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趙德言

雖說下着鵝毛大雪,可是天地間沒有寒風,所以也不是非常冷。

等了三刻鐘功夫,張允文和李宇支柔二人皆是等得有些不耐煩,看到地面上的積雪漸漸鋪起,於是張允文一個箭步衝進雪地之中,捧起地上鬆散的雪花,然後往身後的支柔身上扔去。

“哇!你敢打我!”支柔叫了一聲,順手在旁邊的假山上抓起一把雪然後朝張允文扔去。

張允文一個滑步,頓時閃開,然而另一個小雪球卻飛過來砸在張允文的肩上接着“咯咯”的笑聲在支柔的背後響起,卻是李宇扔出了一顆雪球,剛好擊中張允文。

而張允文頓時喊道:“好哇!汝南妹子,你敢打我!”說完,捧起一大捧鬆散的雪花向那二人撒去。

“咯咯”的笑聲頓時在雪中迴盪。

幾人嬉戲了一陣,你來我往,雪花漫天飛舞,沾在三人的發上、鬢間,落在衣襟上、裙襬上。

“嘻嘻,二姐,二姐夫,你們在打雪仗嘛?我也要玩!”一個銀鈴般的聲音響起,接着一道嬌小的身影衝入雪中,迎面一捧雪花往三人撒去。

聽着聲音便知道,來人正是長樂公主。這位活潑的公主一衝進雪地之中,後面便傳來一個李世民和長孫皇后的聲音:“允文好好看着長樂!”“長樂小心些!”

張允文趕忙停下,將李宇和長樂帶回亭子中。

“二姐夫,我還要玩!”長樂可憐兮兮的望着張允文,就像一隻可愛的貓咪望着眼前的魚。

張允文拍拍長樂的三環髻,輕聲道:“長樂聽話,不要玩了,到你父皇那裡去!看到沒有,哥哥就是玩了這麼一會兒,身上衣衫都溼了,待會兒還要去換衣服呢!長樂難道要將這身漂亮的衣服換下來?”

長樂低頭看了看這身華麗的宮裝,搖了搖頭:“不要!”

“好,那就到你父皇那兒去!你看看,穿上這身衣服多漂亮啊,四周的人都在望着你呢!”張允文的一番話讓長樂高興得雙眼眯成了彎月。

李宇和支柔回到亭子中,便由兩名宮女帶路前往一間殿宇裡面換衣衫。而張允文則是穿着有些溼的衣衫走到李世民身邊,還沒來得及行禮,李世民就笑道:“難道允文不冷?”

“微臣年輕體壯,火氣十足,這點寒氣根本算不了什麼!這衣服嘛也就不需要再換了!”張允文嘻嘻笑道。

正說笑間,只見長廊南面一羣人走了過來,來者卻是長孫無忌、房玄齡等人,在他們身後,還帶着各自的子嗣,像長孫衝、房遺直等人。他們結伴行來,一路走得甚疾。見到李世民,這些人頓時叩首道:“臣等萬死,勞陛下雪中久候!實在心中惶恐不已啊!”

李世民“呵呵”一笑:“什麼雪中久候,朕也纔剛剛到來!你們看允文他可是比朕來得早得多啊!”

張允文忙道:“微臣早到,那是應該的、應該的!”同時看着他們身後的那羣公子,只見他們顯然經過了精心的裝飾,一個個看起來或是俊美不凡,或是儒雅瀟灑。

寒暄一陣,這些大臣恭敬的坐在亭子左側。不時的說着一些朝廷大事。而那羣公子坐在他們父輩的身後,似乎也在交談着什麼。

看到長孫衝,張允文忽然心頭一動向正在長孫氏膝下承歡的長樂公主招招手,只見那小丫頭一下子便衝了過來。

“什麼事啊,二姐夫?”小丫頭好奇的問道。

張允文指了指長孫無忌身後的長孫衝:“長樂,你看那位公子如何?”

歷史上的長樂公主便是嫁於長孫衝。不過身染氣疾的她並未得到後者的寵愛,於貞觀十七年便早早的過世了。

長樂看了一眼那長孫衝,一臉不屑的道:“一個小白臉,有什麼好看的!”

張允文輕笑道:“若是以後我們長樂要嫁給他呢?”

那長樂聞言,頓時象被踩了尾巴的貓,一下子蹦躂起來:“不嫁,不嫁,小白臉有什麼好的,要嫁就要嫁一個像姐夫這樣的將軍!”說完,氣沖沖的奔跑回長孫氏身邊。

張允文看着這個只有六七歲的丫頭,不由輕笑一聲,難道皇室的教育真的這樣早?自己本以爲她會天真的回答:“姐夫,什麼叫嫁人啊?”

在張允文逗弄長樂這段時間裡,那些武德老臣也帶着自己的子嗣來到了亭中。讓張允文驚訝的是,同行的竟然還有那名趙德言。

接着,李宇和支柔二人換了衣裳,重新梳了頭髮,也來到亭子中。

見人來得差不多了,李世民朗聲道:“今日詩會,實乃朕心血來潮,想要見見各位愛卿及公子的文采,所以特在此舉行詩會。各位愛卿不用拘束,放開些,放開些!”

