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正氣歌

餘額不足

“既然要謝,光憑嘴上說,有什麼意思?一點誠意都沒有!”安康公主好整以暇的看着杜睿笑道。

杜睿一愣,沒想到安康公主突然來了這麼一句,隨即笑道:“不知公主殿下,讓草民如何謝,方能顯出誠意!?”

安康公主眼珠一轉,道:“聽太子哥哥說,你府上有好些有趣的東西,不如這樣,我去你府上,挑一件看得上眼的,就當作你的謝禮瞭如何!?”

杜睿聞言,也是哭笑不得,不過既然已經開口了,自然也不能拒絕,便道:“如此也好!”

“一件,我絕不多拿。”安康伸出一根手指,說得很認真。

其實她並不是真的想去拿什麼東西,貴爲公主,她什麼東西都不缺,她真正需要的是一個玩伴。當日第一眼看到這個少年,她就被他的外表和談吐吸引了,她覺得他身上有種她從小見膩了的宮裡男人不一樣的味道,讓她很想靠近。

杜睿當然不知道眼前這位大唐最尊貴的女孩子心裡的盤算,便爽快的答應了,帶着安康公主向自己家中走去。

衆侍衛都知道公主的脾氣,誰也不敢阻攔,只有一路遠遠地跟着。進了杜府,安康真是吃了一驚,不起眼的宅門裡雖稱不上園林奇秀,富麗堂皇,但卻佈置的很格局,真沒想到長安還有這樣一個別有洞天的地方。

上次安康公主和李承乾一起過來,只到了門口便撞上了杜睿,隨他一起去踏青了,今日才進得府來,發現這杜睿果然不凡,小小的宅院居然被他弄得這般清雅。

二人一路穿堂過室,裡頭的陳設也很簡單,但是一些杜睿親自做的裝飾,也讓安康看花了眼,比如風鈴,比如杜睿閒着無事給杜雲蓮捏着玩兒的泥人,還有許許多多的小玩意,一時拿不定主意要什麼好。

過了二堂,來到後宅杜睿的書房,安康公主坐下來想歇口氣,一眼看見牆上掛着的一支竹簫,雖然看着普通,但安康公主卻看出了不凡,臉上頓時露出驚異之色:“這簫看上去是漢代的古物吧。”

杜睿讚道:“公主殿下的眼力不錯,傳說竹林七賢當中的嵇康曾用過此簫。”

這支簫也是杜睿一次出府閒逛時發現的,看着喜歡便買了回來,對於這支簫的來歷,杜睿也說不分明,只是聽那賣簫人說過。

安康公主聞言,更驚奇了,道:“哦,原來是魏晉時傳下的東西,也有幾百年了,不知還能不能奏鳴。”

杜睿看了安康公主一眼,將簫取下來,便吹奏起一隻曲子來。琴聲悠揚,如同山間的潺潺溪水,流淌個不停,如怨如思,如泣如訴,卻又偏偏帶着的綿綿的情意,正是當日杜睿曾吹奏過的那首《梁祝》。

安康公主聽得如醉如癡,讚道:“你的簫吹得真好,清越卓拔,好像是從高山之巔輕輕流淌下來的~~~~”

杜睿聞言,心裡那叫一個別扭,什麼叫簫吹得真好,這夸人誇得也太讓人臉紅了,但是臉上卻很是謙遜的說道:“公主殿下謬獎了,草民不過是自娛自樂罷了,登不得大雅之堂的。”

安康公主眼睛一眨說道:“登不登得了大雅之堂關我什麼事,我喜歡就行了,對了!我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了。”

杜睿看了看手裡的竹簫,問道:“是這支簫嗎?”

安康公主呵呵一笑,道:“不,是這曲子,請你教我吹這曲子好嗎?”

杜睿不由一愣,也不知該如何回答。

安康公主小嘴一撅,道:“你答應了我到你府上挑一樣瞧得上眼的東西的呀,怎麼,這麼快就反悔了?真是小氣!”

說着,一雙大眼睛還討債似的盯着杜睿,杜睿無可奈何,只好應承下來。

安康公主見杜睿答應,心中自然歡喜,突然又想到了一件事,問道:“杜家哥哥!你剛纔爲什麼替那個犯人惋惜,還說他是一個難得的幹才?”

杜睿聞言,嘆道:“如今這大唐的朝堂之上,能和那位範大人比氣節的,恐怕還真沒有第二個人了!”

安康公主好奇的問:“你爲什麼要這樣說,難道連你也比不得嗎?”

杜睿笑道:“草民不過一十歲小兒,能稱得上什麼氣節,便是有,又怎能和範大人相比,彼爲國事不惜一人榮辱,不惜身家性命,這份大膽識,大氣魄,大忠誠,難道還當不起這氣節二字嗎?”

安康公主沉思片刻,道:“聽你這麼說,好像也很有道理,我是不大懂的,只是這兩日我父皇總是長吁短嘆,不時的喚着範興這個名字,或許我父皇也不想他死吧!”

太宗皇帝的心思,杜睿也能猜得到,一來範興確實是個人才,此時雖然丟城失地,卻讓大唐避免了一次更大的危機,二來還是人才難得,這些年來,突厥屢屢寇邊,大唐屢戰屢敗,範興久在邊廷,對突厥的戰法熟悉,將來北伐,也是一大臂助。

想着,杜睿突然對安康公主道:“公主殿下!草民想求公主殿下一件事,希望殿下不要推辭!”

安康公主道:“你有什麼事只管說,怎的說你現在也是我的師傅了,只要我能做到的,便一定幫忙。”

“好!”

