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建立神策軍,追封李瑄祖父爲王

幾天前,劉晏和楊綰奉命來到多瑪的營帳。

李瑄與他們商議關於青海之地的發展計劃。

李瑄準備建立青海郡,治所在伏俟城。

河西走廊的祁連山以南,都屬於青海郡。

使青海郡與西平郡、張掖郡、酒泉郡、晉昌郡、敦煌郡、九曲郡相連。

青海郡西到香日德地區。

青海東北都是山地無人地帶。只是將其納入版圖,人跡罕至。即便如此,李瑄也準備將青海郡劃分十三縣。

將來一定是人口大郡。整個青海郡的面積,比河西走廊五郡加起來都大。

在九曲、臨洮黃河以南的大積石山,建立積石郡,囊括以前的通頰地區,建立籠絡城(今瑪沁縣)爲治所。

如此,大唐就完美包圍白蘭羌。

以後白蘭羌不敢對大唐起絲毫異心。

最後就是柏海郡,建立河源、柏海等五縣,以柏海爲治所。

正好遏制住蘇毗與吐蕃的聯繫之路。

實際上,蘇毗已經將吐蕃得罪死,背刺大唐的概率很低。只要有李瑄在,必然會有機會揮師邏些城。

李瑄又與劉晏、楊綰商議將吐谷渾、吐蕃、党項安置在青海哪個地方。

關於軍隊,需要重新調動。大唐隴右郡的防守區域,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李瑄上奏李隆基將赤水軍重新劃歸河西節度使。

