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今後必爲良相,又兼兩使

第157章 今後必爲良相,又兼兩使

李瑄與顏真卿、李琚相談甚歡,一連四盞茶後,由李琚向李瑄說道:“清臣一直有從軍報國的志願,苦於無門路。不知七郎幕府是否缺少僚屬,如果缺少,可以考覈一下清臣,看看清臣是否可以勝任。”

清臣,是顏真卿的表字。

“我幕府新組不久,自缺賢才。請顏縣令寫一篇戰報,讓我一觀……”

李瑄說着,模擬一場戰爭,讓他根據環境、地理、戰況寫下來。

至於奇謀獻策,多是臨時發揮,李瑄從來不考那個。

更何況,李瑄對顏真卿頗爲了解,他畢竟在安史之亂中,首唱大順,帶着士兵集結反抗,點燃河北的士氣,使安祿山在河北非常難受。

軍事才能上,顏真卿是不錯的。

治理郡縣,顏真卿也有一手,氣節上在文臣中亦是少有。

顏真卿真要入他幕府,李瑄當然不會許一般的小職位。

他會調控幕職,李瑄河隴還有兩個都虞候的位置。

李瑄將李廣琛升遷到都虞候的位置,兼討擊副使,讓顏真卿當河西行軍判官。

行軍判官最主要是掌握寫戰報的能力,至於安排後勤,安撫士兵,這種只能實地考察。

半個時辰左右,顏真卿就將戰報寫好,交給李瑄。

讓顏真卿寫戰報,主要是想再欣賞一下顏真卿的正常行書。

顏真卿正常寫文書,依然剛勁雄偉。

看書中內容,李瑄也頻頻點頭。

“顏縣尉有大才,如若不嫌棄,就來河西當個行軍判官吧,我會爲顏縣令舉薦一個正七品的職事官。”

李瑄欣賞完畢後,緩緩地向顏真卿說道。

“顏真卿拜見李將軍!”

顏真卿激動,向李瑄拜謝道。

判官是節度使最重要的僚屬,已經超過他的預期。

顏真卿並不知道他未來的人生,當了幾年醴泉尉,鬱郁不得志。

自己好友又與李將軍熟識,所以萌生投筆從戎的念想。

從他的詩中就能看出,他沒少仰慕當世的將領。

“顏縣尉可立刻向朝廷遞交辭呈,屆時我們一同去河隴。”

李瑄又笑着向顏真卿說道:“有時間,我還要向顏縣尉討教書法。”

“醴泉無事,屬下十日之內,必辦理好辭呈,只要李將軍有請,屬下莫不應是!”

顏真卿以屬下相稱,珍惜這次來之不易的機會,一定要尋找時機,獻策建功。

“是李大來了啊!這位是?”

李適之得知李瑄在前廳請客,特來看看。

“此是醴泉尉顏真卿,孩兒新徵的河西判官。”

顏真卿和李琚起身拜見李適之後,李瑄向李適之介紹道。

“那一定是大才了。”

李適之聽到是李瑄新任的判官,頓時正視顏真卿,他知道李瑄的眼光不會錯。

“顏清臣不僅有才幹,還能寫出絕世好字,形更甚王摩詰。”

李瑄誇讚道,將顏真卿的兩幅字遞給李適之看。

“妙哉!君將來必是歐陽詢、褚遂良那樣的大家!”

