 一百零七二百三十三第79章 七十九第67章 六十七
二百一十六第162章 一百六十二第66章 六十六第41章 四十一第21章 二十一第200章 兩百第40章 四十第106章 一百零六第121章 一百二十一第76章 七十六第101章 一百零一第136章 一百三十六第154章 一百五十四第122章 一百二十二二百一十三第81章 八十一二百三十三二百一十四第184章 一百八十四第44章 四十四第183章 一百八十三第28章 二十八第182章 一百八十二第56章 五十六第80章 八十第118章 一百一十八第38章 三十八第200章 兩百第203章 二百零三第120章 一百二十第114章 一百一十四第188章 一百八十八第21章 二十一第50章 五十第35章 三十五第69章 六十九第78章 七十八第131章 一百三十一第189章 一百八十九第155章 一百五十五第20章 二十第22章 二十二第20章 二十第164章 一百六十四第8章 八二百三十一第108章 一百零八第185章 一百八十五二百三十五第197章 一百九十七第122章 一百二十二二百三十五二百二十二二百一十二第50章 五十第187章 一百八十七第118章 一百一十八第23章 二十三第180章 一百八十第42章 四十二第151章 一百五十一第172章 一百七十二第159章 一百五十九第30章 三十第37章 三十七二百二十五第172章 一百七十二第162章 一百六十二第118章 一百一十八第81章 八十一第41章 四十一第89章 八十九第153章 一百五十三第197章 一百九十七第118章 一百一十八第3章 三第79章 七十九第180章 一百八十二百三十六第181章 一百八十一第15章 十五第132章 一百三十二第159章 一百五十九第12章 十二第172章 一百七十二第144章 一百四十四第39章 三十九第161章 一百六十一第33章 三十三第59章 五十九第67章 六十七第177章 一百七十七第143章 一百四十三第23章 二十三第61章 六十一第203章 二百零三第107章 一百零七二百三十三第79章 七十九第67章 六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