因爲回紇也是敵人,沒有赤水軍,河西太過薄弱。

另外,河西軍還可以直接出陽關、玉門關至西域。

最主要的是,沒必要將近十萬大軍,安置在九曲。

李瑄將哥舒翰的積石軍,安置在積石郡的籠絡城,將漠門軍也安置在積石郡,建立莫門軍城。

平夷守捉安置在洮陽郡。

九曲的武寧軍(鎮西軍改)、金天軍,暫且不動。

寧邊軍調遣到原爲樹敦城的赤水城。

威勝軍調集到青海以南。

原本的寧邊軍城、威勝軍城荒廢,作爲百姓之城。

九曲有武寧軍足夠。

隴右的白水軍調集到青海以北,威戎軍調集到青海以東。

這些調動皆是用以管理吐蕃俘虜和吐蕃百姓。

兵馬超過一萬的安人軍,分別駐紮在茶卡鹽湖和都蘭地區,建立新的安人城。

河源軍調到合河(今布哈河)駐紮。

和吐蕃不同,唐軍會調集吐蕃武士,配合漢人的工匠,在這些地方建築堅城。

原本的白水軍城、威戎軍城、安人軍城,荒廢成遷徙百姓的城池。

唐軍的戰略重心,開始向雪域高原移動。

原本唐軍的那些戍堡、守捉、軍城已經沒有任何意義。

李瑄最終敲定將隴右節度使的治所搬遷到伏俟城。

臨洮軍也駐紮在伏俟。

再把軍隊放置在湟水城,就有些本末倒置了。

這樣的佈置,不是爲了苟延殘喘的吐蕃,而是爲了更容易看管吐谷渾、党項、通頰、吐蕃等民族,甚至是震懾白蘭羌國和蘇毗國。

綏和守捉,以後會改爲振武軍,進駐石堡城。

現在石堡城雖然沒有什麼戰略價值,但卻是河湟之地到青海的要道,可以作爲監視之用。

隴右其他軍如寧塞軍、振威軍、合川守捉,也都離開寧塞、西平郡。

它們雖然只有五百到一千人,但這種小軍、守捉的意義,就是爲了遙控戍堡,巡查邊界。

否則就不能算是邊軍。

李瑄將合川守捉調到烏海城,這實際上是蘇毗的國境,但此要道一定要掌控在大唐的手中,蘇毗也不會說什麼。

將振威軍調到伏羅川,將寧塞軍改爲臨蕃軍,調到茶卡鹽湖西北的烏蘭地區。

最後是計劃新建立在柏海的三支軍隊,神威軍、綏戎軍、定戎軍。

這其中的重點是神威軍。

這一個月來,李瑄考慮再三,突然覺得神威軍的名字不好,他準備不取神威這個名義,而是改爲神策軍。

接下來的一兩年,李瑄要想方設法入相。

去長安不能把親衛帶上,因爲李隆基會讓金吾衛護衛他,最多帶幾個貼身的衛士,或者招募奴僕。

一共一萬五千人的神策軍,駐紮在水草肥沃的柏海,還有牛羊享用。

李瑄準備將親衛,留在神策軍,組成神策軍的骨架。

由臨洮軍副使南霽雲,爲神策第一任軍使。

以李晟爲神策軍副使,張萬福爲神策軍副使。

裴瓔在神策軍爲騎將,其他神策衛,立跳蕩功者,皆爲神策、綏戎、定戎三軍的衙將、郎將,未立者爲押官。

李瑄提拔一名叫曲環的河源軍副使爲定戎軍使,他在戰鬥中非常勇猛,值得提拔。

提拔河西掌書記段秀實爲綏戎軍使,計劃綏戎軍比定戎軍多兩千人馬。

在僚屬中,段秀實是讓李瑄放心爲將的人。

他要以神策爲基,定戎、綏戎爲兩翼,這兩萬多兵馬成爲鎮守吐蕃的第一防線。

將來起事的時候,也能爲他所用。

等新佔領的區域事態穩固,軍士招募後,河東、朔方、河西步騎會抽調走。

河西赤水軍調回涼州城。

而原本在涼州城的大斗軍,調到白亭海邊的休屠海,建立大斗軍城,給回紇上一下壓力。

李瑄打垮吐蕃,在休屠海築城,距離回紇一步之遙,回紇一定會多想,也會畏懼。

因爲和強盛的吐蕃相比,回紇不算什麼。

而如此強盛的吐蕃,三年時間被李瑄打垮,贊普也被生擒。

青海至柏海發展規劃,軍事調動,此爲第三份奏摺。

除此之外,還有一份家書。

不知不覺,李瑄又長一歲,到了及冠的年紀。

按禮制,李瑄當有一個表字。

當然,大唐沒有漢代那麼重表字,有的文人權貴不稱表字,也沒有表字。

奏摺六百里加急送至長安後,李瑄沒有在多瑪停留,他押送着尺帶珠丹等人,準備前往青海。

順便將石堡城解決……

……

長安城。

一個月前,李瑄派人快馬加鞭將大破吐蕃的消息傳到長安。

一連幾天,都有驛卒七百里加急飛奔至長安城中。

從大非川騎兵破敵,到生擒尺帶珠丹,全殲吐蕃士兵。

得到這些消息,李隆基激動不已。

特別是得到吐蕃全軍覆沒,生擒尺帶珠丹的消息後。李隆基下詔休朝,大宴三日。

他登臺擊羯鼓,手舞足蹈,肆意縱情,連頭髮散開。

侍人想提醒,李隆基卻置若罔聞,他用豪邁明亮的羯鼓聲,表達他的心情。

自登基以來,從未有一件戰事,讓他如此興奮。

他希望尺帶珠丹像是當年頡利可汗見太宗皇帝一樣,叩頭行禮,併爲他獻上一支舞蹈。

李隆基也知道李瑄還在處理戰後的諸多事宜,短時間內無法回長安獻俘。

現在李隆基只期待李瑄將戰報送達,他要仔細觀看戰報。

看李瑄如何殲滅吐蕃三十三萬大軍,怎麼生擒尺帶珠丹?

之前李隆基相信李瑄會獲勝,卻沒想過短短數月間,有如此戰績。

有大臣提出應當令李瑄乘勝追擊,滅國吐蕃。

但被李隆基訓斥:“你比七郎還懂得兵法嗎?”

這些大臣不明白戰爭的意義。

唐軍從秋天,對戰到來年春天,士氣已無之前強盛。

巴顏喀拉山口距離邏些城三千多裡遠。

相當於長安到嶺南的距離。

而且路途艱難。

這也是吐蕃敢不計後果挑釁大唐的原因。

連好大喜功的李隆基都知道,沒有一兩年準備,大軍無法繼續深入。

這些大臣不一定是爲難李瑄,而是想以此得功,如果李瑄能直接攻入邏些城,他們這些提議者也有功勳。

可是臣子之中良莠不齊,有些無能且無知。

暮春三月,蝶舞鶯啼的時候,李瑄的完整的戰報,終於到達長安。

李隆基與楊玉環正在曲江賞花,曲江花樹迷離,柳岸楊柳如煙,花絮飛滿天。

曲江的島上傳來溫婉的箜篌聲,迷人心醉。

楊玉環和李隆基還觀看那曲江石刻上: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兩人都若有所思。

李隆基遺憾李瑄的戰報還未送到。

楊玉環則想到當時還很青澀的李瑄,在亭子前吟下兩首牡丹。

雖然刻在石碑上的牡丹婦孺皆知,但她更喜歡“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嬌萬態破朝霞”。

“啓奏聖人,李大夫從雪域高原傳來戰報……”

就在這時,一名羽林郎持一個包裹到李隆基面前稟告。

大煞風景!

