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計策

李業詡沉思一會道,“快速出擊,出其不意,攻其不備,迂迴穿插,兵不厭詐,窮寇宜追,身先士卒,最終以少勝多,這是孫兒的看法。”

“唔,說得好,”李靖道,“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快速出擊,此正是老夫用兵之精髓,孺子可教也。”

“多謝祖父誇獎,”這幾點是後世的諸多兵家對李靖用兵之道的總結,李靖所採取的策略,讓李業詡也有此感覺。

“老夫此生征戰,基本無敗仗。”李靖豪氣滿懷,“日後,我多爲你講講我以前的戰例,希望你能領會我統兵之道。”

“是,孫兒一定用心領會,”戰例講解是古今中外軍事理論教育的很重要手段。相對於比較難以理解兵法理論,李業詡自然更加喜歡戰例的分析。

wWW●ttκan●℃o “若此次是你統兵,你還會採取何種措施?”李靖問道。

“孫兒會派遣一批死士,襲殺其主要統兵將領,燒燬其糧食輜重,然後盡舉大軍,盡殲其有生力量,斬草除根,”李業詡深知冷兵器時代一個統兵將領對於一支軍隊的重要性,若將敵對方主要的將領都悄悄地殺死,那勝利定是屬於已方的。一支具有特別攻擊力的特種部隊,完成這個任務並非很困難的事兒,連後世那些防備嚴密的政要高官,都常被人暗殺,只是關鍵一點,少了新式武器,若手中有一把狙擊步槍,那該多好,這一切都不在話下。

“哦?!說得挺有道理,一支軍隊羣龍無首,定會大亂,”李靖臉上再次出現讚賞的神色,接着又皺皺眉,“你說的盡除其有生力量,斬草除根,是不是過於狠毒?”

“祖父,孫兒並不是說要殺光其有生力量,而是爲我所用,在所徵取之地築城置軍,派駐官吏治理,消除其作亂的根本,此爲斬草除根,永絕後患之道!”

“嗯,言之有理,如何處置突厥之衆,也如此簡單。翼兒,你所思慮的遠在朝堂一些大臣之上,老夫甚慰,”李靖沉思會,撫須頜首道,“你坐下吧,我給你講講今日朝堂之事,也曾論及此道,還想聽聽你的見解!”

“今日皇上在宮內宴請朝中大臣,相陪的有太子、諸王、王妃,犒賞這次出征的將士,”李靖笑呵呵地說道,“當年皇上剛登基時曾對太上皇道,‘假期數年,必系頡利於闕下,’當時大家都以爲是皇上年輕氣盛,情急之下說的豪言,可是轉眼才幾年,頡利真了成了皇上的階下囚!”

“大唐有祖父大人和衆多的將軍們在,那北方蠻野之衆哪裡會是我們百戰雄師的對手啊,”李業詡順道拍個馬屁。

“那不盡然,大唐有一位英武的皇帝,有這麼多文不貪財,武不惜命的武將,君臣同心,纔是社稷之幸,天下百姓之福,”李靖摸了把鬍鬚,“想那不可一世的草原梟雄頡利,皇上剛登基時竟然提兵數十萬直抵長安城外,何等囂張。而如今,兵敗被擒,只能在長安養老了,”李靖嘆了口氣,頗有些英雄相惜的味道。

“那定是不能放虎歸山,以免後患,”李業詡道,既然頡利被抓到長安來了,那就沒有放回去的道理。

“是的,倒是頡利的一衆部下,突厥的一些降將,都授予了實職,佈列朝廷,五品以上有百餘人,還是讓他們統帥原先的部衆。不過老夫卻有一些擔憂,皇上是在賭啊,”李靖隱隱的有些擔憂,繼續道,“今日朝會時,皇上問衆臣,被俘獲的數十萬突厥軍民如何處置,大部分朝臣都建議把被俘獲的突厥分置於各州間,教其耕種,永久漢化他們,這樣北方的威脅就不存在了,”李靖停下話語,看了看李業詡,“此事你如何看?”

