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羅興失蹤

第40章 羅興失蹤

三天後,節度使府下發的軍功獎勵和三百頭羊,運送到豐安軍城。

軍人立功受賞,已經寫入法律中。功勞稍大以絹賞,普通軍功以錢賞。

由主將簽字,判官執行,分發給殺敵立功的騎士。

朔方節度使判官奉命來到豐安軍,他當着李瑄和衙將們的面,將王忠嗣訓示告知盧瑜,令盧瑜面色如土,下不來臺。

前幾天柳錫勸說過盧瑜,但盧瑜不領情。

顯然,常在朔方的柳錫,更瞭解王忠嗣。

柳錫的內心無波瀾,只是對盧瑜更加失望。

“將軍,五百隻羊,剛好夠全軍食用。三百隻羊,卻不夠士兵分享。屬下建議將這些羊圈養在黃河對岸。軍中每操比練,勝者得羊。”

送走節度使判官,盧瑜召諸衙將至軍府。

李瑄趁機向盧瑜請示道。

他是大唐最瞭解王忠嗣的人,所以敢明目張膽射傷皋蘭州的騎兵。

史書上對王忠嗣的記載鮮明。

四十歲前的王忠嗣,與四十歲後的王忠嗣,判若兩人。

以至於這個時代的人看王忠嗣不透徹。

時人對王忠嗣的印象是猛將,驍帥。

止戈爲武,滅後突厥的前後,王忠嗣心中已有一種胸懷天下的仁義之心。

即便是後來的郭子儀、李光弼、李晟、渾瑊,也無法領悟到這種真諦。

“末將贊同李將軍的話。”

李瑄剛說完,阿史那扶汶就起身贊同,絲毫不在意盧瑜的臉色。

“末將也認爲李將軍的建議有道理,可以激起士兵們的訓練之心。”

高鍇緊接着起身拱手。

有他倆帶頭,其他衙將也連連表示贊同。

“就按李將軍所說。”

盧瑜知道他無法拒絕這個建議。

剛纔已經讓他顏面掃地。

他甚至懷疑是王忠嗣因李瑄的身份偏袒他。

不過盧瑜不是省油的燈,知道暫時沒辦法對付李瑄,讓李瑄難堪一下還是可以的,於是吩咐李瑄:“王帥命令我豐安軍將皋蘭州的戰馬歸還,李將軍,你親自將這一千匹戰馬,送至皋蘭州都督府。”

“遵命!”

李瑄皺眉遵從,他畢竟不是主將,要聽從盧瑜的命令。

王忠嗣重懲皋蘭州騎兵,李瑄就沒有理由再將這批戰馬留下。

雖然捨不得,但他自信將來可以組建更多的騎兵馳騁。

“這樣區區小事,怎值得李將軍出馬,末將願意代勞。”

阿史那扶汶挺身而出,由李瑄去送這批戰馬,多難堪啊!

“豐安軍新組建五百騎兵,你的任務是訓練新騎。”

盧瑜言語一厲。自李瑄到來後,阿史那扶汶已成刺頭。

他心中恨極,發誓遲早要收拾這胡人。

上次從突厥那繳獲的馬匹,有五百可用於戰馬。

從軍中選五百會騎者,充當騎兵。

阿史那扶汶還想再說什麼,卻被李瑄用眼神制止。

渾釋之又不敢拿他怎麼樣,不過是走一趟罷了。

“李將軍,明日一早出發,以免落人口舌。”

這些小動作,讓盧瑜心中更憋屈,丟下這句話後,離開節度使公堂。

今日非訓練日,李瑄回屋看書。

這次從長安帶來十幾本書籍,除了初唐以來的史料以外,學習音律的書籍,李瑄也攜帶。

一入邊塞,戰機不可能一直都有。大部分時間都會在訓練和思念中渡過。

他準備買一件琵琶,橫笛。訓練過後,或者練字看書煩悶後,用樂器陶冶情操。

“林九,羅興和王石還未回來了嗎?”

