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杜家有子

杜睿滿腦子都在想着未來大唐的政體,他現在雖然是個富貴閒人,可是說到影響力,便是朝堂之上的那些達官貴人,有幾個敢看輕了他的。

在百姓們眼中,杜睿是歸隱杜陵,做起了閒人,可是朝中那些達官顯貴卻不敢這麼想,也虧得這些年大唐無事,否則的話,一旦有大事發生,李承乾最信任的依然還是杜睿,如今朝中的少壯派勢力雖然已經崛起,尤其是田迎這個永徽朝第一科的狀元郎深得李承乾的信任,可要說在李承乾心中的分量,那還是遠遠比不上杜睿的。

杜睿此刻心中裝着大事,自然也就沒有了心思遊玩,看看天色漸晚,杜睿便吩咐人打道回府,只是難得出來一次的兒女們卻有些不情願,可是又不敢違抗杜睿的意思,只得不情不願的跟着回去了。

回到府中,杜睿將自己關進了書房,繼續想着三權分立的事情,就目前來說,三權分立徹底施行,根本就是不可能的,大唐要做的只是不斷的朝着那個目標完善,一步一步的達成。

現在的社會制度和國情,能做到的只是限制軍權,如果是太宗當朝的時候,就算是再給杜睿幾個膽子,他也不敢,但是現在的李承乾,甚至以後的李弘,就不一定了,雖然一旦坐上皇帝的寶座,任何人都會將權利死死的抓住手裡。

但是守成之君和開拓之主最大的區別就是,他們更在意自己身後,江山社稷的安泰,子孫萬代能否保得社稷江山千秋萬代。

這就給了杜睿機會,首先確立內閣,輔佐皇帝,治理朝政,進而以內閣制衡君權,再以檢查部門監督內閣,以防止內閣尾大不掉。

這個逐步完善的過程,定然是錯綜複雜,而且其中的艱難險阻定然遠勝於當初的貞觀變法,當初變法,杜睿意在打擊流毒數百年的世家大族,杜睿能成功,首先就是因爲有了太宗皇帝的支持,有皇帝做堅實的後盾,縱然是天下洶洶,也出不了什麼大亂子。

可是現在杜睿心中想的可不一樣,如果當真要朝着三權分立的政治制度進化的話,他首先要面對的第一個阻力就是君權。

到了手的權利,沒有誰會願意放棄,哪怕是分出一部分也不可能,可是越是艱難,杜睿的鬥志就越是旺盛。

立法,執法,司法,三權分立,三權相互制衡,相互約束,這樣以來雖然遠遠不如一言堂來的有效率,然而卻能從根本上杜絕權利過大,無人能制的狀況發生,總的來說,對這個國家是絕對有好處的。

而執法部門想要繼續確保自己的權利,就需要得到天下所有百姓的支持,他們只能兢兢業業,以求能保住手中的權利。

當然這還需要另一點可以達成,那就是開啓民智,就像白天杜學武說的那樣,要讓百姓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要讓他們有說話的機會,而且敢於說話。

華夏數千年來,百姓的社會地位一向都是可有可無的,他們的政治訴求根本就得不到滿足,久而久之,百姓也就失去了這個本能,他們被侷限於小農思想之中,只想着有地種,有飯吃,有衣穿,有片瓦遮身,有子孫可以傳遞香火,就可以了,對朝政如何,對地方官員是否清正廉潔,他們往往是看不到的,也不願意去看。

政治也就變成了少數社會精英分子手中的玩具,任他們肆意擺弄,要是當權者是個有道之人還好,一旦暴虐,愚蠢之人上臺,那麼等待這個國家的必將是天怒人怨,民不聊生。

可是要開啓民智,讓民衆關心政治,關心這個國家的大方向,這個要比與皇帝爭奪權利,更加困難。

因爲這等於是在於整個國家的精英階層爲敵,他們雖然只是少數人,但是可不要小看他們,他們的手中所掌握的可是輿論導向,以及始終被確立爲正義的一方。

但就是這些精英階層,在華夏五千年的歷史上,所奉行的就是愚民政策,他們一面在鼓吹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且在一面大肆愚弄百姓。

那麼什麼是愚民呢?

