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軍事學院開學典禮(上)

朝中雖發生了這麼大的事情,讓許多人震驚不已,但事情終於暫時過去了,長安暫時恢復了平靜。

在這個春天裡,李業詡過得還算舒坦,在各種花盛開期間,實現自己許下的諾言,帶着妻兒們去踏春,到灃河邊的桃花林中玩耍了一番。

也是在這次遊玩中,李業詡才終於知道,灃河邊桃林中的那個莊院是李恪名下了,也明白當日在桃林中與顏如冰的相會,也是李恪一手策劃的,這讓李業詡有些哭笑不得。

李業詡是乘坐李世民賞賜的豪華馬車去的,與李業詡同坐一馬車的有鄭燕和顏如冰,雲兒和小月各帶着一羣兒女們乘坐另外的馬車,親衛們騎着馬,浩浩蕩蕩的一大羣人,有些讓人側目。

讓李業詡有些感慨,自己一家子還真規模不小,若過些日子再加個曼蘇,還有以後生下的小孩,李業詡都不敢想像一大家子會有多少人。

若是民間人家也都與自己這般高效的生育率,那大唐人口要有爆炸性增長的可能。

如今大唐最缺少的還是人口,能耕作的人,能打仗的士兵,還有用於移民的人口,只是李業詡也不知道如今大唐有多少戶口,戶部也沒有確切的人口統計資料,李業詡想着應該建議李世民,對人口進行一次統計。

新墾荒田地上的分配,還有移民到新佔地方的行動,都要加大開展的力度,特別是移民到安西、安北,這是戰後所要做的一個很關鍵的步驟,而能移民多少,如何移民,則是要有比較精確的人口問題及分佈資料才行。

不過李業詡覺得這建議還要等過些時候纔可以提,畢竟現在還是比較敏感的時候,一些政策性的東西不能馬上向李世民進言,還是要慢慢來。

李業詡現在考慮較多的,還是那位原來歷史上女皇帝的事。長樂公主已經打聽清楚,那個武士彠的女兒確實被李世民收入後宮中,是在長孫皇后懷孕小公主時候,建議李世民新招一些宮女擴充後宮時候入宮的,而且,據長樂隱蔽的暗示,武氏已經被李世民寵幸了。只是長樂公主沒打聽到叫什麼名兒,只知道有這麼一個武姓才人。知道這個消息,李業詡也在努力地想辦法,如何借人之手,把這武姓才人從如今大唐的歷史中逐出去。

軍事學院的第一批學員約兩百人已經選拔完畢,其他各項準備工作也差不多了,有岑文本在主管各項事兒,一切進展的不錯。

岑文本和薛萬備兩人也常到李業詡府上彙報事情,這也讓李業詡對學院的事情都能清楚了掌握。

萬事俱備,馬上就可以開學了。

皇宮延喜門外,一大羣騎者在大批羽林軍士兵的護衛下,快速地往城外跑去。

今日從延喜門出城的通化大街,百來步寬的街道上見不到一個行人,街道兩側都是左、右羽林衛的士兵守衛着,皇帝帶着諸臣出城有重要事兒,閒雜人員在皇帝出城時,不得出現在街上。

剛出了長安城的通化門,跑在最前頭身着一身鋥新戎裝的皇帝李世民,減慢了在奔跑的速度,微轉頭對身後側陪同的李業詡問道:“賢侄,可都準備好了?”

“陛下,都準備好了…”同樣一身戎裝的李業詡驅馬上前一步,對李世民說道,“陛下,一定要讓您滿意的!”

李業詡說的很有信心,具體哪些節目他都已經和李世民及兵部尚書李世績通報了,但他相信一定會給皇帝和這些朝臣們一些驚喜的。

“那朕今日就開開眼界了,駕!”見李業詡如此說,李世民也不再問,即打馬快行。

李業詡及其他諸臣也趕緊跟上。

跑了小半個時辰,總算來到了軍事學院的校門外。

石條堆砌的軍事學院大門高大雄偉,讓人有一種壓抑感,大門兩側,近百名身着鮮豔禮服的軍士在列隊迎候,看到一大羣人跑近,領頭的那名校尉在得到李業詡的示意後,大聲地率屬下的軍士們向皇帝及其他朝臣們敬禮致意!

