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可能的理由

兒忙着布冒事務的李業詡,在接到宮中所傳的旨令時”下颶不解,不知道生了什麼事兒。

李業詡是自己帶着親衛回府的,宮中的人只是傳了棄意後,讓李業詡暫停一切軍務活動,回府待命,並沒有說什麼事兒,也沒有人跟伴着他。

在府門口,李業詡看到了不少宮中的禁衛,但府裡的人還是可以出入,只不過要被盤問。

李業詡抵達府門口時,管事的那名禁衛頭上上來,恭恭敬敬地行了禮,“李將軍,末將只是奉命行事,請將軍莫見怪”

李業詡瞧着這名禁衛頭目有些面熟,好像是李世民的一名侍衛,以前和他交過手的。

看到這名禁衛又上如此客氣,李業詡也忙回了禮,也沒什麼客套話。就急步走進了府中。

讓李業詡鬆口氣的是,府裡並沒有什麼驚慌的場面,府裡的下人們還是與往日沒有太多的不同,都在幹着各自的事兒,只是每個人臉上稍稍的有些驚慌的樣子。

正吩咐下人們做事的管家李安看到李業詡進府,忙上前來迎接,悄聲地對李業詡道:“少爺,老爺在書房等着你呢”

李業詡和李安點點頭,即往李靖書房裡去了。

李靖房中,聚着府裡的主要人兒,有祖母張氏、父母親,還有李業嗣,及鄭燕等人,衆人臉上都是一副悲憤的神情。

估計是李靖在,丁囑他們什麼事兒,吩咐的事情已經講完,正準備叫各人散去。

李業詡和衆人都行了禮,卻聽李靖彈是讓他們都出去,說有事兒要和李業詡單獨說。

幾人都出去了,都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唯有鄭燕臉上並沒什麼異樣,走過李業詡身邊時,輕輕地喚了聲,並讓李業詡不要擔心。

待衆人走後,李靖示意李業詡把書房門關上。

“祖父”李業詡向李靖施禮道,想問李靖究竟生了什麼事兒。

李靖臉色並有太多的變化,只是李業詡從李靖的眼底看出了一些憤憤和傷心樣。

“翼兒,利州刺史高甑生和廣州都督府長史唐奉義聯名上奏。誣告老夫謀反”李靖說着長嘆了口氣,剛剛在衆家人面前平靜的臉色也變得異常憤怒。

與剛剛前些日子凱旋歸來時那個臉色紅潤,氣色不錯的李靖相比,眼前的祖父這抹臉色看起來很是難看,彷彿一下子老了十歲。

“祖父,他們這是爲何?何事能證明你想謀反?皇上他也相信?”李業詡聞言大吃一驚。

在無論那個朝代,作爲大臣,被按上謀反的罪名,那都是最可怕的事兒,作爲在朝中有舉足輕重地位的重臣,謀反、造反這也是皇帝清除他們的手段。

許多人,特別是武將,那些立下許多戰功的武將,都是被皇帝按上這個罪名,然後就咯嚓斬殺的。

如今這樣可怕的事兒落到了自己的祖父集上,讓心境一向沉穩的李業詡也是異常吃驚,有些手足無措。

“他們這是誣告”李靖臉上涌上憤怒的神情,粗着嗓門說道,“出征吐谷渾時,作爲鹽池道行軍總管的高甑生未依老夫軍令行事,被老夫責罰,並報告皇上,被判流放邊疆,定是心生怨恨,所以用到如此卑鄙的手段,試圖到打老夫一靶舊且此次把你也一併說進去,說我們祖孫倆,試圖在青海自立”遇事早已經波瀾不驚的李靖也有些失態了。

“祖父,那皇上準備如何處置,您可知曉?”李業詡也有些疑惑,若被人告造反,至少要逮住下獄什麼的,在獄中再接受皇帝派人的審問。如今卻只是讓他們祖孫倆在府中待命,甚至只是停了他的特衛將軍等軍務,並未免去,他回府來的途中,也沒有人跟隨,這是爲何,是李世民相信他們根本不會造反?