愚者,愚弄也。民者,大衆也。愚民即愚弄大衆。愚民政策就是佔據着社會精英階層的一些人,爲了一己之私,爲了能夠始終掌握着權利,而推出的愚弄人民,使其愚氓無知,閉目塞聽的政策。

愚民政策古已有之,從歷史上來看,愚民政策發端於一個私生子皇上,也就是秦始皇,雖然私生是偷偷摸摸的,但是愚民卻是明目張膽的,秦始皇的確沒給華夏的政治格局開個好頭,焚書坑儒也在歷史上以罵名傳世,直至今日,人們仍能聞到其中的血腥味。秦建立中央集權制,那時衣服旌旗均以黑色爲貴,而庶民也以黑布纏頭,號稱黔首,過上了一陣子,“黔首安寧,不用兵革”的日子。

爲了維護統治,讓百姓都變成徹徹底底的順民,秦始皇做的有兩件事是較爲突出的,一是從獨廷尉李斯的建議,將秦以外的史書全部焚燬,私人所藏儒家經內和諸子書都當乾柴燒掉,聚談詩書者斬首,理由是“儒生不師今而學古,各尊私學,誹謗朝政,惑亂民心”。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焚書坑儒事件。

不過,這裡的書並非全燒盡了的,醫藥、占卜及農作物的書不屬燒禁之列。秦始皇心知肚明,民衆雖不可施以教化,但不可不強身健體,所謂思想不可雜草叢生,但田間不可不繁榮錦秀。腦子裡沒有了那些不乾不淨的東西,黔首們也就只有面朝黃土北朝天的份。

光愚弄其精神,野蠻其體魄是不夠的。秦始皇做的另一件大事是造宮室,其實造宮室,除了收集天下美女外,還蒐集天下兵器,將其銷燬,然後在阿房宮前殿,築成十二個銅人,重各二十四萬斤,據稱,爲防有人攜兵器入阿房宮,還設了磁石。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天既有眼,獨.夫難爲,之後的事是始皇帝沒有想到了。沒有兵器的民衆揭竿而起,這就是陳勝吳廣領導農民兄弟的起義,沒讀過書的項羽,劉邦殺進了阿房宮,“項羽入關,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息”。

如果說民意是個女人,焚書坑儒,實際上也只是光天化日下綁架民女的行徑,雖罪惡,但也只是將她關起來,雖然偶有動手動腳的嫌疑,但主要還是讓民女隔離大千世界,至於民女怎麼想的,秦皇老兒並不知曉,由於秦皇忙於日理萬機,勞頓不堪,還沒來得及將民女攬在懷裡,便在出巡的路上病死。時爲前二一零年,三年後,秦朝滅亡。

秦始皇雖然殘暴,但愚民政策卻不徹底,反而激起了人們心中的反抗意識,相比較而言,他的後來者,也就是那位歷史上集文盲與流氓大成者劉邦,在他奪得天下之後,中國愚民政策有了進一步發展。

昔時秦皇,只知秦家天下,而到漢時,純儒學的政治主張實際將同志階級完全的劃分到一個階級的份上。純儒學政治使上下層豪強得到兼併的便利,同時也形成了大一統的思想,“四海一家”指的就是全世界都是一家子,都聽皇帝老兒的。

漢武帝採用董仲舒的意見,獨尊董仲舒與公孫弘的《春秋公羊》,罷黜百家。西漢前期,爲官有三條途徑,一是郎官,家有中等財產,自備車馬薪水,可進京做官。二是在本郡做官,不限財產。三是由大官老爺徵召。

而漢武帝在獨尊儒術後,昔日的黔首們也開始官迷心竅,興高采烈地趕着大好前程去了。這就是那時的孝廉與茂才制度。儒學與做官結合起來,武帝說,只要你們順從我的《公羊》,我就給你們好官做。董仲舒與公孫弘也是深得主子的好處的。當時“古董”成了西漢今文經學中最大的儒者,而“老公”則做了丞相,封平津候。

漢武帝牽出他的《春秋公羊》,是因爲《春秋》有孔子的名份,是專誅亂臣賊子的著作,而到了董仲舒的嘴裡,便出了陰陽怪調。

的確,董仲舒的哲學是《易經》陰陽學說的引申。董仲舒說,凡事有陽就有陰,有上就有下,有順必有逆,有晝必有夜。所謂“凡物必有合”、“合各有陰陽”。他的陰陽怪調是,陽性尊,陰性卑,君、父、夫是三陽,臣、子、妻則屬陰。中國幾千的封建糟粕便是從此開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生出一幫奴才。

