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戰爭與陰謀(五)

日,天剛剛亮,長安的官員都各自坐着馬車向皇城趕次大朝,李隆基便下了嚴令,以後無論寒暑,各部官員皆要準時入朝,並將入朝時間延遲半個時辰,以緩官員們天不亮便要起牀的苦楚。

街上的馬車一輛接着一輛,兩邊的路人也漸漸多了起來,他們紛紛躲避在兩旁,不敢和官員們爭道。這時,從宣義坊大門處一陣激烈的馬蹄聲傳來,數百名侍衛擁着一輛華麗的馬車向朱雀大街疾駛而來,激起陣陣黃塵。

不僅是百姓,就連一般的官員也急忙閃到兩邊,這是楊國忠的馬車來了。

“相國大人,民婦冤枉啊!”突然從路人撲出一個婦人,她披麻戴孝,跪在路中間哀哀痛哭,“相國大人,給民婦作主啊!”

楊國忠的馬車從她身邊一陣風似的駛過,可那婦人不依不饒,跟着楊國忠的馬車奔跑,聲音愈加尖厲,“相國大人,你枉爲百官之首,難道視天下百姓爲蟻蟲嗎?”

楊國忠的馬車又衝出百步,忽然嘎然停止,隨即回來一個雄壯的騎馬侍衛,俯身一把將那婦人抓起,儼如老鷹抓小雞一般,拎到楊國忠的馬車前,貫到地上。

楊國忠透過車窗瞥了她一眼,這個是個典型的農婦,布衣麻裙,大手大腳,皮膚粗糙,臉色黑中透亮,顯然是長年在地頭裡勞作之人,不過她聲音倒挺清脆。

“你這婦人,有冤有恨去縣衙、去府衙告狀便是了,如何非要說我視天下百姓爲蟻蟲?”

他十分不高興,出來時便有點遲了,若再在她身上耗時間。自己今天非要遲到不可,可這婦人一頂大帽子蓋下來,旁邊這麼多下屬。他倒不想丟這個官譽。

“相國大人,我從商州而來,一路都聽人說相國大人清正廉潔、剛正不阿,從來不魚肉百姓,鄉親們都說大唐百姓在你的治理下必能讓安居樂業,相國大人,民女有冤在身,請大人給我做主啊!”

這婦人說的雖然明顯是奉承話,但從一個最底層的農婦口中道來。倒別有一番滋味,讓楊國忠聽得着實舒坦。但他要趕去上朝,確實沒有時間和她苦耗,他便隨手取一張名刺遞給婦人道:“拿我的貼子去縣衙,誰都不敢怠慢你。”

“多謝相國大人。”那婦人歡喜無限地從侍衛手上接過帖子。低頭看了一看,忽然她臉色大變,“怎麼,你不是哥舒相國嗎?”

楊國忠一怔,心中老大不是滋味,鬧半天這婦人弄錯了。那些奉承話都不是給自己地。他剋制住心中的不悅。儘量用溫和的語氣道:“哥舒相國是左相國,而我是右相國。右可比左大,你難道沒聽說嗎?京城楊相國。”楊國忠誘導着這個婦人,此時他心中倒有一點緊張,她是自己第一次碰到地最底層百姓,自己在他們心目中形象如何?

雖然楊國忠從來不把這些底層百姓放在心上,可今天難得碰上,他竟在意起來,就象從不把名次放在心上的學生,可真當老師當衆念名次時,他又緊張起來一樣。

那婦人搖了搖頭,“我們鄉親都只知道哥舒相國是京城最大的官,也是最好的官,從來沒有聽說過什麼羊相國、牛相國,我要找哥舒相國,我不要你的紙片。”說完,她把名刺還給侍衛,轉身便走。

“大膽!在相國面前竟敢放肆。”一名侍衛舉起皮鞭便要向她後背抽去。

楊國忠見衆目睽睽,便一揚手製住了他,“算了!不要和這種草民計較,要遲到了,趕路吧!”

