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你對將軍人選有何要求

二姿西市沂,個打鐵鋪內,李業詡帶着羣親衛在看,拋叭匠打製東西。

李成和李萬等人對李業詡跑到這種地方來很是不解,對李業詡要打製的東西也是很陌生。

“幾位官爺,這東西是這樣的嗎?”鐵鋪的鐵匠把一個剛剛打製完成的彎彎曲曲鋼條舉到李業詡面前。

鋼條網從水裡撈出來,還有一些熱氣。

這是李業詡吩咐鐵匠製作的似彈簧一樣的東西,用時下最好的鋼鐵鑄成小拇指一半左右粗細的條狀,讓鐵匠想辦法將鋼條緊密地纏繞在一根鐵棒上,再放進爐內烴燒發紅後浸水,這樣就彎曲成形了。

待這個網製作出來有半尺來長的彈簧冷卻後,李業詡拿着試試。放在硬地上用力壓,也能很快地回覆,彈等還是有彈性,雖然比想象的差了一些。李業詡還是挺滿意了。

“哈??哈,哈,沒想到這東西這麼簡單”李業詡很得意地笑着,把一旁幾名好奇的鐵匠都嚇了一跳。

鐵匠鋪的鐵匠不知道這位衣着考究的公爺打製這樣的東西做什麼用。但又不敢問。

“少爺,這東西是做什麼用的?”邊上同樣一臉莫名的李成問道。

“少爺我自有用”李業詡一臉神秘,再吩咐鐵匠鋪的掌櫃依這個模樣再打製幾十副。

“官爺小的鋪裡沒鋼條啊??”鐵匠一臉無奈。鋼條是這位官爺自己帶來的,數量也不多,打製幾副還有,要打製幾十副,那是不可能的,而且打製這玩意兒又費力費事,還不知道這位官爺會不會給工錢。

“鋼條我們會拿來,你只要按這樣打製就行了”李業詡像是下了命令一般。“工錢會加倍付你??”

“是,是”鐵匠鋪的掌櫃忙連聲地點頭應道。

“少爺,是這樣嗎?”李成帶着一羣親衛按李業詡的吩咐,在府裡的馬車上安裝剛纔打製好的彈簧。

這東西的安裝還是有些難度的,要把馬車都拆下來,重新安裝。不過在李業詡的指揮下,還是初步完工了。

馬車車身兩邊共八個近小拇指粗的彈簧在馬車上安裝、固定好,前後竟也花了一個多時辰,幾位親衛都是滿身大汗。

新制的彈簧李業詡不知道強度是多少,怕馬車過載把彈簧壓斷。也就多裝了一些。

“你們坐兩個人上去,在外面跑一圍試試,注意經過那些高低不平路面的感覺。”李業詡讓李成帶兩個人去試試效果。

李成趕着馬車出了府,在坊內的街上跑了起來,再往外面的大街上過去,李業詡和親衛們都在府門口張頭望着。

一會,馬車跑了回來,坐在馬車內的李萬和李輝跳了出來,“少爺,在裡面坐着沒有以往那般震了,還會上下起伏,舒服多了!”

“好,哈哈??”李業詡很得意,世上第一副減震彈簧出現了,雖然性能和使用壽命上還有待驗證,但這已經是個大突破了,給李恪所用的馬車上裝起來,讓吳王妃還有李恪的兒少受些顛簸也是不錯的,況且自己府上還有那麼多的女眷和小兒。

這玩意挺簡單,只是怎麼沒有人想到。

“賢侄,你對特衛軍諸將軍人選有何要求啊??”兩儀殿內,李世民問向他報告情報的李業詡道。

令各級官府加大宣傳朝廷募兵方法的詔命已經下達,各師駐地的軍營都按照特衛軍營的模式在加緊建設,估計再過月餘即可完工,而諸衛軍籌建最重要的一點,各近衛師的將軍人選還未最終確定。

對將軍人選的任命上,李世民也有些頭疼,首要目的是要保證各衛軍建立後,能迅速開展練,很快形成戰鬥力,而且這些將軍都要聽命於朝廷和皇帝,將軍人選不是少數,他要多方面考慮。

特衛軍將軍的人選更是花了不一般的心思,這支原本可以算是大唐最精銳戰鬥力量的隊伍,擴軍後必須要使其的戰力保持在目前的水平。諸將軍除了忠誠可靠外,在軍事方面還要求出衆,要經歷過戰事。

“陛下,各將軍人選都是陛下考慮之事,臣不敢妄議”李業詡恭敬地說道,“臣這些日以來。都是忙於募兵前的各項準備工作,餘事並沒去做過考慮,陛下任命了各師將軍後。臣一定盡所能,將所率五師練成大唐精銳部陽”

李業詡弄不明白李世民如此問他是什麼意思,當下還是小心地回着,這具體領軍的將軍人選,若由着自己建議,李業詡還真怕皇帝認爲

大將軍只是總理衛軍的軍務。沒有皇帝的詔命,並不能直接指揮諸師,李業詡在有些失落的同時。也對如何開展練,以取得

特衛大將軍下面還有五名將軍,雖然以李世民的意思,蘇定芳和鄭仁泰依然留在特衛軍,但其他三名新任的將軍是何人,李業詡除一個郭孝恪有點數外,其他兩位不知道是誰,況且,除了第一和第二師駐地在長安附近外,其他各師分散在較寬的地帶,不在自己監管之下。練情況無法實時掌握,發現的一些問題也不能及時糾正,練進度和效果肯定是會有差異的。