據其陰陽怪調,引而申之,有愚必有被愚,而爲了當官,進取向上,有事業心,做新時代的好青年,就只有皓首窮經的份。就像愚公移山,天下人也來了一個愚公讀經,公而生子,子而生孫,總有一年能把經書讀透,徹底體會經朝廷的精神。

愚民政策,就好像是一門閹割藝術,不過是在精神與思想層面上的閹割,這種閹割藝術在歷史上的宋朝進入了它的鼎盛時期。國人的慾望與創造力也成了裹腳布裡的敲爛的碎玻璃渣子,稍一動彈便會有十指連心之痛。

自孔子創立儒學以來,儒學前後有幾次大的變化,首先是戰國孟軻,之後的董仲舒,然後便是宋朝的程朱理學。歷朝歷代的統治者,爲了維護自己的統治,都會有一種大一統的思想,而這種思想似乎只是來自統治階級,宋朝的理學便是如此。

朱熹主張“格物致知,正心誠意”之學,讓他遺臭萬年的名言是“去人慾,存天理”。這話聽來似乎艱澀,卻又語重心長,實則仍是隻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翻版。

在程朱理論的教唆下,一向銳意改革的王安石也因此成了“萬世罪人”,王安石提出的“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三不理論”被當作不良學說。

朱熹的“去人慾”、“存天理”實際上就是讓老百姓甘心爲奴,甘心於現存的政治制度,消除異見於無形。大凡異端皆是人慾,統治者的意願便是天理,在將程朱理學推上大一統寶座的宋理宗看來,強.奸民意就是天理,民意不被強.奸便天理難容了。

從強.奸民意的愚民到誘.奸民意的愚民,一千多年過去了。到清末,一切又發展到了極致。在《中國通史》中講到清朝的文字獄時有一段感慨,“大抵一個王朝,越是處在強盛的時期,政治上越能包容大度,具有較強的自信心。相反,一個王朝處在日趨衰朽的時刻,越是難以自保,越加偏狂疑忌,強化暴力統治。”於是愚民政策便一併出籠了,在清朝,這種愚民政策是充滿血腥味的,即使是當年的四書五經,也是要經過消毒處理的。

康熙曾嚴厲鎮壓反清復明思想的傳播,雍正朝先後興起汪景祺、錢名世、查嗣庭等大獄及呂留良、曾靜案,以“文字之過”大興獄訟與殺頭。乾隆時將文字獄作爲治國大計。最後的結果是,仇家告訐,誣告盛行。清官遇訟,冤案叢生。師友株連,人人自危。乾隆還幹了一件事就是焚書,而且這一燒便是十幾年。

全毀,抽毀,刪改者不計其數。官方的虐政讓紙張上的歷史變得面目全非。民衆若有所思所想,便是冒着殺人的危險了,草民黔首,非不學無術,而是不能。如此積貧積弱積愚,中國也只有生靈塗炭的份。於是鬼子們的洋槍洋炮全來了。當帝.國主義的鐵蹄踏到中國時,清政府很快與洋人勾搭成奸,一起幹着魚肉百姓、強.奸民意的勾當了。

愚民政策的核心就是,天地必有陰陽,陽爲尊,陰爲卑。老百姓看來只有卑的份了。陽在上,陰在下,老百姓便只有被壓迫的份了。要想“黔首安寧,不用兵革”,老百姓便只有被愚弄的份了。

整個社會的精英階層都要愚民,而杜睿如果偏偏要逆流而動,開啓民智,這個難度可想而之,這已經不是勇敢了,而是光着膀子和整個社會幹,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就在杜睿頭疼的想着該怎麼樣才能達成那個理想社會的同時,大觀園內一個相對幽靜的角落,一棟歐式風格的小樓,雖然在大觀園的整體建築羣當中,這棟小樓的建築風格顯得有些突兀,顯得格格不入,但是卻也別具一格,爲大觀園平添了幾分亮色。

在這裡住着的就是杜睿的平妻,曾經奧斯特拉西亞王國的公主,法蘭克玫瑰伊莎貝拉公主,遠離故國十幾年了,伊莎貝拉除了依然堅持自己的裝束之外,其餘的地方,她與一個漢家的女人已經沒有了什麼不同。

在這個大觀園當中,毫無疑問,伊莎貝拉是個絕對的另類,不單單是因爲她的容貌,更是因爲她對事物的一些看法,也就是後世人口中所謂的價值觀念,那是絕不相同的。

雖然有些不同,然而伊莎貝拉在大觀園裡,並不覺得寂寞,因爲她很清楚,她的丈夫杜睿一如既往的愛着她,雖然這麼多年過去了,她還是有些不習慣和別的女人分享一個丈夫,但是她卻也並沒有多麼抗拒。

當然,還有她的孩子杜學武,在對家鄉的思念,以及在異域生活的苦悶之中,杜學武給了她極大的安慰。

“母親!”

