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大漢民族主義者—李業詡

4骨真,你繼續說啊。.李世民用手中的筷子敲敲案几※

他看到李業詡夾着一塊花糕傻笑着都已經好一會了,忍不住提醒道。

被人吊着胃口真不是一般的難受,李世民現在就是這樣的感覺

“是,陛下,臣在想着該如何繼續說”李業詡這纔回過神來,把那塊花糕放到嘴裡,大嚼幾口,藉以掩飾自己的失態,繼續道:“外族中有許多人也都知道文化,包括文字和習俗對一個民族的重要性,就如吐蕃,棄宗弄贊剛剛當上贊普,就忙着創造自己的吐蕃文字,制定自己的法律,他那樣做,也是爲了穩固他的統治,所以臣覺得一定要讓棄宗弄贊來朝行好,不然吐蕃最終還是不會臣服”

“這事一會聯會與你說,你先說剛纔的話題?”李世民皺皺眉道。

“是,陛下?”被打斷話頭的李業詡也皺皺眉,繼續道,“我們新佔之地上,大多都是非漢民族所居,或者漢民族只佔少數,所在臣以爲,我們若要在吐蕃,還有早一些時候佔的東突厥、吐谷渾之地上,保持長久的統治,必須要讓這些地方拋棄他們原先所用的文字和語言,改用我們的漢語言和漢字,這樣才能讓那些地方的人對我大唐、對我大漢民族有認同感,才能保持最有效、最長久的治理,”

李業詡自己拿起碗,盛了一碗粥,一大口喝完。講了半天,都有些渴了,也還有些餓,只得用粥解渴和餓。

看李世民有些想來奪碗的衝動,李業詡只得放下碗,繼續件。

“臣覺得,我們漢民族的文化是世界,是天下間最優秀的文化,漢語言是最優美的語言,那麼多的詩詞歌賦正是集中的體現,還有什麼地方有這些?漢字是最能體現人聰明才智的字體,不但可以形象地體現出所要表達的物和事,而且用各種手法寫出來的字體,更是千變萬化,有許多書法大家留下那些漂亮的字體,都是稀世珍寶,也是其他文字沒法比的,特別是陛下所寫的那一手飛白”看着因剛纔自己喝碗粥停了話語而有些不滿的李世民,李業詡只得拍一記馬屁來緩和一下,果然李世民聽了神色變得好起來了,連往前傾的身子都坐正了。

“我們漢民族是世界最優秀的民族,我們的大漢子民創造出輝煌的中華文明,是其他各族無法比擬和取代的,而在陛下治理下,大唐會更加的繁榮昌盛。也會使得漢文化展到一個更高的巔峰,那樣漢文化的影響力會更加強大,會有更多更遠的外族人來歸附,或者慕名來長安,來我大唐,這些人,可以將我大唐的威名,還有漢文化的影響力傳播到更遠處,到時我大唐軍隊所至之處,支持和配合我們的人會更多。以後治理起來更容易起”

想想當東的滿清,正是從文化上摧殘了國人,除了大興文字獄,還在編撰古籍時大肆銷燬亂改古籍歷史,並剃易服,這些都嚴重地割裂了漢民族的文化傳統,漢人的血性徹底被毀,在以後那些年代裡,也就有了那麼多的文人爲滿清歌功頌德,還泡製出什麼所謂的“康乾盛世”來,連那種施姓大漢奸都可以當作英雄堂而皇之地登上國家電視臺的屏幕。

都是什麼跟什麼了,社會黑白顛倒了”

文化上被人征服,那可是很難挽救回來的,更別說隨着文化的被征服,漢人的血性也都被消磨掉,像南宋末,降元的漢人並不太多,崖山一戰後,十數萬南宋軍民投海殉國,而經蒙元一朝,到滿清打進來時。出現了那麼妾的漢奸,更不要說滿清一朝後,日本人打進來”

