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李道宗的計謀:奇兵襲平壤

遼東城西,馬首山側,到處都是唐軍的營帳。

只是這些營帳的防衛嚴密程度非同一般,連鄰近唐軍的將士也不能進入,除非得到特別恩准。

這裡是皇帝御隊的營帳所在地,皇帝所處的大帳內,李世績正向抵達這裡的李世民報告剛剛結束這場戰役的情況。

“陛下,高麗人四萬大軍來援,被我大軍擊潰,此戰李副帥親領數千軍士出擊…敵軍損失慘重,被殲三千餘,俘一萬五千人!餘敵往安市、建安方向逃竄…”

李世績把這場漂亮阻擊戰的詳細經過都講述了一遍:李道宗、契苾何力的神勇,行軍總管張君乂的臨陣逃脫,校尉馬文舉不惜違張君乂命令率屬下數成人英雄殺敵的壯舉,及他自己最後率一萬餘大軍,在高麗援軍大亂時候趁勢出擊,徹底擊潰高麗大軍,這些精彩的過程都毫無保留地講了出來。

李世民及其他隨行的大臣都津津有味地聽着,所有人臉上都充滿了興奮,數萬高麗人援軍被擊潰,遼東城的高麗人暫時失去了救援和希望,在遼東城下,我軍力量還是佔絕對優勢,非常有利於我軍的攻城。

“諸將好樣的,”滿臉疲憊之色的李世民,在聽到這番不錯的戰績彙報後,也不禁露出欣慰的笑容。此前新城、玄菟城、蓋牟城都被輕鬆拿下,如今高麗援軍也被擊潰,我大軍的戰力可見一斑,出征高麗的數場戰役勝得如此輕鬆,讓急速行進而來,滿身疲憊的李世民,也覺得身上的疲勞感覺少了很多。

皇帝的御駕車隊是剛抵達這裡不久,自遼河邊行來後,基本沒有什麼停留,在李世民嚴令下,皇帝的御駕車隊連夜急進,比原先估計的時間提早了一天抵達遼東城下,與李世績、李道宗所領的大軍會合,而只是在半天前,高麗人的四萬援軍被擊潰,我軍也已經將遼東城團團圍住,準備發動攻擊。

李世民抵達後,也沒有顧上休息,即召集前線的諸將,及身邊隨行的重臣一道軍務。

如此巨大的勝利,也使得因被李世民責罰而心生抑鬱的長孫無忌稍稍的寬心,張亮的愚蠢行爲,導致敵大軍救援遼東諸城,所幸在我遼東道諸將士的奮勇作戰下,高麗人暫時被擊敗,這也使得長孫無忌心裡的擔憂少了許多。在長孫無忌的一再請求下,皇帝最終改變決定,同意讓張亮率全軍來支持攻擊遼東諸城,應對高麗數十萬的援軍,長孫無忌希望張亮能將功贖罪,少受一些懲罰,也使得自己的罪責也少一些去。

接着李世績和李道宗也分別講述了新城、玄菟城、蓋牟城攻取的詳細經過,並請求何時開始攻打遼東城。

皇帝到來,無論是李世績還是李道宗,諸事做決定前都需要向皇帝請示了,何時開始攻城,如何攻城,也要皇帝的同意才行,原先準備在天黑將攻城的行動,也被迫推遲。

聽了諸將講述了大半天戰事的經過,臉上滿是笑容的李世民站起了身,清清喉嚨說道:“諸位愛卿,攻打高麗城池的戰役才進行了不過半月左右,我軍已經攻取了高麗諸多城池,並殲滅其軍數萬,俘敵無數,朕希望是欣慰,此戰有功人員,朕俱有重賞,”李世民說着,突然收起笑容,臉色一寒道:“出征失職將領,還有臨陣脫者,朕必定重罰!”

李世民冷着臉斜看了一眼長孫無忌,再將眼睛轉向帳門方向,提高聲音說道:“傳朕詔令,除張君乂行軍總管職,當斬不饒,明日晨間,朕親自監斬!”