杜學武走了進來,操着一口純正的法蘭克語,他很聰明,無論學習什麼,都掌握的很快,當然除了杜睿教授的武藝,雖然因爲混血兒得天獨厚的優勢,他的身體十分健壯,只可惜,對武藝的修習上,他實在是沒有天分。

看到杜學武,正在畫油畫的伊莎貝拉頓時露出了笑容,道:“埃裡克!今天過得怎麼樣!?”

埃裡克是伊莎貝拉祖父的名字,相對於杜學武,她還是更習慣這麼稱呼自己的兒子,或許用祖父的名字來命名自己的兒子,也能算得上是她對故國僅有的幾分懷念了。

杜學武臉上洋溢着不加掩飾的笑容,道:“母親!我過得很好!如果有機會的話,您真的應該出去走走,看看,不要像現在這樣,整日裡悶在房中,在這麼下去,您會悶壞的!”

伊莎貝拉淡淡的一笑,在大觀園裡,她是個存在感很弱的女人,不是因爲杜睿的忽視,而是因爲她的性情自打到了大唐之後,已經徹底的改變了,曾經熱情的法蘭克玫瑰,現在性情已經變得大爲收斂,甚至十分低調,在大觀園中,從來都不與任何人相爭,即便是在對待杜睿的問題上,她也從來都不曾去奢求什麼。

伊莎貝拉感覺到了杜學武的喜悅之情,放下手中的畫筆,笑道:“有什麼值得高興的事情嗎?埃裡克!”

杜學武點點頭,笑着說道:“是的!母親,今天父親誇獎我了!”

伊莎貝拉也知道自己的這個兒子相當敏感,有時候杜睿一句不經意的讚許,都能讓他高興很久:“哦!是嗎?是因爲什麼事情!?”

在伊莎貝拉麪前,杜學武從來都沒什麼掩飾,當即就把他今天對杜睿所說的話,又重複了一遍:“母親,說真的,當時說完那番話的時候,我真的很擔心,因爲就連我自己都覺得那個想法實在是太驚世駭俗了,有誰會真正去關心百姓的想法,在那些達官貴人的眼中,他們不過是賤民,雖說太宗皇帝曾說過‘民爲重,社稷次之,君爲輕’,‘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可是孩兒覺得那不過就是說說而已,沒有哪個貴族會真正的在意百姓的想法。而我卻天真的要爲他們請命,說完之後,孩兒都覺得自己很蠢,以爲父親會狠狠的責罵孩兒,可是,孩兒怎麼都沒想到,父親似乎對孩兒的想法感到很欣慰,還誇獎了我,讓孩兒以這個爲目標去努力,母親!真的!我從來都沒見過父親這麼高興!母親!您覺得呢?覺得我說得對嗎?”

伊莎貝拉雖然是個西方人,但是在大唐生活了這麼多年,對大唐的政局,以及社會形態,自然也有所瞭解,一開始對杜學武的話,她也覺得驚世駭俗,擔心不已。

可是沒想到杜睿對杜學武這個想法的態度,居然不是呵斥,而是讚許,這讓她有些不明白,不過不明白歸不明白,自己的兒子能得到丈夫的讚許,伊莎貝拉還是非常高興的。

伊莎貝拉很清楚自己在大觀園內的地位,她只是杜睿的平妻,雖然也是妻子的身份,但是卻遠遠及不上杜睿的正室安康公主,就連同爲平妻的汝南公主和晉陽公主,她也比不了,因爲對方是公主,她雖然也是奧斯特拉西亞的公主,但是奧斯特拉西亞那麼一個歐羅巴小國,如何比得上幅員遼闊,強盛異常的大唐帝國。