看了一眼窗外天色,李瑄突然放下書,向林九詢問。

一大早,李瑄將攜帶的黃金交給羅興,讓他帶着王石到豐安縣城,將黃金換成銅錢,還給牧民。

林九搖了搖頭。 李瑄站起身,現在已是黃昏,該不會出什麼事了吧?

以他對羅興的瞭解,如果豐安城換不到,定會回來向他稟告,不可能擅自主張,前往其他城池。

“阿史那將軍,我的人攜黃金去豐安城兌換錢幣,至今未歸,你帶幾騎跟我一起去趟豐安城。”

李瑄找到阿史那扶汶,向他吩咐道。

他必須去豐安城問一問。

“是!”

阿史那扶汶知道這是大事,不敢怠慢。

軍城東面,連接渡口。

李瑄帶着阿史那扶汶和十來名士兵,划船過黃河。

對岸的渡口圈有馬匹。

豐安軍城,是一座軍事要塞,都是軍人,輔助人員,雜役。

豐安城纔是豐安縣的中心。

衆人騎馬用一刻時間,到達豐安縣城。

日落時刻,豐安城門準備關閉。

“停止關閉城門!”

城門緩緩合上的時候,阿史那扶汶騎馬來吼道。

“伱們是何人?”

守門的縣兵警惕。今天非訓練日,李瑄一行人未穿盔甲,他們不知道李瑄等人的身份。

“豐安軍副使李將軍前來……”

阿史那扶汶迴應。

縣兵一聽,不得了,立刻讓開。

豐安軍凌駕於豐安城之上,如遇戰事,豐安城的一切,都要由豐安軍調遣。

“帶我去見豐安令!”

李瑄沉聲說道。

城門都關閉了,羅興和王石卻不見蹤影。

李瑄懷疑是羅興“露財”,被人盯上,遭遇不測。

片刻後,李瑄來到豐安縣衙。

“拜見李將軍,敢問李將軍因何事而來?”

豐安令徐建得知是豐安軍副使前來,立刻出門迎接。

豐安縣,爲中下縣,縣令品級爲從七品下,級別遠遠低於李瑄。

“本將的兩個奴僕今日來豐安城,至今未歸。”李瑄沒跟徐建廢話,開門見山。

“竟有此事!”

徐建看起來很吃驚的樣子。

“希望縣令能在一個時辰內,找到線索。”

李瑄向徐建說道。

豐安軍又不是商賈林立的大城,兩個生面孔入城,總會有人看見。

“下官明白。”

徐建點頭,然後向李瑄請道:“請將軍先到縣衙內歇息。”

“不必了,我隨你們一起。”

李瑄擺了擺手。

敲鑼打鼓的聲音,很快就在豐安城響起。

從路徑上看,羅興和王石入豐安城,必從西門經過。

李瑄跟着縣吏、縣兵,先去盤問西城門旁的商戶。

描述過羅興和王石的外貌後,所有商戶都搖頭,表示沒見過他們。

一個時辰過去,其他縣兵、縣吏也過來向徐建稟告,都未見過相似羅興、王石的人入城。

“奇怪了,兩個大活人,會憑空消失嗎?”