一般情況下,只要不是緊急軍情,都沒必要打擾聖人的雅興。

而此包裹非黑色,說名並不是緊急軍情。

“起駕,去紫雲樓!”

平時最愛遊玩的李隆基興致全無,他甚至來不及回宮,吩咐侍從到曲江的紫雲樓中觀看李瑄的奏書。

“三位姨陪玉環在曲江遊玩……”

李隆基離開前還不忘吩咐一聲,然後加快腳步至紫雲樓。

“七郎這次富貴太大了,直到現在,長安還議論七郎斬俘吐蕃三十萬,擒吐蕃贊普的故事。”

秦國夫人十分羨慕地說道。

誰都知道,這段時間李隆基如此開心,全是因爲李瑄大破吐蕃,擒吐蕃贊普。

而長安城中的茶樓酒肆,十個裡面有九個在議論李瑄擒吐蕃贊普之事。

唐與吐蕃大戰一百多年,吐蕃的強大已深入人心。

而李瑄乾的事情,真突破人心。

那些少年們聽到這樣的事蹟,血脈僨張。

大丈夫就應該和李瑄一樣,這句話自李瑄生擒雙可汗時被提及,現在已經成爲少年人的口頭禪。

李瑄的功勞太大,以至於遮掩斬殺吐蕃首席宰相,擒吐谷渾小王、通頰王、党項王的戰績。

時人都拿李瑄與李靖相比。

相比於李靖大器晚成,年少成名,英雄之氣縱橫,詩才無雙的李瑄,更能吸引少年們去探索。

有些長安紈絝子弟,今年不再“看花馬”,想在邊關從軍,成爲英雄。

毫無疑問,李瑄是大唐除李隆基外,最有名氣的人。

這種聲威很快就能通過長安、洛陽,傳遍大江南北。

“七郎現在已是楚國公,會不會封王啊?”

楊玉瑤一聽到李瑄,就興奮得不行。

她很想看看李瑄斬敵的時候,是怎樣的威風。

可惜永遠也難以見到。

“富貴之極,又是宗室。聖人一定會封七郎爲王。不久前,聖人剛追封七郎的祖父爲隴西郡王,此一定是爲封王做準備。”

韓國夫人接話道。

不僅僅是她們,長安也有這樣的議論。

封李瑄爲王,沒有人不服氣。

李瑄所爲,就是萬戶侯的功績。

李瑄的祖父爲李承乾的兒子李象。

由於李承乾造反,李象被牽連,沒有一個像樣的爵位,只是懷州別駕。

李適之爲幽州節度使的時候,上請李隆基將李承乾和李象,與李世民一起葬於昭陵。

李隆基同意,並追封李承幹爲恆山愍王;李象爲會稽郡都督、郇國公。連李象的兄弟李厥也被追封爲青州都督、宗正卿。

李象是隴西人,追封爲隴西郡王,也算是身後顯貴。

“玉環,有機會你求求聖人,給楊錡也封一個郡王……,我們楊家也算光耀門楣了。”

秦國夫人向楊玉環說道。

她認爲以李隆基對楊玉環的寵幸,這是不難辦到的事情。

“沒有七郎的能力,誰能承載郡王的重量?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只有河間王因宗室而封,其餘皆爲國公。我們楊家非宗室,難道還能比得凌煙閣的功臣嗎?阿姊,以後這樣的話不要再說了。”

楊玉環斷然地說道。

她怎麼可能左右聖人封王呢?她的姐姐把異姓王看得太簡單了。

那凌煙閣上,房玄齡、杜如晦、魏徵、李靖、尉遲恭、秦瓊、李績,他們的威名到現在還在傳頌,可也不過開國公而已。

而且她的兄長楊銛和楊錡,都是從普通人,一躍而成就高位。

本就讓人心生嫉妒。

楊玉環覺得阿姊的話太欠缺考慮。

“好吧,玉環!不過楊釗是一個大才,聖人都多次誇讚。他與我們家的關係,也不是很遠。”