甚至就連寶釵,熙鳳,武媚娘,黛玉這幾個杜睿的心腹,她也比不了,她知道自己那個公主的身份,並不能給她和他的兒子杜學武帶來任何幫助。

杜睿的子嗣衆多,長子杜學文毫無疑問會繼承杜睿的爵位,杜學良也有着萊國公的爵位,相比較而言,杜學武太平凡了,沒有顯赫的母族勢力,沒有嫡長的身份,未來的一切都只能靠杜學武自己努力,能不能在杜睿衆多的子嗣當中,殺出重圍,得到杜睿的重視,她根本就幫不上忙。

每一個做母親的都會將自己的孩子,當作她們畢生的希望,伊莎貝拉自然也不例外,此刻她也在爲自己的兒子高興,杜學武能有了自己的想法,而且還得到了杜睿的支持,這對杜學武來說,絕對是個好現象。

“埃裡克!你的父親有沒有和你說,你選擇的這條道路是極爲艱難的!?”高興過後,伊莎貝拉不禁又有些擔心,因爲杜學武的想法不單單是驚世駭俗,甚至都有些大逆不道。

杜學武點點頭,說:“是的!母親!父親說過了,不過父親讓孩兒明確了目標之後,就要堅定信心,朝着這個目標努力,母親!孩兒能看得出來,父親是支持我的!”

伊莎貝拉聞言,她這下就放心了,雖然杜學武的理想十分危險,但是有了杜睿的幫助,那自然就沒問題了。

杜學武見伊莎貝拉不說話,疑惑道:“母親!您不支持我嗎?”

伊莎貝拉笑着將杜學武攬在懷中,道:“不!埃裡克!無論什麼時候,我都是站在你這一邊的,你能有自己的想法,我真的很爲你驕傲!”

杜學武見伊莎貝拉高興,也高興的笑了,接着又說道:“母親!孩兒今天還有一件高興的事情!”

伊莎貝拉見杜學武的臉上又洋溢起了孩童的笑容,也笑着問道:“是什麼事情?可以和母親分享嗎?”

杜學武笑道:“這是當然,孩兒今天發現哥哥他們,並不討厭我!”

伊莎貝拉聞言,心中不由得一陣酸楚,杜學武是她的兒子,杜學武心中有什麼想法,她自然一清二楚,她知道一直以來,杜學武都因爲自己的與衆不同,感到自卑。

杜學武並沒有注意到伊莎貝拉的臉色,興沖沖的接着說道:“孩兒原來一直都以爲,他們不會願意接近我的,可是今天孩兒才發現,他們對孩兒真的很好!”

伊莎貝拉看到杜學武不再像以前那樣自卑,也跟着高興起來,伸手撫摸着杜學武的頭髮,和他的父親一樣,杜學武的頭髮又黑又亮,就好像是綢緞一樣,再配上一雙藍寶石一樣的眼睛,顯得格外漂亮。

“埃裡克!他們當然不會討厭你,他們都是你的兄弟姐妹,你們擁有着同一個父親,你要記住,對待你的哥哥,姐姐,你要尊重他們,對待你的弟弟,妹妹,你要愛護他們,你們天生就在一起,未來也會在一起,你們要相互扶助,才能走得更遠,獲得更大的成功!明白嗎?”

杜學武儘管不能完全明白,但還是點了點頭。

這邊正上演着母慈子孝的一幕,可是另一邊安康公主那邊可就不太平了,杜學文一回到他們母子的小院,便坐不住了,拉着身邊侍候的小廝,在院子裡就折騰上了,又是舉石鎖,又是練馬槍,讓安康公主看的一陣納悶。

安康公主一頭霧水,只能去問今天一起外出的女兒杜蘭芷:“芷兒!今兒個你大哥出去遇到什麼了,怎的連晚飯都不吃,就要練武!”

杜蘭芷和杜學文雖然是一母同胞,然性情卻大不相同,雖然平日裡杜學文對這個嫡親的妹妹格外關愛,可是杜蘭芷卻有些瞧不上杜學文的“不學無術”。

“孃親!女兒怎的知道,再說他平日裡不也是如此,只知道練武,卻不曾看過他讀書習字,還是大哥呢!連《論語》的開篇名義都不知道,哪像四哥,比他小了一歲,四書五經,諸子百家都能倒背如流!”

