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李瑄亦是

第76章 李瑄亦是

“拔悉密投降!”

頡跌伊施可汗見李瑄烏蘇米施挾在腰間,勒馬停下。

不想死,也不想被羞辱。

哪怕這也很恥辱!

剩下的突厥貴族知無力迴天,紛紛停馬受降。

唐軍騎兵衝過來,將他們團團圍住。

“已經無路,還逃什麼?將他綁了。”

李瑄將烏蘇米施可汗丟下馬,向麾下吩咐。

幾名士兵下馬,將烏蘇米施可汗如糉子一樣綁起來。

至於拔悉密頡跌伊施可汗,讓他與突厥貴族待在一起。

他的分量,遠沒有突厥烏蘇米施可汗重。

拔悉密汗國建立也才一年,在草原上幾無影響力。

擒獲他,對李瑄來說只能算錦上添花。

不說DTZ、西突厥,就是後突厥也建立六十多年,真正制霸草原,讓大唐吃過苦頭。

“帶我去見你們的聖人,我突厥汗國願意臣服。”

烏蘇米施可汗身爲階下囚後,才向李瑄喊道。

“他說什麼?”

李瑄問阿史那扶汶。

阿史那扶汶將烏蘇米施的話重複一遍。

“國家都已經沒了,纔想着臣服?去年聖人傳詔時,給過你機會,可惜你沒把握住。”

烏蘇米施的天真,讓李瑄覺得可笑。

毗伽可汗時代,再也回不去了。反覆無常,李隆基不能容忍突厥存在於北方。

草原需要新換一個主人。

李隆基也需要徹底滅亡突厥的赫赫武功。

“我可以給將軍許多財寶,可以把寶刀和帽子也給將軍。只要將軍放過我,那些都是將軍的,沒有人會知道。”

烏蘇米施可汗語氣軟下來,以財富誘李瑄。

“那已經是我們的。伱失去象徵着尊位的帽子,丟棄象徵着武力的寶刀,什麼都已不在。你落到回紇手中,必死無疑。乖乖跟我回長安,聖人高興,或許會饒你一命。讓你如頡利可汗一樣,安享晚年。”

聽到阿史那扶汶的轉述,李瑄嗤笑一聲。

他撿起華而不實的寶刀,看到不太能禦寒的帽子。

以李隆基的虛榮,不會直接殺死烏蘇米施可汗,多半會封個閒官,幽禁在長安養老。

李瑄見烏蘇米施氣急敗壞地咆哮一聲,不用想,就知道他在罵人。

便不再理會他。

果然在死亡士兵的馬上,找到二十幾個袋子。

袋子中全是珍珠玉石,價值不菲。

“待回靈武,售賣其中一包,獎勵諸位將士。”

李瑄拿起一包財寶,向士卒們說道。

唐軍戰鬥,所獲得的戰利品,主將有資格將一部分獎勵士卒,激勵士氣。

朝廷認可這樣的做法。

同時,士卒獲得戰利品需要上交,但會獲得戰利品價格一成的補償。

募兵制度下,只要打仗,並在戰場活下來,就很容易發財。

如薛錯在安西從軍三年,就弄到不少錢財,所以能打扮成衣着華麗的遊俠去刺殺京兆少尹。

“拜謝將軍!”

將士們驚喜,皆半跪拜謝。

能跟着李瑄這樣的將軍戰鬥,是他們的榮幸。

李瑄擡手示意士兵免禮。

卸下胡人貴族的兵器,讓他們在隊伍中間。

將烏蘇米施可汗綁在馬上,由阿史那扶汶牽着。

李瑄原路返回。

戰死唐軍的屍體,他們要收攏就地埋葬。

即便天寒地凍,他們也無法帶回去。

這裡距離豐安軍城,即便騎馬,也得一個多月。

曠野捐軀,也是軍人的宿命。

只能將他們的衣物帶回去,立衣冠冢,將撫卹交給他們的家人。

李瑄率隊回程的時候,與率隊而來的磨延啜相遇。

李瑄將手放在馬槊上,下令戒備。

他心中並不害怕,如果回紇人敢亂來,他就把這不到兩千人給衝了。

磨延啜爲讓唐軍放下戒備,獨騎上前。

“磨延啜!”