李適之看後讚不絕口,給予極高的評價。

隨後,李瑄父子留顏真卿和李琚在宋國公府就食,呈上酒肉暢飲。

李瑄還拿出從皇宮內送來的西瓜招待,使顏真卿和李琚新奇不已。

一直到黃昏,才送他們離開。

離開前,李適之請顏真卿寫一幅《河隴曲》,他要慢慢欣賞。

李瑄晚上沒有太早休息,他在書寫一些他覺得有利的理財之法,獻給李隆基。

王𫟹雖是巧取豪奪,但他實實在在爲李隆基賺取不少錢,使李隆基能將絹前如糞土一樣賞賜。

龍沙河金礦雖然龐大,但現在每年只產幾十斤而已,即便加上其他地方的金銀礦,也遠不夠李隆基揮霍。

別李隆基錢不夠,心裡埋怨他。

李瑄需要整理一些真正的理財之法,在不傷害百姓利益的情況下,讓國庫富裕。

這幾天已經寫得差不多了,今晚就應該能完成。

這種不適合在朝堂上說,等明日下朝,李瑄會去興慶宮拜見李隆基。

翌日。

最近在朝堂上,李林甫低調很多,看起來面帶笑容,比以往更和氣了。

而且據說李林甫處理政務時更認真,一連幾天都是快子時,纔回到右相府。

李瑄認爲李林甫又開始他的隱忍,準備找機會露出獠牙。

下一次出手,會吸取教訓快準狠,不會拖泥帶水。

兩人朝堂見面,依然只是點點頭。

大臣們都覺得,李瑄有大城府。

按理說李瑄這樣的人,更容易拜相纔對。但田獵發生的事情,不知太子是何感想?

……

興慶宮。

在李瑄拜見李隆基的時候,宮中出現一個男子。

身材高大,面白多須。

李隆基正在和楊玉環、楊玉瑤姐妹玩樗蒲。

此男子就拿着記分簿在旁邊站着,恭恭謹謹。

“此爲楊釗,乃玉環的遠方堂兄!”

李隆基指着楊釗說道。

由於楊玉瑤親自帶楊釗來見他,所以李隆基隨意封楊釗爲右金吾衛兵曹參軍。

畢竟與玉環娘子關系太遠,封賞還是看在楊玉瑤的面子上。

“拜見李將軍,曾在劍南從軍,早就聽聞您的大名,吐蕃對您可謂是聞風喪膽。”

楊釗一副笑臉,向李瑄一拜。

他知道眼前這人不得了,是長安唯一一個能硬剛李林甫的大臣,是他計劃中的討好對象。

“聖人面前,哪用向我行禮。”

李瑄推脫楊釗的行禮。

這傢伙還是來長安了。

楊釗雖然憑藉楊玉環的關係起家,但他左右逢源的本領可高得很。

要不然也不可能成爲大名鼎鼎的“楊國忠”。

楊釗能飛黃騰達,楊玉環有一定因素,但不是主要因素。如楊錡、楊銛等楊玉環叔父的兒子們,都遠遠沒有達到楊釗的高度。

“臣失禮,臣見到傳說中的李將軍,喜難自抑。”

楊釗趕緊向李隆基一拜,情商很高。

“不礙事!”

李隆基沒有因爲這點小事怪罪,招李瑄來樗蒲。

看着李瑄能和聖人貴妃一起,大聲呼盧,舉止隨意。

他只能拿着樗蒲文簿記錄點數,心中非常羨慕。

我楊國忠什麼時候,也能這樣啊!

不過據說李瑄這人有點邪門,而且隨時會離開長安,遠赴邊疆。他主要心思還得放在李林甫身上。

這段時間,楊釗通過精密觀察,發現李林甫勢未絕。

都說李林甫氣焰下垂,但在楊釗的思維裡,李林甫犯下這樣的過錯,都不被聖人懲罰,何嘗不是一種寵幸?

等到遊戲結束的時候,李隆基觀看記分簿,看楊釗“絢校精密”,情不自禁地稱讚:“好度支郎!”

度支郎是戶部負責統計賦稅的官吏。李隆基現在不可能將楊國忠弄到戶部,這麼說只是讚揚楊國忠的計算能力。

“君無戲言,三郎將來一定讓楊釗當度支郎啊!”

楊玉瑤抓住李隆基言語漏洞,向他說道。

“哈哈……看他表現了。”

李隆基只是笑一聲。

楊玉瑤等人現在還沒被封“一品命婦”,再加上與李隆基相識不久,沒敢太放肆。

“稟聖人,臣今日來打擾,是向您提出一些理財建議,這是芻蕘之見,如有失,望聖人不要怪罪。” 李瑄這纔將準備已久的理財策略交給李隆基。

這些改革法案,足足七條,都是安史之亂後名臣們根據開元天寶政策的弊病,進行改革,且成就顯著,財政得到富足。

李隆基一聽理財,就來了興趣。

王𫟹被驅逐後,他急需一位理財能手,幫他在不傷害百姓利益的情況下,理出大量的錢財,讓他得以賞賜大臣。

他覺得這樣賞賜,才能體現他君王的威嚴和麪子。

拿着李瑄寫的改革方案,第一條就讓李隆基皺眉。

“七郎,你鼓勵私人鹽商,恐怕會損失國家的利益啊!”

