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 裴十二孃無意間聽到張娘子和身邊的婢女說, 叔父想把他們兄妹送回新野縣老宅去。
裴家老宅不在鄧州新野縣, 張娘子說的老宅,是十二孃他們這一支的老宅。從她阿耶沒了以後,那老宅只留了兩個老僕看守,房屋年久失修,破敗不堪,哪能住人?!
而且新野縣窮鄉僻壤,怎麼比得上繁華熱鬧的京兆府?真回去了,她以後怎麼結交王孫公子,怎麼嫁入侯門世家?新野縣連個像樣的望族人家都沒有, 回到老宅, 她只能下嫁給當地的芝麻小吏!一輩子永無出頭之日!
裴十二孃咬緊牙關,不管怎麼樣, 她絕不離開京兆府!就算卑躬屈膝, 她也要留下!
庭院裡響起使女說話的聲音:“郎君回來了, 快去預備香湯、澡豆供郎君洗漱, 去竈房催蔗漿和茶食。”
裴十二孃推開中年婦人,奔向前院。
叔父那麼疼愛她和十郎, 真的忍心送他們走嗎?她不信!一定是十七娘對叔父說了什麼,叔父纔會忽然像變了個人一樣,叔父心裡還是疼他們兄妹的!
她徑直衝進前院廳堂,迎面看到裴拾遺陰沉着臉往裡走,鼓起勇氣小跑過去, “叔父!你真的狠心把我和十郎趕走嗎?以後你不管我們了?”
她扯着裴拾遺不放,“叔父忘了剛把我們接來的時候說過的話嗎?叔父答應會照顧我們兄妹一輩子的!”
裴拾遺一掃袖子,甩開裴十二孃,冷冷道:“你們父親的忌日就快到了,爲人子女,回去爲亡父掃墓,理所應當。”
裴十二孃眼裡滾出淚水,涕淚橫溢,倔強道:“我不回去!我父母雙亡,得叔父撫養,才能吃飽穿暖,平安長大,叔父就是我的父親!我要留在叔父身邊,回報叔父的養育之恩。”
裴拾遺臉色鐵青,“你們兄妹父母雙亡,我好心好意收留你們,你們是怎麼回報我的?十七娘是我的女兒,你們輕賤她,欺負她,現在還有臉面說想回報我的養育之恩?”
“明明是叔父默許的!”裴十二孃再度扯住裴拾遺的長袍一角,抹了胭脂妝粉的臉因爲情緒激動而微微扭曲,絕望道,“從前我把十七娘當成使女吆喝,叔父你明明在場,不也什麼都沒說嗎?爲什麼事到如今……”
裴拾遺變了臉色,勃然大怒,“你們怎麼能和十七娘比?此前只怪我裴玄之識人不清,被你們兄妹這種忘恩負義之徒矇騙!裴府蓬門草戶,留不得你們!”
他說完話,冷笑幾聲,擡腳即走。
裴十二孃想抓住裴拾遺的胳膊,剛伸出手,就被使女們攔下了。
“誰敢攔我?!”她掃視一圈,惡狠狠道。
使女們愣了一下,繼而噗嗤一笑,跟看百戲雜耍似的看着她,目含鄙夷,“十二孃,郎君不想見你,你還是回房去吧。”
七手八腳,把裴十二孃強行送回房。
裴十二孃又哭又鬧,指甲在婢女們的手腕上抓住一道道血痕。
婢女們疼得嘶嘶直吸氣,煩不勝煩,乾脆把門帶上,守在門外,不許她出去,生怕她惹怒裴拾遺,連累她們受訓斥。
裴十二孃呆呆地坐了一會兒,撲倒在牀褥上,痛哭流涕。
僕婦把前院的爭執稟報給張氏聽,張氏手裡搖着一把刺繡百花絹扇,慢悠悠道:“看緊了她,別讓她鬧出什麼醜事來。”
裴十郎是小郎君,天天出去吃酒應酬,她攔不住,裴十二孃是內宅小娘子,她還是能管一管的。
軟弱了半輩子,她總得學會硬氣起來。
僕婦躬身應了,壓低聲音道:“娘子,郎君說要過繼一個小郎君到您名下,您看要不要和公主說一聲?”