“這是聯過些日將要宣佈任命的各師將軍人選,聯準備讓他們全部集到特衛軍的軍營,進行前期的練”李世民把幾份名單交給李業詡,“你看看,想要哪幾個人自己說

“陛下,臣不敢”。李業詡猶豫了一下。沒伸手接,在沒對外公佈前,這名單可以說還算是機密,李業詡不敢提前知道。

“讓你看你就看。過些日聯還要讓你提前對他們進行練”。李世民有些不耐煩了,“保證軍隊戰力,這是聯首先要求的,其他的,你就不要多去想了??”

“是,陛下”李業詡這才接過來,大概地看了一遍。這皇帝所說的,好似知道自己心思般。

一張十幾咋。名字的,應該是將軍的人選,除了李業詡前面在兵部看到過的一些人外,又增加了幾個名額,李業詡數數,只有十四個,離十五個師的將軍人員還差一個。

而郎將的人選則密密麻麻寫了一大張,李業詡大概瀏覽一下,有自己的弟弟李業嗣,還有李吉、程處默、程處亮兄弟,尉遲寶琳等人。

這幾個寶貝的名字出現在名單上,看起來這幾個紈絝還是到特衛軍來了。

“想要哪幾個?”李世民問道。

“陛下,無論哪幾個人都可以”。李業詡把名單交回給李世民。“臣一定會把他們練好的

“這些人員都已經抵京,不日即可開始練,你要把他們當作新兵一樣練,以使得在以後的日裡,能將手下的士兵嚴格練好李業詡不發表意見,李世民也不再強求。

“立正,往左向右轉??”特衛軍的練營內,近百名高矮胖瘦各不同的將領們,正在場地上進行隊列練,帶着他們練的,是原特衛軍的幾名校尉。

這正是將要編入第一三衛軍的將軍和郎將們,在這裡進行集的練。

段志玄、張士貴、契芭何力、執失思力、阿史那社爾幾位大將軍也自願要求一道參加練。

每天場地上的練都是半天,另外半天是練大綱的講解培幣。每十天可以休息一天。

幹練由李業詡親自主持,蘇定芳和鄭仁泰兩將協同,練時間至少三個月以上,主要是隊列、體能等諸多的單兵及協同科目的練??與新兵毛練的科目類似,但要求低一些,練的東西更多,目的是讓這些高級軍官們熟悉所有的練科目,對練大綱從瞭解到掌握,先一步體會新式練下對軍隊組織性、紀律性的要求。

將要在全軍施行的練大綱,在場的每一位將領們都是必須要牢牢掌握的,雖然說三支軍衛都有大量原先在特衛和左右衛的下級軍官執行具體的練任務,但作爲師和團主官的這些將領們,也是必需要熟悉掌握這些東西才行,熟悉並領會了。纔會按照練大綱執行練任務。

紀律是一支部隊的根本,練大綱有具體的紀律條例,每師也都配有兩名充任軍法官的兵曹參軍事,在這階段負責監督所在師將軍在毛練的表現,兵曹參軍事所領還有數十人的軍法隊,對違反紀律的各級官員都有權處置,這一切都是爲了把新組建的衛軍建成紀律嚴明的隊伍。

那些年輕的將軍和郎將。對這樣強度頗高,又有些枯燥的刮練曾表示過不滿的抗議,但在受到了李業詡的處罰,還有幾位大將軍的嚴斥後,也只得老實地按命令進行記練。

段志玄和張士貴雖然年紀都比李業詡大,但李業詡領着皇命,這兩將又曾得皇帝的。丁囑,李業詡立下軍功又不也都老實地聽令於李業詡。

幾天下來後。一切都順利。特別是段志玄和張士貴的大力配合,將領們的練逐步地展開,在李業詡多次給這些將領們授課講述練的方法,還有練的要求及原理後,這些將領們也都適應並喜歡上了這種練。