筆挺的身姿,莊重的軍禮,整齊劃一的動作,即使有馬蹄揚起灰塵瀰漫在他們身上,這些士兵也紋絲不動,讓李世民挺是滿意。

不過李世民只是稍減慢了馬匹奔跑的速度,略看了幾眼站崗的士兵,也即打馬進了學院裡面。

岑文本等其他學院的官員們也都在大門處迎接,列隊出現在訓練場中間的樂團奏響迎賓曲。

一行人在學院那開闊的訓練場上停了下來。

放眼望去,由高大圍牆圍着的寬闊學院內,有數排整齊排列的房舍,那是學員們上課的地方、軍官及學員們的宿舍、學院官員的辦公用房,還有一些軍械器具的倉庫,當然還有食堂、廁所等配套設施,及那些必須的訓練器械。

還有一根高高的旗杆豎立在訓練場正中間,只是沒有旗幟在上面飄揚。

李世民跳下了馬,似自言自語地說道,“唔,不錯,這麼短的時間內,能建成這麼大的一個軍事學院!”

“陛下,這些都是將作監閻大匠之功!”李業詡走在李世民身側,聽皇帝如此說,也上前表揚了一下閻立本做事的高效率。

今日閻立德、閻立本兄弟都來參加開學典禮,走在朝臣們的隊列後面。

“唔!”李世民用鼻子應了聲,又看了看四周,有些不解地說道:“開學典禮在哪兒進行?”

“陛下,這邊請!”李業詡對李世民做了個手勢,讓李世民上到訓練場西側的檢閱臺上。

李世民大步往臺上走,李業詡作爲今日的總指揮官,也緊跟在李世民後面,另一邊是太子李承乾,還有因“病”在京休養的吳王李恪,剛剛被李世民任命爲司空的房玄齡、右僕射高仕廉、李靖、禮部尚書李道宗、兵部尚書李世績、吏部尚書侯君集、剛剛被宣召回京任工部尚書的李大亮、戶部尚書唐儉、新任命的刑部尚書張亮,還有特衛大將軍蘇定芳、左衛大將軍鄭仁泰、右衛大將軍執失思力等一大羣朝中高官,粗看百多人。

護衛李世民的羽林軍將士在左羽林衛大將軍尉遲恭的帶領下,守衛在檢閱臺的前後兩側。

待衆臣們都在臺上站定,一身戎裝的李業詡小跑着來到李世民面前,行了一個標準的軍禮:“啓奏陛下,一切都準備完畢,請陛下下令,開始典禮!”

“開始吧!”李世民還了一禮,挺直身子,臉上表情有些不大一樣,擺出一副皇帝的氣勢來,對李業詡用力地一擺手說道。

“是!”李業詡應令,立正再行了禮,向後轉身,跑步到另一邊,做了個手勢,再跑回李世民身後側。

那些朝臣們都用好奇的目光看着李業詡,不知道李業詡在搞什麼花頭。

隨着李業詡的手勢,樂團的曲樂也換了首,樂調也變得激昂起來,五名旗手在三十二名着一身嶄新軍服的軍士護衛下,邁着整齊的步伐從一側正步走過來,行至旗槓下,立定,接着旗手將一面諾大的大唐龍旗展開來,系在旗杆的繩子上。

“敬禮!升旗,奏軍歌!”隨着護衛隊指揮官的口令,樂團開始演奏剛剛寫就的那首《大唐軍魂》軍歌,在雄壯的軍歌聲中,大唐龍旗緩緩地升向空中,護衛的軍士們拔出馬刀,行持刀禮,旗手行軍禮。

看臺上的李業詡也對着緩緩上升的龍旗行禮,正中間的李世民見場上人員都如此,也如李業詡般對這作爲大唐軍隊軍旗的龍旗行禮,接着其他的官員們也依樣行禮,只是有些人手勢不太標準,一些人還有些羞羞搭搭,模樣有些滑稽。