秦國夫人見楊玉環這麼說,也不敢再提封王之事。

他們楊家也想培養一名大臣,但楊銛、楊錡不爭氣,只能選擇有志氣,有能力的楊釗。

“楊釗所立功績,與七郎相比不值一提……”

楊玉環心思根本不在楊釗身上。

“七郎畢竟是外人,他剛正的時候,連我楊家人都得避讓……”

韓國夫人想起長安外的果園,李瑄往那一站,就是地界。一向囂張跋扈的楊錡和太華公主,也得忍氣吞聲。

更別說這次與大戰後,連他們都無法想象李瑄的富貴。

“七郎像是古代的君子一樣,秉公執法。如果楊氏與七郎衝突,那一定是楊氏的錯,我會勸說聖人,大義滅親。”

楊玉環知道姐姐和兄長在長安不安分,她把醜話說到前頭。不論李瑄以後逮捕楊銛,還是楊錡,亦或者其他楊家人。她會向着李瑄。

楊氏三姐妹非常吃驚,他們一個家族,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不過話又說回來,楊玉環一句話,就可以讓任何一名身居高位的楊家人脫去官服。

“玉環,不說這些了,我們上畫舫……”

見氣氛僵住,楊玉瑤拉着楊玉環去登畫舫遊湖。

……

紫雲樓。

李隆基在高力士的陪侍下,先將《大非川破吐蕃、擒贊普書》打開。

“力士,這內容我要觀看三天三夜!”

李隆基看到厚厚的一沓厚,詼諧一笑。

實際上用不了那麼長時間,只是李隆基打趣的話。

這份奏摺,李隆基等了許久,因此吩咐宮禁內侍,一旦李瑄的奏摺到來,不論他在幹嘛,都必須在第一時間傳給他。

“戰事持續數月,一定有許多細節與驚險,七郎又要降伏那些吐蕃附屬部落,有此記錄,理所應當。”

聖人問,高力士自然要接話。

“史書哪有這戰報的滋味,我情願這份戰報再厚十倍,這是我的功績啊,古代的帝王,也應該和我一樣的心思。”

李隆基笑着將戰報打開。

這是點綴他盛世的丹青,是讓他真正比肩太宗皇帝的功績。

對他有利的事情,能讓他千古揚名的事情,哪怕再多,他也會一字不漏地看下去。

“此字絕佳,七郎軍中竟有這樣的掌書記。”

戰報分好幾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顏真卿寫的,李隆基驚歎於顏真卿字。

心情大好的李隆基,看任何事物都無比美好,更別說看到真正的頂級書法。

李隆基心想着要將寫戰報的幕僚召到長安。

這就是軍功的厚重,正常情況下顏真卿爲官,很難出人頭地。若參與一場戰鬥,有快速晉升的機會。

接下來,李隆基認真觀看戰報。

對恭維他的話,非常合他的心意。尺帶珠丹蠻夷賊子,也配和他相提並論?

金城公主入吐蕃,真是大錯特錯!

“都說孟賁、夏育勇猛,可哪能比得上七郎;項羽、冉閔這樣,未見如七郎鋒芒;關羽、張飛萬人敵,而七郎力雄萬夫;我想我朝的秦瓊、尉遲恭在世,也會自愧不如……”

看到李瑄大戰吐蕃十八猛將的時候,李隆基拍着玉案說道。

隨軍將李瑄大戰的細節記錄下來,又有劉單所書,李隆基能聯想到李瑄縱橫沙場的畫面。

他認爲古今的勇猛之將,必以李瑄爲首。

“尺帶珠丹,終於落到我的手中。七郎有時間,當快點將尺帶珠丹送往長安。”

看完李瑄生擒尺帶珠丹後,李隆基迫不及待。

邊帥獻俘虜,一直是大唐的奏功儀式。

這麼大的功勞,李瑄不主動返長安,沒有人能代替李瑄獻俘。

“黃河的源頭竟如此奇妙,雪域高原,當是鬼斧神工的景象。歷朝歷代,也只有我將黃河納入華夏版圖……天下人該知道這樣的事蹟……”

