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渭水之盟

當下,李世民點齊左右羽林衛、左右金吾衛,吩咐那將軍領兵前往便橋 ,自己卻帶着房玄齡、高士廉等文臣和程咬金、張允文等武將十餘騎縱馬出了玄武門,直達渭水邊上。

此時正值六月,雨水較多,渭水暴溢。只見奔騰澎湃的水流浩浩蕩蕩的從西面咆哮而來,激起陣陣白色浪花。

看那河水,卻不似後世那般污濁,攜帶大量的泥沙,雖然有些黃,卻也是水量暴漲,沖垮了兩岸土地形成的。這河水之中,間雜着樹苗野草,甚至一整塊土皮漂浮在河中,順流而下。一個浪頭打來,便被打沉入河底。

看到這樣的情景,張允文不由想起後世名副其實的“黃河”,其原因便是中游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所致。而如今,這黃河還很是清澈,若自己再來推動一下,教育教育這羣大唐的高層,讓他們也樹立起保護流域的意識,那黃河就不會叫做黃河,叫做“清河”也說不定。

隔着便橋,只見對面突厥大營白色的營帳一個個縱橫排列,長達數裡,而其中,人鳴聲,馬嘶聲,咋咋吵吵,響徹大營。

李世民頓時一笑,指着這十萬大軍的營盤道:“當年我與竇建德對峙虎牢,那竇建德的營盤可比突厥人的要嚴密整齊的多啊!”

此言一出,那些參加過虎牢之戰的文臣武將頓時一臉輕鬆。的確,當年也是十萬人,陛下憑藉三千五百人便擊破竇建德,如今這長安城內兵不下萬,哪裡又有害怕之意。

張允文頓時無比佩服的看着李世民。到底是身經百戰的大將軍,就憑藉區區一句話,就讓衆人士氣如虹。

正說笑間,只見突厥大營里人聲鼎沸,接着,那頡利便帶着二十餘騎疾馳過來,來到便橋那頭。

頡利剛一到達,李世民先聲奪人的大聲斥問道:“頡利,你乃草原共主,突厥可汗,爲何揹負盟約,前來殺我子民,掠我財貨?”

這李世民登基之後,威儀日漸濃厚,比起當初秦王,更是有天壤之別。

“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王霸之氣?”張允文看着一臉威嚴的李世民,不由暗自想道。

頡利當即一滯,隨即黑黑的臉龐露出一陣紅色。咬牙思忖片刻之後,當即下馬。正要開口說些冠冕堂皇的話,卻見李世民身後猛的出現一片黑色的旌旗,接着一條黑流似的騎兵從玄武門裡涌出,很快來到李世民身後。

只見這些黑色騎士盡數穿着黑色的皮甲,手持橫刀長槊,威武不凡。

頡利正值驚疑間,又見一片黃色的旌旗飄搖,近千名身穿閃亮明光甲的騎士又自重玄門疾馳而出。這些騎士更是厲害,只見他們手持近丈的長槊,一色漆黑,槊尖之處,卻又一截紅纓飄搖,在微微清風之中,朝着一個方向搖擺,着實壯觀無比。

那黑色騎士是左右金吾衛將士,身着明光甲的騎士則是左右羽林衛的士卒。

頡利一見此種情形,原本將要說出口的冠冕堂皇的話語也縮回口中。再在**軍陣中掃視一遍,卻沒有發現自己的心腹執失思力的身影,只有李世民帶領着這數千騎士在便橋北岸列陣,軍容甚盛,心中不由升起一股懼意。再看看身後十萬突厥大軍,彷彿這十萬大軍也不能爲他帶來什麼安全感。

李世民看到自己的四衛大軍已經到齊,並在渭水南岸佈下陣勢,於是拍馬上前,想要到便橋之上和頡利單獨談一談。

然而剛走沒幾步,只見一道人影拉住馬繮,向李世民叩首道:“陛下乃萬金之軀,豈可孤身犯險?”