以前李靖也曾受到過幾次朝臣們的彈駭。彈駭李靖的理由,大不了是一些治軍不嚴,御軍無方,或者是縱容士兵搶掠財物的事兒,就像上次出征東突厥歸來,蕭璃就上奏彈駭李靖在破突厥牙帳時,把珍物擄掠俱盡。那次李世民還是按下不讓其駭,只是這次,有人告李靖造反,那完全是兩種性質的事情。

李業詡只恨自己對唐史沒有過多的研究,也沒有對李靖的生平仔細瞭解過,不知道歷史上李靖是否有過這次被人誣告造反的事,還是因爲他這個穿越者來了後,才鬧出這件事兒。早知道能穿越過來當李靖的孫子,那就把新舊唐書、資治通鑑及其他唐史中關於李靖的記載,還有大小事的記載都記個爛熟於心,啥事都能事前諸葛一樣知曉,遇到什麼事兒也可以及早應對。

不過又想到一點,若是他們這對剛剛凱旋歸來,接受皇帝及衆臣還有大唐百姓讚賞和膜拜的英雄人物,轉眼間就變成了階下囚,若調查後的結論是子虛烏有,不說大唐的百姓會如何想,即使那些軍中的武將也會異常憤怒,如心“立將,爲大唐力下赫赫戰功的尖軍牽帥和前鋒都被幾口四獄。還有誰願意爲皇帝賣命?

難道李世民也是怕這麼一點,纔沒把他們祖孫倆下獄?只是讓他們在府裡呆着,外面派兵把國公府圍起來?

想着李世民前兩天與自己說事的嘴臉。再想到今天這樣的情況,李業詡心裡真不是滋味。

他們祖孫倆在青海時一心想如何儘快結束戰事,根本沒去想,也不會去想什麼自立造反的事錢,李靖這麼一大把年紀了,哪還有心思去玩這種危險的遊戲?

“翼兒,老夫相信皇上會調查清楚的,皇上已經使左僕射玄齡查此事,很快就會水落石出的,只是老夫想不到,他們會一併將你告進去。”李靖看着李業詡,臉上竟是有些疚意。

此次出征,庫山一戰後,李靖對李業詡已經是完全放心了,李業詡能完全領會他的意圖,並作出應變。他相信。以李業詡的才智,完全可以指揮更多的軍隊作戰,因此後面異常重要的任務都是交給李業詡。李業詡也沒讓他失望,多次創造奇蹟。

哪知連這一點,也都被那些人當作李靖爲了私心,爲李業詡創造更多立功的機會,使其在諸將和士兵中更有威望,以能號令諸部,達到在青海自立的目的。

“祖父,那我們就在府裡等,等他們調查清楚嗎?高甑生是主謀?他又是什麼樣的人?還有唐奉義?”李業詡心很不甘,那個高甑生,是什麼人兒,會用如此下三濫的手法,還有一個遠在廣州的唐奉義,又淌那門子渾水?李業詡甚至想着派遣幾人去查查高甑生等人的事兒。但想想又算了,若如此被人知道,更要落下大麻煩。

“此次上奏說老夫造反的事,除了高甑生和唐奉義,或許還有另一道總管李道彥的份。高甑生是秦府舊將,在皇上還是秦王時就一直跟隨在左右,這次出征也是皇上欽點的,李道彥是準安王李神通的長子,唐奉義在前朝宮中置官,因弒殺楊廣後歸降,也被皇上重用,他們與皇上關係都是非同一般,若換作常人,在如此大的軍事行動中,不尊軍令,並造成重大損失,肯定是被砍頭了,他們只是坐減死徙邊”。李靖感嘆道,“坐減死徙邊這只是次於極刑的手段,一般人也難以重新回來,然皇上留他們性命,那他們還是有可能再次得到重用的?”

