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本帥要入回紇人的大營

二廣績在幷州呆了多年。與北胡各部落間的交手次,而且大多時候都是取得了絕對的勝利,也是在多次作戰中總結出了不少的經驗,對北胡諸部落的戰法頗有研究。

李思摩提供的有關薛延陀人戰法的情況,李世績還真沒有見過,針對這樣一種,“全新。的作戰方式,李世績也是仔細地思考了一番,想一些對策。

李世績還是不信,下了馬作戰的薛延陀人,還有這麼強的戰力,沒有遇上過敵手,以他所瞭解的北胡各部落作戰方式,擅長的都是馬戰,下了馬以後的步戰,那肯定不是最擅長此道的大唐將士對手。

不過李世績還沒狂妄到無視對手的地步,在進行一些針對性的佈署後,還是調整原先的出征安排,令各方向行進的大軍,從各個方向迂迴到雲州以遠一線,準備對大度設進行一個大包圍。

大度設既然這麼狂妄,無視大唐軍隊的干涉,還屯兵於雲州以北,陰山一線,準備繼續攻擊李思摩部,李世績就準備利用薛延陀人的大意,給予其一個致命的打擊。

此次大唐出征的軍隊,有三分之一以上是騎兵,另三分之二是騎步兵,這些騎兵步都是擅長步戰的士卒,李世績就是準備以有快速攻擊能力的騎兵和騎步兵相配合,一舉殲滅大度設所領的這十萬餘人。

李世績實際能指揮的有李道宗的兩萬人,薛萬徹的兩萬人,張儉的兩萬人,張士貴的一萬七千人小李思摩的兩萬餘人,加上自己的本部。幾部共約十萬餘人;李大亮及李襲譽的兩部約兩萬五千人,因是從青海及涼州一帶往雲中方向攻擊的,雖然受李世績的節度,但在距離上還是離李業詡所領的大軍近,而且這兩部主要的目的還是防止薛延陀部被擊潰後向西逃竄,並非擔任主要攻擊的任務,所以漠北道行軍部實際投入的兵力只有十萬人,與大度設所領的人馬數差不多。

大唐軍隊這些年對外的征戰,無論哪次都是以少勝多的,這次投入的總兵力並不比對手少,與大度設對峙的兵力在人數上也是不相上下,李世績自覺取勝當不在話下,他所想的,是要用小的代價全殲薛延陀人。

李業詡在這幾年征戰中的戰績就是以極小的代價取得了戰爭的勝利,是作戰的最好典範,如今與李業詡一道在東西線作戰,李世績不想在戰績上處於下風。

李世績下令李道宗部從幽州出關,往北方向攻擊,薛萬徹部從勝州往北偏東方向攻擊,目標是大度設的後翼諾真水一帶,張士貴部在其內側做側應,張儉率部從營州向西北方向攻擊,李世績親自帶着本部及李思摩部從雲州方向向前推進,直接攻擊大度設所領的薛延陀大軍正面,從戰術安排上看,諸部若能在規定時間內抵達目標地,並展開攻擊,那大度設的十萬人,就將陷入唐軍的包圍圈,無路可逃了。

吐迷度向李業詡表示願歸降後,李業詡所部也在回訖部附近紮營,各近衛師還是保持對回訖人的包圍狀態。

李業詡的帥帳紮在離回訖人約五里地的一個小小山谷內,站在帥帳外,即可觀察回訖大營的動向。

李業詡不清楚回訖人的底細,當然不敢大意,下令各部保持最高的警戒狀態,隨時準備作戰,畢竟這一部回訖族人有近十萬,能上馬征戰的也差不多有四萬人,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出現失控的局面。

李業詡剛剛接到執失思力傳回來的通報,通報中執失思力向李業詡報告了他所領幾師的戰況,第十、第十二、第十三近衛師將烏訖部團團圍住,擺開攻擊的陣型,並令人送信給烏訖,讓回訖人放下武器投降。但烏訖在知道包圍他們的是唐軍後,卻不甘心就如此投降,還是發動了突圍的攻擊,結果出擊的近五千人,在近衛師將士手雷和弓箭的攻擊下,一千多人被殲,餘部被俘,烏訖見識了那恐怖的手雷的破壞力,不敢再戰,也只得自縛到執失思力馬前請降,並向執失思力說明了他們是前往肅州、甘州一帶,準備與大唐邊軍接觸並請求協助的。