李世民一看,卻是老臣蕭瑀正跪在馬前諫道。趕忙下馬扶起蕭瑀道:“朕籌劃許久,如今時機已經成熟,不是卿能知曉的。突厥之所以敢傾國而來,直達我大唐京郊,那是他們認爲我大唐國內有難,朕新即位,當朕不能率軍抗禦敵虜。朕若是示之以弱,閉門拒守,敵虜必定縱兵大掠我大唐京畿。所以朕輕騎獨出,表明不把突厥放在眼裡。又以煊赫的軍容震懾於他,向他顯示我軍必戰之意。出乎敵虜的預料之外,使他們亂了方寸。突厥侵入中原既深,必定心有懼意,故戰則勝,和則固。制服突厥,在此一舉,卿第觀之!”

聽到這通話,張允文不由暗叫一聲好,這纔是真正具有戰略眼光和出色謀略的君主。

蕭瑀聞言,放開馬繮,李世民上馬,來到便橋之上,再次責問頡利。

頡利看了看李世民,果然俱聲道:“我草原之上,糧食短缺,食不果腹,今日前來中原,爲的就是借來一些糧食!不想揹負盟約,觸犯皇帝威嚴,實在是小汗的過錯!今日小汗願意想皇帝陛下請和!”

李世民頓時笑道:“可汗,你不會此次請和之後,又違背盟約前來犯我大唐吧!”

頡利惶恐的道:“不會,不會,小汗必定恪守盟約,不會再犯!”

於是,李世民在便橋之上頒下詔書,同意突厥請和。約定第二日斬白馬爲誓。

第二日,李唐與突厥在便橋之上斬白馬盟誓,相約不侵犯。李世民賞賜了突厥金銀財物。隨即,突厥領兵馬向北撤去。

回到城中,蕭瑀向李世民問道:“突厥未和之時,諸將爭戰,陛下不許,臣等亦以爲疑,既而虜自退,其策安在?”

李世民道:“朕觀突厥之衆雖多而不整,君臣志在獲取財物,且主副不和。當頡利請和之時,頡利獨渭水北面,其餘諸官皆來拜我,我若趁機捉住他們,再襲擊突厥大營,則勢如拉朽。又命令長孫無忌、李靖伏兵豳州,敵虜若是奔逃北方,則前面攔截,後面追殺,滅之如翻掌一般。之所以不打這一仗,是因爲朕即位不久,國家未安,百姓未富,且當靜以撫之。一旦和突厥開戰,則損失甚大。況且和敵虜結下了更加深厚的怨仇,恐怕他們會修整軍備,再次南下,那麼朕的願望就不能達成了。所以,平息干戈,卷甲韜戈,賞賜他們金帛。突厥得到他們想要的,便自當退去。而且這樣會使得他們意志驕惰,不再修整軍備,然後我大軍養威伺釁,一舉滅之。所謂將欲取之,必固與之,便是這種道理。卿知之乎?”

蕭瑀聞言,頓時拜服道:“陛下深謀遠慮,臣所不及!”

(看者史書事發現李世民果然厲害!嗯,今天那位給俺投了四張貴賓的大大,實在是好同志啊!各位看書的同志當以此爲榜樣!建議今年五一勞模、十大青年等都要將這位同志加上!)

