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太子言出必行

第160章 太子言出必行

說話間,李世民已坐上了馬車。

李承幹作揖道:“父皇春遊盡興,兒臣恭送。”

“不用了,你們先走。”

馬車裡傳來了父皇的話語。

李承幹收起了作揖的姿勢,也邁步上了車轅,坐上了馬車。

李績策馬在一旁,帶着隊伍緩緩前進。

貞觀九年的四月,一切看起來都是這麼美好,這麼地順心,雖說早春時節有些磕磕絆絆。

生活與工作都是這樣的,哪有一帆風順的。

有些磕磕絆絆才能歷久彌新,總結經驗教訓。

京兆府往後辦事應該更強硬一些。

如果讓人覺得京兆府太好說話,往後就會很麻煩,大不了讓許敬宗這個長安打架王的名聲更硬一些。

唯一不太順心的是,太子這邊的車駕動了,回頭看去,陛下的車駕就慢慢跟着。

兩隊護送的兵馬,一前一後,不知道還以爲這是同一支兵馬。

李承幹手肘擱在馬車的車窗上,斜靠着扶着太陽穴,對一旁的李績道:“父皇不是說來散心的嗎?”

李績道:“多半是暫時同路。”

李承幹緩緩點頭,又道:“先去咸陽縣。”

“喏。”李績應聲,指揮隊伍拐彎,從官道的分叉口的另一邊而去。

只不過後方的隊伍依舊跟着,甚至還超過了來,這下兩支兵馬兩架馬車並行了。

“父皇也去咸陽縣嗎?”李承幹坐在馬車內,對一旁的馬車道。

“嗯,朕忽然想去咸陽縣了。”

父皇的話語聲傳來。

李承幹又問:“父皇不是來散心的嗎?”

“朕當然是來散心的。”

“那就是兒臣與父皇正好同路?”

“嗯。”

“要不父皇先走?兒臣不着急。”

對面馬車又傳來了話語聲,道:“你只管做你的事,不用擔心朕。”

……

馬車進入了咸陽縣地界,馬車停下,李承幹下了馬車,見父皇的馬車就停在道路的另一邊。

劉仁軌與李恪先一步得到了官兵的傳令,急匆匆出了村子,前來迎接。

李恪先道:“皇兄!啊……父皇。”

見到不止皇兄,就連父皇也來了,李恪訝異地語氣都不太順暢了。

劉仁軌道:“臣咸陽縣縣丞,拜見陛下。”

李世民擺手道:“不用多禮,朕只是出來散心。”

李承幹揣手着手,餘光瞧了一眼父皇,便帶着劉仁軌與李恪走入村子,卻見父皇還在後面跟着。

隔了一段距離,李世民低聲道:“敬德,現在朕終於可以看看,朕的兒子究竟想要如何提振關中。”

尉遲恭暗暗點頭。

而後,李世民加快了腳步。

李承幹發現父皇幾乎與自己並肩而走。

在劉仁軌的帶路下,走入一片村子,村子裡的官道很平整,村子裡的房屋零零星星,也有村民在田地裡正忙碌。

“太子殿下,今年咸陽縣種的麥子多,還有些水田用來種黍米,早春時節安排了縣民開荒了,又開墾出了一百三十畝田地。”

李承幹一路走着,問道:“孤來視察各縣,可能只是令各縣縣官戰戰兢兢,父皇親自來,會把人嚇死的。”

李世民滿不在乎道:“不要說朕在這裡就行了。”

“父皇高興就好。”

“嗯,伱也隨意一些。”

跟着劉仁軌來到一處旱田,這裡種着三畝地的棉花,道:“陛下,殿下,這些都是新開闢出來的荒地,臣按照京兆府行事準則,多餘的作物絕不佔用耕種田地。”

李世民點頭贊同。

其實劉仁軌還是犯難的,不知道該面向陛下稟報,還是太子稟報,乾脆一起說了。

去年的時候在大理寺見過太子,可陛下還是第一次見。

“凌煙閣建成了,朕已經讓閻立本兄弟兩人畫諸多功臣的畫像了,當年的舊人也走了,朕打算讓杜荷以及杜如晦其他親眷,一起來幫助閻立本與閻立德,畢竟他過世了,朕希望還能時刻記着他。”

李承幹觀察着從田地裡冒出來的幼苗,道:“父皇的事情,父皇做主就好。”

尉遲恭與李績站在後方不言語,這皇帝與太子……父子間各忙各的。

陛下要編排中原各地的兵馬,還要整頓朝中吏治,更要商議各地官吏任用。

而太子專心忙於關中建設,以及朝中用度。

父子從去年冬季到今年開春就是這種狀態。

皇帝不去插手太子的事,太子也不去管父皇的安排。

其實這種默契也挺好的。

總比父子倆再一次吵起來要好。

別的皇子也就算了,一個個都聽話懂事。

太子不一樣,太子是真的會頂撞陛下的。

李承幹看着長出來的幼苗道:“孤還是覺得最適合種棉花的還是應該在伊犁河沿岸。”

李世民道:“是嗎?”