“駕!”車伕甩個鞭花,馬車起步,一衆侍衛護衛着,越來越快、越來越遠,很快便消失在朱雀大街的盡頭。

那婦人匆匆走進人羣,誰也沒有注意到,她在回視楊國忠馬車時,眼睛裡竟閃過一絲冷笑。

“相國,這種愚民蠢婦說的話,不必放在心上。”隨行的侍衛長見楊國忠一直不吭聲,知道他是在爲剛纔農婦的話而生悶氣,便出言安慰他道:“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帶刀,這些普通百姓大都知道哥舒相國,他們不懂朝廷之事,相國不必和他們計較。”

他越說楊國忠越不是滋味,最後楊國忠一聲斷喝,“夠了!別說了。”

他‘砰!’地一聲把窗戶關上,陰沉着臉,他今天一天地心情就這樣被破壞掉了,今天那農婦的話是一面鏡子,它從一個側面提醒了楊國忠,哥舒翰已經對他構成了威脅,不是嗎?永王之事哥舒翰現在已成了主導者,事事都要看他地態度,以他來拍板決定,尤其他掌軍權後便不再和自己商量什麼,而是直接向自己發號施令。

楊國忠心中忽然生出一絲警惕,若永王即位,以哥舒翰和他的密切,自己還能保得住右相之位嗎?一片陰雲悄悄飛進了楊國忠的心中。

馬車進了朱雀門,沿着承天門大街繼續朝前走,他從皇城裡穿過,更多的是一種象徵意義,在百官中起一個表率作用。

中書省辦公之地是在大明宮,楊國忠需要從東北角地延喜門出去,穿過永昌坊、光宅坊才能到丹鳳門,可他剛到延喜門時,卻聽見有人在叫他。

“楊相國!楊相國!”他探頭從車窗望去,只見在城門旁停着一輛馬車,馬車旁站着一人,在向他揮手,正是昨晚拜訪過自己的張倚。

楊國忠的馬車停了下來,他打開車窗笑道:“張侍郎,出什麼事了?”

張倚快步跑來,躬身施一禮道:“楊相國,屬下的馬車壞了,能否順路搭一段車?”

楊國忠呵呵一笑道:“張侍郎客氣了,上來便是。”

“能與相國同車,是張倚的榮耀。”

張倚爬上馬車,卻向楊國忠使了個眼色,楊國忠會意。立刻命車伕道:“不要走老路,從來庭坊過去。”

馬車啓動,果然沒有走永昌坊。而一直向人煙稀少的來庭坊方向駛去.

“相國,這是永王殿下給你地一封信.

懷裡摸出李璘地信遞給了他,信封用火漆封口,沒有跡。

楊國忠直接從側面撕個口子,將信抽了出來,信的內容很簡單,嶺南方面正好無皇族駐守,命楊國忠上折請調楚王李豫爲嶺南宣撫使。長駐嶺南。

楊國看罷半天不語,若是早一兩天。他必然會欣然同意,可昨晚李豫剛剛拜訪過他,讓他生出了多留一條路地想法,再加上剛纔農婦地一番話。此時,他的心境已經起了微妙的變化,對永王的這條命令,他竟有了牴觸的念頭。

“相國,永王的意思是.

張倚見楊國忠久久不吭聲,便試探他道:“永王可是有新的指示?”

楊國忠隨手將信給了他。“你自己看吧!”

張倚早知道這信的內容。他裝模作樣看了一遍。欣然道:“相國,此計甚妙。若李豫去了嶺南,他一年半載之內是回不來,正好給哥舒大將軍時間。”

“又是哥舒翰!”楊國忠暗暗一咬牙,他此時對這個名字異常厭惡,見張倚興奮之色溢於顏表,他不由冷笑一聲道:“我讓他去嶺南他就去嶺南嗎?永王殿下對皇上那邊已經說通了嗎?哼!影子都沒有一個,有什麼可高興的!”

張倚聽楊國忠口氣不善,不由暗暗吃驚,又糾正他地錯誤道:“殿下的意思恐怕是要相國去和皇上說這件事,而不是他本人去說。”

“我去說?”楊國忠更加不高興,他拉長了臉道:“爲什麼事事都要我去做?我可沒有這個本事,要說他自己去說。”

說完,他眼睛一閉,便再也不理會張倚。

“他果真是說讓我去給父皇提此事嗎?”永王李璘霍然回頭,盯着張倚問道。

張倚連忙躬身回答道:“沒錯!他原話是這樣說地,看得出他很不高興,對殿下的計策不屑一顧。”

“不屑一顧?”李璘一陣冷笑,“不是什麼不屑一顧,而是他心已經不在我身上,看來我的試探是對的,昨晚他與李豫果然有了勾結。”

“殿下,我們是否立即將此事告之哥舒翰!”