張氏嘴角微微勾起,端起一盞酸甜的烏梅漿,淺啜幾口,“罷了,這事我已經託付給我孃家兄弟去辦,何苦煩擾公主?裴家的事,和她沒關係。”
她管不住裴十郎和裴十二孃,十七娘在她眼皮子底下被欺負,她隔岸觀火,沒有費心去維護十七娘。如今裴家又將迎來一個孩子,等郎君把那個抱養的孩子接到裴家,她一定要竭盡全力,好好撫養那個孤苦孩兒,不能再重蹈覆轍。
這一次,她一定會當一個盡職盡責的好母親。
公主說得對,郎君涼薄自私,她得早點爲自己打算,小郎君纔是她日後的依靠。
等小郎長大,說不定能給公主添個助力。
蓬萊宮,紫宸殿。
李旦快走到側殿東面的迴廊前時,忽然腳步一滯,意識到他剛纔可能亂中出錯,讓母親瞧出端倪了。
吐蕃和中原隔着莽莽荒山茂林,消息不通,吐蕃使臣根本不知道現在宮裡有兩位公主。而且吐蕃王室從第一次向唐請婚時起,就想娶一個有真正皇家血統的公主爲王妃,這一次他們指名向李令月求婚,朝廷要麼婉言拒絕,要麼欣然應允。
除非吐蕃主動要求,朝廷不可能用其他人代替李令月。
英娘暫時是安全的。
李旦心裡陡然一鬆,輕輕舒出一口濁氣。
至於被武皇后看出心裡的隱秘,並不重要,和英孃的安危比起來,這些不過只是細枝末節而已。
“八弟怎麼在此?”
十幾個頭戴紗帽的宮人簇擁着六王李賢走下階梯。
李賢穿一襲紫色圓領花綾羅袍,腰束玉帶,腳踏錦靴,神采飛揚,一邊走,一邊側頭和員外郎王洵交談着什麼。看到李旦,詫異了一下,鳳眼微微上挑,含笑問:“可是有什麼要事向阿父稟報?”
李旦神色淡然,垂眸道:“繁瑣小事罷了。”
李賢知道他油鹽不進,不好拉攏,笑了笑,“聽說你過幾天就要搬去相王府了?屆時別忘了給我一張帖子,我過去看看你府上的波羅球場修得如何,不許忘了。”
李旦應下。
兄弟兩人各有心思,淡淡交談幾句,那邊有宮人疾步跑過來,“大家有請相王。”
“王兄,改日再詳談。”李旦漫不經心瞥一眼站在角落裡的王洵,跟着宮人離開。
李賢收起笑容,看着弟弟離去的背影,目光深沉。
李旦踏進內殿側間的時候,聞到一股濃郁的香甜氣息。
李治盤腿坐在書案前,小几上供着一隻盤式鎏金博山薰爐,爐頂雕鏤出仙山雲鶴、彩雲飄飄的仙家氣象,香氣從山間絲絲縷縷逸出。
“這是十七新調的香,叫什麼富貴香。今年宮人們晾曬的荔枝殼都讓她收去搗騰了。”李治見李旦的目光落在薰爐上,說笑兩句,指指左側的坐席,示意兒子挨着自己坐,“她也老實,說這香味道馥郁,就取了這麼個俗氣的名字。”
李旦呷口清茶,輕聲道:“富貴香是英娘特意爲阿父調製的,能靜心養氣,舒緩疲勞。”
李治眉眼帶笑,皺紋舒展。隨即想到李旦那個讓他頭疼的念頭,臉上的笑容淡了幾分。
宮人跪坐在角落裡打扇,送出縷縷輕風,捲簾內香氣氤氳,薰爐籠罩在輕煙中,猛然看去,爐頂還真彷彿是一座座漂浮在雲海中的海外仙山。
“你看到吐蕃的國書了?”李治笑了一會兒,拈起一封奏疏,遞給李旦。
李旦接過來翻開看了一下,奏疏裡的內容和武皇后給他看的那張絹帛一模一樣。
“阿父打算怎麼做?”