“嗯,水土與環境是人爲造不出來的,關中可以種出棉花,可產量上依舊不如它們的原產地,現在孤有一種杯水車薪的感覺。”

劉仁軌道:“稟陛下,稟殿下,臣問過司農寺的郭寺卿,他說中原黃河沿線也可以種棉花,如山東甚至是江南,郭寺卿已在潼關見到了長得出來的棉花,只是無人問津。”

李承乾點頭示意他繼續說。

劉仁軌的目光看向一旁的皇帝。

李世民也點頭道:“爲何不種呢?”

劉仁軌接着道:“還是因爲種子,郭寺卿說過長出來的棉花並不多,一株只有三兩朵,如果用一畝地來種這樣的棉花,就如太子所言,是杯水車薪,要先讓種子適應中原的氣候與水土,郭寺卿已讓人去中原各地收集散落在各地的棉花籽,看看是否能夠雜交出合適的種子。”

李世民看了看一旁的兒子,等着他接着說話。

誰知這小子沉默不言走向了另一頭。

李承幹看着村子裡的一個木牌子,上面貼着不少紙張,都是京兆府的文章。

擡頭仔細看着,這上面都是村縣的治理方略。

京兆府與崇文館聯合開辦講學,是爲了讓關中縣民參與到關中建設中,讓村民都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並且投身其中。

李承幹問道:“會有人來這裡看文章嗎?” 劉仁軌回道:“幾乎沒有,村子裡識字的人不多。”

“唉……”

聽太子一聲嘆息,李世民問道:“怎麼?你不滿意嗎?”

“父皇啊,關中建設不是一蹴而就的,如今各種消息都是靠口耳相傳,不僅僅是物質建設,文化建設依舊是重中之重。”

劉仁軌回道:“稟陛下,太子殿下,臣已在這裡建設了書舍,京兆府安排了兩個夫子,上午一個,下午一個,因爲各縣要輪着用。”

“這……夫子輪着用?”

“回父皇。”一直沉默的李恪終於開口了,“早晨的夫子來給孩子們讀書識字,一直到晌午離開之後,便去隔壁的涇陽縣,而下午的夫子也是渭南縣借來的。”

李承乾道:“京兆府行事捉襟見肘,讓父皇見笑了。”

“難道找不到其他夫子了嗎?”

“京兆府也要省吃儉用,束脩單薄自然沒什麼人來了。”

李世民神色不悅道:“還是有這麼多人唯利是圖。”

“這也不怪他們,如果一下子請太多的夫子,反倒是一種負擔,這樣就挺好的,簡單一些,不要太過鋪張,各縣都不富裕。”

在咸陽縣轉了一圈,這裡建設得很不錯,至少比以往要更乾淨,整潔。

一些農具都在咸陽縣的官衙內整齊擺放着,就連地面也很乾淨。

文化水平與衛生條件也是各縣評比模範縣的關鍵要素。

每一項都會由京兆府的官吏打分,而後拿出一個總分來評比模範縣,如果分數一樣,就只能通過投票來評定模範縣。

去年的渭南縣就是這麼評比出來的。

當太子與皇帝來到了咸陽縣,並且縣民們還看到了縣丞劉仁軌與皇帝還有太子交談,心中不免多了一些敬意。

一個六品的官,也會讓皇帝與太子這麼在意,很是少見。

劉仁軌道:“臣有一事相求,能否讓京兆府預支一些銀錢,修建房屋。”

“行!”

“不行!”

父子兩人同時開口。

劉仁軌又愣在原地,不知道該聽誰的。

李承乾道:“縣裡縣民自行解決,京兆府不管這些。”

李世民嘖舌道:“你這孩子還是這麼不近人情。”

“父皇,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李世民沒有再說話,表示了默認,又覺得情面上有些不舒服,就走向了另一頭。

劉仁軌聽說過一些傳聞,好似皇帝父子並不多麼和睦,難道是真的?

等眼前的父皇與皇兄走遠了,李恪解釋道:“劉縣丞不用在意。”

“陛下與太子殿下一直都是這樣的嗎?”

