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四章震懾

ps;求票求訂閱

除了兵力不足的原因外,李信之所以選擇等待海龍軍,還有一點,就是火炮與猛火油。

火炮自不必說,這東西準頭太小,只有集中起來,大規模使用纔算是物盡其用,小規模的,不過是震懾罷了。

青銅炮一直在承天府生產,之後遷都長沙府後,軍械司纔跟過來,進行生產,但限於青銅大部分來自於嶺南,所以產量並不大,洞庭湖水師也不過二十門左右,還特地改造了好幾艘大船。

二十門炮,怎麼可能拿下這防守嚴密的金陵城,所以只能等待海龍軍。

再一個,則是猛火油的不足。

在遭遇敵軍水師的襲擊,猛火油可謂是出了大力一舉扭轉了形勢。

畢竟是積年水師,訓練良久,雖然落寞,但仍舊不可小覷,青銅炮、人多船多,再加上猛火油的助攻,才一舉奠定了長江的主導權。

而應用後,猛火油自然就不足了。

而猛火油(石油)的應用,其實就是在五代、宋元時期,歷史上占城王國向北宋進貢了許多猛火油,爲北宋建設添磚加瓦,占城王國盛產猛火油,這也是李嘉爲啥設立占城都護府的原因了,並不只是覬覦其地理位置。

唐朝的《元和郡縣誌》曾記載:北周宣政元年,突厥兵圍酒泉,當地軍民用“石脂水”燒燬敵人的攻城工具。

之後,聰明的中國人利用石油,設立了“猛火油櫃”,造型是一種箱式唧筒,內裝猛火油(石油)。

戰鬥中,用唧筒噴出猛火油,以火燒方式攻擊敵方戰船或城防。

到了五代,公元913年,後梁王李霸在山東楊劉發動叛亂,曾用“長竿縛布沃曲”,焚燒楊劉城的建國門。

919年,吳越國錢鏐出動水師攻打淮南,以“火油焚敵艦”。

由於猛火油幾乎來自於占城,所以,當時只有南漢、吳越,南唐等臨海國家才能獲得,其他的國家,例如契丹中原,幾乎把一桶猛火油當作國寶來看待,也是吳越發家致富的手段之一。

不過,自從攻克了占城,猛火油自然成爲了大唐的專屬,廣泛用於海戰。

“哈哈哈,些許小船,見着某都不敢放肆了!”看着鎮江口的那幾十艘小船瑟瑟發抖,都不敢出來,周奎很得意地笑了:

“看樣子,這江南水師,也是樣子貨,沒甚的厲害之處。”

“指揮使,咱們還是趕快去金陵吧,洞庭湖水師恐怕急得快上火了!”

副指揮陳合嘆了口氣,催促道。

“某知曉!”周奎揮揮手,看着越來越遠的鎮江港,不由得說道:“這裡與金陵不過一百餘里,幾個時辰就到了,不急於這一時!”

果然,如周奎所說的一般無二,兩個多時辰,海龍軍就到了金陵城。

海龍軍來到金陵城外時,旌旗蔽日,浩浩蕩蕩,遮天蔽日,好似要將整個長江都填滿一般,首尾十數裡,氣勢磅礴,抵得上兩三個洞庭水師了,畢竟湖泊與長江不一般。

從金陵城向外望去,巨大的千料大船,彷彿一座座島嶼一般,在長江上移動着,船隻上都是人,幾乎佔據了所有的江面,一望無際,極爲嚇人。

李煜得到消息,立馬與一衆大臣登上城樓,看着遠處的長江,似乎被震懾住了,一時間說不出話來,臉色極度的難看。

“這就是嶺南的海龍軍嗎?”李煜的聲音有些沙啞,但大臣們卻顧及不到這些了。

作爲南方大國,自然清楚水師的厲害,也曉得它的重要性。

“回稟陛下,這天底下,能如此多的船艦,也只能是嶺南的海龍軍了!”