李瑄淡淡地掃徐建一眼。

第476章 過古代君王,李白的手稿第13章 違制的墳墓第176章 狼煙沖天,赤嶺爭奪戰第132章 天寒地凍,就是蒼天助我第216章 李林甫爲李瑄抄錄《出師表》第225章 朔方的老部下,小兒渾瑊第134章 化爲鬼魂,陣前結草第191章 回到湟水城,李白寄來詩歌第84章 長離第179章 天生神力,力託城門第218章 再遇裴靈溪,勉之第76章 李瑄亦是第183章 九曲之戰開啓,南霽雲假冒敵軍衝陣第308章 李瑄罷相,李林甫死,宿命第439章 八大都護府,九品十八階第281章 豪擲黃金兩千兩第140章 涼州城,哥舒翰第28章 新任軍使盧瑜第166章 女奴,大唐的恥辱第96章 五百金 兩美女的賄賂第426章 征伐東北諸胡,渤海國第304章 楊玉環第二次出宮,李隆基的“脆弱”第25章 渭水離別第202章 王忠嗣贈李瑄兩石漆弓,牆倒衆人推第98章 父親舉薦兒子第185章 先登之功,三日克三城第280章 別出心裁的禮物第127章 擒拿元帥,灕水之戰勝利第109章 猛將南霽雲,大獲全勝第117章 擒拿監軍第278章 結婚前的幻境第37章 拒絕贈送第311章 西域,龜茲古國第153章 天水郡公,實封五百戶,韋堅罷相第249章 吐蕃成爲附屬,回到長安第209章 聖人賞賜諸葛亮劍,入相之勢第229章 贊普的決定,將軍難免陣前亡第424章 王昌齡結算前世仇,江南地區的喪鐘第49章 賣馬人第142章 整飭涼州城,河西第一城第214章 長安西市的計劃,頂級強弩第202章 王忠嗣贈李瑄兩石漆弓,牆倒衆人推第249章 吐蕃成爲附屬,回到長安第484章 先謀波斯,波斯大都護府第52章 期望的功勳第356章 安祿山的哭泣,鼓角聲前奏,天寶十四載第249章 吐蕃成爲附屬,回到長安第78章 陌刀將第63章 河泊十八部第64章 大舉進攻第340章 波斯詩人爲天將軍歌功頌德第224章 大非川之戰,將再次重現第472章 護駕,新一輪的鬥爭開始第338章 總督之死,大唐的河中,李瑄西征第117章 擒拿監軍第374章 斬太子親信,與叛軍首戰第94章 真正的大盜第182章 雪中高歌,吐谷渾和白蘭羌叛變第77章 升官,忠武將軍第426章 征伐東北諸胡,渤海國第145章 李隆基引薦安祿山第461章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第284章 李瑄納妾,裴靈溪的感動第221章 安祿山蠢蠢欲動,豪強的乞降第265章 攜千牛衛巡查河東,廖崢嶸的疑問第237章 吐蕃首席大相死,再斬元帥第425章 除賤爲良結束,大唐的人口第191章 回到湟水城,李白寄來詩歌第148章 楊玉瑤的誘惑,鳳凰東來第130章 慕容家族第194章 李瑄的威名,望而止戈第481章 落花,西征第421章 初掃關中,觸目驚心的結果第459章 回長安,李隆基駕崩第338章 總督之死,大唐的河中,李瑄西征第133章 龍駒島第19章 箭術與馬戰第263章 水調歌頭,楊玉環的眼淚第83章 靈翠樓宰相之子再鬥毆第87章 攻擊李林甫第220章 上不疑我,勳章制度第114章 幕府班底第348章 新的龜茲,小別勝新婚第67章 上架感言第4章 華山金礦第320章 唐軍就位,四面包圍第420章 佈局天下,開始出擊第157章 今後必爲良相,又兼兩使第458章 北巡,祭天,瀚海都護府,草原都護府第191章 回到湟水城,李白寄來詩歌第484章 先謀波斯,波斯大都護府第30章 建立威勢第328章 更深的謀劃,曠野大戰第119章 吐蕃大舉入侵第33章 戰馬體力控制第68章 斬將,當者辟易第294章 岳父大人的如坐鍼氈第188章 爲諸將士升官,隴右軍擴至十一萬五第53章 備戰第50章 獲得寶馬