“其實父皇與皇兄還是很和睦的,嗯……一直很和睦。”

劉仁軌道:“聽說陛下與太子不和睦,臣很擔憂。”

李恪訕訕一笑。

咸陽縣沒有種葡萄,涇陽縣的葡萄就不用多看了與往年沒區別,李承幹坐上了馬車,“去渭北。”

李績帶着隊伍,馬車緩緩駛動,一路朝着渭北而去。

見父皇的馬車又跟了上來,兩駕馬車並駕齊驅,眼看晌午過去三刻了,李承幹從一旁的食盒中拿出一碗涼麪與兩張餅,坐在馬車內吃着。

李世民目光看向一旁的馬車,風吹起車簾的時候,看到這個兒子正在吃着。

這才覺得自己也是飢腸轆轆,李世民嚥下一口唾沫,出來時沒有準備吃食。

太子有個習慣,出門時都會帶着吃食,根本不會捱餓,不用去外面用飯。

東宮在吃飯這一塊,向來是很周到的。

李承幹注意到父皇的目光,嘴裡還嚼着餅,道:“父皇出門不帶吃的嗎?”

李世民身子隨着馬車搖晃,道:“朕不餓。”

言罷,李承幹又十分痛快地吃了兩口面,筷子碰到碗底發出清脆的聲響,“從這裡到渭北要走一段路,父皇打算一直不吃嗎?”

李世民又吞嚥下口水。

李承干將其中兩張餅用布包起來,從馬車的窗口伸出手,“父皇嚐嚐小福新做的千層餅。”

兒子的手就這麼伸着,李世民猶豫了片刻,伸手迅速將餅拿入自己的馬車。

父子倆的手同時收回。

馬車依舊並駕齊驅着,不論是李績的兵馬,還是尉遲恭的兵馬都看得一清二楚。

一行人紛紛低下頭,試圖忘記這一幕。

陛下吃太子的東西,這實在是……

李世民吃着餅,問道:“朕聽聞你的崇文館至今沒有招收到學子。”

“兒臣的名聲太差了,沒人願意投效。”

“朕怎麼聽說是你不要。”

“有些人兒臣不能要,崇文館是京兆府官吏的學習場所,往後它會成爲一個培訓的所在,各級官吏都可以在崇文館學習。”

“再者從來沒有規矩說過建設文館就一定要招募名仕,有道是雞多了不下蛋,人多了事就更復雜了,簡單一些幹練一些,慢慢來。”

李世民吃着餅,臉上又有笑容。

吃了兩張千層餅之後,充實了腸胃,李世民覺得舒坦了許多,側目看去,這個兒子竟然在馬車內斜倚着睡着了。

李世民的目光看向另一側的風景。

兵馬沿着渭水邊的官道上走,速度也快了不少。

馬車過了木橋,靠近渭北地界便能夠看到龍首渠,當初這裡是一片鹽鹼地,漢武帝命人在這裡開闢了龍首渠之後,便讓這裡的萬頃荒地成了一片良田。

“太子殿下,渭北到了。”

李承幹從睡眠中醒來,在馬車中睡着並不舒服。

遠處已經佈置了葡萄架,遠遠看去能夠見到一隊隊鄉民正在走動着,司農司卿郭駱駝就在這裡。

馬車停下,李承乾笑道:“父皇,這就是渭北的五千畝葡萄地,往後的葡萄會越來越便宜,孤說過要讓關中的鄉民人人都能吃得起葡萄,哪怕只是買一串,嘗一口。”