此言一出,張允文頓時知曉其意,這李世民不該是想選駙馬吧!轉過頭望向長孫氏,只見她身邊除了長樂公主之外,還有襄城、南平、遂安等幾人,當然,也包括汝南和支柔二人。

再看看這些大臣,無一例外全是文官。若是要把女兒嫁給武將的兒子,說不定李世民會舉行一次演武大賽。

李世民站起身來,走到欄杆邊,向衆人道:“今日大雪紛飛,朕有感而發,先作詩一首,算是拋磚引玉吧!”

說完,作沉思狀,來回走動片刻,忽然朗聲道:“碧昏朝合霧,丹卷暝韜霞。結葉繁雲色,凝瓊遍雪華。光樓皎若粉,映幕集疑沙。泛柳飛飛絮,妝梅片片花。照璧臺圓月,飄珠箔穿露。瑤潔短長階,玉叢高下樹。映桐珪累白,縈峰蓮抱素。斷續氣將沉,徘徊歲雲暮。懷珍愧隱德,表瑞佇豐年。蕊間飛禁苑,鶴處舞伊川。儻詠幽蘭曲,同歡黃竹篇。” 朗誦完畢之後,向正作品讀狀的衆大臣道,“此詩名爲《喜雪》,衆卿家以爲如何?”

頓時間,贊聲一片,馬屁如潮,只聽得李世民眉開眼笑的。

張允文則是滿臉崇敬的看着李世民。這可是真正的崇敬。縱觀整個中國歷史,像李世民這種集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於一體的妖人級人物,在他前面有個曹操,在他後面有個毛主席,餘者皆是要差上一點。

李世民高興之後,就輪到剩餘的衆人前來作詩了。

只見那些大臣門紛紛推辭,說是陛下佳作在此,他們不敢再作詩獻醜,況且靈感不足,難以作出來。於是,整個亭子中,就只剩下一衆公子了。

首先起來的是蕭銳,只見他先是望了長孫氏身邊的襄城公主一眼,然後道:“陛下作《喜雪》詩在前,草民安敢再作詠雪之詩!今日見皇宮嵯峨,有感而發,作詩獻於陛下!”說完,只聽他曼聲朗誦道:“紫宸嵯峨連,玉宮蔽霄漢。飛閣臨無地,層巒出雲間。居中馭四極,帝風臨八面。萬邦不辭遠,大哉麟德殿!”(此詩乃是小半瞎掰的,各位喜愛詩詞的朋友不要較真哈!)

蕭銳的這首詩一出,張允文不由翻個白眼,這人也太無恥了,拍個馬匹竟然如此的**裸。也不知道含蓄一點。

倒是在場的一些大臣聽到這首歌功頌德的詩之後,齊齊稱好。當然,說話時是看着蕭瑀的。

蕭銳吟誦之後,接着一名又一名的長安公子起身吟誦自己的詩作,當然,其中多是如蕭銳這般拍李世民的馬匹的詩。只聽得李世民臉上的笑容未曾歇過。當然也有一兩首寫得好些的詩,向房玄齡之子房遺直的詩,就寫得不錯。至於那長孫衝,裝腔作勢的忸怩了半天,還是憋出了一首歌功頌德的詩出來。直讓長孫無忌老臉通紅。

待衆人吟誦得差不多,那站在裴寂身後的趙德言一下子出列。

李世民見到他,先是眉頭一皺,接着道:“趙卿也在此處?嗯不知趙卿有何妙詩獻上?”

趙德言行了一禮,朗聲道:“草民前日感秋風入體,特作《秋風》一詩,今日詩會,便拿此詩前來獻醜。”說完,大聲誦讀道:“秋陰高紫層,鳴蟬藏已深。晨霧溼飛鶴,玉露滴古藤。井桐黃葉舞,雕玉暗香生。借得憑凌意,吹帆上青雲。”(此詩小半抄自網上,稍作修改!)

聽到這首詩,李世民眉頭一皺,隨即笑道:“趙卿若想直上青雲,那可得看看趙卿的本事!科考在即,趙卿還是多多溫習典籍啊!”

趙德言一揖之後,默默退到裴寂身後。

張允文看着趙德言有些不甘的樣子,忽然靈光一閃,猛的記起此人來。此人在中原沒有多大作爲,後來去突厥,成爲頡利可汗的心腹,並且制訂了一系列的政策,使得頡利親胡而遠突厥,導致突厥人心離散。而胡人貪冒多反覆,草原上征戰不止。同時在突厥作威作福,使得突厥許多部落叛逃頡利。

想到這裡,張允文不由深深的看了趙德言一眼。此人是個人才,搗亂的人才,若是放到突厥去,以後討伐突厥之時也可少幾分阻力,多一名內應。

這時,張允文忽然聽到李世民在喊自己,頓時回過神來,向李世民道:“呃不知陛下有何事喚微臣?”