對自己這個兒子,安康公主也是頭疼,她一心想要讓杜學文當真去學文,繼承杜睿的文采,未來容然不能像杜睿那般著書立說,成一代宗師,可總歸天家血脈,也不能讓旁人比下去,可是杜學文就是不爭氣,一看那些經義就坐立不安的,倒是武藝上,頗有進境。

如今被杜蘭芷一說,安康公主的好勝心又被激發了出來,自言自語道:“芷兒!去叫你大哥進屋,今日他要是不講《論語》給我背上一遍,看我不狠狠罰他!”

杜蘭芷見杜學文要倒黴,心中不禁一陣歡呼,今天出去,杜學文居然敢拿一條小青蛇嚇唬她,她回來就想着要告狀,現在看來,都不用她多嘴,今天杜學文就有難了。

歡快的蹦跳着過去,對着正將馬槍輪動如飛的杜學文道:“大哥!孃親讓你過去!”

杜學文手上卻不停,只是道:“芷兒!去和孃親說,我待會兒就過去!”

杜蘭芷現在是迫不及待要看杜學文倒黴的樣子,急道:“大哥!孃親生氣了,你要是不過去,待會兒孃親罰你,我可不替你說情!”

杜學文在這大觀園裡,就怕兩個人,一個是掌管着大觀園全部財物的熙鳳,一個就是安康公主,一聽之下,臉色頓時就苦了,仔細的想着自己今天到底犯沒犯錯,將馬槍扔到了一旁,跟着杜蘭芷進了屋。

剛到正廳,就見安康公主寒着一張臉,膽氣一下子就弱了幾分,趕緊低頭道:“孃親!孩兒來了!”

安康公主看着杜學文,越看越生氣,不說四郎杜學武,就是二郎杜學義,三郎督學楨如今也都稱得上是文采斐然,特別是三郎杜學義更是文武全才,唯獨自己生下的這個嫡長子杜學義,偏生就是個好武的性子,都十幾歲,眼看着就要加冠了,卻連《論語》都沒讀完,當真是讓她這個好勝的性子大受挫折。

“今日跟你爹爹出門,可是遇到了什麼好事,怎的一回來就沒個老實的樣子,爲娘問你,前些時日爲娘娘給你的功課,如何了!?”

杜學文一聽到安康公主說起這個,真恨不得立刻飛天遁地,桃之夭夭,可是沒奈何,他沒有那麼大的能耐,只能老老實實的低着頭,沉默不語,希望用這種方式,讓安康公主忽視他的存在。

可這也是不可能的,他這麼一個大活人就站在這裡,除非安康公主爆盲,不然的話,怎麼會注意不到他的存在。

見杜學文這副模樣,安康公主還有什麼看不出來的,面色含怒道:“學文!你當真是越來越不長進了,你父乃是大唐文壇泰斗,十餘歲時便修編《資治通鑑》,成一代大家,可是你呢!?眼看着就要加冠了,卻如此不思進取,簡直丟盡了你爹爹和爲孃的臉面!”

杜學文聽了,小聲反駁道:“爹爹又不當真是個文人!”

安康公主見杜學文還敢反駁,登時更怒,道:“你這逆子,方纔說什麼!?”

杜學文知道今天是躲不過去了,乾脆大着膽子,道:“孃親!就連爹爹自己都說,與其做個尋章摘句的書生,他更願做個縱橫沙場的大將軍,況且爹爹收徒百餘人,大半都是跟隨爹爹學習武藝,比如馮師兄,如今都做到了澳洲道都督的位子,將來孩兒也要學馮師兄那般,縱橫四海,爲大唐開疆拓土,如此方不負了爹爹的威名!”

安康公主見杜學文居然說出這番話來,登時也楞住了,平日裡她教訓杜學文的時候,杜學文都只會低頭不語,今日是怎麼了?

“學文!你爹爹今日可曾對你說了什麼?”

安康公主知道杜學文這個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能讓他徹底服了的人,這個世界上也就只有杜睿了。

杜學文道:“爹爹已經答應了孩兒,等到孩兒加冠之後,便讓孩兒去考武舉,將來也做個大將軍,爲國效命沙場,征戰四方!”

“什麼?”

安康公主聞言,差點兒驚得跳起來,她這麼多年之所以時時刻刻都不忘將杜學文教導成一個才子,就是因爲擔心他將來從軍。

杜睿常年征戰四方,極少在家,安康公主整日裡的提心吊膽,要是杜學文將來也走上這麼一條路的話,那還得了。

一想到擔心處,安康公主也顧不得什麼課業了,指着杜學文怒道:“你這逆子,給爲娘跪下!”