太子殿下的野心很大,希望葡萄能夠在關中變得更廉價,人人都能吃得起葡萄。

這個兒子就是這樣,他總是能夠說到做到。

太子從來不會食言,言出必行。

他說過肥皂會風靡關中,如今的肥皂何止關中風靡。

他說不能讓西域人靠葡萄來關中賺取大量的錢,關中就種出了葡萄。

他說過要讓弟弟妹妹健壯,現在東宮的孩子鮮有生病。

他還說過要讓關中賦稅翻兩倍,要讓關中富裕,要橫掃西域。

221.第221章 太子想要的是將來307.第307章 太子的實習期第33章 孫神醫第45章 冒失舉薦第104章 夕死可矣241.第241章 雪災(感謝唐萌少主的盟主)第124章 圓滿的成果第38章 想要集權的父皇第67章 熱情的滿朝文武(加更)第155章 狄家父子第98章 奉命放假190.第190章 下蛋了第153章 崇文館第132章 豪傑依舊第139章 解釋不清的誤會310.第310章 高效的朝政行爲第144章 劉仁軌的新生第22章 愛罵聖人的太子第133章 多半被剁了第11章 圖表234.第234章 有陛下當年之風第314章 臘月第315章 玄奘的一波三折第147章 千里之外的來信第325章 佳節207.第207章 演武219.第219章 調令第7章 皇家僅有的溫情第4章 紅樓與曹先生第169章 願爲前鋒第22章 愛罵聖人的太子第34章 儲君心事第181章 老師家事第41章 大勝而歸309.第309章 發兵第322章 太子與老師第164章 這世上的事難不住太子第325章 佳節第62章 對錯第148章 玄奘的來信294.第294章 山君傳說第80章 漠北恩怨第92章 兄弟三人第139章 解釋不清的誤會第136章 各有苦惱的兄弟姐妹第317章 朝臣人心浮動第4章 紅樓與曹先生第177章 遠大的理想第95章 合力撈魚第88章 活得明白第184章 歷代皇帝的憂慮第150章 仗義出手第98章 奉命放假第4章 紅樓與曹先生223.第223章 軍中密奏第9章 播種新的學說206.第206章 真話第44章 到底是少年太子第322章 太子與老師第143章 忠直的臣子310.第310章 高效的朝政行爲第31章 無建樹的太子第29章 培養一個良心第91章 及冠賀禮第93章 苦惱的舅舅第125章 太子的又一篇文章第126章 道長的成就275.第275章 朝臣榜樣褚侍郎第104章 夕死可矣第100章 終究成了父皇的功績211.第211章 他辭官了221.第221章 太子想要的是將來第17章 他要卷死孤237.第237章 笄禮第120章 孤的大事業199.第199章 臨近新年253.第253章 吐蕃使者又來了220.第220章 唐軍來了第68章 孤有進步嗎?267.第267章 蘇亶第172章 精氣神263.第263章 他的事業第122章 這關中遠遠不夠252.第252章 范陽案224.第224章 玉璧與金車第100章 終究成了父皇的功績第319章 處罰(感謝飯飯飯糰er的盟主)262.第262章 祿東讚的生活219.第219章 調令第24章 還是舅爺疼太子219.第219章 調令229.第229章 皇帝家的家事第63章 小事上犯糊塗265.第265章 母后與妹妹的安排第63章 小事上犯糊塗第143章 忠直的臣子第21章 豈不是一樁美事第71章 最划算的買賣235.第235章 清閒的人第136章 各有苦惱的兄弟姐妹
221.第221章 太子想要的是將來307.第307章 太子的實習期第33章 孫神醫第45章 冒失舉薦第104章 夕死可矣241.第241章 雪災(感謝唐萌少主的盟主)第124章 圓滿的成果第38章 想要集權的父皇第67章 熱情的滿朝文武(加更)第155章 狄家父子第98章 奉命放假190.第190章 下蛋了第153章 崇文館第132章 豪傑依舊第139章 解釋不清的誤會310.第310章 高效的朝政行爲第144章 劉仁軌的新生第22章 愛罵聖人的太子第133章 多半被剁了第11章 圖表234.第234章 有陛下當年之風第314章 臘月第315章 玄奘的一波三折第147章 千里之外的來信第325章 佳節207.第207章 演武219.第219章 調令第7章 皇家僅有的溫情第4章 紅樓與曹先生第169章 願爲前鋒第22章 愛罵聖人的太子第34章 儲君心事第181章 老師家事第41章 大勝而歸309.第309章 發兵第322章 太子與老師第164章 這世上的事難不住太子第325章 佳節第62章 對錯第148章 玄奘的來信294.第294章 山君傳說第80章 漠北恩怨第92章 兄弟三人第139章 解釋不清的誤會第136章 各有苦惱的兄弟姐妹第317章 朝臣人心浮動第4章 紅樓與曹先生第177章 遠大的理想第95章 合力撈魚第88章 活得明白第184章 歷代皇帝的憂慮第150章 仗義出手第98章 奉命放假第4章 紅樓與曹先生223.第223章 軍中密奏第9章 播種新的學說206.第206章 真話第44章 到底是少年太子第322章 太子與老師第143章 忠直的臣子310.第310章 高效的朝政行爲第31章 無建樹的太子第29章 培養一個良心第91章 及冠賀禮第93章 苦惱的舅舅第125章 太子的又一篇文章第126章 道長的成就275.第275章 朝臣榜樣褚侍郎第104章 夕死可矣第100章 終究成了父皇的功績211.第211章 他辭官了221.第221章 太子想要的是將來第17章 他要卷死孤237.第237章 笄禮第120章 孤的大事業199.第199章 臨近新年253.第253章 吐蕃使者又來了220.第220章 唐軍來了第68章 孤有進步嗎?267.第267章 蘇亶第172章 精氣神263.第263章 他的事業第122章 這關中遠遠不夠252.第252章 范陽案224.第224章 玉璧與金車第100章 終究成了父皇的功績第319章 處罰(感謝飯飯飯糰er的盟主)262.第262章 祿東讚的生活219.第219章 調令第24章 還是舅爺疼太子219.第219章 調令229.第229章 皇帝家的家事第63章 小事上犯糊塗265.第265章 母后與妹妹的安排第63章 小事上犯糊塗第143章 忠直的臣子第21章 豈不是一樁美事第71章 最划算的買賣235.第235章 清閒的人第136章 各有苦惱的兄弟姐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