執失思力也並沒再爲難回訖人,只是令他們跟隨自己一道往東北方向行進,失去自由的烏訖不敢不尊,嚴令部下跟隨唐軍一道行進。

執失思力在順利地解決了烏訖部後,在通報李業詡的同時,也就加快行進步伐,準備與李業詡部會合。

接到執失思力部的情況通報後,李業詡也是放下了心,回訖部所有的十萬餘人,全部被我大唐軍隊掌控,並且沒費什麼周折,也沒經歷過慘烈的戰事,這是最好的事,也是個好兆頭。

良好的開端等於成功的一半小若還有其他的鐵勒部在我大唐軍隊臨境時,也選擇歸附投降,那薛延陀的力量將會大大地被削弱,夷男更加沒有氣候,單憑薛延陀部的十餘萬兵馬,如何與大唐軍隊作戰?李業詡在將最新命令下達給契芯何力,還有正往這邊趕過來的執失思力,及各近衛師將軍後,也考慮下一步的行動方案,及如何處置回訖人的事。

李業詡聽到吐迷度再次來訪問,還是親自迎了出去。

吐迷度是在向李業詡表示原歸降後,即回去將命令傳達給所領的諸部,佈署好族內事務,讓諸部不得對唐軍做出挑釁的舉動後,就馬上再次來拜會李業詡。

李業詡將吐迷度迎入帥帳後,立即屏退左右。

吐迷度在進入李業詡的帥帳後,其屬下的護衛人員也都留在了帳外,身邊只有一個年輕的回訖漢子。

“大帥,這是在下的兒子婆閏”見李業詡面有疑惑之色,吐迷度趕緊介紹了他身邊的這個年輕人”“如今是在下所領本部的莫賀達幹

“參見大唐將軍李大帥吐迷度的兒子婆閏趕緊上前一步,對李業詡行了一禮。婆閏長得與吐迷度並不太相象,有些眉清目秀的感覺,至少在李業詡眼裡是還是覺得挺帥氣的。婆閏的一口漢話也說的不錯。只是行文上有些讓人聽不太明白,什麼大唐將軍李大帥,語句不通順,聽着讓人覺得怪怪的。

李業詡還有些不太明白的是。吐迷度口中的莫賀達幹是什麼意思。

“兩位免禮”。李業詡淡淡一笑,並沒什麼特別的表示,示意吐迷度父子倆在一邊坐下。

吐迷度與婆閏依言在李業詡的另一側盤腿而坐。

“俟斤,你與本帥詳細講講你部的情況還有薛延陀統領的其他鐵勒系情況”李業詡對吐迷度施了一禮道。他知道吐迷度帶着兒子一道來拜會,一定有重要的事情相商,但李業詡現在最想知道的,就是在關回訖內部及其他鐵勒諸部的情況。眼前這兩位回訖族內的頭人都會講比較流利的漢話,交流起來也是相當的方便,不需要什麼翻譯人員,這是李業詡感覺挺好的事。

“是,大帥,在下這次來拜訪李大帥。也是想與您講講族內的情況,一些事還是要您定奪!”吐迷度拱手回了一禮道,接着便開始講述相關的情況。

鐵勒系原有十二部,分別爲薛延陀、回訖、僕骨、拔野古、同羅、思結、契芯、渾、奚、阿跌、白薯、解薛,諸部頭領皆稱俟斤。其中的解薛部在貞觀六年反叛時被剿滅,族人全部被安置在內地,部族從此消亡;契芯部頭領契芯何力帶着大部的族人歸唐,但還有一部留在漠北,稱契芯別部,如今鐵勒系還是稱作十二部。

這十二部中,以薛延陀和回訖部勢力最大,勝兵都有數萬。

早些年回訖與其他部落聯盟,還可與薛延陀抗衡。但前年吐迷度的父親等薩在與薛延陀的抗爭中,不明原因暴斃,隨後渾、奚、阿跌、白翼及思結一部、契芯別部都聽令於薛延陀部,其他諸部的力量不足以與薛延陀抗衡,按世襲制接任了俟斤職的吐迷度,及其他各部頭領,最後不得不聽命於薛延陀真珠可汗夷男的令下。

但吐迷度和僕骨俟斤歌濫拔延、多覽葛俟斤多濫葛、拔野古俟斤屈利失、同羅酋長俟斤時健啜、思結酋長烏碎,都不願意處於夷男的統治之下,只是這幾部憑自身的力量又無法抗禦薛延陀,他們所想到的,只有得到南方另一個超級強大的力量”大唐的幫助,纔有可能擺脫薛延陀的統治,因此這幾部都有歸附大唐的打算。