得知李瑄全納黃河於大唐,李隆基心潮澎湃,心中產生一種巨大的成就感。

古之帝王所追求的,在他的治下完成。

最主要的是太宗皇帝沒做到這一點……

第239章 生擒吐蕃贊普,三十三萬大軍全軍覆沒第101章 使我宰天下,亦如今日第157章 今後必爲良相,又兼兩使第196章 大將軍無所不能,來此只爲殺人第211章 我僅次於霍光,楊玉環被送出宮第283章 安祿山與楊釗不死不休第205章 你想圖謀天下,恢復隋室?第134章 化爲鬼魂,陣前結草第297章 與“五楊”的矛盾,利益的衝突第126章 汗血寶馬的速度第229章 贊普的決定,將軍難免陣前亡第298章 上元節,翠微亭觀燈火第136章 名將之死第19章 箭術與馬戰第180章 樹敦城破,謀劃九曲第259章 京兆尹妥協,九霄環佩第178章 假李瑄入青海,真李瑄襲九曲第304章 楊玉環第二次出宮,李隆基的“脆弱”第54章 暗度陳倉第51章 火雲第123章 窮途末路,殊死一搏第260章 與裴靈溪遊東市,定情信物第229章 贊普的決定,將軍難免陣前亡第252章 與聖人論國事,出將入相第112章 拜爲上將,左龍武衛大將軍第259章 京兆尹妥協,九霄環佩第109章 猛將南霽雲,大獲全勝第272章 否定李林甫,朝堂之上的辯論第301章 天寶九載,重要的抉擇第32章 突厥寇邊第105章 角力,吐蕃麥莊第279章 洞房花燭夜第155章 杖殺羅希奭,驅逐王鉷,裴寬拜相第289章 權勢滔天 滿庫金銀珠寶第309章 算計高仙芝,西域之路第144章 楊釗的野望,李隆基召見第30章 建立威勢第161章 楊玉環的舞蹈,朕親自迎接第25章 渭水離別第290章 科舉,李瑄的態度第121章 甲騎具裝,驚天噩耗第139章 節制河西,身兼十一使職第163章 李世民的真假元帥戰術,陌刀軍完成第121章 甲騎具裝,驚天噩耗第265章 攜千牛衛巡查河東,廖崢嶸的疑問第174章 授柱國,諸將的封賞第166章 女奴,大唐的恥辱第151章 野獸襲擊李隆基第146章 和親,與韋堅決裂第262章 中秋夜宴第197章 殺死李瑄,君子豹變第55章 頗黎第106章 積石軍第310章 安西 北庭節度大使,經略大使,燈火闌珊處第300章 火樹銀花,楊玉環心中的花火第55章 頗黎第195章 諸葛亮劍,李林甫的把柄第211章 我僅次於霍光,楊玉環被送出宮第125章 一拳打爆第299章 安祿山的火焰跳動第25章 渭水離別第87章 攻擊李林甫第297章 與“五楊”的矛盾,利益的衝突第129章 封候,河西隴右討擊大使第191章 回到湟水城,李白寄來詩歌第161章 楊玉環的舞蹈,朕親自迎接第147章 安祿山拜楊玉環爲母第267章 拜相,吏部尚書,修國史,紫金光祿大夫第58章 頭破血流第189章 吐蕃贊普請求爲大唐附屬國第309章 算計高仙芝,西域之路第151章 野獸襲擊李隆基第21章 爲高力士“獻寶”第37章 拒絕贈送第251章 尺帶珠丹俯首,李瑄向李隆基請求第310章 安西 北庭節度大使,經略大使,燈火闌珊處第155章 杖殺羅希奭,驅逐王鉷,裴寬拜相第40章 羅興失蹤第20章 皇帝問策第247章 正式成爲天水王,一掌擊碎天靈蓋第120章 吐蕃葉如第一猛將第61章 前鋒第114章 幕府班底第190章 授上柱國,封楚國公,兼河西 隴右採第253章 表字,授予玉麟勳章第264章 與杜甫相遇,李隆基挑明第146章 和親,與韋堅決裂第169章 狂風沙漠,白亭海之戰第76章 李瑄亦是第270章 變革派領袖李瑄,保守派領袖李林甫第167章 十二萬步騎齊距河湟,回紇騎兵南下第164章 巡視諸軍,不斬來使第12章 大案第143章 涼州城發展規劃,回到長安第307章 李瑄的危機,高仙芝回京獻俘第268章 常平新法,天寶變革第46章 再遇薛錯第112章 拜爲上將,左龍武衛大將軍第92章 蹊蹺的海賊