李隆基將心中的疑惑問李瑄。

“啓稟聖人。世人皆知販賣私鹽是死罪,但每年依舊有一大批鹽商鋌而走險。我們所抓到的只是很少一部分,他們通過河流,甚至翻山越嶺販賣私鹽。不僅僅是我朝,自漢代桑弘羊制定鹽鐵官營以來,這種現象就沒有杜絕過。一旦地方出現鹽價波動,私鹽屢禁不止。所以堵不如疏,臣覺得……”

李瑄娓娓向李隆基講解建議。

私鹽和私人鹽商不是一個概念。

唐代自開元九年,鹽商只要交稅,就可以販賣。

但私鹽則是偷偷製造,又偷偷販賣,這纔是重罪。

但到天寶年間,在官府的刻意操縱下,私人鹽商往往買不到官鹽。

這樣商人失去賣官鹽的權力,鋌而走險,讓那些偷偷製造私鹽的人謀利。

李瑄上奏告訴李隆基,堅持官營的選擇,但與私人鹽商分利。

爲了保障銷售官鹽的私商獲利,從而確保官鹽贏利,李瑄建議諸道對商人鹽舟過境及使用堰埭的加徵稅,又於諸道設置巡院,加強緝查違法的私鹽。

爲防止因商運商銷造成商人壟斷鹽業,李瑄又建議在各地設置“常平鹽倉”,貯存官鹽。

如果交通不便,商人不願前往之處,即由官府調運常平鹽倉存鹽至當地售賣。當某郡縣商人哄擡鹽價,官府即發賣常平鹽,平抑鹽價。而當商人競相降價,官府即乘機收購貯藏於常平倉,調節鹽價。這樣即可控制鹽價、緩和百姓平民的矛盾,而官府又能名利雙收。

鹽是國之根本,這一條“官商分利”的改革,哪怕唐朝滅亡也在使用。

前提是地方官吏清廉,別耍什麼心眼。

李隆基聽李瑄詳細解釋,這才微微點頭。

“改革漕運這一點倒是不錯,提高造船價格,組建漕兵,保護黃河及其運河航道,限制地方官吏對漕運的貪腐……但是這改革常平法,七郎細緻講解一下?”

李瑄對漕運的改革方法很滿意,他知道漕運貪腐嚴重,漕兵既可以震懾賊匪,又能震懾地方官,扼制貪腐。

隨即,李瑄將常平法的改革細緻地講解給李隆基。

類似於常平鹽倉。

京畿道、都畿道、河南道、淮南道、江南東西道、山南東西道這些地區是盛唐商品交易頻繁的地方。

爲了充分發揮常平的營利效能,朝廷可以對開元年間頒佈的常平法作兩點改進。

其一朝廷直接經營常平業務。開元以來的常平法,具體業務是由各郡縣自辦,由於時局的動亂和市場消息的閉塞,各郡縣常平贏利有限。

李瑄建議朝廷派遣專官專理各郡縣的常平倉,由朝廷選擇一大臣,加以權職,統一指揮。

適當情況下,還可以調遣一些其他力量,這樣就可以減少了常平業務的中間環節,加快了常平商品的週轉速度,加上市場情報及時掌握,因而大大增加了常平之利。

其二擴大常平品種。傳統的常平項自是米、粟、豆之類的糧食品種,這是被常平倉具有調節糧價的一面作用所規定的。想要發揮常平營利的作用,自然要把常平品種由糧食擴大,儘可能的將所有的糧食,各種酒、茶葉絲綢、瓷器、鐵器,各地的生活用品。

如果能常平百貨,只要政局穩定,繁榮是必然的。

當然,以天寶年間的官場,必然會出現貪腐常平百貨的情況。

需要殺一儆百,震懾那些貪官污吏,才能保證朝廷大的獲利。

“這是大工程啊!”

