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百濟王扶余義慈被俘

“報告副帥,我軍攻破攻外城,百濟守將開內城向我軍請降!”一名從泗沘城內跑出來的軍士,飛速地來到正指揮攻城的蘇定芳面前,用非常驚喜的聲音大聲地報告道。

蘇定芳從望遠鏡裡看到城頭上的拼殺已經減弱,心知城內定是發生了什麼情況,聽到軍士的報告,還是有些意外,又是滿心的驚喜。

我軍攻破外城,付出了一定的傷亡,再繼續攻擊內城的話,傷亡情況會更加的大,內城比外城還要高大,因內城要小上很多,守城的百濟軍士人員更是集中,攻擊的難度不會很小。如今百濟守將開城投降,這是這場戰事的最好結局。

“立即報告大帥,”蘇定芳命令身邊的親衛道,又再對自己身邊的軍士大喊道:“弟兄們,泗沘城的守將獻城投降了,跟着我,衝進城去!”

蘇定芳身邊的將士們聽到這個消息,都興奮的大喊起來,立即翻身上馬,跟隨在蘇定芳身側,往一片狼籍的南門方向衝去。

將士們正往裡衝時,從城東側飛馳過來幾騎,大喊着衝到蘇定芳面前。

蘇定芳也忙勒停了坐騎,等待這幾人。

“報告副帥,百濟城內守軍一部,在我軍攻城時,打開城北門,集中兵力衝出,上官懷仁將軍和李子和將軍正率領部下,追擊這部逃跑的百濟人!”衝過來的軍士報告道。

“命令上官懷仁將軍和李子和將軍,一定要將這部逃跑的百濟人追殲,不得逃脫!”蘇定芳命令道。

“是!”來者應令後,即調轉馬頭,往來路飛奔回去。

蘇定芳繼續率部衝進城去,他也明白,率部突圍出城去的肯定是百濟國內的高官,最大可能是百濟王扶余義慈,或者其太子扶余隆。

泗沘城內大規模的對殺已經停了下來,多數的百濟守軍都扔下了武器,跪地投降,只有看去老遠的地方,還有零星少數的人,還在頑強抵抗。

蘇定芳剛衝進內城迎面遇上李業嗣率人押過來一羣百濟降將,李業嗣看到蘇定芳也進城來,率先一騎衝過來,大聲報告道:“副帥,敵泗沘城城守將,百濟太子扶余隆率麾下向我軍投降!”

“百濟太子扶余隆請降?!那百濟王扶余義慈呢?”蘇定芳掃了一眼那些被我軍將士押着過來的百濟高官們,問李業嗣道,心裡已經明白,逃出城去的肯定是扶余義慈了。

“這些人不肯交待扶余義慈的去向!我們正派人往王宮方向去,搜尋扶余義慈及其他人!”李業嗣回道。

蘇定芳也不再問,往押過來的那羣百濟人迎過去。

“副帥,這是百濟太子扶余隆,”李業嗣指着領頭那名百濟青年將領道。

“你是扶余隆?”蘇定芳上前一步,斜眸着問道。

“在下是百濟太子扶余隆,見過大唐將軍!”扶余隆恭敬地回道。

“我問你,扶余義慈是不是率部突圍出城去了?”蘇定芳厲聲問道。

扶余隆一愣,止住了話語不出聲,即不搖頭,也不點頭。

“你不說,本帥也知道扶余義慈率部衝出城去,只是他們能逃得了嗎?”蘇定芳鼻子一哼道。

這時身後傳來急驟地聲蹄聲,有軍士大喊道:“大帥到!”