“從長遠看這是個非常好的辦法,只是從短期看,卻有隱憂,歸附的大量突厥部衆遠處塞北,以牧爲主,如遠置於中原,短期內很難適應突然改變的生活對大唐處置他們的方法不滿,容易生亂,也易引起其他部落的擔憂,”李業詡說道,剛纔他前面所說的,也差不多是此道理,但那只是針對戰俘的。

“皇上也不贊成這處置方法,所說理由和你說的類似,且歷史上曾有過因此方法而出現的胡亂,”李靖露出讚許的目光,“中書侍郎顏師古以爲:‘突厥、鐵勒自古不能臣服於漢,陛下既得而臣之,請皆置之河北,分立酋長,領其部落,則永永無患矣。’”禮部侍郎李百藥以爲:‘突厥雖說是一個國家,但有很多部落,各有酋帥。現在應該讓其各部落分散統領,不相臣屬即使欲保存阿史那氏,只可讓他們治理本族。國分則弱而易控制,勢均力敵則難相互吞滅,各自保全,必不能抗衡中國。仍請於定襄置都護府,爲其節度,此安邊之長策也。’”

“以胡制胡,這倒是個非常有效的方案,可是突厥人狼子野心,反覆無常,我方所取之地,還有衆多北胡部落,要防止他們作亂,可以…”李業詡遲疑了一下,早就想到後世的自治區,及生產建設兵團,但覺得妄議朝政,似有不妥。

“可以什麼?你說與老夫聽就是,剛纔聽你言,我知道你定有想法,”李靖眼光一閃,問道。

“孫兒確實有一些不同的想法,孫兒的想法是,並不讓歸附的突厥部衆離其故土,而以我們軍隊駐於突厥境內,我駐軍可墾田放牧,長期駐守,突厥各軍打散編入我朝各軍中,受我節制,如突厥部衆有反叛,即可速而殲之。並在所取突厥境內設置州縣,各州縣的官員胡漢並存,合作分工。再移中原百姓於塞北,與各胡雜居,並鼓勵胡漢通婚,胡人自願內遷的也可。在胡地開辦漢學,教以禮數。如此數十年,胡必被漢化,北患必定,”李業詡站起了身,“但是戰時被俘之突厥將士,必須拆分安置,加以教化或服以勞役,要置於我大唐軍隊的監視之下。突厥部衆野蠻成性,反覆無常…雖然分拆各部落削弱他們的力量,但是萬一又有一些部落反叛,那說不定還是有一些相鄰部落會響應,北方又將不得安寧。”

“好…好,不愧是我李靖的孫兒,有此見地,倒在我的意料之外,只是突厥部落軍民並無絕對的分割,男丁皆可上馬爲戰,”李靖細想一會說道,眼中精光閃過,“唉,可惜皇上已經採用了個折中方案,讓突厥部衆遷到幽州至靈州之間,分原來突利統治之地爲順、祐、化、長四州都督府,分頡利之地爲六州,置定襄和雲中都督府,仍以原突厥將統領各部,老夫也擔心突厥各部衆有所反覆!”

“祖父,孫兒覺得此定是有後患,不過假若我大唐軍威日盛,國力更強,則北方胡兒之患,也不必太過於擔心,”李業詡滿臉豪情,“孫兒願以此身,征戰北疆胡地,爲我大唐開拓疆土!”

“好,老夫就希望你有此志氣,”李靖也站起身,“老夫還是低看你了…”