李業詡想着後世所處的時代,正是萬惡的美帝國國力強盛,傲視世界的時候,正如眼下的大唐一樣小美國的強大也使得其所用的語言英語,在先前英國一系列殖民統治後,英語的國際地位日益高漲,在中國,都凌駕到了漢語的頭上,無論考什麼,英語不過關都不行,連考個。古代漢語的文憑,都要英語通過,這就是被人家文化侵略的一種體現。

更過分的是,連那些國語沒學好的幼兒園小朋友們,都被要求自幼學英語,還美其名曰“雙語教育”殊不知,英語的強勢,正是所在國國家實力的體現,對我們民族、我們漢文化來說,這卻是一種外來文化的佳略,而可憐的國人,還有那些奴性的官員,卻用雙手來歡迎這樣的文化侵略。

國人出國,要與人家講外語,外國人到中國來,國人也要用外語和他們交流,漢語言的地位何在?

優秀的漢文化,都被國人無視了,曾經被世人追捧的漢語言,在自己的國內,也不得不屈居其他語言之後,漢民族那麼多傳統、優秀的節日都沒人記起,什麼西文的聖誕節、情人節之類的大肆流行,口一小郭以能到美馴堅爲榮,那此有錢有勢的人都以獲得綠卜的目標,這和時下諸國都過大唐的節日,胡人能以到長安來,爲能說一口流利的漢話,成爲唐人爲榮的情況何等的相似”

歷史上正是從貞觀開始,隨着社會、經濟各方面的展,國家實力的逐步提高,無數的書法大家,還有那麼多膾炙人口的唐詩和著名詩人,將漢文化的展推到一個歷史的高處,千百年後甚至都無法越,而正是這個。時候,漢文化對世界的影響也達到了頂峰。

李業詡現在要做的,那就是讓漢文化對世界的影響,進一步的加大。

“賢侄,賢侄,你快說呀”。對面的李世民又在敲筷子了,臉上都出現惱怒的神色,有些想站起來踹李業詡的衝動,他想不明白,今天李業詡爲何會老是愣。

李業詡再次回過神來,“陛下,宮中這些點心太美味了,臣都從來沒吃到過,正回味着,”

鄙視自己一下,在皇帝面前也敢撒謊,不過也明白過來,原來的歷史已經徹底改變,大唐如今比歷史上更加的強大,而且因爲有他這個穿越人在,還將變得更加強大,那些讓他憤怒的事情,將不會再出現,李業詡要用自己的努力,讓大唐凌駕於各國之上,讓漢民族成爲全世界所有民族的王者,更是要讓全世界都採用方方正正的漢字,漢語作爲唯一通用的世界語言,甚至要讓非大唐籍的外族人考漢語等級,不然拿不到大唐學院的畢業文憑,

這是作爲大漢民族主義者李業詡的心思。

“這是按孫道長吩咐食用的牛奶,你也喝一杯”李世民親自爲李業詡倒了杯牛奶。

李業詡有些吃驚,這孫老道還真有兩下子,也知道牛奶是個不錯的東西

李業詡也不客氣地從李世民手中接過牛奶,喝了一大口,將嘴巴里面的糕點嚥了下去,繼續吹起牛去“我們大唐如今所佔之地上,有不少非漢族人,而那些羈糜之地,更都是外族人佔多數,對這些地方的治理,臣以爲,不能放任其自治,一定要加以管理,讓他們對大唐有認同感,如何讓他們對我大唐產生認同感呢,除了要上繳一定的賦稅外,執行我大唐的法律外,那就是一定要讓他們習漢俗,在官方文稿和來往文書上,一定要用漢字書寫,並要求所有任職的官員都要會說漢話,官袍也一定要依照大唐其他的官員,還有,一定要行我大唐年號,然後再慢慢地進一步滲透、漢化,最終將這些羈廉之地也實治之”。

李業詡對後世所行的那什麼紀東也很有成見,一個幾千年文明的古國,竟然要用一個基督教創始人誕生之時作零紀年的紀年方式,連有着輝煌歷史的強漢,都被人家弄到公元前去了,更別是統一中國的秦,還有夏、商、周,都要公元前幾百年幾千年,真是悲哀。