李業詡聽着吐迷度所講的,心裡也有些明白過來,吐迷度和他的族人,並不是真心歸降大唐的,而是隻想擺脫薛延陀的統治,無奈之下尋求大唐的幫助的,而今更是被自己所領的大軍威逼,纔不得不選擇降附。

但李業詡如今想的是,既然這幾部鐵勒人都不服薛延陀人的統治,那正是可以爭取過來,共同對付薛延陀的。即使這些部落不是很情願地歸降大唐,待我大軍在這一片土地上取得支配地位後,這幾部也同樣沒有其他的選擇。

心裡雖是這樣想,李業詡卻沒表示什麼,示意吐迷度繼續說。

吐迷度幾次看李業詡的臉,但卻看不出任何的表情來,心內有些惶然,也只得繼續講述。

作爲鐵勒諸系中除薛延陀外最強大部落的回訖,其族共有九姓,分領九部:第一個是藥羅葛,這是世襲回訖可汗家族的姓氏,吐迷度即是此姓氏;二是胡咄葛;三是咄羅勿;四是貉歌息訖;五是阿勿嘀;六是葛薩;七是解颶素;八是藥勿葛;九是奚耶勿,每一部頭人都被稱爲莫賀達幹。

吐迷度的藥羅葛部共有約兩萬人,由婆閏爲莫賀達幹,其他諸部都是約一萬人左右的規模,但這次藥羅葛部有近一萬人由烏訖帶領着,先行一步,如今所駐之地上,藥羅葛部只有不到一萬人。

雖然此次違抗夷男的命令,吐迷度得以領着族人向西進,但一些部族頭人,卻並非心甘情願跟隨的。

“咄羅勿氏的莫賀達幹俱羅勃本,貉歌息訖的莫賀達幹梯真達官,都是願意聽從夷男的命令,南下與大唐作戰的,此次雖然迫於本俟斤的號令一道西進,但無法保證他們在以後會聽從大帥的調度”吐迷度說着,眼睛看着李業詡,見李業詡沒有什麼反應,只得再說道,“大帥,叭二今就是衆此一如今回故各部大都駐紮在此,只有我加陛心司訖率一部在離這時約百里左右的地方,烏訖我會派人將他喚回來的,諸部全都聽憑於大帥的號令,”

“烏訖已經和我另一部大軍一道,往這邊過來了李業詡淡淡地說道。

“什麼,大吐迷度大吃一驚

“我軍與貴部稍稍的有些磨擦,不過已經沒事了,俟斤不必擔心李業詡還是面無表情地淡淡說道。

“如此甚好吐迷度聽李業詡如此說,這才鬆了口氣,不過他還是想不明白,脾氣火爆的烏訖沒有他的命令,怎麼會聽從於大唐將軍的號令,一道往這邊而來?

“大帥,俱羅勃本和梯真達官這兩人。你要多加防備”婆閏這時忍不住插嘴,但看了看自己的父親,又把後面的話咽回去了。

“俟斤既然率部歸唐,那本帥也想與你屬下的各位頭領見個面,將我大唐皇帝對鐵勒各部的詔令告知與各位李業詡聽了婆閏的話。心內一凜,但還是不露聲色,“還請俟斤召集屬下的頭領,到本帥帳中一聚

“這”吐迷度大驚,李業詡這樣的要求,雖然說是情理之中,但吐迷度卻不敢馬上答應,他也怕萬一李業詡出爾反爾,將他和這些頭人們一道扣留,那樣的話回訖就將徹底被瓦解了。吐迷度眼神遊離,面對李業詡這樣的提議不敢應謹,又無法回絕,一下子不知如何是好。

“哦,那這樣吧,本帥就到俟斤的帳中,與衆頭領議事,如何?”李業詡也看出了吐迷度的擔心,當下馬上改變主意,微笑着對吐迷度說道。

“大。吐迷度聽李業詡如此說,更是大吃一驚,他想不到李業詡竟然如此大膽,敢到他的大帳中,與他的那些手下頭人們議事,忙應道,“這,在下不敢

“好了,就如此決定吧,你使人召集諸頭人,本帥稍後隨你到帳中”李業詡用不容置疑的口氣說道。

“是,大帥”吐迷度被李業詡的氣勢所迫,不敢再說什麼,也只得應道,“那在下即回帳召集諸部頭人們,聽候大帥的鐘話!”