李瑄這才發現是他的熟人。

不過磨延啜可不是省油的燈。

磨延啜也認出率軍的唐將,是他見過一面的豐安軍使李瑄。

起初他以爲李瑄是以門蔭入軍者,能力平平。

李瑄降伏寶馬後,他改變對李瑄的看法,當時就覺得此非凡人。

前不久,草原上傳來李瑄在賀蘭山一戰的消息。

以五六千人戰五萬騎,殺死一半人,最終使突厥左廂諸部崩潰。

據說在那一戰,李瑄斬了包括主帥頗黎在內的數十將,殺死上千人。

草原上的大小部落,無不震驚。

包括磨延啜和他父親骨力裴羅。

怪不得剛纔看唐軍斬殺上千人,才戰死幾十人。

“李將軍,有幸與你再見。”

磨延啜主動向李瑄問好。

“回樂城一別,我也一直記掛着你。”李瑄見磨延啜未下馬,他也在馬上拱手回禮。 “將軍您天下無雙,又生擒突可汗和拔悉密可汗,就算一千年後,草原也會記住您的名字。只是不知道如何處置他們。”

得知是李瑄這個狠人後,磨延啜不再奢求獲得烏蘇米施。

他領教過李瑄的口辯。他自以爲能說會道,卻在李瑄面前啞口無言。

硬來更不行。

先不是說他能否打敗李瑄率領的唐軍。

一旦開戰,有一個唐軍逃跑,就會爲回紇引來災禍。

唐軍一人三馬,必定能逃跑一些。

身爲骨力裴羅最看重的兒子,他知道父親的目標是接受大唐聖人的冊封。

這樣回紇就可以慢慢蠶食草原上的其他部落,盡擁匈奴故地,積蓄力量。

“當然是交給聖人處置。”

李瑄含糊其辭。

“李將軍遠道而來,現天寒地凍,雪下不止。不如隨我們回牙帳,那裡有美酒美人的溫暖。”

磨延啜向李瑄邀請道。

“恐無福消受。現突厥汗國已經覆滅,可汗活捉,我等要儘快回去,向王帥覆命。”

李瑄不想多事,越早回去越好。

“也罷!祝李將軍加官進爵,早日節度。”

磨延啜情商很高,知道李瑄不想多說,遂拱手向李瑄告辭。

未殺死烏蘇米施,雖不完美。但草原上已經沒有和他們回紇抗衡的部落。他們遲早能一統草原。

“我也祝願回紇汗國可儘快建立,後會有期!”

李瑄回覆一句後,率騎從回紇騎兵不遠處而過。

“統領,爲何不將唐軍攔下,突厥可汗對我們很重要。酋長下達死命令,活要見人,死要見屍。”

磨延啜回隊伍後,他手下一名脾氣暴躁的大將問道。最起碼也要讓唐軍交出烏蘇米施,再放唐軍離開。

“你知道老虎在叢林俯下身子,蒼鷹從天空飛撲而下,是要幹什麼嗎?”

磨延啜臉色微變,冷聲向這名暴躁的大將反問道。

“那是捕食!”

暴躁大將未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脫口而出。

“李瑄亦是!”

磨延啜回望唐騎的背影。

他將李瑄騎馬持槊的樣子,比喻成老虎蒼鷹捕食。寓意一旦與李瑄發生衝突,他們會如獵物般,被撕成碎片。

此成爲一個典故,在回紇流傳下來。將來也會進入“唐史”之中。

……

李瑄的歸途沒有來時匆忙。爲防止烏蘇米施凍死,李瑄用好幾層獸皮,將他包裹得嚴嚴實實。

一路下雪。

連戰馬吃草,都要唐軍輔助。

用五天時間,纔來到橫嶺西的帳篷處。

士兵們終於可以暖和一下,好好休息休息。

李瑄在營帳休整,等大雪停下。

攜帶的糧食吃完,他們將繳獲的戰馬殺死,煮馬肉吃。

三天後,雪停。

李瑄這才收營出發,踩着厚厚的積雪返回。

又過十天,他們回到渾義河。

“李將軍,你終於回來了。”

程圭奉王忠嗣之命,率領一萬騎一直駐紮在此。

“勞程將軍和將士們久等!”

李瑄向程圭拱手道。

“王帥爲我們留下不少牛羊,將士們在軍營天天煮肉吃,滋潤得很。李將軍此行有沒有完成目的?”

滿面紅光的程圭擺了擺手,當即又問。

“不僅擒獲突厥可汗,還順手獲得拔悉密可汗。”

李瑄向程圭回覆。

“啪!”

“千里奔襲,擒兩可汗,這是爲將者夢中才能想到的豐功偉績。李將軍經此一役,必青史流芳。”

程圭一拍手掌,滿目羨慕。

他沒有嫉妒李瑄,因爲他佩服李瑄的勇力。

這種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的事情,他自認爲難以做到。

“我只是運氣而已。”李瑄謙虛道。

擒突厥可汗,確實有很大的運氣成份。

如果烏蘇米施可汗有血性,與王庭共存亡。他不會有一點機會。

“準備煮羊肉,爲豐安軍接風洗塵。”