“禮畢!”龍旗升到頂端,依然是護衛隊長大聲的命令。

所有的軍士馬刀歸鞘,轉身,以立正的姿態面對着場上的皇帝及朝臣們,護衛在軍旗兩側。

樂曲暫停,臺上的李業詡又跑過去,接着發出下一個指令,閱兵的分列式開始,樂曲聲再次響起來,樂團演奏的樂曲變成了三首,除《大唐軍魂》外,還有就是李業詡讓顏如冰寫的那首《胡無人》的曲目,及《秦王破陣樂》,同樣是很激昂的曲調。

隨着樂曲聲,從遠處一排房屋後面,齊步走出來一隊士兵。

這隊約五百人的士兵踏着樂曲聲,在第一近衛師將軍李業嗣的帶領下,往檢閱臺而來。

李業嗣走在最前面,身後是兩名中郎將,薛仁貴和席君賣,再後面是二十列軍士,每列二十五人,組成一個略寬的矩形。五百來雙馬靴整齊踏地,發出強勁有力的響聲,這聲音很是震撼人心,讓人心都隨之一跳一跳。

待行至檢閱臺近,走在最前面的李業嗣大喊一聲,齊步走的動作變成了正步走,所有的軍士們都舉手敬禮,向臺上的皇帝和大臣們表示敬意。

整齊劃一的動作,正步蹬在大地上發出更加響亮的聲音,讓臺上的李世民和其他朝臣們,特別是軍中的武將們,都變得興奮起來。

這個方陣還未走過檢閱臺,接下來後面一個方陣也跟着來了,後面這個方陣是也是如前面這個方陣一樣的裝束,只是在行至臺前踏正步走時,這個方陣士兵都拔出了馬刀,以持刀禮向臺上的皇帝和大臣們致敬。