“此兩人如此可恨,孫兒若以後遇上他們,犯到我手上,定不會輕饒他們”李業詡滿是殺氣地說道,想置他們祖孫倆性命的人,無論如何,都是要好好打擊一下的。

“翼兒,你不可亂來”。李靖也感受到了李業詡身上的殺氣,他知道,若李業詡派人刺殺他們,那肯定是逃不過李業詡手下的追殺的。但如此,更是惹下詣天大罪了。

“祖父,孫兒知曉,孫兒只是說說氣話而已”。看李靖一副緊張的樣子,李業詡忙換了副神色。

“翼兒,老夫想着這件事,應該很快就會過去,我們會也不會有事的,以後,你更要知道在朝爲官的兇險,許多事兒,必須慎之又慎,更要記住一點,作爲武將,最忌諱的就是功高震主,老夫早已經明白這一點了,所以此次出征歸來,即告知皇上,交御一切軍務,任何事兒都不插手了,沒想到,還是如此,皇上”。李靖臉上滿是悲色。

“祖父,孫兒想,這會不會是皇上的授意?祖父功勞太大了。在軍中的威望無人可以及,而孫兒又掌管着諸多的要害部門,身居高位,讓皇上有所另慮,想借此敲打一下您與孫兒,讓我們不敢造次,老老實實地爲皇上效命,授意高甑生等人泡製出這份東西來?”聽李靖這樣說,李業詡心頭一亮,這會不會是李世民所使的手段,把他們祖孫倆狠狠地敲打一番,然後再宣佈這是誣告,再接着不了了之,但此事定會讓自己和李靖心生忌憚,李靖更是不會再來插足任何軍務,但必要時候還可以再用,也給他李業詡一個教刮,使得他以後不敢造次?

“你能如此想,那老夫也放心了。

皇上肯定不會相信我們祖孫倆造反,但皇上親自授意肯定不會,但有這樣的意思,又被其他人知曉了,那是”。李靖沒再往下說,而只是一字一句地對李業詡說道:“翼兒,你切記,剛纔這番話,除了我們倆。任何人都不得講。”

“祖父,孫兒明白?”

“慕容順被殺之事,確是老夫安排不周,此還將會是其他人攻擊老夫的手段”。李靖說着,臉色已經恢復平靜了。

“那您,”