李治嘆口氣,“我原本打算多留令月幾年的。”
李旦聽出李治的暗示,頓了一下,“阿父想下旨賜婚?”
爲今之計,也只有趁吐蕃使臣還沒有正式遞交國書前,把李令月和薛紹的婚事正式定下來。
李治搖搖頭,“那太刻意了。”
他翻開另一封奏摺,“執失和秦巖沒有捉住康阿義,讓他跑了。”
程錦堂接到捉拿康阿義的敕旨時,還沒反應過來,康阿義和部下早已經收拾細軟,逃之夭夭。等程錦堂意識到不對勁,連夜派人去追時,哪還找得到康阿義的人影?
康阿義逃走之前,一把火將糧草燒得乾乾淨淨,程錦堂顧此失彼,再三衡量之後,放棄追擊康阿義,帶着大軍返回長安。
康阿義逃到青州後,帶領整個駑失陀部叛出羈縻州,一路摧枯拉朽,連拔六座城池,諸羈縻州本來就兵力不足,任用當地部族自行管理,生亂之後,那些部族首領們望風而降,朝廷設立的都督府已經有一半徹底廢棄。
程錦堂負傷歸來,需要臥牀靜養,李治只能讓提前趕回京師的執失雲漸和秦巖率兵前去平叛。
執失雲漸領兵前往隴右道,火速平定了叛亂,但是沒能活捉康阿義。
康阿義帶着親信和族中幾千個身強力壯的男丁逃進沙漠。唐軍無法適應當地的氣候,而且補給不足,必須撤軍。
李治怕執失雲漸孤軍深入,被神出鬼沒的康阿義截斷後路,下旨將他召回長安。另外委派兩名總管前去接管前線戰事。
這場動亂只有少數知情人清楚來龍去脈,民間百姓還不知道西邊諸州燃起烽火。
李旦一目十行,匆匆看完奏報。執失雲漸的字一如他的人,看似平平常常,毫不起眼,仔細看,才能看出棱角分明,鋒芒內斂。
原來執失雲漸是從戰場上回來的。
剛從九死一生的沙場歸來,就先向英娘示好……
李旦眉頭緊皺,掩下心思,緩緩合上奏摺,道:“突厥復興,康阿義躲在暗處,隴右道隨時可能再起烽煙,這時候我們確實不能和吐蕃鬧翻。阿父說不能賜婚,難道是想……”
李治點點頭,“我已經吩咐禮部和內侍省去準備婚宴了。”
他笑了一下,蒼老的面孔透出幾絲罕見的促狹意味,“來者是客,等吐蕃使臣抵達的時候,正好可以邀請他們參加令月的婚禮。”
那時候李令月嫁都嫁了,吐蕃使臣除了乾瞪眼以外,別無他法,朝廷完全不用費心去找藉口推脫。
李令月和薛紹情投意合,成婚是早晚的事,之所以沒有訂親,一來是武皇后不喜歡薛家人,李治和李令月想等武皇后對薛紹改觀。二來是明崇儼向武皇后獻言,說李令月選定好的公主府有些不妥,武皇后深信明崇儼,下令暫停工程,太平公主府目前還沒建好。三來是薛紹的兄長此前還未娶親,薛紹不能趕在兄長之前娶媳婦。
現在吐蕃使臣即將前來求婚,別說李治想盡快爲李令月舉辦婚禮,連武皇后也巴不得薛紹趕緊把李令月娶進門。
薛紹的兄長前不久剛剛把娘子迎進門,薛家那邊更沒什麼問題。
無論如何,李治絕不會送自己的女兒去吐蕃和親。
不論其他,當年選定和親的人選時,考慮到吐蕃氣候嚴寒,道路崎嶇艱險,朝廷特意從遠支旁氏挑出身體健壯的文成公主前去吐蕃,連使女也都是儘量往高大強壯的方向找,不然,和親隊伍不一定能堅持到吐蕃。
長安城中嬌養長大的金枝玉葉,怎麼可能經受得起吐蕃的風霜嚴寒。
“薛紹那邊沒什麼好擔心的,他上個月向我打探過是不是該主動求親,我讓他先等等。阿父只要派人在他面前漏個口風,他明白該怎麼做。”李旦說完,話鋒突然一轉,“那英娘呢?”