李璘卻沒有回答,他揹着手在房間裡慢慢踱步,心中在迅速評價此事地影響,昨晚他想了一夜,哥舒翰的話是對了,沒有個一年半載,他無法將軍權控制在手上,也無法進行兵諫,若貿然行事,恐怕關中會大亂,到時白白便宜了安祿山。

但李璘卻想得更深了一層,如果哥舒翰真正掌握了軍隊,他出兵廢掉父皇,那他一定會支持自己爲帝嗎?還是隻是個傀儡,甚至他本人取李唐而代之,很有可能啊!那時,他黃袍加身是易如反掌。

“不!不能完全相信哥舒翰。”相比之下,他寧願相信楊國忠,畢竟他是不能稱帝,李璘已經意識到,若楊國忠不支持自己的話,損失將遠遠超過哥舒翰,“李豫昨晚只是初次拜訪楊國忠,應該還有機會挽回。”

想到此,他立刻走到桌邊提筆要給哥舒翰寫一封信,可提起筆他又猶豫了,不知該如何開口,他猜想楊國忠必然是擔心自己的右相不保,纔對自己有了疑心,可右相之位他確實已經答應給了哥舒翰,必須要他答應將此位讓給楊國忠,自己才能去和楊國忠深談,將此位正式許給他。

雖然猶豫下不了筆,可是事情還得這樣解決,李璘便含糊其詞地給哥舒翰寫了一封,也並沒有直說讓他讓位,而是將李豫拜訪楊國忠之事說了一遍,讓他去勸楊國忠回頭,畢竟楊國忠就是他拉給自己的,當然就應該由他負責到底。

寫罷,李璘找來一心腹,命他火速去潼關,將此信交給哥舒翰。

二日後,潼關,哥舒翰擔任徵東大元帥之職已經有一個多月,雖然他取得大元帥之職的動機不純,但防禦安祿山依然是第一要務,再加上有監軍邊令誠,他不敢怠慢,一上任便親自監工以加固關隘,又命大將衛伯玉和王思禮日夜訓練士兵,尤其是沒有作戰經驗地府兵,時間倒安排得十分緊湊。

這期間,安祿山幾次派崔乾祐來試探進攻潼關,皆無功而返,哥舒翰畢竟是做個大將之人,他知道安祿山手下幾乎都是蕃兵胡將,這些人短時間地攻城掠民還行,若要他們長期呆在中原則很難歸心,一旦河東朔方軍攻下河北,這些胡人立刻就會離心渙散,不戰而自潰,所以哥舒翰堅決據守潼關,並不出戰。

這天晚上,他正與心腹大將火撥歸仁商議在軍中安插親信之事,忽然收到李璘地信,信中說楊國忠已有背離自己之意,讓他好好勸說楊國忠,不要起二心。

“大帥,我一直有個想法,不知當講不當講?”大將火撥歸仁是哥舒翰的鐵桿心腹,早在哥舒翰還是王忠嗣手下大將時,他便跟隨着哥舒翰,一直便是他地左右手。

“在這裡有什麼不可以講,你說便是,不要吞吞吐吐。”

火撥歸仁看看左右無人,便低聲道:“大帥,你爲何要擁戴什麼永王登基,你索性就廢了李家,自己登基爲帝,安祿山可稱東帝,大帥則爲西帝,以潼關爲界,以西的萬里山河都是大帥的土地,大帥有三十萬大軍在手中,還理他們做甚!”

“別胡說!讓人聽到,你我都有滅門之禍。”帳門口,探頭向帳外張望,見確實沒有動靜,這才略略放心,回頭埋怨他道:“你以爲三十萬都聽我的嗎?我若造反,至少一大半士兵都要向朝廷倒戈,那時你我就將死無葬身之地。”

“那大帥是怎麼打算?”

哥舒翰揹着手走了幾步,嘆了口氣道:“我還是寫封信規勸楊國忠吧!命他安心效忠永王,若將來永王登基,我把右相讓給他便是。”