“老夫自有主張,你去吧,快過年了,趁着這些日子空閒,在府裡多陪陪妻兒”。李靖揮揮手,示意李業詡退下。

這天是貞觀七年臘月二十六。

第69章 薛延陀人的奇怪戰法第27章 大漢民族主義者—李業詡第145章 回家真好第60章 歸來第96章 長安,我又一次回來了第122章 關於吐蕃的事第94章 太上皇駕崩第49章 慕容順被殺第64章 初經人事第76章 千刀血第129章 長孫無忌爲何會如此?第77章 洞房花燭夜第264章 連番重大舉動第99章 又有人彈劾第273章 沒開始就結束了第223章 高藏必須向我大軍投降第27章 大戰牛心堆(上)第149章 高麗、百濟自找死第187章 女王也要聽我的第69章 薛延陀人的奇怪戰法第92章 吐蕃人的意圖如何第89章 準備班師第40章 我們是仁義之師第43章 再次得手第234章 皇帝御駕回京第197章 金勝曼相求的事第224章 待朕抵達後纔可攻擊平壤第18章 計策第223章 高藏必須向我大軍投降第14章 我要常不回家了第51章 欲谷設跑了第248章 分兵剿滅倭殘軍第52章 過年雜事第150章 平康坊的奇女子第102章 太子帶來的消息第127章 鬆州之戰(一)第38章 生擒阿史那矩第184章 擊潰高麗援軍第128章 李恪又回京了第61章 緊急事件第1章 這是在哪兒?第235章 偷看皇帝的密旨第36章 收留第131章 軍事學院開學典禮(中)第16章 戰爭佈署第19章 新事物第89章 準備班師第141章 曼蘇歸來八十五章 各部都來歸附第119章 大唐軍事學院祭酒第29章 西北風雲又起第102章 皇后之慮第41章 慕容順歸降第11章 吐谷渾,自找死第49章 過年了第100章 各角色的目的是什麼?第122章 伏擊戰(上)第32章 比武第28章 無可奈何第8章 關於吐谷渾的情報第30章 開戰是不二的選擇第39章 伏俟城外第50章 攻擊欲谷設的牙帳第105章 不被接納第65章 特衛第183章 長孫無忌被冷落第2章 戰還是不戰?第135章 鬆州之戰(九)第92章 酒後亂性第72章 凱旋第224章 待朕抵達後纔可攻擊平壤第143章 凌煙閣功臣第137章 鬆州之戰(十一)第84章 大度設被擒第175章 皇帝都知道第72章 這是誣告第92章 吐蕃人的意圖如何第269章 太子的奏議第60章 其樂融融第146章 李佑叛亂的後果第89章 準備班師第225章 會師於平壤城下第203章 伏兵四起第203章 伏兵四起第26章 漢化,是最好的征服手段第198章 新羅君臣的密謀第256章 李靖不一般的吩咐第157章 上了李恪的當第63章 大義的契苾何力第24章 皇帝李世民第31章 丫頭雲兒第51章 元旦朝會第23章 阿史那社爾的奇怪請求第65章 侯君集的臨別贈言第63章 再訪宗聖宮第170章 攻佔新城、卑沙城第43章 到底誰更狠第83章 薛延陀汗國覆滅已成定局第234章 皇帝御駕回京第31章 重兵出擊
第69章 薛延陀人的奇怪戰法第27章 大漢民族主義者—李業詡第145章 回家真好第60章 歸來第96章 長安,我又一次回來了第122章 關於吐蕃的事第94章 太上皇駕崩第49章 慕容順被殺第64章 初經人事第76章 千刀血第129章 長孫無忌爲何會如此?第77章 洞房花燭夜第264章 連番重大舉動第99章 又有人彈劾第273章 沒開始就結束了第223章 高藏必須向我大軍投降第27章 大戰牛心堆(上)第149章 高麗、百濟自找死第187章 女王也要聽我的第69章 薛延陀人的奇怪戰法第92章 吐蕃人的意圖如何第89章 準備班師第40章 我們是仁義之師第43章 再次得手第234章 皇帝御駕回京第197章 金勝曼相求的事第224章 待朕抵達後纔可攻擊平壤第18章 計策第223章 高藏必須向我大軍投降第14章 我要常不回家了第51章 欲谷設跑了第248章 分兵剿滅倭殘軍第52章 過年雜事第150章 平康坊的奇女子第102章 太子帶來的消息第127章 鬆州之戰(一)第38章 生擒阿史那矩第184章 擊潰高麗援軍第128章 李恪又回京了第61章 緊急事件第1章 這是在哪兒?第235章 偷看皇帝的密旨第36章 收留第131章 軍事學院開學典禮(中)第16章 戰爭佈署第19章 新事物第89章 準備班師第141章 曼蘇歸來八十五章 各部都來歸附第119章 大唐軍事學院祭酒第29章 西北風雲又起第102章 皇后之慮第41章 慕容順歸降第11章 吐谷渾,自找死第49章 過年了第100章 各角色的目的是什麼?第122章 伏擊戰(上)第32章 比武第28章 無可奈何第8章 關於吐谷渾的情報第30章 開戰是不二的選擇第39章 伏俟城外第50章 攻擊欲谷設的牙帳第105章 不被接納第65章 特衛第183章 長孫無忌被冷落第2章 戰還是不戰?第135章 鬆州之戰(九)第92章 酒後亂性第72章 凱旋第224章 待朕抵達後纔可攻擊平壤第143章 凌煙閣功臣第137章 鬆州之戰(十一)第84章 大度設被擒第175章 皇帝都知道第72章 這是誣告第92章 吐蕃人的意圖如何第269章 太子的奏議第60章 其樂融融第146章 李佑叛亂的後果第89章 準備班師第225章 會師於平壤城下第203章 伏兵四起第203章 伏兵四起第26章 漢化,是最好的征服手段第198章 新羅君臣的密謀第256章 李靖不一般的吩咐第157章 上了李恪的當第63章 大義的契苾何力第24章 皇帝李世民第31章 丫頭雲兒第51章 元旦朝會第23章 阿史那社爾的奇怪請求第65章 侯君集的臨別贈言第63章 再訪宗聖宮第170章 攻佔新城、卑沙城第43章 到底誰更狠第83章 薛延陀汗國覆滅已成定局第234章 皇帝御駕回京第31章 重兵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