杜學文見安康公主惱了,趕緊乖乖的跪倒在地,低着頭,沉默不語。

“你今天要是不熄了這個心思,就在這裡跪着,不許起來!”

一旁的杜蘭芷見安康公主動了真怒,也不禁擔心起來,她雖然時常作弄杜學文這個長兄,也惱他“不學無術”,可畢竟是一母所生的親兄妹,見狀,趕緊偷偷的溜了出去,直奔杜睿的書房。

杜睿正在書房之內思索着大事,突然房門被人推開,杜睿一皺眉,正要呵斥,卻見進來的是他的愛女杜蘭芷。

杜睿對待兒子或許還能保持一個嚴父的形象,但是對待女兒就徹底完了,看着杜蘭芷風風火火的跑進來,縱然是有氣也生不出來了。

“芷兒!這般風風火火的,又怎的了?是不是又淘氣了?惹得你娘生氣,跑到爹爹這裡躲着!?”

杜蘭芷上前拉住杜睿的胳膊,急道:“爹爹!不是女兒,是~~~~是大哥!大哥正在被孃親罰跪,爹爹快去勸勸,孃親說了,大哥要是不認錯的話,就讓他一直跪着!”

杜睿聞言,笑道:“你大哥又怎的了?莫不是又和你太平妹妹一起作弄人了!?”

杜蘭芷急得連連搖頭,道:“不是!不是!是大哥他~~~~~他說要去考武舉,將來做大將軍,孃親這才惱了,都怪爹爹,說什麼不好,非要答應讓大哥去考武舉,爹爹快去,去晚了,孃親指不定多生氣呢!”

杜睿聞言,也頓時一陣頭大,雖說他在家中說一不二,可是要是愛妻當真惱了,他也只有退讓的份,他原本想着,等到明年武舉的時候,讓杜學文偷偷的去參加,到時候木已成舟,安康公主縱然是反對,也是無可奈何了,可誰知道杜學文這小子心裡藏不住事情,回去就急惶惶的全都交代了,如今害得他也要跟着一起,受安康公主的責難。

“好!好!”杜睿被杜蘭芷拉着起身,苦笑道,“爹爹和你同去就是了!”

杜睿帶着杜蘭芷一路到了綴錦樓,還沒進門,就聽到裡面安康公主還在大發脾氣,聽聲音,連汝南公主和晉陽公主都來了,兩姐妹正在勸說。

“說什麼都不行!”安康公主泣道,“我膝下就學文這麼一個兒子,無論如何也不能讓他去從軍,當真出了事,你們還讓我怎麼活!”

汝南公主連忙勸道:“涑兒!你哭有什麼用,學文既然有此志向,你縱然是攔也攔不住!”

安康公主泣道:“姐姐說得輕巧,我不盼他將來有多大的出息,只怕他一生平平安安,難道還是我錯了不成!”

杜睿心中長嘆了一聲,道:“涑兒!你自然是沒有錯的!”

杜睿說着,已經進了門,到了正廳,見汝南公主三姐妹都在,安康公主泣不成聲,杜學文垂頭喪氣的跪在一旁。

安康公主一見杜睿,登時更是惱怒,大聲道:“杜承明!今日你要不絕了學文那從軍的念頭,我~~~~~~我決不饒你!”

杜睿知道,這會兒和安康公主爭辯,絕沒有好處,對着汝南公主和晉陽公主擺了擺手,讓他們先行離開。

汝南公主會意,拉着晉陽公主一道走了。

杜睿這才道:“涑兒!你想過沒有學文的將來!”

安康公主轉過頭,氣道:“我不想那麼長遠,只想着他能一生平安!我可不想像我那幾個皇姑一樣,等到拜年之後,連一個祭祀香火的人都沒有!”

杜睿聞言,哭笑不得道:“你胡說什麼?你想要讓學文一生平安,這原本是好的,可是你爲學文想過沒有,難道他將來就只能做一個富家翁?整日裡只顧享樂,混吃等死!?他志向根本就不在從文之上,他的天分,就算是讀一輩子書,也沒多大出息,可是學文練武的資質極佳,兵法修習上,也極有天分,你爲何不讓他發揮他的長處,隨了他的心願,讓他走一條自己選擇的道路!讓他也成就一番事業!?”