第34章 美人計第142章 情切切良辰花解語第26章 閬中(一)第325章 給李林甫拜年第38章 去成都第342章 江山如棋(七)第200章 天寶五年的上元夜第295章 對手第307章 秘密武器第254章 南詔女王(上)第54章 品牌效應第351章 戰爭與陰謀(一)第107章 簾兒進京第154章 東宮案(八)第267章 蓄勢第12章 新政縣鮮于府(二)第384章 家國天下(四)第363章 馬嵬坡(六)第123章 追殺南詔使團第379章 兩淮勢力第131章 破局第356章 戰爭與陰謀(六)第127章 滇東收官第38章 去成都第117章 純屬誤殺第36章 貴人(二)第101章 相親(下)第72章 上任首日(二)第9章 以直報怨(一)第255章 南詔女王(下)第97章 四兩撥千斤(中)第220章 慶王之痛第265章 利用第343章 江山如棋(八)第301章 針鋒相對第87章 抓住把柄第14章 禍起第224章 李隆基的辦法第4章 複雜的人際關係第175章 比箭第366章 勸說李豫第235章 出家便是還俗第215章 各逞心機第348章 後手第217章 和親事件第271章 下手第26章 閬中(一)第263章 夜泊第16章 義助第317章 請君入甕第194章 崔府請客第202章 步步設局第322章 回家的路第14章 禍起第96章 四兩撥千斤(上)第200章 天寶五年的上元夜第62章 釜底再抽薪第229章 崔翹的抉擇第265章 利用第47章 冷刀子(四)第280章 把柄第228章 安祿山再進京第227章 因愛生恨第369章 殺將立威第251章 科舉案(十三)第26章 閬中(一)第347章 江山如棋(十二)第161章 曲江流飲(下)第201章 柳暗花明第212章 求婚第369章 殺將立威第301章 針鋒相對第74章 絆腳石(二)第162章 密會太子第232章 並不難斷的家務事第277章 虢國夫人的壽辰(上)第192章 不速之客第181章 高原奇兵(三)第131章 破局第315章 兵不厭詐第93章 李林甫的煩惱第202章 步步設局第4章 複雜的人際關係第333章 謀河西(上)第338章 江山如棋(三)第235章 出家便是還俗第323章 安楊會第321章 客棧疑雲第266章 線索第179章 高原奇兵(一)第160章 曲江流飲(上)第116章 故地重遊第342章 江山如棋(七)第239章 科舉案(一)第203章 悲情牌第294章 奪取小勃津第123章 追殺南詔使團第266章 線索第274章 必要的強硬第269章 意外
第34章 美人計第142章 情切切良辰花解語第26章 閬中(一)第325章 給李林甫拜年第38章 去成都第342章 江山如棋(七)第200章 天寶五年的上元夜第295章 對手第307章 秘密武器第254章 南詔女王(上)第54章 品牌效應第351章 戰爭與陰謀(一)第107章 簾兒進京第154章 東宮案(八)第267章 蓄勢第12章 新政縣鮮于府(二)第384章 家國天下(四)第363章 馬嵬坡(六)第123章 追殺南詔使團第379章 兩淮勢力第131章 破局第356章 戰爭與陰謀(六)第127章 滇東收官第38章 去成都第117章 純屬誤殺第36章 貴人(二)第101章 相親(下)第72章 上任首日(二)第9章 以直報怨(一)第255章 南詔女王(下)第97章 四兩撥千斤(中)第220章 慶王之痛第265章 利用第343章 江山如棋(八)第301章 針鋒相對第87章 抓住把柄第14章 禍起第224章 李隆基的辦法第4章 複雜的人際關係第175章 比箭第366章 勸說李豫第235章 出家便是還俗第215章 各逞心機第348章 後手第217章 和親事件第271章 下手第26章 閬中(一)第263章 夜泊第16章 義助第317章 請君入甕第194章 崔府請客第202章 步步設局第322章 回家的路第14章 禍起第96章 四兩撥千斤(上)第200章 天寶五年的上元夜第62章 釜底再抽薪第229章 崔翹的抉擇第265章 利用第47章 冷刀子(四)第280章 把柄第228章 安祿山再進京第227章 因愛生恨第369章 殺將立威第251章 科舉案(十三)第26章 閬中(一)第347章 江山如棋(十二)第161章 曲江流飲(下)第201章 柳暗花明第212章 求婚第369章 殺將立威第301章 針鋒相對第74章 絆腳石(二)第162章 密會太子第232章 並不難斷的家務事第277章 虢國夫人的壽辰(上)第192章 不速之客第181章 高原奇兵(三)第131章 破局第315章 兵不厭詐第93章 李林甫的煩惱第202章 步步設局第4章 複雜的人際關係第333章 謀河西(上)第338章 江山如棋(三)第235章 出家便是還俗第323章 安楊會第321章 客棧疑雲第266章 線索第179章 高原奇兵(一)第160章 曲江流飲(上)第116章 故地重遊第342章 江山如棋(七)第239章 科舉案(一)第203章 悲情牌第294章 奪取小勃津第123章 追殺南詔使團第266章 線索第274章 必要的強硬第269章 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