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登基

五月二十八的清晨,天還沒亮,李世民便坐起身來。身邊的長孫氏也醒了來,看着李世民坐在牀榻上一幅若有所思的表情,不由伸出手來,抱住李世民的腰肢。

“二郎,在想些什麼呢?”

李世民伸出一隻手來,撫摸着長孫氏滑膩的背脊:“觀音婢,今天之後,我就是皇上,你就是皇后了!”

長孫氏嬌嗔一聲:“什麼皇帝皇后的,你還是二郎,我還是觀音婢呀!這兩個名稱壓在頭上,真的好沉重啊!”

李世民頓時將長孫氏摟入懷中,輕聲呢喃道:“說道是啊,你還是你,我還是我,什麼都沒有變,只是住的地方換了!”

和李世民夫婦一樣,這一晚睡不着的大有人在。除了那些秦王府一系的親信之外,住在太極宮的李淵也是徹夜未眠。他看着燃燒的牛油大燭,卻是有些怔住了。

張允文也許是睡得比較好的人之一。從得到李淵退位稱太上皇,讓位給李世民這個消息開始,張允文的表現一直非常 淡然,好像理所當然一般。這和秦王府那些文臣武將考慮的不同,他們本以爲如今的李淵年富力強若要退位,恐怕還要等上個十多年,卻沒有料到李淵如此乾脆的將偌大一個帝國說丟就丟給李世民,自己躲在太極宮內清閒下來。

因爲睡得非常的香,所以,當侍女們在外面不停的敲門時,張允文才睜開朦朧的眼睛。

隨便穿起一身衣衫,打着呵欠開了門。

只見梅香風一般的跑進來,看到張允文的樣子,頓時焦急的道:“我說老爺啊,你怎麼還不着急啊,外面都已經鬧翻天了。看家家戶戶歡騰的樣子,都像是過年一樣!來來,把這身紫袍穿上!”

張允文任由梅香的雙手在自己身上摸動,嘴中卻說道:“當然歡騰了,哪一次新皇登基不是大赦天下,然後還要免上些賦稅徭役,任誰都高興啊!”

梅香三兩下便將衣衫穿好,當給張允文梳理頭髮時才發現一個問題,面前的這位主人貌似還沒有舉行過冠禮,如何能給他戴上那些發冠呢?

於是,只好將一方襆巾紮在張允文的髮髻上。

被梅香拖着出了大門,張允文這纔看見頂着黑眼圈的程咬金無精打采的站在門外,頓時知曉了梅香爲何這般着急的原因。對着程咬金一笑:“屬下參見大將軍!”

那程咬金苦笑道:“允文啊,你小子出門打扮的時間竟然比一個女人都要長,咦,你小子怎的還帶着襆巾?噢,對了你還沒行冠禮!”說着一陣擠眉弄眼,“要不要老程來幫你一把?”

看着程咬金滿臉絡腮鬍子擠眉弄眼的樣子,張允文頓時一陣不舒服。忙推脫道:“冠禮之時還早,不急,不急!”

兩人一邊說着,一邊騎着馬往東宮方向走去,沿途又遇到幾位同僚,於是結伴同行。

來到東宮時,張允文發現一個有趣的問題,除了他之外,在場衆多官員都頂着一雙熊貓眼,強打起精神,立在顯德殿外。

從天空露出灰白色到太陽升到屋檐邊上,一直站了近半個時辰。

終於,只見顯德殿大門打開,一名穿着紅色衣袍的內侍恭敬的低頭站着,而李世民則是邁步跨出顯德殿大門。

“參見殿下!”衆官員齊聲呼喊道。

待行拜李世民完畢,衆人便又開始了一次等待。這一次等的卻是當今皇帝李淵。

沒等多久,便見一排人擡着龍駕來到顯德殿外。

然而李淵卻沒有在這行人之列。

這列侍衛擡着龍椅而來。龍椅之上,放着一方精美的方盒。

見過李淵頒發赦令的人都知道,這方盒之中,放着的正是大唐的傳國玉璽。

龍椅加玉璽。除了現今李淵居住的太極宮外,李淵把皇帝所有的東西都交了出來。

那列侍衛將龍椅放下,殿中監王福便尖聲道:“陛下有旨,今日乃是太子登基大典,睹物傷懷,便把這把龍椅和玉璽送來便是!同時往太子登基之後,能以國家大事爲重,諸位文臣武將,也當齊心協佐!”

王福剛剛說完,李世民便一把撲在龍椅之上哀聲哭泣起來,同時泣不成聲的號道:“父皇……”

見到這般情景衆大臣無不心中暗贊李世民仁孝。

龍椅玉璽一到,在王福的主持下放入顯德殿之後,李世民便換上一身明黃色的五爪龍袍。接着,在禮部一名侍郎的主持下,經過一道道繁瑣的禮儀,李世民最後終於坐上了那把龍椅。

衆大臣齊跪在地上,大聲高呼:“參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山呼海嘯一般的巨大聲浪響徹整個皇宮,整個長安,整個大唐。

李世民即位之後,立長孫氏爲皇后,詔告大赦天下,關內及蒲、芮、虞、泰、陝、鼎六州免租調二年,自餘給復一年。同時詔曰“宮女衆多,幽閟可愍,宜簡出之,各歸親戚,任其適人”,於是釋放三千宮女回家。

然而,一道消息傳來,讓正沉浸在登基喜悅中的李世民頓時有些惱火了。

消息是留在突利身邊的趙毅傳出來的。消息上說,原本在雕陰、弘化等地割據稱帝,被**壓着打的樑師都朝於突厥頡利可汗,爲其出謀劃策,說中原奪嫡之爭剛剛結束皇位更迭,東宮易主,而新皇登基,正是出兵的好時機。

於是頡利連同突利十萬餘人整裝待發,準備出擊。

就在收到消息不久,就傳來突厥寇涇州的情報,頓時京師戒嚴。

(今天坐了一天的車,非常不爽!)