李隆基眼睛一亮,如果完成不單單是獲得稅收,大唐一定變得更加繁榮。

然後李隆基又看另外幾個理財之法,李隆基雖不確定能否賺到錢,但理念很好,都可以試驗一番。

“七郎真大才也!可惜現在有更重要的戰事等待七郎。不然一定爲七郎加三十個理財使職,完成改革!”

這些理財策略由李瑄提出,卻不能由李瑄執行,李隆基覺得挺遺憾的。

在李隆基心中,什麼都比不上開疆擴土重要。

“左相曾經爲戶部尚書,精通理財。在盛世之下,英雄們仰慕聖人的英明,所以朝堂人才濟濟。選拔賢良,一定可以完成!”

李瑄笑着說道。

主要是先讓李隆基多掙一點錢,以後他再想辦法整治。

其實李瑄一直詬病“坊市制度”和“宵禁制度”,這是阻礙長安、洛陽更繁華的因素之一。

而且這個時代長安嚴重“人口過載”,很多苦累都轉嫁在關中百姓身上。

特別是旱澇災害的時候,京畿之地竟出現“路有凍死骨”的現象。

即便開通廣運潭,李瑄依然覺得有些不夠,每天兩京古道的官車不絕於路,運送的都是糧食等物品。

但這些李瑄暫時改變不了。

“好好幹吧!將來七郎必成良相!”

李隆基逐漸發現李瑄軍事外的才華,心想着李林甫老了以後,後繼有人了。

與李隆基商討好理財策略後,下午隨李隆基一起宴樂。

李瑄上前彈奏一曲琵琶,讓李隆基直誇李瑄的技藝長進。

楊玉環也不斷鼓掌,看李瑄的眼神非同一般。

“聖人,臣回長安已經月餘,希望能早日回到河隴,整訓軍隊,以應戰吐蕃。”

宴樂結束,李瑄向李隆基奏請道。

計劃九月作戰,現已沒有多久時間。

“再過半月,準你回去。”

李隆基擺了擺手,對李瑄說道。

他還想李瑄陪他多玩幾天。

“臣遵旨!”

李瑄沒有多說,能儘快回去就行。

接下來幾日的早朝,都在議論李瑄提出的幾項理財改革!

大臣們隱隱發現,這些改革有諸多扼制貪官的策略,對不貪慾的人倒是無所謂。

但大唐的貪官明顯不少,貪多少,就看良心夠不夠黑。

雖然損害貪官的利益,但理論來說,確實可以理財,又不會傷害到百姓。

當理財戰略確定後,李隆基又讓李瑄兼職河西鹽鐵使,隴右鹽鐵使。

原本兼任這些官職的官吏,都被調回長安。

又加兩使。

而且這兩使都有實權,可以有佐吏。

原來這些使職的僚屬,肯定會缺失一些,李瑄能任命新判官、佐吏。

讓李瑄失望的是,李隆基依舊沒給他河西、隴右採訪使的權力。

他記得歷史上哥舒翰成爲兩鎮節度時,立刻就兼任採訪使。

李瑄也沒有太過灰心,現在有支度使、鹽鐵使,已經可以鉗制許多河西、隴右的官吏,去找他們的麻煩。

他明白李隆基加這兩個職位,是想看看他對鹽鐵的改革。

一系列舉動後,朝野大臣再次對李瑄刮目相看。

又加權使,他們已經麻木了,這樣的尊貴,什麼時候纔是極限呢?