第476章 過古代君王,李白的手稿第13章 違制的墳墓第176章 狼煙沖天,赤嶺爭奪戰第132章 天寒地凍,就是蒼天助我第216章 李林甫爲李瑄抄錄《出師表》第225章 朔方的老部下,小兒渾瑊第134章 化爲鬼魂,陣前結草第191章 回到湟水城,李白寄來詩歌第84章 長離第179章 天生神力,力託城門第218章 再遇裴靈溪,勉之第76章 李瑄亦是第183章 九曲之戰開啓,南霽雲假冒敵軍衝陣第308章 李瑄罷相,李林甫死,宿命第439章 八大都護府,九品十八階第281章 豪擲黃金兩千兩第140章 涼州城,哥舒翰第28章 新任軍使盧瑜第166章 女奴,大唐的恥辱第96章 五百金 兩美女的賄賂第426章 征伐東北諸胡,渤海國第304章 楊玉環第二次出宮,李隆基的“脆弱”第25章 渭水離別第202章 王忠嗣贈李瑄兩石漆弓,牆倒衆人推第98章 父親舉薦兒子第185章 先登之功,三日克三城第280章 別出心裁的禮物第127章 擒拿元帥,灕水之戰勝利第109章 猛將南霽雲,大獲全勝第117章 擒拿監軍第278章 結婚前的幻境第37章 拒絕贈送第311章 西域,龜茲古國第153章 天水郡公,實封五百戶,韋堅罷相第249章 吐蕃成爲附屬,回到長安第209章 聖人賞賜諸葛亮劍,入相之勢第229章 贊普的決定,將軍難免陣前亡第424章 王昌齡結算前世仇,江南地區的喪鐘第49章 賣馬人第142章 整飭涼州城,河西第一城第214章 長安西市的計劃,頂級強弩第202章 王忠嗣贈李瑄兩石漆弓,牆倒衆人推第249章 吐蕃成爲附屬,回到長安第484章 先謀波斯,波斯大都護府第52章 期望的功勳第356章 安祿山的哭泣,鼓角聲前奏,天寶十四載第249章 吐蕃成爲附屬,回到長安第78章 陌刀將第63章 河泊十八部第64章 大舉進攻第340章 波斯詩人爲天將軍歌功頌德第224章 大非川之戰,將再次重現第472章 護駕,新一輪的鬥爭開始第338章 總督之死,大唐的河中,李瑄西征第117章 擒拿監軍第374章 斬太子親信,與叛軍首戰第94章 真正的大盜第182章 雪中高歌,吐谷渾和白蘭羌叛變第77章 升官,忠武將軍第426章 征伐東北諸胡,渤海國第145章 李隆基引薦安祿山第461章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第284章 李瑄納妾,裴靈溪的感動第221章 安祿山蠢蠢欲動,豪強的乞降第265章 攜千牛衛巡查河東,廖崢嶸的疑問第237章 吐蕃首席大相死,再斬元帥第425章 除賤爲良結束,大唐的人口第191章 回到湟水城,李白寄來詩歌第148章 楊玉瑤的誘惑,鳳凰東來第130章 慕容家族第194章 李瑄的威名,望而止戈第481章 落花,西征第421章 初掃關中,觸目驚心的結果第459章 回長安,李隆基駕崩第338章 總督之死,大唐的河中,李瑄西征第133章 龍駒島第19章 箭術與馬戰第263章 水調歌頭,楊玉環的眼淚第83章 靈翠樓宰相之子再鬥毆第87章 攻擊李林甫第220章 上不疑我,勳章制度第114章 幕府班底第348章 新的龜茲,小別勝新婚第67章 上架感言第4章 華山金礦第320章 唐軍就位,四面包圍第420章 佈局天下,開始出擊第157章 今後必爲良相,又兼兩使第458章 北巡,祭天,瀚海都護府,草原都護府第191章 回到湟水城,李白寄來詩歌第484章 先謀波斯,波斯大都護府第30章 建立威勢第328章 更深的謀劃,曠野大戰第119章 吐蕃大舉入侵第33章 戰馬體力控制第68章 斬將,當者辟易第294章 岳父大人的如坐鍼氈第188章 爲諸將士升官,隴右軍擴至十一萬五第53章 備戰第50章 獲得寶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