第495章 前程第33章 賞賜第317章 憲兵第43章 一年第29章 開府天策第171章 李道玄第227章 爭議第34章 所謂鴿子第358章 密謀造反第476章 族長來訪第16章 襲擾糧道第279章 軍旅軼事第263章 說服蘇定方第111章 學院建設第176章 大漠第368章 雷法辨人第38章 遊俠兒第466章 吳家娘子第245章 送禮第230章 耕地第20章 說客第108章 長安城的公子們第80章 勢力第458章 東都牧第157章 當騎兵遇上火藥第130章 歸附第368章 雷法辨人第496章 武媚娘和王氏第418章 林間鬼魅第251章 西域諸事第34章 所謂鴿子第491章 洛陽商稅第204章 定襄城第316章 南北衙第28章 凱旋長安第59章 豳州事發第41章 孫思邈到來第466章 吳家娘子第4章 李世民與張允文第334章 吐蕃使者第99章 燕雲十八騎第479章 長安月第11章 路上練兵第251章 西域諸事第232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366章 武氏媚娘第460章 城南茶攤第391章 蒐集情報第303章 擴編第294章 分裂第406章 高麗生亂第391章 蒐集情報第352章 膽大包天第297章 風疾第79章 收買第226章 鐵勒出兵第221章 會面第172章 出發前的準備第157章 當騎兵遇上火藥第94章 渭水之盟第12章 潛入虎牢關第115章 步兵操典第139章 火炮第439章 百濟請罪第258章 賜名第395章 李佑弒師第45章 開業第427章 勢如破竹第374章 稱心撞人第146章 正月第481章 親人第181章 剿匪第454章 軍營教子第449章 相貌之辨第279章 軍旅軼事第6章 單挑第187章 太原王氏第403章 儲位之爭第152章 成親第69章 退兵第355章 上書求情第479章 長安月第353章 班師回朝第487章 往事第236章 秋收第99章 燕雲十八騎第487章 往事第295章 遷居第352章 膽大包天第461章 洛陽女兒行第306章 夏令營第123章 朝議第8章 死亡角逐第10章 青城宮軍議第87章 復仇第342章 和親之論第121章 噪聲第202章 炮擊第299章 魏王一黨第291章 引誘
第495章 前程第33章 賞賜第317章 憲兵第43章 一年第29章 開府天策第171章 李道玄第227章 爭議第34章 所謂鴿子第358章 密謀造反第476章 族長來訪第16章 襲擾糧道第279章 軍旅軼事第263章 說服蘇定方第111章 學院建設第176章 大漠第368章 雷法辨人第38章 遊俠兒第466章 吳家娘子第245章 送禮第230章 耕地第20章 說客第108章 長安城的公子們第80章 勢力第458章 東都牧第157章 當騎兵遇上火藥第130章 歸附第368章 雷法辨人第496章 武媚娘和王氏第418章 林間鬼魅第251章 西域諸事第34章 所謂鴿子第491章 洛陽商稅第204章 定襄城第316章 南北衙第28章 凱旋長安第59章 豳州事發第41章 孫思邈到來第466章 吳家娘子第4章 李世民與張允文第334章 吐蕃使者第99章 燕雲十八騎第479章 長安月第11章 路上練兵第251章 西域諸事第232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366章 武氏媚娘第460章 城南茶攤第391章 蒐集情報第303章 擴編第294章 分裂第406章 高麗生亂第391章 蒐集情報第352章 膽大包天第297章 風疾第79章 收買第226章 鐵勒出兵第221章 會面第172章 出發前的準備第157章 當騎兵遇上火藥第94章 渭水之盟第12章 潛入虎牢關第115章 步兵操典第139章 火炮第439章 百濟請罪第258章 賜名第395章 李佑弒師第45章 開業第427章 勢如破竹第374章 稱心撞人第146章 正月第481章 親人第181章 剿匪第454章 軍營教子第449章 相貌之辨第279章 軍旅軼事第6章 單挑第187章 太原王氏第403章 儲位之爭第152章 成親第69章 退兵第355章 上書求情第479章 長安月第353章 班師回朝第487章 往事第236章 秋收第99章 燕雲十八騎第487章 往事第295章 遷居第352章 膽大包天第461章 洛陽女兒行第306章 夏令營第123章 朝議第8章 死亡角逐第10章 青城宮軍議第87章 復仇第342章 和親之論第121章 噪聲第202章 炮擊第299章 魏王一黨第291章 引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