韓熙載與他人不一樣,雖然被震驚到,但卻沒有被嚇到,他鎮定地說道:

“船隻又不是戰馬,上不了岸來作戰,所以,唯一可慮的,是船上的兵卒,其與之前上岸水師相加,雖然也有三四萬人,但兵法雲,十則圍之,僞國連倍之都沒有,談何攻城?”

“韓卿家所言甚是!”李煜寬慰地笑道:“水師並非步卒,攻城無望,只是攀附高強的民夫罷了,不值一提!”

皇帝與兵部尚書的話,讓中底層的官吏們安心下來,至於高級官員們心中,自然清楚,擁有天雷武器與猛火油的隊伍,到底有多可怕。

不過,他們當官到這地步,自然不是白癡,不會說出口來,更不會拆皇帝的臺,反而一個個認可點頭,附和着。

“陛下,臣聽聞,僞國有一射聲司,專於潛伏埋伏,到了軍隊攻城時,就大肆的鬧事,奪門,臣請陛下輪換守城禁軍,再嚴守城門,進行宵禁,百姓不得隨意出入。”

這時,右僕射、樞密院使殷崇義,出聲發言,對於軍事這件事,他倒是有些發言權,倒不至於讓韓熙載一個人搶個風頭。

“此言乃是一等一的良言!”李煜很詫異,但從諫如流,很快就順從了,有利於防守,他很喜歡。

此言一出,官吏隊伍中的些許人,臉色驟變,但很快就恢復如初了。

其他官員們驚詫地看了一眼殷崇義,一介文士,竟然還有這等意識,着實令人意外。

發言後,存在感有了,殷崇義就不再言語。

要說文采,殷崇義此人倒是一等一的,南唐國詔書、敕令及外交文書,大多出於其手。

當時,他奉旨撰寫《揚州孝先碑記》,其文一出,朝野傳抄,廣爲流傳。後來,周世宗伐南唐,在揚州孝先寺得閱殷崇義所撰《揚州孝先碑記》,亦對其文采讚歎不已。

但若論倒黴,他也是一等一的。

當時趙匡胤黃袍加身,改國號曰“宋”,改元“建隆”。

南唐派遣殷崇義出使宋都汴梁,遇到趙匡胤之弟趙光義,趙光義責問道:“不知我宣廟諱耶?”其時南唐已臣屬於宋,殷崇義爲避宋宣祖(趙弘殷)諱,遂改姓爲“商”,殷商、殷商,兩者一體。

趙匡胤是武夫,不太講究這個,又是外臣,所以殷崇義就沒改成,

後來,北宋統一天下,他因名中有“義”字,犯宋太宗趙光義的諱,不只是姓,連名都要改,成了“湯悅”了。

皇權害死人啊!

哪裡向李嘉,爲了方便百姓,特意給自己的嘉加個木字旁,硬生生的造個字。

人與人的差距,怎麼就那麼大捏?