李治愣住了。
“阿父,吐蕃使臣很可能在來京兆府的路上聽說英孃的名聲,不論他們是從党項諸羈縻州的方向入關中,還是走劍南道的山路,都不會錯過當地人對英孃的傳頌。南方有棉田種植園,西方有見過煙花的胡人。”李旦稽首,鄭重道,“令月嫁給薛紹,可以躲過吐蕃的求親。如果吐蕃中途改變主意,把國書上指名的人選改成英娘呢?”
等吐蕃使臣來了,再急急忙忙發嫁英娘,肯定來不及,吐蕃使臣不是好糊弄的。
李治沉默一陣,“所以呢?你覺得該怎麼辦?”
李旦面不改色,垂眸坦然道:“阿父自然明白我的意思。”
這樣的語氣,看來是已經做好打算了。
李治氣極反笑,一口接一口喝茶,半天不說話:李旦腦子倒是轉得快,剛聽說了吐蕃求親的事,就瞅準時機來逼他下旨,前後纔不過兩個時辰,這小子太會把握時機了!
如果不是事關小十七,他真想讚一句機靈。
香菸嫋嫋,宮人們繼續扇動着羅扇,神情平靜,彷彿聽不懂父子倆在說什麼。
李旦擡起頭,直視着李治審視懷疑的目光,“阿父,我確實有私心,但是並非危言聳聽。”
送嫁這一招只能用一次,李令月可以嫁給薛紹,十七嫁給誰?
執失雲漸是個好人選,可十七已經明確拒絕了這樁親事。
這一次可不是訂親,是真的送十七出嫁啊!
難道,真的要……
李治看一眼李旦,揉揉眉心,“你先回去,朕要考慮考慮。”
面前的青年態度平和,但舉手投足間隱隱散發出逼迫的威勢,讓他不得不擡出皇帝的身份,用了“朕”這個字眼。
李旦懂得見好就收的道理,起身告退,沉聲道:“兒等着阿父的決定。”
殿外陽光明媚,廊下的護花鈴輕輕晃動,鈴音清脆。
王洵在涼亭等了半天,看到李旦大踏步走出來,心裡有種異樣的感覺。
朝中官員已經隱隱約約知道吐蕃派遣使臣前來求親的事,不論是太平公主,還是永安公主,都和相王關係親厚,但相王似乎一點都不着急。
“你最近和六王走得很近?”李旦走進涼亭,淡淡問王洵。
他頭頂紫金冠,眉宇軒昂,神態輕鬆,這一刻,天家骨血賦予他與生俱來的雍容威儀顯露無疑。
王洵垂首道:“六王向我徵詢學問之事,無關朝政。”
李賢想召集文人才子編纂書目,註釋典籍,和當年的魏王李泰一樣,通過這種手段收攬人心。
又或者說,李賢其實是在效仿武皇后,網羅人才,培植自己的勢力。
李旦負手而立,看着正殿翹起的飛檐,道:“注意分寸,六王性情急躁,別騎虎難下。”
王洵花了兩年的時間才成功讓武皇后和武承嗣對他放鬆警惕,徹底沉寂下來,不能再一腳踏進漩渦,功虧一簣。
王洵道:“我明白。”
兄長王浮是王家拋出去吸引衆人注意力的棄子,阿兄爲了他們,毅然決然放棄自己的前途,他不能辜負阿兄的苦心。雖然他不明白相王爲什麼會時時提點他,但是他有種直覺,聽相王的不會錯。
他瞥一眼李旦棱角分明的側臉,輕聲說,“某斗膽問一句,這次吐蕃求親,想求娶的是哪位公主?”