蘇定芳和李業嗣回頭,看到正是李業詡率領護衛隊衝進城來,兩人忙迎了上去,並將城內的大致情況報告給了李業詡。

聽了兩將所說,李業詡也只是點頭示意明白了,即上前,跳下馬,走到扶余隆身邊。

“你是百濟太子扶余隆?”李業詡用馬鞭敲着手問道。

“在下正是百濟太子扶余隆!”扶余隆擡起頭,臉帶驚慌地看了看面前的李業詡,他有些弄不明白了,到底哪位是唐軍主帥。從年齡上來講,剛剛前面那位應該是唐軍的主帥,但從氣勢上來說,後面這位更像。

“本帥是大唐熊津道行軍大總管李翼,此番奉皇上令,率軍出征百濟!”李業詡不客氣地說道,“百濟王扶余義慈不聽聖令,挑起戰事,令百姓陷入戰火中,本帥希望太子能勸服你的父王,向我大唐請降,並傳令百濟境內的諸城守軍,不得與我大唐對抗!”

“在下謹尊大帥令,”被李業詡的威嚴的目光所逼,扶余隆用顫抖的聲音回道。

李業詡的目光掃過扶余隆身後的那些百濟官員們,那些官員也都垂下了眼,不敢看李業詡及李業詡身邊的諸將。

“諸將隨我進內城!”李業詡命令道,同時也示意將扶余隆及這些百濟高官,也一道押解到着進內城,往王宮去。

泗沘城挺大的內城,到處都是唐軍將士在來回奔跑着,泗沘城的各大城門,在扶余隆的命令下,都已經打開來,攻城和在城外的唐軍將士們,都蜂擁入城,控制城內的制高點,還有那些要害地方,並傳令城內的百姓都呆在家中,不要到街道上來,以免誤傷。

數量衆多的百濟軍隊俘虜及排着隊,被唐軍士兵押解出城,這些俘虜將在城外集合,並被集中看押,他們中的許多人,作爲戰俘的身份,還是要被押送到大唐內地去,只是戰事還沒結束,這些後續的工作要待百濟境內平定了,纔有機會來做。

街道上除了唐軍將士,還有被押着的俘虜,看不到普通的百姓,街上的門房都緊閉着,這樣的情況對唐軍控制泗沘城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我大軍除一部守在城外,其他近三萬將士也入城來,泗沘城剛被佔領,各方面都必須以強有力的軍力控制起來,威壓是第一步,再接下來要利用被俘的太子扶余隆及其他百濟官員來,用他們的影響力來控制城中的百姓。

蘇定芳還是指揮着軍隊控制城內各要處,同時清點戰果,李業詡率護衛隊飛速來到已經被我將軍清理乾淨的百濟王宮內,同時也令將扶余隆帶進來。

李業詡站在離扶余隆前面幾步遠的地方,屏退左右,問道:“不知太子願不願意與我們合作!”

“只要大帥下令不要傷害城中的百姓,在下願意聽從大帥的吩咐!”扶余隆恭敬地回道。

李業詡戰前曾經得到潛伏在百濟境內的情報人員所提供的情報,說是太子扶余隆一直反對與大唐對抗,建議扶余義慈與大唐交好關係,恢復中斷幾年的朝貢,這也讓李業詡有希望得到扶余隆配合的想法,在得到報告說守城的太子扶余隆率部投降的消息後,也立即帶人進城,準備與扶余隆密談。

開門見山的問話,扶余隆也表示願意與我軍合作,這位百濟太子所表露的態度還是讓李業詡頗爲滿意的。

“你父王扶余義慈所行有背大義,對皇上的聖令置若罔聞,並斷朝貢多年,作爲大唐蕃臣,其所行必當爲我大唐及百濟民衆所唾棄,皇上已經對其萬分失望,本帥希望你能明大義,使百濟境內百姓免遭戰火的塗炭!”李業詡放緩了語氣說道。

聽李業詡如此說,扶余隆有些蒼白的臉上隱現一絲喜色:“多謝將軍的仁愛之心,在下一定勸服我父王歸降,號令境內諸城守將,向王師請降,並願意陪父王到長安向皇上請罪,百濟上下,願世代作大唐的蕃臣…”

“太子果然是深明大義之人,本帥希望你,能協助我大軍,管理好泗沘城,還有後續百濟境內的事務,少生一些亂子!”李業詡微笑着說道,“本帥知道扶余義慈率軍突圍出城,只是本帥已經在北門外設下伏兵,想必這會,你父王也該在押送到這裡來的路上…”

李業詡話剛說完,外面傳來嘈雜聲,接着護衛隊長李成進來報告道:“大帥,百濟王扶余義慈和其王扶余泰,扶余孝演被押到!”