第九百三十八章大勝第九百二十八章阻糧第七百八十四章秋糧已到第一千零一十八章第1226章取暖第四百一十五章大事第兩百三十四章中原佈局(2)第1388章黃龍府第一百六十七章天命在我第兩百八十七章鎮壓豪強第五百二十八章潰敗第1350章第兩百章春宵一刻第七百三十六章錢糧第六百二十七章金銀幣第1251章心思莫名第六百四十三章新戶(下)第八百四十八章第一千零二十二章土地問題第九百五十四章震動第一百九十六章出此下策第1339章第兩百五十三章佛儒遠揚第1205章首相之缺第八百三十章明修棧道第六百六十五配種第四百三十二章腹心之疾第一百五十六章信仰整合(下)第六百六十九章大朝會第1170章對戰第九百七十章漸漸第六百六十一章破例第七百三十七章茶稅第八百二十四章騎兵第1324章氣惱第八百一十章大朝會第五百五十四章打探第二十五章白麻桂布第七百三十六章錢糧第八百零三章動靜第八百零九章頑固第六百六十章遷徙第兩百七十二章爲之奈何第六百五十三章第1339章第兩百三十四章大興科舉(下)第四百六十八章書信第一千零八十四章第1174章消磨第六百零四章行動第八章家長裡短第三百四十一章功利第兩百六十八章楚王身卒第1235章第1335章第三百五十六章處理第1145章建議第五百八十章荊國公薨第一百五十四章信仰整合(上)第四百零五章科舉第1279章城下之盟第1199章立足第三百八十一章貪污第三百四十七章匪徒第一千零八十九章拋石第四百五十九章倖進第五百六十七章發家致富第一百一十三章風波不平(上)第1127章八議第1265章死戰第七百一十五章熱鬧第五百八十五章兒皇帝不好當第四百五十七章武魂殿第1387章最後的抉擇第八十九章工坊第五百九十三章落荒而逃第五十八章欽州血案第1167章驚喜第四百九十九章天使第三百七十五章南下第1332章射聲司的驚喜第五十三章閒棋子第1412章龍馭賓天第八百五十六章第二十三章軍中新政第九百九十八章暗流第1164章無條件第1298章規格第1323章胡昌翼第三百一十一章梅山攻略第五百六十二章有我無敵第六百三十五章官缺第1160章幽州營第1238章護法第九百九十七章勝之第六百七十一章張苗第五百零四章籌備第1198章烏樑素海第1290章軟肋第1127章八議
第九百三十八章大勝第九百二十八章阻糧第七百八十四章秋糧已到第一千零一十八章第1226章取暖第四百一十五章大事第兩百三十四章中原佈局(2)第1388章黃龍府第一百六十七章天命在我第兩百八十七章鎮壓豪強第五百二十八章潰敗第1350章第兩百章春宵一刻第七百三十六章錢糧第六百二十七章金銀幣第1251章心思莫名第六百四十三章新戶(下)第八百四十八章第一千零二十二章土地問題第九百五十四章震動第一百九十六章出此下策第1339章第兩百五十三章佛儒遠揚第1205章首相之缺第八百三十章明修棧道第六百六十五配種第四百三十二章腹心之疾第一百五十六章信仰整合(下)第六百六十九章大朝會第1170章對戰第九百七十章漸漸第六百六十一章破例第七百三十七章茶稅第八百二十四章騎兵第1324章氣惱第八百一十章大朝會第五百五十四章打探第二十五章白麻桂布第七百三十六章錢糧第八百零三章動靜第八百零九章頑固第六百六十章遷徙第兩百七十二章爲之奈何第六百五十三章第1339章第兩百三十四章大興科舉(下)第四百六十八章書信第一千零八十四章第1174章消磨第六百零四章行動第八章家長裡短第三百四十一章功利第兩百六十八章楚王身卒第1235章第1335章第三百五十六章處理第1145章建議第五百八十章荊國公薨第一百五十四章信仰整合(上)第四百零五章科舉第1279章城下之盟第1199章立足第三百八十一章貪污第三百四十七章匪徒第一千零八十九章拋石第四百五十九章倖進第五百六十七章發家致富第一百一十三章風波不平(上)第1127章八議第1265章死戰第七百一十五章熱鬧第五百八十五章兒皇帝不好當第四百五十七章武魂殿第1387章最後的抉擇第八十九章工坊第五百九十三章落荒而逃第五十八章欽州血案第1167章驚喜第四百九十九章天使第三百七十五章南下第1332章射聲司的驚喜第五十三章閒棋子第1412章龍馭賓天第八百五十六章第二十三章軍中新政第九百九十八章暗流第1164章無條件第1298章規格第1323章胡昌翼第三百一十一章梅山攻略第五百六十二章有我無敵第六百三十五章官缺第1160章幽州營第1238章護法第九百九十七章勝之第六百七十一章張苗第五百零四章籌備第1198章烏樑素海第1290章軟肋第1127章八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