李林甫默然。

他得知那些理財之策是李瑄一人所獻,也感到吃驚。

聖人這幾年喜能理財的大臣,是人盡皆知的事情。李瑄每每投其所好,都恰到好處。

李林甫現在面對李瑄,除非有真正能傷害李瑄的證據,不然不會輕易下手。

他還是以對付太子爲主。

他覺得可以從朔方、河東節度使王忠嗣身上找點破綻。

畢竟王忠嗣與太子李亨一起長大,私下稱太子爲“兄”。

雖然王忠嗣忠的是國家,但得聖人不懷疑才行。

他會選擇李瑄不在長安,且時機成熟的時候動手,以免李瑄壞他大事。

王忠嗣有入相之勢,必然在入相之前,入相以後想動手就遲了。

五月十日,李瑄以終南山尋道、併爲聖人祈福爲由,向李隆基請假幾日,前往終南山。

李隆基欣然同意。

李瑄準備在終南山拜訪一下謀士李泌。

第213章 與楊玉環的秘密,守護貴妃第144章 楊釗的野望,李隆基召見第101章 使我宰天下,亦如今日第147章 安祿山拜楊玉環爲母第76章 李瑄亦是第66章 血戰高坡第237章 吐蕃首席大相死,再斬元帥第106章 積石軍第187章 收復九曲,設立九曲郡 洮陽郡第266章 “錦衣衛”,野無遺賢第150章 南面吃肉,北面啃硬骨頭第54章 暗度陳倉第212章 安撫楊玉環,欲長鎮河隴第149章 楊玉環封貴妃第308章 李瑄罷相,李林甫死,宿命第185章 先登之功,三日克三城第5章 興慶宮第130章 慕容家族第113章 組建四萬匹戰馬的臨洮軍第251章 尺帶珠丹俯首,李瑄向李隆基請求第235章 楊玉環的白月光,突襲烏海城第125章 一拳打爆第64章 大舉進攻第113章 組建四萬匹戰馬的臨洮軍第95章 劫過倭國商船的海賊第259章 京兆尹妥協,九霄環佩第288章 處置李林甫的兩個兒子第194章 李瑄的威名,望而止戈第226章 大非川之戰開啓,焚燒草原,日夜不息第49章 賣馬人第152章 徒手搏虎,李林甫算計韋堅第40章 羅興失蹤第10章 詠柳第137章 被監察御史彈劾第79章 回到長安第300章 火樹銀花,楊玉環心中的花火第310章 安西 北庭節度大使,經略大使,燈火闌珊處第186章 連克五城,斬吐蕃大相第51章 火雲第125章 一拳打爆第270章 變革派領袖李瑄,保守派領袖李林甫第45章 節制一軍第189章 吐蕃贊普請求爲大唐附屬國第153章 天水郡公,實封五百戶,韋堅罷相第73章 威震草原第145章 李隆基引薦安祿山第93章 海賊王吳令光第230章 二十萬騎兵的大戰第188章 爲諸將士升官,隴右軍擴至十一萬五第298章 上元節,翠微亭觀燈火第83章 靈翠樓宰相之子再鬥毆第291章 科舉發榜,吐蕃大使再入長安第45章 節制一軍第46章 再遇薛錯第113章 組建四萬匹戰馬的臨洮軍第219章 獲得猛士,靈溪贈梨第88章 李林甫卸任吏部尚書第154章 除去李林甫爪牙第3章 李適之第224章 大非川之戰,將再次重現第133章 龍駒島第144章 楊釗的野望,李隆基召見第205章 你想圖謀天下,恢復隋室?第136章 名將之死第1章 軍功入相第235章 楊玉環的白月光,突襲烏海城第300章 火樹銀花,楊玉環心中的花火第121章 甲騎具裝,驚天噩耗第221章 安祿山蠢蠢欲動,豪強的乞降第36章 皋蘭州都督府騎兵第77章 升官,忠武將軍第224章 大非川之戰,將再次重現第38章 李林甫的人第16章 皇帝召見第238章 堵住花石峽,吐蕃贊普窮途末路第97章 竟敢偷襲本將第129章 封候,河西隴右討擊大使第204章 李隆基出城迎接,拜御史大夫第111章 李適之拜太子太師,封宋國公第159章 終南山上的神仙,李泌第85章 美人愛英雄第201章 捉拿王忠嗣回長安,李隆基召李瑄入第54章 暗度陳倉第51章 火雲第204章 李隆基出城迎接,拜御史大夫第31章 飛馬射纓第31章 飛馬射纓第58章 頭破血流第267章 拜相,吏部尚書,修國史,紫金光祿大夫第162章 吐蕃反制大唐的手段第270章 變革派領袖李瑄,保守派領袖李林甫第89章 王昌齡第84章 長離第242章 建立神策軍,追封李瑄祖父爲王第264章 與杜甫相遇,李隆基挑明第91章 問擒拿海賊之策第188章 爲諸將士升官,隴右軍擴至十一萬五第112章 拜爲上將,左龍武衛大將軍第183章 九曲之戰開啓,南霽雲假冒敵軍衝陣第227章 逼吐蕃入大非川,打通古絲綢之路