李業詡聽了不覺的露出滿意的笑容,盯着臉色慘白的扶余隆看了一會,大喝一聲道:“帶他們進來!”

飽受打擊的扶余義慈被幾名百濟軍士裝扮的身邊護衛扶着進來,身後是低着頭一臉灰敗的扶余泰,再後面是扶余義慈最小的兒子扶余孝演,還有扶余隆的兒子扶余文思,及其他一些百濟的高官,扶余義直,興首等人。

這些人身後是虎視眈眈看着唐軍將士,這些唐軍將士是上官懷仁的部下,他們臉上雖然滿是灰煙,但都是興奮異常的表情,作爲預備隊的第六近衛師,能將百濟王及其他一些重臣抓獲,立下的戰功不會比攻城的將士少的,這是他們得意的理由。

扶余義慈閉着眼睛,不願意看任何人,對李業詡的問話也拒絕回答。

李業詡看着這副樣子的扶余義慈,還有身邊臉色慘白的扶余隆,也沒再問這些人什麼,只是喝令將扶余義慈等押下去,好生看管。

“大帥,就讓在下去勸勸他們吧!”看着自扶余義慈等人唐軍將士押走,扶余隆請求道。

“本帥會安排你們會面的,”李業詡一副不置可否的樣子,看着扶余隆道,“你的世子及王妃們,本帥會讓他們回你府,使人保護好!”

“多謝大帥!”扶余隆低着頭說道,事已至此,除了與唐軍好好合作外,沒有其他的選擇!