這也只能怪後來的中國國力太弱,漢文化的影響力低下,而西方特別是基督的力量龐大,他們的文化影響了世界,也就有人被全中國人習慣並接受下來的公元某某年。

但李業詡想着,他一定要建議李世民,在所佔地之上,強行推廣現在所行的貞觀年號,更是要編一套合理的紀年方式來,無論是用大唐紀年,或者黃帝紀年什鼻的都行,隨着漢文化的傳播而被其他地方接受下來,和漢文化一樣,統治世界。

“臣覺得,若我們如此做,百年後,這些歸附我們的突厥各族,還有被我們新佔的那些地方,都將是漢人的天下,都是說漢話,着漢服的漢人,他們都會以作爲一個強盛的大唐子民而自傲,”李業詡嚥了口唾沫,提高聲音道,“這樣所有的外族都將被我同化,大唐皇帝的詔命將行天下,我們繁榮燦爛的漢文化,也將傳遍天下,”

李業詡講完,再一口把杯中的牛奶喝光,看了看還怔着的李世民。

“賢侄,講完了?”好一會,李世民纔回過神來,問道。

“陛下,臣講得有些亂,但是講完了”。看李世民這樣問,李業詡有些尷尬,都是臨時揮的話,興之所致,被好好組織過,不要被李世民批駁一通就行。

李世民也不說話,沉思了好一會,再用複雜的眼神盯着李業詡,,“賢侄,你之才,實是出乎聯之意外,聯越看不透你了”。

“陛下,臣只是胡言亂語,還請陛下勿怪李業詡有些清醒過來,在李世民面前吹過頭了,這皇帝若懷疑自己別有用心,那可怎麼辦?

李業詡有些想哭,自己如今是朝中三品大員了,不該有這麼激動表現的”