第213章 與楊玉環的秘密,守護貴妃第144章 楊釗的野望,李隆基召見第101章 使我宰天下,亦如今日第147章 安祿山拜楊玉環爲母第76章 李瑄亦是第66章 血戰高坡第237章 吐蕃首席大相死,再斬元帥第106章 積石軍第187章 收復九曲,設立九曲郡 洮陽郡第266章 “錦衣衛”,野無遺賢第150章 南面吃肉,北面啃硬骨頭第54章 暗度陳倉第212章 安撫楊玉環,欲長鎮河隴第149章 楊玉環封貴妃第308章 李瑄罷相,李林甫死,宿命第185章 先登之功,三日克三城第5章 興慶宮第130章 慕容家族第113章 組建四萬匹戰馬的臨洮軍第251章 尺帶珠丹俯首,李瑄向李隆基請求第235章 楊玉環的白月光,突襲烏海城第125章 一拳打爆第64章 大舉進攻第113章 組建四萬匹戰馬的臨洮軍第95章 劫過倭國商船的海賊第259章 京兆尹妥協,九霄環佩第288章 處置李林甫的兩個兒子第194章 李瑄的威名,望而止戈第226章 大非川之戰開啓,焚燒草原,日夜不息第49章 賣馬人第152章 徒手搏虎,李林甫算計韋堅第40章 羅興失蹤第10章 詠柳第137章 被監察御史彈劾第79章 回到長安第300章 火樹銀花,楊玉環心中的花火第310章 安西 北庭節度大使,經略大使,燈火闌珊處第186章 連克五城,斬吐蕃大相第51章 火雲第125章 一拳打爆第270章 變革派領袖李瑄,保守派領袖李林甫第45章 節制一軍第189章 吐蕃贊普請求爲大唐附屬國第153章 天水郡公,實封五百戶,韋堅罷相第73章 威震草原第145章 李隆基引薦安祿山第93章 海賊王吳令光第230章 二十萬騎兵的大戰第188章 爲諸將士升官,隴右軍擴至十一萬五第298章 上元節,翠微亭觀燈火第83章 靈翠樓宰相之子再鬥毆第291章 科舉發榜,吐蕃大使再入長安第45章 節制一軍第46章 再遇薛錯第113章 組建四萬匹戰馬的臨洮軍第219章 獲得猛士,靈溪贈梨第88章 李林甫卸任吏部尚書第154章 除去李林甫爪牙第3章 李適之第224章 大非川之戰,將再次重現第133章 龍駒島第144章 楊釗的野望,李隆基召見第205章 你想圖謀天下,恢復隋室?第136章 名將之死第1章 軍功入相第235章 楊玉環的白月光,突襲烏海城第300章 火樹銀花,楊玉環心中的花火第121章 甲騎具裝,驚天噩耗第221章 安祿山蠢蠢欲動,豪強的乞降第36章 皋蘭州都督府騎兵第77章 升官,忠武將軍第224章 大非川之戰,將再次重現第38章 李林甫的人第16章 皇帝召見第238章 堵住花石峽,吐蕃贊普窮途末路第97章 竟敢偷襲本將第129章 封候,河西隴右討擊大使第204章 李隆基出城迎接,拜御史大夫第111章 李適之拜太子太師,封宋國公第159章 終南山上的神仙,李泌第85章 美人愛英雄第201章 捉拿王忠嗣回長安,李隆基召李瑄入第54章 暗度陳倉第51章 火雲第204章 李隆基出城迎接,拜御史大夫第31章 飛馬射纓第31章 飛馬射纓第58章 頭破血流第267章 拜相,吏部尚書,修國史,紫金光祿大夫第162章 吐蕃反制大唐的手段第270章 變革派領袖李瑄,保守派領袖李林甫第89章 王昌齡第84章 長離第242章 建立神策軍,追封李瑄祖父爲王第264章 與杜甫相遇,李隆基挑明第91章 問擒拿海賊之策第188章 爲諸將士升官,隴右軍擴至十一萬五第112章 拜爲上將,左龍武衛大將軍第183章 九曲之戰開啓,南霽雲假冒敵軍衝陣第227章 逼吐蕃入大非川,打通古絲綢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