第67章 接下來要征伐的目標第87章 一堆名將第17章 第一次考覈第58章 連根拔除第4章 坊間傳聞第87章 一堆名將第133章 鬆州之戰(七)第28章 軍事屯田第4章 不速之客第3章 新式武器問世第159章 吐蕃稱臣第65章 侯君集的臨別贈言第230章 如何攻擊倭國第209章 放了黑齒常之第53章 青海道第90章 與吐蕃人的比試(上)第161章 熊津江口之戰(中)第5章 給李恪的忠告第6章 成爲軍人第166章 女兒家的心事第64章 不能回家了(下)第98章 溫情第76章 太子的事第45章 龍涎第15章 再次相遇第5章 平康坊頭牌紅姑的身價第8章 凱旋之師第26章 李靖想玩什麼?第259章 因病請辭第263章 我們先看戲第109章 歡迎你再次來到長安第20章 廟會第165章 張亮的戰略計劃第106章 因誰之故?第18章 轉念間想到的第43章 再次得手第142章 長安,我回來了第77章 訪客衆多第53章 青海道第65章 特衛第19章 一羣公主來鬧騰第32章 美味的軍糧第142章 長安,我回來了第125章 往鬆州進軍第173章 復職第86章 流落塞外的漢人秦飛羽第97章 回家了第214章 幾路大軍直取平壤第20章 李靖新的使命第169章 攻佔玄菟城第117章 準備出擊第241章 幸好你沒嫁於倭太子第20章 初探終南山第57章 回到長安第135章 武才人的馴馬之道第158章 出海第57章 一切都很完美第18章 計策第131章 軍事學院開學典禮(中)第105章 遭遇魏王第97章 李世民的大舉動第53章 軍隊整體戰鬥力要提高第17章 第一次考覈第158章 不收入房中第121章 贊聶部沒有動靜第59章 踏上歸程第63章 大義的契苾何力第36章 穿越莫賀延磧第189章 關於是否進軍平壤的爭論第37章 血戰赤海(五)第137章 鬆州之戰(十一)第68章 分兵第2章 即將開始第223章 高藏必須向我大軍投降第19章 一羣公主來鬧騰第22章 剖析第45章 龍涎第61章 青海都護府大都護第20章 將軍,我們勝了第164章 遭到彈駭第46章 好馬第182章 高麗大軍援遼東第75章 復職第26章 李靖想玩什麼?第241章 幸好你沒嫁於倭太子第247章 攻佔飛鳥城第163章 好戲開場第127章 長孫無忌被貶第10章 吾兒李徵第30章 接下來的安排第57章 一切都很完美第80章 貞觀五年是個好年份第176章 新羅女王金德曼斃,新女王金勝曼立第61章 皇帝的心思真不少第48章 重創突厥人第187章 女王也要聽我的第19章 一羣公主來鬧騰第267章 房玄齡的臨終勸諫第97章 回家了第30章 小子,你得娶媳婦了
第67章 接下來要征伐的目標第87章 一堆名將第17章 第一次考覈第58章 連根拔除第4章 坊間傳聞第87章 一堆名將第133章 鬆州之戰(七)第28章 軍事屯田第4章 不速之客第3章 新式武器問世第159章 吐蕃稱臣第65章 侯君集的臨別贈言第230章 如何攻擊倭國第209章 放了黑齒常之第53章 青海道第90章 與吐蕃人的比試(上)第161章 熊津江口之戰(中)第5章 給李恪的忠告第6章 成爲軍人第166章 女兒家的心事第64章 不能回家了(下)第98章 溫情第76章 太子的事第45章 龍涎第15章 再次相遇第5章 平康坊頭牌紅姑的身價第8章 凱旋之師第26章 李靖想玩什麼?第259章 因病請辭第263章 我們先看戲第109章 歡迎你再次來到長安第20章 廟會第165章 張亮的戰略計劃第106章 因誰之故?第18章 轉念間想到的第43章 再次得手第142章 長安,我回來了第77章 訪客衆多第53章 青海道第65章 特衛第19章 一羣公主來鬧騰第32章 美味的軍糧第142章 長安,我回來了第125章 往鬆州進軍第173章 復職第86章 流落塞外的漢人秦飛羽第97章 回家了第214章 幾路大軍直取平壤第20章 李靖新的使命第169章 攻佔玄菟城第117章 準備出擊第241章 幸好你沒嫁於倭太子第20章 初探終南山第57章 回到長安第135章 武才人的馴馬之道第158章 出海第57章 一切都很完美第18章 計策第131章 軍事學院開學典禮(中)第105章 遭遇魏王第97章 李世民的大舉動第53章 軍隊整體戰鬥力要提高第17章 第一次考覈第158章 不收入房中第121章 贊聶部沒有動靜第59章 踏上歸程第63章 大義的契苾何力第36章 穿越莫賀延磧第189章 關於是否進軍平壤的爭論第37章 血戰赤海(五)第137章 鬆州之戰(十一)第68章 分兵第2章 即將開始第223章 高藏必須向我大軍投降第19章 一羣公主來鬧騰第22章 剖析第45章 龍涎第61章 青海都護府大都護第20章 將軍,我們勝了第164章 遭到彈駭第46章 好馬第182章 高麗大軍援遼東第75章 復職第26章 李靖想玩什麼?第241章 幸好你沒嫁於倭太子第247章 攻佔飛鳥城第163章 好戲開場第127章 長孫無忌被貶第10章 吾兒李徵第30章 接下來的安排第57章 一切都很完美第80章 貞觀五年是個好年份第176章 新羅女王金德曼斃,新女王金勝曼立第61章 皇帝的心思真不少第48章 重創突厥人第187章 女王也要聽我的第19章 一羣公主來鬧騰第267章 房玄齡的臨終勸諫第97章 回家了第30章 小子,你得娶媳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