第239章 生擒吐蕃贊普,三十三萬大軍全軍覆沒第101章 使我宰天下,亦如今日第157章 今後必爲良相,又兼兩使第196章 大將軍無所不能,來此只爲殺人第211章 我僅次於霍光,楊玉環被送出宮第283章 安祿山與楊釗不死不休第205章 你想圖謀天下,恢復隋室?第134章 化爲鬼魂,陣前結草第297章 與“五楊”的矛盾,利益的衝突第126章 汗血寶馬的速度第229章 贊普的決定,將軍難免陣前亡第298章 上元節,翠微亭觀燈火第136章 名將之死第19章 箭術與馬戰第180章 樹敦城破,謀劃九曲第259章 京兆尹妥協,九霄環佩第178章 假李瑄入青海,真李瑄襲九曲第304章 楊玉環第二次出宮,李隆基的“脆弱”第54章 暗度陳倉第51章 火雲第123章 窮途末路,殊死一搏第260章 與裴靈溪遊東市,定情信物第229章 贊普的決定,將軍難免陣前亡第252章 與聖人論國事,出將入相第112章 拜爲上將,左龍武衛大將軍第259章 京兆尹妥協,九霄環佩第109章 猛將南霽雲,大獲全勝第272章 否定李林甫,朝堂之上的辯論第301章 天寶九載,重要的抉擇第32章 突厥寇邊第105章 角力,吐蕃麥莊第279章 洞房花燭夜第155章 杖殺羅希奭,驅逐王鉷,裴寬拜相第289章 權勢滔天 滿庫金銀珠寶第309章 算計高仙芝,西域之路第144章 楊釗的野望,李隆基召見第30章 建立威勢第161章 楊玉環的舞蹈,朕親自迎接第25章 渭水離別第290章 科舉,李瑄的態度第121章 甲騎具裝,驚天噩耗第139章 節制河西,身兼十一使職第163章 李世民的真假元帥戰術,陌刀軍完成第121章 甲騎具裝,驚天噩耗第265章 攜千牛衛巡查河東,廖崢嶸的疑問第174章 授柱國,諸將的封賞第166章 女奴,大唐的恥辱第151章 野獸襲擊李隆基第146章 和親,與韋堅決裂第262章 中秋夜宴第197章 殺死李瑄,君子豹變第55章 頗黎第106章 積石軍第310章 安西 北庭節度大使,經略大使,燈火闌珊處第300章 火樹銀花,楊玉環心中的花火第55章 頗黎第195章 諸葛亮劍,李林甫的把柄第211章 我僅次於霍光,楊玉環被送出宮第125章 一拳打爆第299章 安祿山的火焰跳動第25章 渭水離別第87章 攻擊李林甫第297章 與“五楊”的矛盾,利益的衝突第129章 封候,河西隴右討擊大使第191章 回到湟水城,李白寄來詩歌第161章 楊玉環的舞蹈,朕親自迎接第147章 安祿山拜楊玉環爲母第267章 拜相,吏部尚書,修國史,紫金光祿大夫第58章 頭破血流第189章 吐蕃贊普請求爲大唐附屬國第309章 算計高仙芝,西域之路第151章 野獸襲擊李隆基第21章 爲高力士“獻寶”第37章 拒絕贈送第251章 尺帶珠丹俯首,李瑄向李隆基請求第310章 安西 北庭節度大使,經略大使,燈火闌珊處第155章 杖殺羅希奭,驅逐王鉷,裴寬拜相第40章 羅興失蹤第20章 皇帝問策第247章 正式成爲天水王,一掌擊碎天靈蓋第120章 吐蕃葉如第一猛將第61章 前鋒第114章 幕府班底第190章 授上柱國,封楚國公,兼河西 隴右採第253章 表字,授予玉麟勳章第264章 與杜甫相遇,李隆基挑明第146章 和親,與韋堅決裂第169章 狂風沙漠,白亭海之戰第76章 李瑄亦是第270章 變革派領袖李瑄,保守派領袖李林甫第167章 十二萬步騎齊距河湟,回紇騎兵南下第164章 巡視諸軍,不斬來使第12章 大案第143章 涼州城發展規劃,回到長安第307章 李瑄的危機,高仙芝回京獻俘第268章 常平新法,天寶變革第46章 再遇薛錯第112章 拜爲上將,左龍武衛大將軍第92章 蹊蹺的海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