杜睿道了一個好字,便走到書桌前,鋪開一張宣紙,研好墨,提起筆來,略加思索,揮筆而成:《正氣歌》一一贈範太守,餘長聞夫氣節者,天地之正焉,今範太守於國守邊,闕自身榮辱,棄小節而就大義,然羣氓洶洶,空懷熱血,知太守者,凡幾人焉?餘自空嘆,於國惜才,隨頌《正氣歌》,以張範太守之氣節耳。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爲河嶽,上則爲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在秦張良椎,在漢蘇武節;爲嚴將軍頭,爲嵇侍中血,爲符寶郎舌,爲姜伯約膽;或爲遼東帽,清操厲冰雪;或爲出師表,鬼神泣壯烈。或爲渡江楫,慷慨吞胡羯,或爲擊賊璽,逆豎頭破裂。是氣所磅礴,凜然萬古存。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地維賴以立,天柱賴以尊。三綱實繫命,道義爲之根。磋餘遘陽九,隸也實不力。楚囚纓其冠,傳車送窮北。鼎鑊甘如餡,求之不可得。陰房冥鬼火,春院閟天黑。牛驥同一皁,雞棲鳳凰食。一朝濛霧露,分作溝中瘠。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哀哉沮洳場,爲我安樂國。豈有他謬巧,陰陽不能賊!顧此耿耿在,仰視浮雲白。悠悠我心憂,蒼天曷有極!哲人日已遠,典刑在夙昔。風檐展書讀,古道照顏色。

安康公主自幼聰慧,也曾習得經史子集,倒也看的分明,見杜睿如此推崇一個犯官,雖然不解,但也被詩中那大氣魄感染到,不禁拍手叫好。

杜睿嘆道:“公主只道這詩好,卻不知與這尋章摘句的營生比起來,範太守的氣節卻真如長空皓月,詩雖寫得,卻不足以張範大人氣節之萬一,請公主將這詩,轉呈聖上,求聖上等他日北伐成功之時,將這詩雕刻成碑,立於範太守墓前,以彰其功。”

第9章 釀酒第44章 利奧三世第63章 安定地方第二十五章第32章 廷議第32章 安西軍第83章 七寶齋內藏七寶~~~第八十四章 大觀園第42章 三條妙計第五十一章第61章 閱兵第8章 賺錢第十五章第30章 捷報傳來第12章 悔婚第四十六章第57章 太子掌軍第十五章第25章 鴻篇鉅著第六十六章第40章 亂國之人第72章 歸來第1章 貞觀二十二年第68章 首戰第50章 嚴拒第65章 一路向西第六十九章第9章 無題第67章 三國博弈第90章 崑崙奴第29章 陳三事第50章 不速之客第68章 首戰第三十八章第55章 內華夏而外夷狄第25章 處罰第六十一章第五十六章第55章 武氏受難第50章 交河道大總管第54章 信仰第75章 何爲佛第62章 對奏第47章 丕平第31章 對策第73章 所謂西天極樂第70章 談判第73章 大食國滅第五十九章第十九章第73章 大食國滅第59章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第28章 佈局第62章 英雄遲暮第90章 汝南公主第62章 對奏第四十一章第39章 騎兵出擊第三十八章第66章 封賞第53章 鬥智第17章 太宗震怒第10章 身在甕中第64章 高陽公主與辯機和尚第二十一章第十九章第二十二章第十九章第50章 交河道大總管第十九章第四十一章第5章 公主們第13章 惡奴第二十一章第72章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第四十四章第二十八章第55章 內華夏而外夷狄第9章 疑懼第30章 捷報傳來第五十三章第95章 急症第32章 泉蓋蘇文第66章 的黎波利城下第76章 這孩子叫狄仁傑第42章 父與子第五十六章第十五章第60章 古埃及第20章 頭疼第六十九章第二十一章第25章 名聲鵲起第47章 故人第40章 平壤第四十九章第54章 三站而下第四十二章第9章 訪客第二十一章
第9章 釀酒第44章 利奧三世第63章 安定地方第二十五章第32章 廷議第32章 安西軍第83章 七寶齋內藏七寶~~~第八十四章 大觀園第42章 三條妙計第五十一章第61章 閱兵第8章 賺錢第十五章第30章 捷報傳來第12章 悔婚第四十六章第57章 太子掌軍第十五章第25章 鴻篇鉅著第六十六章第40章 亂國之人第72章 歸來第1章 貞觀二十二年第68章 首戰第50章 嚴拒第65章 一路向西第六十九章第9章 無題第67章 三國博弈第90章 崑崙奴第29章 陳三事第50章 不速之客第68章 首戰第三十八章第55章 內華夏而外夷狄第25章 處罰第六十一章第五十六章第55章 武氏受難第50章 交河道大總管第54章 信仰第75章 何爲佛第62章 對奏第47章 丕平第31章 對策第73章 所謂西天極樂第70章 談判第73章 大食國滅第五十九章第十九章第73章 大食國滅第59章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第28章 佈局第62章 英雄遲暮第90章 汝南公主第62章 對奏第四十一章第39章 騎兵出擊第三十八章第66章 封賞第53章 鬥智第17章 太宗震怒第10章 身在甕中第64章 高陽公主與辯機和尚第二十一章第十九章第二十二章第十九章第50章 交河道大總管第十九章第四十一章第5章 公主們第13章 惡奴第二十一章第72章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第四十四章第二十八章第55章 內華夏而外夷狄第9章 疑懼第30章 捷報傳來第五十三章第95章 急症第32章 泉蓋蘇文第66章 的黎波利城下第76章 這孩子叫狄仁傑第42章 父與子第五十六章第十五章第60章 古埃及第20章 頭疼第六十九章第二十一章第25章 名聲鵲起第47章 故人第40章 平壤第四十九章第54章 三站而下第四十二章第9章 訪客第二十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