吐迷度說着即告辭而毒,但卻讓自己的兒子婆閏留下陪着李業詡一道到自己的帳中。

李業詡在吐迷度走後,也立即召集契芯何力及其他將領們宣佈此決定,由他親自入回訖的大營內,威服回訖衆頭人。

“大帥,此萬萬不可”小契毖何力聽了李業詡所說的,第一個跳了出來,反對李業詡的這個舉動,“大帥進營,回訖人若有不軌的舉動,那如何是好?萬一出什麼意外,我大軍羣龍無首,不戰自亂”

蘇定芳、鄭仁泰、程名振等人也都表示反對,並要求回訖頭人們一道到已方的大帳中來議事。

“大帥,末將覺得可行將將反對之時,李業嗣卻站了出來,支持李業詡的決定,“吐迷度既然敢把兒子放在大帥身邊,那也就表明一種態度,真心歸附,並且能保證大帥的安全,若不動兵戈即將回訖人收降,那是最好的事,即使冒險也應該一試沫將願陪同大帥一道進迴繞人的大營”

李業詡讚賞地看了李業嗣一眼,到底是親兄弟,知道自己這樣做的意思,但李業詡卻不會同意李業嗣陪同自己進回訖大營的,萬一真有個意外,那兄弟兩人都玩完,如何是好?

“諸位,本帥已經考慮過了,許多回訖人現在還遊移不定,要將這部回訖人真心降服,爲我所用,本帥必須要此一行,若能將這十萬回訖人納入我軍中,爲我所用。那對其他部落的影響力非同一般,對薛延陀的戰事將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即使冒一些險也是值得的”李業詡示意衆將不要出聲,“回訖人被我大軍包圍,若敢輕舉妄動,必定逃不過全部被殲的命運,吐迷度爲了表示誠心。將自己的兒子交給我們,如此情況下,吐迷度萬不會做傻事的這次本帥帶着護衛隊去,的訖人還奈何不了我

李業詡說的很是自信,自己手上有吐迷度的兒子,還有幾百名有超凡戰力的特戰隊員已經潛伏在回訖人營內,身邊還有五百名左右人護衛隊員,這些人可不是回訖人那麼容易對付的。“大帥既然如此決定,就讓末將陪你一道進營吧”蘇定芳見李業詡如此說,也沒再表示反對。而是要求陪李業詡一道進回訖人的大營。