李世民笑道:“允文啊平時朝會上你也喜歡走神,如今這詩會上你怎的也走神了!朕都喚你三遍了!”

張允文連忙請罪。李世民笑道:“在場的幾位大人希望允文能作詩一首,供大家品鑑,朕也想聽聽允文的大作!”

張允文賠笑道:“可是微臣乃是武將,不通文事……”然而話沒有說完,就被李世民打斷:“你小子少廢話,難道非得在汝南或是柔兒面前才做得出詩來?”

李世民此言一落,衆人頓時一陣輕笑。

張允文咬咬牙,走上前來:“好,微臣今日便作詩一首!”

第390章 東西疆域第112章 新兵第278章 西進第178章 篝火晚會第225章 獻俘太廟第379章 東狩洛陽第204章 定襄城第244章 麴文泰第319章 賜婚第288章 密談第510章 十年第501章 清剿第341章 兩線作戰第249章 招新第82章 房杜第81章 密謀第189章 議事堂內第128章 突利使者第180章 歸程第200章 雛鷹展翅第56章 帶小孩真累第435章 淵氏滅亡第319章 賜婚第413章 一役定西第338章 誓師出征第29章 開府天策第223章 談判第292章 會面第109章 押注第224章 良辰佳期第212章 遭遇戰第283章 追擊第278章 西進第173章 出發第396章 舉旗謀反第352章 膽大包天第292章 會面第50章 再回長安第484章 偷樑換柱第28章 凱旋長安第188章 妍姐第290章 盜竊第301章 斷足第387章 香消玉殞第222章 罷兵第250章 蘇定方拜師第145章 太學生第461章 洛陽女兒行第27章 林然第315章 得子第214章 求和第55章 敗露第348章 留居長安第51章 封爵第492章 旱災與爭水第468章 殺雞儆猴第406章 高麗生亂第334章 吐蕃使者第204章 定襄城第376章 不安分的薛延陀第328章 高昌生變第226章 獻舞第230章 耕地第297章 風疾第186章 世家第185章 炮兵第373章 蘇烈來信第214章 求和第54章 挑釁第142章 詩會第468章 殺雞儆猴第304章 玩具第238章 驛站內第163章 趙毅家人第68章 離間第339章 沖天狼煙第384章 困獸猶鬥第404章 李治出馬第269章 引蛇出洞第438章 平定高麗第221章 會面第230章 耕地第112章 新兵第456章 大勢第250章 蘇定方拜師第204章 定襄城第347章 吐蕃未來第252章 宴會第218章 遲滯第342章 和親之論第455章 春雪第251章 西域諸事第511章 政局變幻第314章 高陽第468章 殺雞儆猴第80章 勢力第318章 聚散第263章 說服蘇定方
第390章 東西疆域第112章 新兵第278章 西進第178章 篝火晚會第225章 獻俘太廟第379章 東狩洛陽第204章 定襄城第244章 麴文泰第319章 賜婚第288章 密談第510章 十年第501章 清剿第341章 兩線作戰第249章 招新第82章 房杜第81章 密謀第189章 議事堂內第128章 突利使者第180章 歸程第200章 雛鷹展翅第56章 帶小孩真累第435章 淵氏滅亡第319章 賜婚第413章 一役定西第338章 誓師出征第29章 開府天策第223章 談判第292章 會面第109章 押注第224章 良辰佳期第212章 遭遇戰第283章 追擊第278章 西進第173章 出發第396章 舉旗謀反第352章 膽大包天第292章 會面第50章 再回長安第484章 偷樑換柱第28章 凱旋長安第188章 妍姐第290章 盜竊第301章 斷足第387章 香消玉殞第222章 罷兵第250章 蘇定方拜師第145章 太學生第461章 洛陽女兒行第27章 林然第315章 得子第214章 求和第55章 敗露第348章 留居長安第51章 封爵第492章 旱災與爭水第468章 殺雞儆猴第406章 高麗生亂第334章 吐蕃使者第204章 定襄城第376章 不安分的薛延陀第328章 高昌生變第226章 獻舞第230章 耕地第297章 風疾第186章 世家第185章 炮兵第373章 蘇烈來信第214章 求和第54章 挑釁第142章 詩會第468章 殺雞儆猴第304章 玩具第238章 驛站內第163章 趙毅家人第68章 離間第339章 沖天狼煙第384章 困獸猶鬥第404章 李治出馬第269章 引蛇出洞第438章 平定高麗第221章 會面第230章 耕地第112章 新兵第456章 大勢第250章 蘇定方拜師第204章 定襄城第347章 吐蕃未來第252章 宴會第218章 遲滯第342章 和親之論第455章 春雪第251章 西域諸事第511章 政局變幻第314章 高陽第468章 殺雞儆猴第80章 勢力第318章 聚散第263章 說服蘇定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