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很是意外

隋制。..冒御吏臺,御史臺爲最高監察機構。下設引礬。院、殿院、察院,此次彈劾李業詡的侍御史屬臺院,職位只有從六品下。侍御史品軼雖不高,但地位尊崇,負監督百官之責,掌糾舉、彈劾百官臣僚之職,甚至可以對被告發的一定品級以下的官員進行審理。

李世民即位初,爲了鼓勵御史臺官員監察百官,杜絕官員違法失職,凡糾彈失真者,也不予追究,甚至只要根據傳聞即可奏劾,就如前幾次,李靖被彈劾之事,雖察無實,彈劾者也沒被追究責任。

這也是侯君集在朝堂上對御史臺的官員咆哮,而被免職的原因。

李業詡在事後才知道,一般來講,御史臺上奏彈劾官員,所奏的摺子上需要有御史大夫和御史中承的署名,由御史大夫或者御史中承上奏,若非御史大夫和御史中承所奏,侍御史應詳細記錄被彈劾官員的事情爲訴狀,由御史大夫和御史中承押奏才行,李業詡不知這次這名侍御史彈劾的摺子是如何具的。

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在這名侍御史毒奏彈劾李業詡之前,御史臺的幾名主官是知道此事,並加以救查的。

貞觀時候,凡遇重大案件,御史臺和刑部、大理寺組成三法司聯合查探審理,這次御史臺彈劾李業詡的案件,由尚書左僕射及御史大夫領刑部和大理寺的官員同查此案,也足見李世民對此事的重視。

不過讓李業詡心裡感覺還舒服的是,與前幾次李靖遭到彈劾的情況相似,他也只是在府中待命,不要去御史朵接受審問,查案的官員若有事要問詢他們,會上門來。

李世民停職待查的詔令並沒傳到府中來,連薦門口都沒有監看的人,鄭燕等家人並不知情,李業詡也嚴令知道事情的諸親衛,不得將此事透露給家人,以免生亂。

諸事都已經準備妥當,李業詡並不擔心。

李業詡交了職,即回府中,等待審查此案的房玄齡或者御史臺的人傳喚。

李靖在知道消息後,或是怕嫌,並沒過來問什麼。

“少爺,房相和馬大夫領着人到府中來了”李成飛跑着進來,對正陪着一羣小屁孩玩的李業詡輕聲道。

“快請”李業詡忙吩咐丫環們把小孩們帶走,整整衣服,迎了出去。

房玄齡和馬周帶着幾個人,一身便裝。在管家李年的陪同下,進了府。

“見過房相,見過馬大夫”。李業詡上前行了禮。

房玄齡和馬周也回了禮,倒是馬周先開口,“李將軍,奉陛下旨意,今日到府中問一些事兒,有打擾之處,還請將軍見諒!”

馬周說話間對李業詡還是一副挺尊敬的口氣。

“賢侄,屋裡說話吧,房玄齡也笑笑道。

“房相,馬大夫,你們有事耍問,只需使人傳喚一聲,翼自會過去,如何能麻煩兩位上門來”。李業詡陪着往屋裡走,對房玄齡和馬周這樣友好的態度還是挺滿意的。

馬周這位平民出身的朝中高官,李業詡以前一直沒結交過,這次面對面地接觸了,還是挺有好感的。無論是歷史上記載的,還是李業詡所瞭解的,馬周的爲人都是挺讓人佩服和尊敬的,一個有才之人,一個爲國盡忠盡職之人。

到了書房,李業詡屏退一切下人,坐在房玄齡和馬周下首,等待他們的問詢。

“賢侄,你不必如此,我們今日只是聊些事兒”房玄齡還是隨和地笑着,“我們已經問詢了侯尚書,還有特衛軍中的許多將士,及執失思力將軍,還有急報往鬆州及疊州、佻州,問詢牛進達、劉簡、韓威將軍,相信這事很快就可以有結論!”