安康公主這下也沉默了,她現在所面臨的是一個選擇,一個要麼兒子平安,要麼兒子有出息的選擇,如果僅僅是師長,長輩,這個選擇很簡單,但是安康公主首先第一個角色是母親。

第48章 爭辯第67章 追隨第6章 忠僕第38章 朕挺你第16章 機會第71章 密談第十四章第22章 公主情深第18章 貴客來訪第69章 二世祖第85章 殲滅頑敵第64章 高陽公主與辯機和尚第26章 反抗還是屈服第47章 丕平第44章 平息第63章 再生事端第6章 集 思廣益第58章 騷亂第42章 三條妙計第52章 遣唐使第二十五章第二十四章第19章 確有此事第44章 勇猛無敵第53章 卡迭石大戰第23章 瘋狂高陽第78章 上元佳節第50章 交河道大總管第57章 民心天下第六十九章第23章 戰第7章 魏王之毒第十五章第25章 鴻篇鉅著第四十章第83章 紛紛攘攘第五十九章第12章 朝中來人第六十二章第三十三章第73章 大食國滅第二十四章第四十四章第29章 斬草除根第65章 一路向西第7章 耿臣第47章 故人第13章 拒第七十六章第19章 父子之國第70章 各有算計第2章 杜家有子第83章 紛紛攘攘第53章 三戰而下第4章 留書第22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54章 三站而下第35章 有教無類第32章 深入虎穴第二十一章第32章 各懷鬼胎第92章 情敵第五十五章第五章第4章 杜陵第38章 朕挺你第17章 密議第22章 心有所屬第六十二章第17章 密議第82章 閒來無事第五十二章第18章 貴客來訪第69章 何所求?第4章 西行漫記第16章 燧發槍第40章 幻滅第18章 貴客來訪第73章 所謂西天極樂第20章 滿載而去第64章 搜府第50章 不速之客第30章 捷報傳來第7章 耿臣第七十四章第三十五章第24章 澳大利亞第69章 二世祖第六十章第五十五章第54章 術數第65章 教訓淫僧第38章 朕挺你第48章 情深義重第26章 閉門謝客第11章 秦王破陣樂第35章 喋血孤城第79章 兵臨藤原京第48章 罪惡源泉第99章 不過一隅
第48章 爭辯第67章 追隨第6章 忠僕第38章 朕挺你第16章 機會第71章 密談第十四章第22章 公主情深第18章 貴客來訪第69章 二世祖第85章 殲滅頑敵第64章 高陽公主與辯機和尚第26章 反抗還是屈服第47章 丕平第44章 平息第63章 再生事端第6章 集 思廣益第58章 騷亂第42章 三條妙計第52章 遣唐使第二十五章第二十四章第19章 確有此事第44章 勇猛無敵第53章 卡迭石大戰第23章 瘋狂高陽第78章 上元佳節第50章 交河道大總管第57章 民心天下第六十九章第23章 戰第7章 魏王之毒第十五章第25章 鴻篇鉅著第四十章第83章 紛紛攘攘第五十九章第12章 朝中來人第六十二章第三十三章第73章 大食國滅第二十四章第四十四章第29章 斬草除根第65章 一路向西第7章 耿臣第47章 故人第13章 拒第七十六章第19章 父子之國第70章 各有算計第2章 杜家有子第83章 紛紛攘攘第53章 三戰而下第4章 留書第22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54章 三站而下第35章 有教無類第32章 深入虎穴第二十一章第32章 各懷鬼胎第92章 情敵第五十五章第五章第4章 杜陵第38章 朕挺你第17章 密議第22章 心有所屬第六十二章第17章 密議第82章 閒來無事第五十二章第18章 貴客來訪第69章 何所求?第4章 西行漫記第16章 燧發槍第40章 幻滅第18章 貴客來訪第73章 所謂西天極樂第20章 滿載而去第64章 搜府第50章 不速之客第30章 捷報傳來第7章 耿臣第七十四章第三十五章第24章 澳大利亞第69章 二世祖第六十章第五十五章第54章 術數第65章 教訓淫僧第38章 朕挺你第48章 情深義重第26章 閉門謝客第11章 秦王破陣樂第35章 喋血孤城第79章 兵臨藤原京第48章 罪惡源泉第99章 不過一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