第175章 龍顏大怒第181章 百濟王扶余義慈被俘第207章 不一般的關懷第84章 給皇后治病第31章 如此大好河山第34章 血戰赤海(二)第254章 長安風雲四起(上)第92章 吐蕃人的意圖如何第79章 勇敢的回紇女孩第142章 長安,我回來了第39章 壽辰(下)第172章 攻擊熊津城(下)第163章 殺光小日本第250章 準備班師回朝第19章 新事物第114章 皇后還康健第1章 這是在哪兒?第14章 就一招第17章 庫山之戰(上)第4章 不速之客第50章 吐谷渾殘部的叛亂第22章 剖析第47章 兩位大佬要做啥?第72章 小部回紇人的叛亂第1章 這是在哪兒?第216章 你可以自請除國第208章 黑齒常之被俘第246章 倭王被俘第21章 吐谷渾人的火攻第172章 太子來訪第130章 軍事學院開學典禮(上)第203章 伏兵四起第263章 我們先看戲第95章 刻石記功第142章 長安,我回來了第35章 玉門關分兵第99章 又有人彈劾第204章 高延壽歸降第31章 丫頭雲兒第17章 機會第9章 這是愛情嗎?第116章 會有好戲看了第63章 不能回家了(上)第143章 意外的封賞第268章 託孤?第220章 一切都非常順利第211章 與蘇定芳會合第115章 檢校行軍大總管第124章 伏擊戰(下)第32章 這是迷底?第65章 驚喜事兒第27章 共餐第263章 我們先看戲第2章 戰還是不戰?第2章 李世績所薦之人第74章 要將兵法傳於後世第32章 這是迷底?第238章 你這下可是滿意了?第36章 特種訓練(下)第128章 鬆州之戰(二)第48章 重創突厥人第34章 不破突厥誓不還第35章 玉門關分兵第130章 軍事學院開學典禮(上)第59章 路途艱辛第69章 可能的理由第27章 共餐第35章 特種訓練(上)第73章 大戰即將開始第68章 回紇人歸降第47章 大舉攻擊第54章 大軍班師第82章 李業嗣第262章 皇帝果然要對付世家第81章 攻擊夷男牙帳第207章 不一般的關懷第66章 北方有戰事第26章 捷報傳長安第8章 高山流水第33章 口服心更服第19章 一羣公主來鬧騰第243章 抵達難波外海第35章 玉門關分兵第161章 誰會約見第5章 論道第24章 游泳訓練第112章 你又要出征了?第258章 替朕去看看皇后的病八十五章 各部都來歸附第269章 太子的奏議第24章 奔襲曼頭山(上)第8章 琴瑟之合第64章 不能回家了(下)第17章 第一次考覈第10章 吾兒李徵第36章 特種訓練(下)第32章 這是迷底?第218章 金勝曼出現意外第102章 皇后之慮
第175章 龍顏大怒第181章 百濟王扶余義慈被俘第207章 不一般的關懷第84章 給皇后治病第31章 如此大好河山第34章 血戰赤海(二)第254章 長安風雲四起(上)第92章 吐蕃人的意圖如何第79章 勇敢的回紇女孩第142章 長安,我回來了第39章 壽辰(下)第172章 攻擊熊津城(下)第163章 殺光小日本第250章 準備班師回朝第19章 新事物第114章 皇后還康健第1章 這是在哪兒?第14章 就一招第17章 庫山之戰(上)第4章 不速之客第50章 吐谷渾殘部的叛亂第22章 剖析第47章 兩位大佬要做啥?第72章 小部回紇人的叛亂第1章 這是在哪兒?第216章 你可以自請除國第208章 黑齒常之被俘第246章 倭王被俘第21章 吐谷渾人的火攻第172章 太子來訪第130章 軍事學院開學典禮(上)第203章 伏兵四起第263章 我們先看戲第95章 刻石記功第142章 長安,我回來了第35章 玉門關分兵第99章 又有人彈劾第204章 高延壽歸降第31章 丫頭雲兒第17章 機會第9章 這是愛情嗎?第116章 會有好戲看了第63章 不能回家了(上)第143章 意外的封賞第268章 託孤?第220章 一切都非常順利第211章 與蘇定芳會合第115章 檢校行軍大總管第124章 伏擊戰(下)第32章 這是迷底?第65章 驚喜事兒第27章 共餐第263章 我們先看戲第2章 戰還是不戰?第2章 李世績所薦之人第74章 要將兵法傳於後世第32章 這是迷底?第238章 你這下可是滿意了?第36章 特種訓練(下)第128章 鬆州之戰(二)第48章 重創突厥人第34章 不破突厥誓不還第35章 玉門關分兵第130章 軍事學院開學典禮(上)第59章 路途艱辛第69章 可能的理由第27章 共餐第35章 特種訓練(上)第73章 大戰即將開始第68章 回紇人歸降第47章 大舉攻擊第54章 大軍班師第82章 李業嗣第262章 皇帝果然要對付世家第81章 攻擊夷男牙帳第207章 不一般的關懷第66章 北方有戰事第26章 捷報傳長安第8章 高山流水第33章 口服心更服第19章 一羣公主來鬧騰第243章 抵達難波外海第35章 玉門關分兵第161章 誰會約見第5章 論道第24章 游泳訓練第112章 你又要出征了?第258章 替朕去看看皇后的病八十五章 各部都來歸附第269章 太子的奏議第24章 奔襲曼頭山(上)第8章 琴瑟之合第64章 不能回家了(下)第17章 第一次考覈第10章 吾兒李徵第36章 特種訓練(下)第32章 這是迷底?第218章 金勝曼出現意外第102章 皇后之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