那些從執失思力、契芯何力、阿史那社爾部選出來的幾名胡將自是也不敢違抗命令。

第14章 就一招第149章 有佳人第267章 房玄齡的臨終勸諫第68章 分兵第244章 倭軍不堪一擊第51章 皇后和太子第211章 與蘇定芳會合第35章 玉門關分兵第176章 李世積回京第143章 凌煙閣功臣第44章 慕容順何意第77章 洞房花燭夜第72章 小部回紇人的叛亂第211章 與蘇定芳會合第48章 新的佈署第105章 遭遇魏王第242章 大軍出征倭國第50章 攻擊欲谷設的牙帳第80章 諸事進行中第5章 論道第71章 威嚇回紇人第33章 血戰赤海(一)第181章 百濟王扶余義慈被俘第167章 房玄齡之託第38章 生擒阿史那矩第114章 五萬足矣第71章 朝會第205章 朕決定:大軍直擊平壤第56章 遭遇馬賊第176章 李世積回京第2章 戰還是不戰?第63章 再訪宗聖宮第31章 丫頭雲兒第230章 如何攻擊倭國第221章 大軍抵平壤第171章 心跡第102章 皇后之慮第80章 貞觀五年是個好年份第50章 吐谷渾殘部的叛亂第174章 平壤道行軍部的動靜第252章 李世民親迎出長安第182章 高麗大軍援遼東第236章 你爲何不自立爲王?第56章 爭功第30章 小子,你得娶媳婦了第99章 李靖的吩咐第46章 火藥第144章 皇帝的理由第82章 李業嗣第172章 太子來訪第203章 伏兵四起第123章 兵進吐蕃第56章 爭功第53章 慘烈的火屠第132章 軍事學院開學典禮(下)第158章 出海第24章 皇帝李世民第125章 鬆州都督韓威第270章 李靖病故第229章 皇帝想回長安了第77章 洞房花燭夜第25章 奔襲曼頭山(下)第193章 新羅人貌合神離第153章 李靖面授機宜第42章 遭遇突厥騎兵第160章 千萬不能賜婚第31章 是喜是悲?第110章 再次拒婚第64章 回到軍中第68章 回紇人歸降第144章 齊王李佑謀反第252章 李世民親迎出長安第61章 緊急事件第7章 新任的特衛大將軍第65章 侯君集的臨別贈言第209章 放了黑齒常之第125章 往鬆州進軍第228章 高藏被俘第23章 阿史那社爾的奇怪請求第134章 鬆州之戰(八)第43章 新的作戰手段第140章 鬆州之戰第95章 刻石記功第143章 凌煙閣功臣第137章 鬆州之戰(十一)第44章 慕容順何意第73章 佔地之計第59章 回家第74章 要將兵法傳於後世第33章 皇帝巡視第242章 大軍出征倭國第196章 夜半時分,金勝曼單獨來訪第170章 攻佔新城、卑沙城第15章 回府(下)第103章 大唐有火炮了第43章 新的作戰手段第269章 太子的奏議第5章 平康坊頭牌紅姑的身價第18章 轉念間想到的
第14章 就一招第149章 有佳人第267章 房玄齡的臨終勸諫第68章 分兵第244章 倭軍不堪一擊第51章 皇后和太子第211章 與蘇定芳會合第35章 玉門關分兵第176章 李世積回京第143章 凌煙閣功臣第44章 慕容順何意第77章 洞房花燭夜第72章 小部回紇人的叛亂第211章 與蘇定芳會合第48章 新的佈署第105章 遭遇魏王第242章 大軍出征倭國第50章 攻擊欲谷設的牙帳第80章 諸事進行中第5章 論道第71章 威嚇回紇人第33章 血戰赤海(一)第181章 百濟王扶余義慈被俘第167章 房玄齡之託第38章 生擒阿史那矩第114章 五萬足矣第71章 朝會第205章 朕決定:大軍直擊平壤第56章 遭遇馬賊第176章 李世積回京第2章 戰還是不戰?第63章 再訪宗聖宮第31章 丫頭雲兒第230章 如何攻擊倭國第221章 大軍抵平壤第171章 心跡第102章 皇后之慮第80章 貞觀五年是個好年份第50章 吐谷渾殘部的叛亂第174章 平壤道行軍部的動靜第252章 李世民親迎出長安第182章 高麗大軍援遼東第236章 你爲何不自立爲王?第56章 爭功第30章 小子,你得娶媳婦了第99章 李靖的吩咐第46章 火藥第144章 皇帝的理由第82章 李業嗣第172章 太子來訪第203章 伏兵四起第123章 兵進吐蕃第56章 爭功第53章 慘烈的火屠第132章 軍事學院開學典禮(下)第158章 出海第24章 皇帝李世民第125章 鬆州都督韓威第270章 李靖病故第229章 皇帝想回長安了第77章 洞房花燭夜第25章 奔襲曼頭山(下)第193章 新羅人貌合神離第153章 李靖面授機宜第42章 遭遇突厥騎兵第160章 千萬不能賜婚第31章 是喜是悲?第110章 再次拒婚第64章 回到軍中第68章 回紇人歸降第144章 齊王李佑謀反第252章 李世民親迎出長安第61章 緊急事件第7章 新任的特衛大將軍第65章 侯君集的臨別贈言第209章 放了黑齒常之第125章 往鬆州進軍第228章 高藏被俘第23章 阿史那社爾的奇怪請求第134章 鬆州之戰(八)第43章 新的作戰手段第140章 鬆州之戰第95章 刻石記功第143章 凌煙閣功臣第137章 鬆州之戰(十一)第44章 慕容順何意第73章 佔地之計第59章 回家第74章 要將兵法傳於後世第33章 皇帝巡視第242章 大軍出征倭國第196章 夜半時分,金勝曼單獨來訪第170章 攻佔新城、卑沙城第15章 回府(下)第103章 大唐有火炮了第43章 新的作戰手段第269章 太子的奏議第5章 平康坊頭牌紅姑的身價第18章 轉念間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