“諸位,你們只要讓各部做好隨時攻擊的準備即可,本帥不需要其他人陪同進營”李業詡以不容置疑的口氣說道,“下面宣佈本帥的安排

李業詡令各近衛師做好隨時出擊的準備,並讓契芯何力坐鎮帥帳,節度衆軍,並密切注意他所發出的信號,若發現遭到意外的情況。立即做出反應。

同時也商議好各種情況下的聯絡信號

見李業詡如此說,諸將也都只要領命而去各做準備。

第88章 安北大都護府的設立第80章 貞觀五年是個好年份第83章 孫思邈的好消息第18章 庫山之戰(中)第96章 長安,我又一次回來了第151章 南北夾擊第2章 戰還是不戰?第57章 一邊倒的戰鬥第91章 與吐蕃人的比試(下)第47章 會師第5章 給李恪的忠告第84章 大度設被擒第35章 血戰赤海(三)第148章 有人上門來敲詐第140章 水師的建設第218章 金勝曼出現意外第182章 高麗大軍援遼東第51章 欲谷設跑了第151章 南北夾擊第175章 皇帝都知道第42章 善後事宜第159章 吐蕃稱臣第142章 又結婚了第67章 遭遇伏擊第201章 皇帝的詔命送達第139章 鬆州之戰(十三)第74章 組建情報網第3章 三月三第164章 遭到彈駭第31章 重兵出擊第35章 玉門關分兵第72章 這是誣告第102章 太子帶來的消息第164章 李世績所擔憂的第59章 踏上歸程第59章 路途艱辛第82章 夷男被殺第26章 漢化,是最好的征服手段第91章 與吐蕃人的比試(下)第65章 驚喜事兒第121章 贊聶部沒有動靜第214章 幾路大軍直取平壤第168章 李恪相邀第133章 火炮的威力第233章 有些曖昧第158章 出海第220章 一切都非常順利第174章 平壤道行軍部的動靜第59章 踏上歸程第259章 因病請辭第19章 庫山之戰(下)第193章 新羅人貌合神離第124章 伏擊戰(下)第6章 李靖辭相第49章 安西都護府的設立第24章 一場鬧劇第57章 一切都很完美第87章 這小子還真行第246章 倭王被俘第63章 不能回家了(上)第187章 女王也要聽我的第146章 李佑叛亂的後果第149章 高麗、百濟自找死第12章 未來的名將蘇定芳第64章 不能回家了(下)第45章 吐谷渾復國第134章 歷史上的女皇帝要出場了?第28章 李恪母子第75章 復職第36章 收留第247章 攻佔飛鳥城第17章 庫山之戰(上)第35章 血戰赤海(三)第39章 伏俟城外第169章 攻佔玄菟城第157章 上了李恪的當第24章 游泳訓練第214章 幾路大軍直取平壤第66章 天大的事兒第130章 軍事學院開學典禮(上)第7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138章 鬆州之戰(十二)第19章 一羣公主來鬧騰第51章 元旦朝會第74章 要將兵法傳於後世第152章 出征高麗、百濟第15章 第一衛軍組建第224章 待朕抵達後纔可攻擊平壤第62章 諸將的封賞第173章 復職第34章 不破突厥誓不還第69章 可能的理由第120章 河曲之戰(下)第4章 坊間傳聞第149章 有佳人第25章 長孫無忌太討厭了第73章 佔地之計第105章 遭遇魏王第132章 鬆州之戰(六)
第88章 安北大都護府的設立第80章 貞觀五年是個好年份第83章 孫思邈的好消息第18章 庫山之戰(中)第96章 長安,我又一次回來了第151章 南北夾擊第2章 戰還是不戰?第57章 一邊倒的戰鬥第91章 與吐蕃人的比試(下)第47章 會師第5章 給李恪的忠告第84章 大度設被擒第35章 血戰赤海(三)第148章 有人上門來敲詐第140章 水師的建設第218章 金勝曼出現意外第182章 高麗大軍援遼東第51章 欲谷設跑了第151章 南北夾擊第175章 皇帝都知道第42章 善後事宜第159章 吐蕃稱臣第142章 又結婚了第67章 遭遇伏擊第201章 皇帝的詔命送達第139章 鬆州之戰(十三)第74章 組建情報網第3章 三月三第164章 遭到彈駭第31章 重兵出擊第35章 玉門關分兵第72章 這是誣告第102章 太子帶來的消息第164章 李世績所擔憂的第59章 踏上歸程第59章 路途艱辛第82章 夷男被殺第26章 漢化,是最好的征服手段第91章 與吐蕃人的比試(下)第65章 驚喜事兒第121章 贊聶部沒有動靜第214章 幾路大軍直取平壤第168章 李恪相邀第133章 火炮的威力第233章 有些曖昧第158章 出海第220章 一切都非常順利第174章 平壤道行軍部的動靜第59章 踏上歸程第259章 因病請辭第19章 庫山之戰(下)第193章 新羅人貌合神離第124章 伏擊戰(下)第6章 李靖辭相第49章 安西都護府的設立第24章 一場鬧劇第57章 一切都很完美第87章 這小子還真行第246章 倭王被俘第63章 不能回家了(上)第187章 女王也要聽我的第146章 李佑叛亂的後果第149章 高麗、百濟自找死第12章 未來的名將蘇定芳第64章 不能回家了(下)第45章 吐谷渾復國第134章 歷史上的女皇帝要出場了?第28章 李恪母子第75章 復職第36章 收留第247章 攻佔飛鳥城第17章 庫山之戰(上)第35章 血戰赤海(三)第39章 伏俟城外第169章 攻佔玄菟城第157章 上了李恪的當第24章 游泳訓練第214章 幾路大軍直取平壤第66章 天大的事兒第130章 軍事學院開學典禮(上)第7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138章 鬆州之戰(十二)第19章 一羣公主來鬧騰第51章 元旦朝會第74章 要將兵法傳於後世第152章 出征高麗、百濟第15章 第一衛軍組建第224章 待朕抵達後纔可攻擊平壤第62章 諸將的封賞第173章 復職第34章 不破突厥誓不還第69章 可能的理由第120章 河曲之戰(下)第4章 坊間傳聞第149章 有佳人第25章 長孫無忌太討厭了第73章 佔地之計第105章 遭遇魏王第132章 鬆州之戰(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