第199章 漠北第420章 圍點打援第21章 情報網絡第456章 大勢第332章 西域動盪第365章 李佑生事第312章 態度第345章 鬆州大戰第84章 埋伏第454章 軍營教子第49章 劉黑闥之死第276章 馳援第62章 平息第232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379章 東狩洛陽第501章 清剿第137章 汝南公主第335章 請尚公主第247章 心意第188章 妍姐第477章 緊急召回第464章 糧倉弊案第235章 偵察營出動第447章 清河見聞(二)第28章 凱旋長安第512章 結局·歲月第237章 燕王佑第207章 投誠第49章 劉黑闥之死第48章 刺殺第384章 困獸猶鬥第312章 態度第203章 攻佔第460章 城南茶攤第147章 冠禮第229章 遷移第220章 會兵第255章 蜀王李恪第2章 蘇聯教官第60章 李建成的決斷第61章 楊文幹反第484章 偷樑換柱第422章 三城同破第138章 定親成親第407章 新羅使臣感想第414章 齊聚幽州第421章 南北分兵第435章 淵氏滅亡第16章 襲擾糧道第349章 炮火熔城第382章 奇特的戰術第492章 旱災與爭水第182章 攔路搶劫第475章 行會初立第424章 大戰將起第238章 驛站內第238章 驛站內第481章 親人第33章 賞賜第134章 朝見和求婚第431章 首戰告捷第105章 說情第503章 悠悠歲月第362章 名爲稱心第10章 青城宮軍議第342章 和親之論第341章 兩線作戰第40章 三棱軍刺與六五式軍刀第269章 引蛇出洞第486章 身世第227章 爭議第146章 正月第77章 尉遲恭第152章 成親第388章 各自待遇第302章 憤怒第3章 張文濟第181章 剿匪第417章 強渡遼水第300章 偷牛第95章 論功第202章 炮擊第16章 襲擾糧道第212章 遭遇戰第2章 蘇聯教官第13章 送信第272章 張網第27章 林然第446章 清河見聞第379章 東狩洛陽第236章 秋收第506章 李世民的事情第506章 李世民的事情第371章 武驚四座第188章 妍姐第479章 長安月第501章 清剿第316章 南北衙第151章 奉旨成親
第199章 漠北第420章 圍點打援第21章 情報網絡第456章 大勢第332章 西域動盪第365章 李佑生事第312章 態度第345章 鬆州大戰第84章 埋伏第454章 軍營教子第49章 劉黑闥之死第276章 馳援第62章 平息第232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379章 東狩洛陽第501章 清剿第137章 汝南公主第335章 請尚公主第247章 心意第188章 妍姐第477章 緊急召回第464章 糧倉弊案第235章 偵察營出動第447章 清河見聞(二)第28章 凱旋長安第512章 結局·歲月第237章 燕王佑第207章 投誠第49章 劉黑闥之死第48章 刺殺第384章 困獸猶鬥第312章 態度第203章 攻佔第460章 城南茶攤第147章 冠禮第229章 遷移第220章 會兵第255章 蜀王李恪第2章 蘇聯教官第60章 李建成的決斷第61章 楊文幹反第484章 偷樑換柱第422章 三城同破第138章 定親成親第407章 新羅使臣感想第414章 齊聚幽州第421章 南北分兵第435章 淵氏滅亡第16章 襲擾糧道第349章 炮火熔城第382章 奇特的戰術第492章 旱災與爭水第182章 攔路搶劫第475章 行會初立第424章 大戰將起第238章 驛站內第238章 驛站內第481章 親人第33章 賞賜第134章 朝見和求婚第431章 首戰告捷第105章 說情第503章 悠悠歲月第362章 名爲稱心第10章 青城宮軍議第342章 和親之論第341章 兩線作戰第40章 三棱軍刺與六五式軍刀第269章 引蛇出洞第486章 身世第227章 爭議第146章 正月第77章 尉遲恭第152章 成親第388章 各自待遇第302章 憤怒第3章 張文濟第181章 剿匪第417章 強渡遼水第300章 偷牛第95章 論功第202章 炮擊第16章 襲擾糧道第212章 遭遇戰第2章 蘇聯教官第13章 送信第272章 張網第27章 林然第446章 清河見聞第379章 東狩洛陽第236章 秋收第506章 李世民的事情第506章 李世民的事情第371章 武驚四座第188章 妍姐第479章 長安月第501章 清剿第316章 南北衙第151章 奉旨成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