聖人和天后沒有公開消息,朝中大臣衆說紛紜,沒有統一的說法。李旦是親王,應該能第一時間獲知吐蕃使臣此番入朝的確切來意。
“不管是哪位公主,吐蕃使臣只能空手而歸。”李旦緩緩說完,頓了一下,叮囑道,“現在還不能掉以輕心,如果朝中有異動,立刻傳信於我。”
王洵看他胸有成竹,心裡悄悄鬆口氣。
下午公廨放衙,大批官吏騎着高頭大馬,從皇城方向來到西市閒逛。
沿街酒肆裡傳出歡快的奏樂聲,雪膚胡姬在堂中翩翩起舞,酒客們的叫好聲震得酒肆門庭顫動,酒幌子在風中舒捲飛揚,刺啦啦響。
一隊駱駝排着整齊的隊列走過巷曲,留下一股極其難聞的腥臊味,直到半刻鐘後,那股味道還久久盤旋在高牆下,薰得人胃口全無。
捲棚車裡的裴英娘連忙放下簾子,皺眉掩鼻:大熱天的,這味道實在太折磨人了!
匆匆買齊東西,她催促楊知恩,“回宮吧。”
楊知恩巴不得早點回宮,外頭太腌臢了!尤其是那些茹毛飲血的胡人,還沒走近就一股子味,他恨不能讓人把卷棚車團團圍住,將百步之內的行人全部趕走!
當然他也只是想想而已,如果他真敢這麼做,今晚不知會有多少諫官連夜寫奏摺彈劾永安公主和他的郎主。
三步一停,五步一緩,一個時辰後,一行人終於擠出重圍,離開熙熙攘攘、人聲鼎沸的西市。
走了大概有六坊之地,一隊人馬從後面追上裴英娘。
“總算逮到你了!”
一名眉眼細長,明豔照人,身量略顯豐腴的女子側鞍下馬,隨手把長鞭往身後的僕從懷裡一拋,抱怨道:“我從宮裡追到相王府,又從相王府趕去東市,次次撲空,好容易趕到醴泉坊,你又去西市了!”
裴英娘聽到她的聲音,忍不住笑了,掀開車簾,看着半夏攙扶她爬進捲棚車,“阿姊不是在禁苑麼,怎麼也出宮了?”
李令月滿頭是汗,擠到裴英娘身邊坐下,氣喘吁吁道,“禮佛怪沒意思的,我又聽不懂那些和尚唱的經文。”
李家有胡人血統,並非傳統的世家望族,即使奪得天下,依然被中原世家高門瞧不起,有些世家甚至不屑和李家聯姻。當年李淵和李世民起兵反隋的時候,爲了給李家制造聲望,迎合當時老百姓們私底下流傳的讖語,宣稱老子李耳是李家先祖,大力扶持道教,使老子和道教的地位空前拔高。
李淵和李世民都曾下令,將道士、女冠排在比丘、女尼之前,甚至老子的地位排在孔子前一位,基本確立了“道、儒、佛”的先後順序。
朝野上下的佛教徒對此十分不滿,幾十年來多次上書,要求僧尼排在道士前面。佛教徒和道教徒曾多次當庭爭辯,兩教沒有到水火不容的地步,但彼此瞧不順眼是肯定的。
李治折中處理,將道士、女冠和比丘、女尼東西相對,不分先後。但他同時追號老子爲“太上玄元皇帝”,設立祠堂,置令丞管理,明顯是偏向道教的。
武皇后不同,她更願意扶持佛道,只不過現在時機還不成熟,她沒敢暴露出野心。前幾年爲了弱化她的強勢,她曾要求百官研習《老子》,積極營造端莊賢惠的后妃形象。再過幾年,爲了降低李唐皇室的影響力,武皇后將會打壓道教,擡高佛教,兩教之爭,不僅是信仰之爭,也關乎朝政。
裴英娘收回思緒,摸出自己的絲帕,擡手爲李令月拭汗,“阿姊先歇會兒。”
李令月放鬆身體,懶洋洋地靠在她身上,抱怨道:“你怎麼有那麼多的事情要忙?我今天光追在你後面打轉了!明天你不許出宮,得陪我玩一天!”
裴英娘笑着道:“好,明天阿姊可以隨便使喚我。”
快到光宅坊時,宮門方向傳來清脆的馬蹄聲。
有人攔下楊知恩,低聲問他:“車裡可是太平公主和永安公主?”