李業詡威嚴的聲音讓帳內的諸多重臣心裡都是一寒,對張君乂毫不留情地問斬,皇帝殺伐還真果斷,皇帝如此的態度,往後還有何人在戰時敢脫逃?

李世民威嚴的聲音再次響起:“提馬文舉爲中郎將,並以馬文舉補張君乂之職,嘉獎其所領軍士,在軍中通傳!”

李世民這樣的決定更是讓諸臣意外,要知道馬文舉此下還只是一個校尉,與中郎將有數級的差距,在戰場上這樣越級提拔的事也並不多見,更不要說直接以其被張君乂行軍總管的職,只是對皇帝這樣鼓舞軍中士氣之舉,沒有敢出聲反對。

“傳朕命令,撤除遼河上所有浮橋,不取遼東所有地,朕誓不歸朝!”李世民接着的話更是讓在場的諸臣們嚇了一跳。

所有浮橋都撤掉,在一定程度上來說,也斷了我軍的歸路,遼河水流湍急,水深也沒過頂,沒有橋,基本不可能過得了河,如此行爲可以稱之爲背水一戰,雖然說以高麗人的戰力,我軍被擊敗的可能性不大,但戰場上的事,誰也不能預料,親征的皇帝,敢做出如此的決定,還真的是不簡單。

李世績、李道宗、契苾何力等武將聽了對皇帝的決定暗暗地稱讚,而長孫無忌、楊師道等文臣卻是一副憂慮的神色,長孫無忌想站出來表示反對如此做,但被李世民威嚴的一瞪,又退了回去,把話頭吞回到了肚裡。

“明日一早,即集全軍之力,攻取遼東城,待取了遼東城後,再將安市,建安白巖待諸城皆攻下,然後朕將親指大軍,直擊平壤,將弒君犯上的泉蓋蘇文擒拿問罪!”李世民豪氣滿懷地說道,仿若泉蓋蘇文已經是囊中之物,只等着去取即可。

聽李世民如此說,長孫無忌上前一步道:“陛下,臣聞臨敵將戰,必先觀士卒之氣,臣剛剛行經諸營,見士卒聞高麗援兵將至,皆喜形於色,拔刀作勢,此必勝之兵也。陛下年輕的時候,親自指揮作陣,凡戰都是出奇制勝打敗對手,陛下之謀略,實是臣等萬分不及,有陛下及此,衆位將領只是按着陛下所謀行事,何有不勝之理?”

聽長孫無忌如此口氣的馬屁之語,李世民臉上微微有些尷尬的樣子,李世績等人也似有些不快,只不過諸人的表情都是一閃而過,稍一會衆人臉上的這些異樣的表情都不見了。

見李世民對長孫無忌剛剛的話沒什麼表態,李世績也上前一步道:“陛下,我軍中用於攻城的火炮炮彈數量已經不多,攻城用的手雷也將告罄,急待補充!若這些攻城武器不能及時補充,那攻取遼東諸城必定要多費時日!”

因遼東道行軍部下的炮兵將士對所用炮彈數量估計不足,隨軍攜帶的差不多每門炮只有五十發炮彈,在幾戰下來都用得差不多了,而因大軍行進過快,還有遼河平原泥土鬆軟,我運送物資的馬車常陷入泥中,使得行進速度很慢,無法及時送到前面軍中,若不是繳獲了遼東諸城的糧食,恐怕此時軍中吃飯問題都要出來了,這讓李世績和李道宗等非常着急。