再接着是兩列身着特衛軍傳統玄黑色細鱗甲的方陣行來,這舉着馬刀的黑色方陣在太陽的映照下,散發出不一樣的味道,有些殺氣瀰漫的感覺,讓人感受到莫名的寒意…

第217章 高延壽所提議的第34章 血戰赤海(二)第41章 佔領柳谷第46章 取高昌城第8章 琴瑟之合第147章 安北有亂第180章 開城請降第17章 庫山之戰(上)第199章 高延壽的決定第172章 攻擊熊津城(下)第13章 李靖請命第17章 我們要加緊備戰第260章 事情很複雜第232章 安東大都護府的設立第32章 這是迷底?第212章 不戰而取烏骨城第75章 封賞第125章 往鬆州進軍第10章 開始募兵第9章 有後了第11章 吐谷渾,自找死第189章 關於是否進軍平壤的爭論第146章 溫柔鄉,侈靡夜第73章 佔地之計第19章 新事物第23章 初次進宮第114章 皇后還康健第4章 拍板第197章 金勝曼相求的事第79章 勇敢的回紇女孩第47章 大舉攻擊第150章 平康坊的奇女子第115章 檢校行軍大總管第152章 此人是誰第1章 邀約第224章 待朕抵達後纔可攻擊平壤第30章 開戰是不二的選擇第34章 喝酒鬧事第214章 幾路大軍直取平壤第83章 薛延陀汗國覆滅已成定局第68章 分兵第268章 託孤?第168章 李恪相邀第110章 再次拒婚第161章 誰會約見第80章 貞觀五年是個好年份第26章 捷報傳長安第153章 又見皇后第267章 房玄齡的臨終勸諫第63章 再訪宗聖宮第86章 有驚喜第32章 出征在即第64章 不能回家了(下)第146章 李佑叛亂的後果第241章 幸好你沒嫁於倭太子第42章 小子,你放手玩吧第47章 大舉攻擊第138章 做好伐高麗的準備第71章 完勝第17章 機會第17章 第一次考覈第250章 準備班師回朝第41章 佔領柳谷第64章 回到軍中第63章 大義的契苾何力第7章 新任的特衛大將軍第137章 鬆州之戰(十一)第178章 看望美人兒第265章 天竺人伏擊我使團第81章 太子的抱怨第226章 李世民親自指揮攻擊平壤第272章 歷史在開玩笑?第222章 泉蓋蘇文被殺第246章 倭王被俘第63章 大義的契苾何力第86章 有驚喜第139章 終於明白第6章 長安西市第58章 凱旋儀式第218章 金勝曼出現意外第140章 水師的建設第29章 大戰牛心堆(下)第225章 會師於平壤城下第39章 壽辰(下)第120章 帶曼蘇到我帳中來第7章 新任的特衛大將軍第178章 戰與降,百濟高層的分歧第61章 青海都護府大都護第16章 戰爭迫在眉睫第51章 元旦朝會第35章 玉門關分兵第11章 陽春白雪第96章 太子監國第36章 特種訓練(下)第82章 李業嗣第12章 未來的名將蘇定芳第41章 佔領柳谷第163章 殺光小日本第12章 未來的名將蘇定芳第64章 初經人事
第217章 高延壽所提議的第34章 血戰赤海(二)第41章 佔領柳谷第46章 取高昌城第8章 琴瑟之合第147章 安北有亂第180章 開城請降第17章 庫山之戰(上)第199章 高延壽的決定第172章 攻擊熊津城(下)第13章 李靖請命第17章 我們要加緊備戰第260章 事情很複雜第232章 安東大都護府的設立第32章 這是迷底?第212章 不戰而取烏骨城第75章 封賞第125章 往鬆州進軍第10章 開始募兵第9章 有後了第11章 吐谷渾,自找死第189章 關於是否進軍平壤的爭論第146章 溫柔鄉,侈靡夜第73章 佔地之計第19章 新事物第23章 初次進宮第114章 皇后還康健第4章 拍板第197章 金勝曼相求的事第79章 勇敢的回紇女孩第47章 大舉攻擊第150章 平康坊的奇女子第115章 檢校行軍大總管第152章 此人是誰第1章 邀約第224章 待朕抵達後纔可攻擊平壤第30章 開戰是不二的選擇第34章 喝酒鬧事第214章 幾路大軍直取平壤第83章 薛延陀汗國覆滅已成定局第68章 分兵第268章 託孤?第168章 李恪相邀第110章 再次拒婚第161章 誰會約見第80章 貞觀五年是個好年份第26章 捷報傳長安第153章 又見皇后第267章 房玄齡的臨終勸諫第63章 再訪宗聖宮第86章 有驚喜第32章 出征在即第64章 不能回家了(下)第146章 李佑叛亂的後果第241章 幸好你沒嫁於倭太子第42章 小子,你放手玩吧第47章 大舉攻擊第138章 做好伐高麗的準備第71章 完勝第17章 機會第17章 第一次考覈第250章 準備班師回朝第41章 佔領柳谷第64章 回到軍中第63章 大義的契苾何力第7章 新任的特衛大將軍第137章 鬆州之戰(十一)第178章 看望美人兒第265章 天竺人伏擊我使團第81章 太子的抱怨第226章 李世民親自指揮攻擊平壤第272章 歷史在開玩笑?第222章 泉蓋蘇文被殺第246章 倭王被俘第63章 大義的契苾何力第86章 有驚喜第139章 終於明白第6章 長安西市第58章 凱旋儀式第218章 金勝曼出現意外第140章 水師的建設第29章 大戰牛心堆(下)第225章 會師於平壤城下第39章 壽辰(下)第120章 帶曼蘇到我帳中來第7章 新任的特衛大將軍第178章 戰與降,百濟高層的分歧第61章 青海都護府大都護第16章 戰爭迫在眉睫第51章 元旦朝會第35章 玉門關分兵第11章 陽春白雪第96章 太子監國第36章 特種訓練(下)第82章 李業嗣第12章 未來的名將蘇定芳第41章 佔領柳谷第163章 殺光小日本第12章 未來的名將蘇定芳第64章 初經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