李瑄和程圭聊一會後,得知李瑄這段時間一直殺馬爲食,程圭立刻向麾下吩咐。

當晚,豐安騎兵終於換一種口味。

兩日後,豐安軍和唐軍收拾完一切,向靈武郡進發。

中途又下一場大雪,足足二十多天時間,到十一月底,纔回到回樂城,結束三個月的征戰之旅。

探馬先行向王忠嗣稟告李瑄擒拿兩可汗的消息。

所以李瑄到回樂的這一天,王忠嗣帶着將領、佐吏,以及靈武郡的官吏,親自出城迎接。

而這樣的事蹟,早已傳遍回樂城,百姓們都知道豐安軍使李瑄,是一名神勇無敵的將領。

率九百騎千里奔襲,擒拿兩可汗,短短一句話,可以讓人腦補無數畫面。

回樂城是邊塞重要的商城,往來的胡商非常多,李瑄的事蹟,對他們衝擊力巨大。

要將這消息告訴他們部落酋長,以後一定要避免和大唐發生衝突。

大唐如果派遣李瑄這樣的將領討伐,誰能御之?

第313章 截胡長安的錢財,李嗣業第367章 靈寶之戰,潼關陷落第117章 擒拿監軍第115章 招募遊俠,組建“神策”第1章 軍功入相第452章 回紇騎兵進入唐境,合黎山之戰第257章 李隆基爲李瑄拜相造勢,舞馬第320章 唐軍就位,四面包圍第147章 安祿山拜楊玉環爲母第129章 封候,河西隴右討擊大使第155章 杖殺羅希奭,驅逐王鉷,裴寬拜相第463章 紡織,數學,天文第42章 把柄第185章 先登之功,三日克三城第467章 瞭解南方郡縣,清明之郡第89章 王昌齡第391章 攻破陝郡,直逼洛陽第218章 再遇裴靈溪,勉之第127章 擒拿元帥,灕水之戰勝利第187章 收復九曲,設立九曲郡 洮陽郡第28章 新任軍使盧瑜第173章 全軍覆沒,豐厚的戰利品第483章 再至龜茲,仁厚的君主第154章 除去李林甫爪牙第279章 洞房花燭夜第153章 天水郡公,實封五百戶,韋堅罷相第210章 四鎮節度,控地萬里,勁兵重鎮,皆第37章 拒絕贈送第136章 名將之死第305章 李相的威嚴,逮捕五楊之一第72章 心在動第289章 權勢滔天 滿庫金銀珠寶第142章 整飭涼州城,河西第一城第122章 虛虛實實,不堪其擾第392章 全軍覆沒,秦趙會盟臺,驍將安守忠之死第332章 定河中之戰,圍殲大食近衛軍第238章 堵住花石峽,吐蕃贊普窮途末路第356章 安祿山的哭泣,鼓角聲前奏,天寶十四載第358章 我們殊途同歸,等待東北的鼓聲第221章 安祿山蠢蠢欲動,豪強的乞降第111章 李適之拜太子太師,封宋國公第302章 楊玉環的櫻桃饆饠,安祿山封王,蝶戀花,最後的法令第378章 封王大典,再見尺帶珠丹,任命刑部尚書第122章 虛虛實實,不堪其擾第313章 截胡長安的錢財,李嗣業第216章 李林甫爲李瑄抄錄《出師表》第46章 再遇薛錯第344章 裡海以南,哈里發之死第476章 過古代君王,李白的手稿第253章 表字,授予玉麟勳章第273章 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第57章 甲騎衝陣第96章 五百金 兩美女的賄賂第78章 陌刀將第363章 李適之出逃長安,天水王收河西兵第380章 請求爲李適之封王,佔領蒲津大橋第431章 雪域大都護府,天下諸國拜長安第76章 李瑄亦是第197章 殺死李瑄,君子豹變第33章 戰馬體力控制第170章 神兵天降,騎兵大戰第388章 潼關難攻,黃河難渡第296章 天寶八載,靈溪懷孕第383章 安祿山窮途末路,一戰定乾坤第79章 回到長安第403章 請聖人封我爲太子第316章 大食十萬大軍來犯,波斯王普尚第476章 過古代君王,李白的手稿第23章 名將的落幕第275章 三月梨花,小相公第298章 上元節,翠微亭觀燈火第62章 五萬騎兵第146章 和親,與韋堅決裂第299章 安祿山的火焰跳動第82章 李泌的提醒第407章 恩蘭達札路恭死亡,天寶十六載第99章 兼江南東道採訪處置使第227章 逼吐蕃入大非川,打通古絲綢之路第86章 李適之的“羅鉗吉網”第256章 千秋節上,李瑄的禮物第351章 天將軍迴天街圖,與李隆基的對話第129章 封候,河西隴右討擊大使第139章 節制河西,身兼十一使職第443章 軍制改革,御駕親征第58章 頭破血流第482章 巴格達,哈里發的決心第3章 李適之第246章 刺客,水調歌頭的創作第261章 宰相肚裡能撐船第196章 大將軍無所不能,來此只爲殺人第21章 爲高力士“獻寶”第44章 殺人滅口第369章 聖人去哪了?行至馬嵬驛第27章 豐安軍城第55章 頗黎第265章 攜千牛衛巡查河東,廖崢嶸的疑問第145章 李隆基引薦安祿山第457章 大可汗被擒,單于城破,君臨聖山第165章 背刺,羽林千戶所第452章 回紇騎兵進入唐境,合黎山之戰