“長孫司空,軍中物資之事,如今俱是你在負責,朕希望在我後續攻城之時,能有補充的炮彈及手雷送抵!”聽李世績如此說,李世民看了眼長孫無忌道。

“是,陛下,臣等一定嚴令軍士,將軍中所需物資送抵前線,備我攻城所需!”長孫無忌上前一步,恭身答道。

因物資運送出現較大的困難,長孫無忌已經令許敬宗趕赴營州方向,親自督運物資去了,只是這些天下了幾場雨,土地更是泥濘不堪,運送物資補給的軍士被阻在遼河西岸,遼澤一帶,行進緩慢,這讓長孫無忌心如火燎,恨不得自己也過去幫忙,只是岑文本被送回營州,軍中這邊物資的事都要他親自料理,有些分身乏術的感覺。

“對接下來的戰事安排,諸位還有什麼好的建議?”李世民環看着帳內的諸人道。

李世民話音剛落,李道宗站出來道:“陛下,臣有一計要言!”

“任城王有什麼要說的儘管講來!”李世民對這位宗室郡王在此戰中的表現也是很滿意,見李道宗要發表什麼看法,也很和善地示意道。

李道宗走到沙盤邊,拿起沙盤邊的一根棒,指着沙盤所示的地形說道:“陛下,臣以爲,遲取遼東諸城,再攻取平壤,並非最好的決斷,高麗傾其國力所有以拒王師,先四萬從衆援遼東城,後面還有近二十萬大軍往遼河一線過來,其數十萬大軍皆聚集在遼東一線,臣想平壤的守衛一定很弱,此時趁虛攻取,一定是不難,若能取平壤,則覆高麗之根本,遼東數十萬高麗大軍可不戰而降!所以臣認爲,如今我大軍已經過遼河,我們可以先棄遼東諸城,避過高麗援軍,快速挺進至平壤一線,並令熊津道將士與新羅聯軍,也一道北上攻擊平壤,若是攻陷平壤,那這場戰事就基本可以結束了!”

攻擊平壤的任務原本應該由張亮的四萬大軍承擔,只是張亮違反軍令,從遼東南端登陸,高麗人在知道我大唐沒有大軍直趨平壤後,即傾國力舉大軍來救遼東,這對我軍來說雖然是個很不好的場面,但此時平壤已經空虛,若我出奇兵,以一支精騎直取平壤,在敵沒防備間攻取,那成功的可能性就將大增…