第29章 西北風雲又起第177章 怡香院的特殊客人第140章 水師的建設第108章 吐蕃人的行蹤第24章 奔襲曼頭山(上)第11章 訓練營成立第82章 夷男被殺第4章 蜀王李恪第35章 打了長孫無忌的兒子第80章 貞觀五年是個好年份第63章 不能回家了(上)第83章 薛延陀汗國覆滅已成定局第22章 再次分兵第37章 血戰赤海(五)第81章 太子的抱怨第62章 反擊薛延陀第165章 張亮的戰略計劃第98章 溫情第49章 慕容順被殺第15章 再次相遇第89章 準備班師第234章 皇帝御駕回京第31章 重兵出擊第1章 兵制改革開始第114章 皇后還康健第21章 吐谷渾人的火攻第137章 高麗生亂第254章 長安風雲四起(上)第9章 這是愛情嗎?第64章 初經人事第239章 雞林州大都督府第176章 李世積回京第132章 軍事學院開學典禮(下)第168章 遼東首戰告捷第99章 李靖的吩咐第252章 李世民親迎出長安第172章 攻擊熊津城(下)第6章 李靖辭相第144章 皇帝的理由第175章 龍顏大怒第55章 安西大都護府和安西四鎮第77章 洞房花燭夜第34章 血戰赤海(二)第82章 李業嗣第51章 如何善後第148章 有人上門來敲詐第236章 你爲何不自立爲王?第132章 鬆州之戰(六)第139章 終於明白第33章 皇帝巡視第28章 無可奈何第24章 皇帝李世民第211章 與蘇定芳會合第98章 溫情第73章 大戰即將開始第208章 黑齒常之被俘第174章 平壤道行軍部的動靜第91章 不一般的禮遇第243章 抵達難波外海第194章 遼東城被攻佔第100章 各角色的目的是什麼?第48章 大事也第2章 戰還是不戰?第148章 有人上門來敲詐第217章 高延壽所提議的第89章 準備班師第45章 吐谷渾復國第64章 回到軍中第102章 皇后之慮第241章 幸好你沒嫁於倭太子第24章 奔襲曼頭山(上)第126章 新案加舊案第51章 欲谷設跑了第231章 平壤城下閱兵第109章 歡迎你再次來到長安第104章 曼蘇來訪第58章 凱旋儀式第1章 這是在哪兒?第213章 大哥,新羅王可能看上了你第48章 重創突厥人第115章 檢校行軍大總管第5章 阿史那思摩第102章 太子帶來的消息第266章 出征天竺,沒了李業詡兄弟倆的份第252章 李世民親迎出長安第30章 開戰是不二的選擇第273章 沒開始就結束了第25章 絕對不能出賣戰友第108章 吐蕃人的行蹤第16章 戰爭迫在眉睫第8章 關於吐谷渾的情報第125章 往鬆州進軍第8章 凱旋之師第162章 看到希望第114章 五萬足矣第46章 取高昌城第128章 鬆州之戰(二)第263章 我們先看戲第216章 你可以自請除國第57章 回到長安
第29章 西北風雲又起第177章 怡香院的特殊客人第140章 水師的建設第108章 吐蕃人的行蹤第24章 奔襲曼頭山(上)第11章 訓練營成立第82章 夷男被殺第4章 蜀王李恪第35章 打了長孫無忌的兒子第80章 貞觀五年是個好年份第63章 不能回家了(上)第83章 薛延陀汗國覆滅已成定局第22章 再次分兵第37章 血戰赤海(五)第81章 太子的抱怨第62章 反擊薛延陀第165章 張亮的戰略計劃第98章 溫情第49章 慕容順被殺第15章 再次相遇第89章 準備班師第234章 皇帝御駕回京第31章 重兵出擊第1章 兵制改革開始第114章 皇后還康健第21章 吐谷渾人的火攻第137章 高麗生亂第254章 長安風雲四起(上)第9章 這是愛情嗎?第64章 初經人事第239章 雞林州大都督府第176章 李世積回京第132章 軍事學院開學典禮(下)第168章 遼東首戰告捷第99章 李靖的吩咐第252章 李世民親迎出長安第172章 攻擊熊津城(下)第6章 李靖辭相第144章 皇帝的理由第175章 龍顏大怒第55章 安西大都護府和安西四鎮第77章 洞房花燭夜第34章 血戰赤海(二)第82章 李業嗣第51章 如何善後第148章 有人上門來敲詐第236章 你爲何不自立爲王?第132章 鬆州之戰(六)第139章 終於明白第33章 皇帝巡視第28章 無可奈何第24章 皇帝李世民第211章 與蘇定芳會合第98章 溫情第73章 大戰即將開始第208章 黑齒常之被俘第174章 平壤道行軍部的動靜第91章 不一般的禮遇第243章 抵達難波外海第194章 遼東城被攻佔第100章 各角色的目的是什麼?第48章 大事也第2章 戰還是不戰?第148章 有人上門來敲詐第217章 高延壽所提議的第89章 準備班師第45章 吐谷渾復國第64章 回到軍中第102章 皇后之慮第241章 幸好你沒嫁於倭太子第24章 奔襲曼頭山(上)第126章 新案加舊案第51章 欲谷設跑了第231章 平壤城下閱兵第109章 歡迎你再次來到長安第104章 曼蘇來訪第58章 凱旋儀式第1章 這是在哪兒?第213章 大哥,新羅王可能看上了你第48章 重創突厥人第115章 檢校行軍大總管第5章 阿史那思摩第102章 太子帶來的消息第266章 出征天竺,沒了李業詡兄弟倆的份第252章 李世民親迎出長安第30章 開戰是不二的選擇第273章 沒開始就結束了第25章 絕對不能出賣戰友第108章 吐蕃人的行蹤第16章 戰爭迫在眉睫第8章 關於吐谷渾的情報第125章 往鬆州進軍第8章 凱旋之師第162章 看到希望第114章 五萬足矣第46章 取高昌城第128章 鬆州之戰(二)第263章 我們先看戲第216章 你可以自請除國第57章 回到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