“李將軍,我們今日來,是想聽您說說鬆州之戰的經過,聽說您回京後,也曾寫了一份鬆州之戰的經過,也請交給我們過目一下”。馬周說話間雖然還是挺尊重和客氣,但還是有些公事公辦的樣子。

李業詡見房玄齡和馬周如此說,也娓娓地把鬆州之戰快速奇襲棄宗弄贊大營的經過詳詳細細地講了一遍。

沒聽過此戰經過的房玄齡和馬周被李業詡的講述深深地吸引着,那些記錄的官員飛快地記錄着,也不時擡起頭,用崇拜的目光看眼李業詡。

李業詡和諸將一道在鬆州取得如此輝煌的戰績,被人告說私通敵軍,在場的人誰也不會相信。

李業詡講完,房玄齡和馬周還在回味中,還是馬周先回過神來,拿過記錄官員手中的記錄,看了一遍,對李業詡道:“李將軍,還煩請在此記錄中畫個押吧!”

李業詡也依言畫了押,再拿出自己留存的那本鬆州之戰的經過對房玄齡道,“房相,此是鬆州之戰的詳細經過,有一份呈給了皇上此交

還請看宗後還給翼!”

“賢侄,這看不看已經無所謂了,有這記錄即行”房玄齡阻止了欲來接的馬周,“此是你戰事總結的心血。萬一丟了,這損失可就大了!”

馬周聽言後也沒表示什麼,也跟着笑笑。

“你們幾位先回去吧,我們幾個再聊一些話兒”房玄齡對幾位跟隨的刑部和大理寺官員道。

幾人應諾着離去,房內只剩下三是

“賢侄,能否與我們說說吐蕃人的情況,吐蕃人在長安的一舉一動,應該都逃不過你的眼!,小房玄齡也換了副神情,低聲地對李業詡道。

“這”李業鼻看了看房玄齡,又看看馬周,也有些明白,李世民一定是和他們說過這事了。

派人監視吐蕃人的行動,除了皇帝李世民,還有執行任務的人,並沒其他人知道情況,連房玄齡也是不知道此事的,如今房玄齡問起,李業詡也只得把這些天發生的情況細細地說了一遍。

“賢侄,你所抓獲的人,一定要保護好,待我們請示皇上後,再作處理,我們先行一步!”房玄齡聽了,卻沒直接提出要從李業詡手中接那些被情報院所抓獲的人,即告辭離去。

這讓李業詡很意外。

李業詡沒想到的是,李世民在房玄齡和馬周來問詢他後的第二天即召見了他。

地點依然是兩儀殿內,此次只有李世民和李業詡兩人。

“你說說,這是怎麼回事?”李世民淡淡地說道。

“陛下,臣也不明白是什麼事兒,臣根本想不到會有人彈劾李業詡做出一副很委屈的樣子。

“聯是問被你抓的那些人在哪裡,是不是你小子早知道事情,將這些吐蕃人抓起來了?”李世民臉色平靜,看不出異樣來。

“陛下,臣只是在跟蹤他們過程中,發現他們扮作漢人,準備散佈謠言,所以就把他們全抓獲了”李業詡只得老實地說道。“如此的事,你事後爲何不先稟報於聯?”李世民臉上有些玩味,“臭小子,你還與聯玩招招,這樣的大事,也不與聯說,這下好,落了個被人彈劾的下場,活該!”