第10章 祖孫對第24章 奔襲曼頭山(上)第56章 遭遇馬賊第44章 你膽子好大第174章 平壤道行軍部的動靜第159章 發現敵情第80章 諸事進行中第61章 青海都護府大都護第246章 倭王被俘第39章 麴文泰被嚇死第98章 溫情第68章 回紇人歸降第192章 大唐軍隊與新羅軍隊起衝突第117章 故人有約第268章 託孤?第159章 吐蕃稱臣第174章 平壤道行軍部的動靜第37章 壽辰(上)第152章 此人是誰第20章 廟會第102章 皇后之慮第6章 成爲軍人第35章 血戰赤海(三)第32章 美味的軍糧第143章 凌煙閣功臣第37章 壽辰(上)第172章 攻擊熊津城(下)第101章 新的軍隊管理模式第96章 太子監國第93章 怎麼會這樣?第3章 新式武器問世第45章 吐谷渾復國第15章 第一衛軍組建第56章 意外的事第233章 有些曖昧第137章 鬆州之戰(十一)第28章 軍事屯田第95章 刻石記功第106章 因誰之故?第59章 回家第203章 伏兵四起第78章 禮節真多第49章 慕容順被殺第181章 百濟王扶余義慈被俘第92章 吐蕃人的意圖如何第21章 世襲刺史的風波第32章 這是迷底?第24章 奔襲曼頭山(上)第101章 新的軍隊管理模式第19章 庫山之戰(下)第128章 李恪又回京了第89章 準備班師第21章 巧遇父親第197章 金勝曼相求的事第24章 游泳訓練第26章 捷報傳長安第33章 血戰赤海(一)第47章 兩位大佬要做啥?第75章 女助手第110章 這是調查的結果第17章 第一次考覈第205章 朕決定:大軍直擊平壤第11章 陽春白雪第22章 意外第104章 閻氏兄弟第180章 我們四面都是強敵第7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28章 無可奈何第226章 李世民親自指揮攻擊平壤第34章 喝酒鬧事第21章 藥王孫思邈第155章 高麗人請罪,遲了第5章 給李恪的忠告第210章 破任存城第71章 威嚇回紇人第234章 皇帝御駕回京第184章 擊潰高麗援軍第33章 血戰赤海(一)第200章 突發情況第75章 復職第6章 顏如冰進府第176章 李世積回京第21章 藥王孫思邈第211章 與蘇定芳會合第29章 解惑第4章 坊間傳聞第195章 朕要全殲這十五萬高麗人第135章 鬆州之戰(九)第59章 路途艱辛第114章 皇后還康健第5章 平康坊頭牌紅姑的身價第163章 殺光小日本第173章 輕取蓋牟城第86章 有驚喜第58章 永不言放棄的漢人後代第168章 李恪相邀第36章 特種訓練(下)第97章 李世民的大舉動第23章 阿史那社爾的奇怪請求第78章 異常情況
第10章 祖孫對第24章 奔襲曼頭山(上)第56章 遭遇馬賊第44章 你膽子好大第174章 平壤道行軍部的動靜第159章 發現敵情第80章 諸事進行中第61章 青海都護府大都護第246章 倭王被俘第39章 麴文泰被嚇死第98章 溫情第68章 回紇人歸降第192章 大唐軍隊與新羅軍隊起衝突第117章 故人有約第268章 託孤?第159章 吐蕃稱臣第174章 平壤道行軍部的動靜第37章 壽辰(上)第152章 此人是誰第20章 廟會第102章 皇后之慮第6章 成爲軍人第35章 血戰赤海(三)第32章 美味的軍糧第143章 凌煙閣功臣第37章 壽辰(上)第172章 攻擊熊津城(下)第101章 新的軍隊管理模式第96章 太子監國第93章 怎麼會這樣?第3章 新式武器問世第45章 吐谷渾復國第15章 第一衛軍組建第56章 意外的事第233章 有些曖昧第137章 鬆州之戰(十一)第28章 軍事屯田第95章 刻石記功第106章 因誰之故?第59章 回家第203章 伏兵四起第78章 禮節真多第49章 慕容順被殺第181章 百濟王扶余義慈被俘第92章 吐蕃人的意圖如何第21章 世襲刺史的風波第32章 這是迷底?第24章 奔襲曼頭山(上)第101章 新的軍隊管理模式第19章 庫山之戰(下)第128章 李恪又回京了第89章 準備班師第21章 巧遇父親第197章 金勝曼相求的事第24章 游泳訓練第26章 捷報傳長安第33章 血戰赤海(一)第47章 兩位大佬要做啥?第75章 女助手第110章 這是調查的結果第17章 第一次考覈第205章 朕決定:大軍直擊平壤第11章 陽春白雪第22章 意外第104章 閻氏兄弟第180章 我們四面都是強敵第7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28章 無可奈何第226章 李世民親自指揮攻擊平壤第34章 喝酒鬧事第21章 藥王孫思邈第155章 高麗人請罪,遲了第5章 給李恪的忠告第210章 破任存城第71章 威嚇回紇人第234章 皇帝御駕回京第184章 擊潰高麗援軍第33章 血戰赤海(一)第200章 突發情況第75章 復職第6章 顏如冰進府第176章 李世積回京第21章 藥王孫思邈第211章 與蘇定芳會合第29章 解惑第4章 坊間傳聞第195章 朕要全殲這十五萬高麗人第135章 鬆州之戰(九)第59章 路途艱辛第114章 皇后還康健第5章 平康坊頭牌紅姑的身價第163章 殺光小日本第173章 輕取蓋牟城第86章 有驚喜第58章 永不言放棄的漢人後代第168章 李恪相邀第36章 特種訓練(下)第97章 李世民的大舉動第23章 阿史那社爾的奇怪請求第78章 異常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