第313章 截胡長安的錢財,李嗣業第367章 靈寶之戰,潼關陷落第117章 擒拿監軍第115章 招募遊俠,組建“神策”第1章 軍功入相第452章 回紇騎兵進入唐境,合黎山之戰第257章 李隆基爲李瑄拜相造勢,舞馬第320章 唐軍就位,四面包圍第147章 安祿山拜楊玉環爲母第129章 封候,河西隴右討擊大使第155章 杖殺羅希奭,驅逐王鉷,裴寬拜相第463章 紡織,數學,天文第42章 把柄第185章 先登之功,三日克三城第467章 瞭解南方郡縣,清明之郡第89章 王昌齡第391章 攻破陝郡,直逼洛陽第218章 再遇裴靈溪,勉之第127章 擒拿元帥,灕水之戰勝利第187章 收復九曲,設立九曲郡 洮陽郡第28章 新任軍使盧瑜第173章 全軍覆沒,豐厚的戰利品第483章 再至龜茲,仁厚的君主第154章 除去李林甫爪牙第279章 洞房花燭夜第153章 天水郡公,實封五百戶,韋堅罷相第210章 四鎮節度,控地萬里,勁兵重鎮,皆第37章 拒絕贈送第136章 名將之死第305章 李相的威嚴,逮捕五楊之一第72章 心在動第289章 權勢滔天 滿庫金銀珠寶第142章 整飭涼州城,河西第一城第122章 虛虛實實,不堪其擾第392章 全軍覆沒,秦趙會盟臺,驍將安守忠之死第332章 定河中之戰,圍殲大食近衛軍第238章 堵住花石峽,吐蕃贊普窮途末路第356章 安祿山的哭泣,鼓角聲前奏,天寶十四載第358章 我們殊途同歸,等待東北的鼓聲第221章 安祿山蠢蠢欲動,豪強的乞降第111章 李適之拜太子太師,封宋國公第302章 楊玉環的櫻桃饆饠,安祿山封王,蝶戀花,最後的法令第378章 封王大典,再見尺帶珠丹,任命刑部尚書第122章 虛虛實實,不堪其擾第313章 截胡長安的錢財,李嗣業第216章 李林甫爲李瑄抄錄《出師表》第46章 再遇薛錯第344章 裡海以南,哈里發之死第476章 過古代君王,李白的手稿第253章 表字,授予玉麟勳章第273章 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第57章 甲騎衝陣第96章 五百金 兩美女的賄賂第78章 陌刀將第363章 李適之出逃長安,天水王收河西兵第380章 請求爲李適之封王,佔領蒲津大橋第431章 雪域大都護府,天下諸國拜長安第76章 李瑄亦是第197章 殺死李瑄,君子豹變第33章 戰馬體力控制第170章 神兵天降,騎兵大戰第388章 潼關難攻,黃河難渡第296章 天寶八載,靈溪懷孕第383章 安祿山窮途末路,一戰定乾坤第79章 回到長安第403章 請聖人封我爲太子第316章 大食十萬大軍來犯,波斯王普尚第476章 過古代君王,李白的手稿第23章 名將的落幕第275章 三月梨花,小相公第298章 上元節,翠微亭觀燈火第62章 五萬騎兵第146章 和親,與韋堅決裂第299章 安祿山的火焰跳動第82章 李泌的提醒第407章 恩蘭達札路恭死亡,天寶十六載第99章 兼江南東道採訪處置使第227章 逼吐蕃入大非川,打通古絲綢之路第86章 李適之的“羅鉗吉網”第256章 千秋節上,李瑄的禮物第351章 天將軍迴天街圖,與李隆基的對話第129章 封候,河西隴右討擊大使第139章 節制河西,身兼十一使職第443章 軍制改革,御駕親征第58章 頭破血流第482章 巴格達,哈里發的決心第3章 李適之第246章 刺客,水調歌頭的創作第261章 宰相肚裡能撐船第196章 大將軍無所不能,來此只爲殺人第21章 爲高力士“獻寶”第44章 殺人滅口第369章 聖人去哪了?行至馬嵬驛第27章 豐安軍城第55章 頗黎第265章 攜千牛衛巡查河東,廖崢嶸的疑問第145章 李隆基引薦安祿山第457章 大可汗被擒,單于城破,君臨聖山第165章 背刺,羽林千戶所第452章 回紇騎兵進入唐境,合黎山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