李業詡目瞪口呆,李世民竟然如此幸災樂禍地說他,只得訥訥地說道,“臣只是想看看祿東贊還有何舉動”。

“具體情況如何?。李世民白了李業詡一眼。

“陛下,祿東贊所派的共十三人,全部被抓獲,臣已經取得口哄,他們依祿東讚的令行事,想在民間造勢,毀了臣的名聲,離間大唐君臣間的關係!明日臣即讓人將這十幾名吐蕃人帶給房相,讓房相和馬大夫審問”李世民既然如此問。李業詡也就不再隱瞞什麼,“陛下”

“還有什麼?”李世民瞪了一眼李業詡道。

“我們還抓獲了多名漢人。這些漢人中,有如吐蕃人一樣準備散步謠言的,還有幾人常潛入吐蕃驛館內,但臣沒審問出來他們的目的”李業詡說道。

這幾人並不是從長孫府上出來的,李業詡派出的人沒有查到他們來自何處。這些人嘴巴挺硬,也都胡亂招哄。情報人員只是監看吐蕃人,不可能對長安城中所有的漢人都進行監看,待他們知道這幾人後,追查他們的去處,是在另外的地方了。

“竟有漢人?那些人在哪裡?”李世民有些吃驚地問道。

“在情報院的大營內!,小李業詡只得老老實實地說。

“你使人將這些人一道交給房相和馬周,讓他們審理吧!”李世民一副有所思的樣子。

“陛下,臣是問心無愧,也相信陛下能給臣一個清白”李業詡見李世民不語,也吞吞吐吐地說道。

“好了,不日,調查即會有結果,聯也相信你,不會做出如此逆天之事。不然如何會讓你活蹦亂跳地在府裡”李世民對李業詡翻了翻白眼,“但御史臺官員彈劾你,聯定是要嚴查!”