楊知恩輕聲答了,那人來不及下馬,引馬走到捲棚車旁邊。
李令月掀開車簾,趴在車窗旁,一邊搖扇子,一邊笑嘻嘻道:“你怎麼來了?”
薛紹眉眼低垂,穿一身淡青色圓領素羅袍衫,眉目如畫,斯文俊秀,額前有晶瑩的薄汗。
他翻身下馬,緩緩道,“公主,你願意下嫁薛家,做我的妻子麼?”
南風拂過,旌旗在風中獵獵飛揚。
周圍霎時安靜下來,連拉車的壯牛、扈從座下的健馬都老老實實閉上嘴巴,不敢發出一點聲響。
衆人面面相覷,悄悄走遠了些。
李令月呆了一呆,繼而堆起一臉燦爛笑容,咬了咬脣,嬌嗔道:“傻子!你怎麼挑在這個時候求親?”
她滿身是汗,衣裳灰撲撲的,肩膀又酸又痛,只想回宮泡會兒香湯,然後好好睡上一覺,三表兄早不求親,晚不求親,偏偏挑在她狼狽的時候剖白心意,真是太不解風情了!
她滿心抱怨,但嘴角卻不自覺翹起,整個人猶如浸泡在清澈溫暖的泉水裡,渾身舒泰,眼睛裡亮晶晶的,翻騰着無法掩飾的雀躍欣喜。
裴英娘不想打擾這對柔情蜜意的有情人,只想靜靜地坐在一邊當背景,但看到李令月都已經迫不及待了,薛紹還傻傻地站着發怔,不由失笑道:“三表兄,回去準備納徵吧。”
薛紹像是陡然從夢中驚醒一樣,輕咳一聲,臉頰瞬間燒得漲紅一片,連脖子、耳朵都紅透了,結結巴巴道:“我、我這就、這就回去……”
李令月嫣然一笑,掀開車簾,跳下捲棚車,大大方方道:“表兄,你可想好了,做了駙馬,以後你只能聽我的!”
薛紹不敢看她,低下頭,羞澀道:“你,你是公主,理當如此。”
“那好。”李令月抿嘴一笑,容顏如花,“我等着你。”
薛紹咳了兩下,拱手告辭。
裴英娘忍俊不禁,薛紹都敢當衆求親了,怎麼害羞成這樣?不僅說不出一句完整的話,臉色比李令月鬢邊的紅鴉忽還要紅,看起來就跟要冒煙了一樣,還同手同腳,手足無措,上馬的動作異常僵硬生疏,不是僕從在一旁攙扶,他連馬背都爬不上去。
薛家僕從護送着薛紹遠去,噠噠的馬蹄聲漸漸隱入呼嘯的風聲中。
“英娘,我要嫁給三表兄了!”李令月回到捲棚車裡,抓住裴英孃的胳膊,使勁搖晃,“上次你放的煙花還有剩的嗎?給我留着!”
裴英娘忍不住扶額,薛紹纔剛求親,李令月已經連婚禮上的細節都想好了,這也太快了!
公主出嫁也要按着規矩來,納彩、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迎親,每一步都要嚴格執行。定親之後,說不定要拖個兩三年才能舉辦婚禮,李顯和趙觀音從賜婚到請期,中間就拖拖拉拉了好久。
裴英娘心想,還早着呢!阿姊太心急啦!
姐妹倆回到蓬萊宮,在太液池前分別,各回各的寢殿。
秋葵捧着十幾枝翠綠的蓮蓬,快步走到裴英娘面前:“公主,聖人已經把太平公主出降的日子定下了,就在這個月月底。”
裴英娘挑了一隻蓮蓬,正低頭剝蓮子吃,聽了她的話,吃驚地瞪大眼睛,擡起頭,一臉不可置信,怔怔道:“月底?這個月?”
這也太快了吧!
難道李治怕薛紹臨時反悔,想快點套牢這個準女婿?
作者有話要說: 宗教部分參考《隋唐五代史》的分卷《隋唐五代宗教史》。
古代宗教勢力很強大,寺院霸佔廣袤田地,大肆發展莊園經濟,上層僧侶有文化、有地位、有經濟實力。
我們現在看到的佛教,是世俗化以後的佛教,殺傷力小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