“多謝陛下”。李業詡恭敬地行了一禮。

“聯令房相和監察御史馬周清查此案,就是想盡快結案,此事聯不想拖太久,軍制改革的事再不能拖過今年了,你看看,現在都已經三月初了”。李世民換了種口氣說道。

李業詡對李世民如此說,很是意外,這話不是明擺着告訴他最後的結果了嗎?李世民的意思再明白不過了,此事過後,一切還照舊,軍制改革還是要李業詡去做。

“是,陛下!臣明白”小李業詡應道,在大感輕鬆的同時也有些不是味兒,還沒過什麼招招,就結束了,不過癮。

“你下去吧,回府再呆一些日子,一切待有了結論再說”,

第189章 關於是否進軍平壤的爭論第42章 遭遇突厥騎兵第130章 軍事學院開學典禮(上)第114章 皇后還康健第239章 雞林州大都督府第29章 西北風雲又起第16章 《出塞曲》第21章 巧遇父親第58章 凱旋儀式第29章 訓練不能受影響第29章 西北風雲又起第209章 放了黑齒常之第163章 殺光小日本第33章 口服心更服第157章 上了李恪的當第84章 大度設被擒第154章 踏上征途第66章 北方有戰事第27章 共餐第271章 守孝,奪情第88章 各地的情報第151章 南北夾擊第18章 庫山之戰(中)第259章 因病請辭第36章 血戰赤海(四)第43章 到底誰更狠第175章 龍顏大怒第31章 是喜是悲?第110章 再次拒婚第206章 好消息傳來第181章 募兵擴軍第142章 又結婚了第239章 雞林州大都督府第154章 踏上征途第167章 高麗棒子是懦夫第14章 出征時刻第81章 攻擊夷男牙帳第37章 利器第38章 壽辰(中)第106章 上元節的煙火晚會第105章 遭遇魏王第156章 老搭檔又到一塊了第36章 收留第98章 吳王李恪的心思第120章 河曲之戰(下)第149章 高麗、百濟自找死第223章 高藏必須向我大軍投降第76章 大婚第104章 閻氏兄弟第60章 歸來第166章 百濟伏兵撤走了第110章 這是調查的結果第229章 皇帝想回長安了第250章 準備班師回朝第213章 大哥,新羅王可能看上了你第220章 一切都非常順利第11章 李靖的憂慮第20章 廟會第179章 她是我的女人第107章 你說朕這主意好不好?第80章 貞觀五年是個好年份第58章 永不言放棄的漢人後代第26章 李靖想玩什麼?第145章 不過是一場鬧劇第172章 太子來訪第53章 青海道第99章 又有人彈劾第148章 新羅與百濟、高麗起紛爭第98章 溫情第145章 不過是一場鬧劇第43章 到底誰更狠第31章 如此大好河山第59章 回家第17章 庫山之戰(上)第39章 麴文泰被嚇死第21章 吐谷渾人的火攻第23章 阿史那社爾的奇怪請求第63章 大義的契苾何力第12章 誰可當主帥?第18章 計策第10章 祖孫對第26章 漢化,是最好的征服手段第144章 皇帝的理由第32章 這是迷底?第78章 爲何如此第176章 李世積回京第19章 庫山之戰(下)第12章 未來的名將蘇定芳第43章 再次得手第22章 剖析第257章 封賞並賜婚第106章 因誰之故?第61章 緊急事件第223章 高藏必須向我大軍投降第173章 復職第58章 連根拔除第66章 胡無人,漢道昌第2章 即將開始第113章 軍歌--《大唐軍魂》(下)第92章 吐蕃人的意圖如何
第189章 關於是否進軍平壤的爭論第42章 遭遇突厥騎兵第130章 軍事學院開學典禮(上)第114章 皇后還康健第239章 雞林州大都督府第29章 西北風雲又起第16章 《出塞曲》第21章 巧遇父親第58章 凱旋儀式第29章 訓練不能受影響第29章 西北風雲又起第209章 放了黑齒常之第163章 殺光小日本第33章 口服心更服第157章 上了李恪的當第84章 大度設被擒第154章 踏上征途第66章 北方有戰事第27章 共餐第271章 守孝,奪情第88章 各地的情報第151章 南北夾擊第18章 庫山之戰(中)第259章 因病請辭第36章 血戰赤海(四)第43章 到底誰更狠第175章 龍顏大怒第31章 是喜是悲?第110章 再次拒婚第206章 好消息傳來第181章 募兵擴軍第142章 又結婚了第239章 雞林州大都督府第154章 踏上征途第167章 高麗棒子是懦夫第14章 出征時刻第81章 攻擊夷男牙帳第37章 利器第38章 壽辰(中)第106章 上元節的煙火晚會第105章 遭遇魏王第156章 老搭檔又到一塊了第36章 收留第98章 吳王李恪的心思第120章 河曲之戰(下)第149章 高麗、百濟自找死第223章 高藏必須向我大軍投降第76章 大婚第104章 閻氏兄弟第60章 歸來第166章 百濟伏兵撤走了第110章 這是調查的結果第229章 皇帝想回長安了第250章 準備班師回朝第213章 大哥,新羅王可能看上了你第220章 一切都非常順利第11章 李靖的憂慮第20章 廟會第179章 她是我的女人第107章 你說朕這主意好不好?第80章 貞觀五年是個好年份第58章 永不言放棄的漢人後代第26章 李靖想玩什麼?第145章 不過是一場鬧劇第172章 太子來訪第53章 青海道第99章 又有人彈劾第148章 新羅與百濟、高麗起紛爭第98章 溫情第145章 不過是一場鬧劇第43章 到底誰更狠第31章 如此大好河山第59章 回家第17章 庫山之戰(上)第39章 麴文泰被嚇死第21章 吐谷渾人的火攻第23章 阿史那社爾的奇怪請求第63章 大義的契苾何力第12章 誰可當主帥?第18章 計策第10章 祖孫對第26章 漢化,是最好的征服手段第144章 皇帝的理由第32章 這是迷底?第78章 爲何如此第176章 李世積回京第19章 庫山之戰(下)第12章 未來的名將蘇定芳第43章 再次得手第22章 剖析第257章 封賞並賜婚第106章 因誰之故?第61章 緊急事件第223章 高藏必須向我大軍投降第173章 復職第58章 連根拔除第66章 胡無人,漢道昌第2章 即將開始第113章 軍歌--《大唐軍魂》(下)第92章 吐蕃人的意圖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