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秋收

在知了的陣陣嘶鳴聲中,貞觀四年的夏天漸漸過去了。擡起頭,偶爾可見一兩片綠色的葉子飄零下來。

到九月的時候,朝廷之上,最引人矚目的事卻是關於李承乾的。李世民加封前太子太保李綱爲太子少師,加封御史大夫蕭瑀爲太子少傅。自上次令東宮先行處理訟事之後,又一個明確的信號。太子已經漸漸走向前臺,走向大唐的權力核心。

然而聽到李綱這個名字的時候,張允文不由心頭暗暗發笑,這李綱在大隋的時候,擔任楊勇的太子洗馬,結果楊勇被廢,被楊廣奪了皇位。高祖時擔任李建成的太子詹事,結果李建成被殺,李世民上位。如今,又成了李承乾的太子少保,呃,歷史上的李承乾好像也被廢了吧!

當然,這些事情張允文斷然不敢說出來的。\

另一件則是關於李靖的。就在李世民斥責了李靖不到一個月,李世民便在朝堂上說道:“前有人讒公,今朕意已寤,公勿以爲懷。”再次賞賜了李靖兩千絹,加尚書左僕射。

自破突厥以來,不斷有遊牧民族內附,先有薛萬淑遣契丹酋長沒折說諭東北諸夷,如奚、室韋、扶余等部落,相繼內附;後有突厥突利之弟欲谷設率衆投降。

李世民下詔,詔以涼州都督李大亮爲西北道安撫大使,於磧口貯糧,來者賑給,招慰西突厥。這份詔書遭到了衆多大臣的反對,而在孔穎達等儒家老臣的支持下,說什麼“播仁義於四海”之類的話語,李世民還是下詔了。\不過詔令一下,李大亮卻上言道:“欲懷遠者必先安近,中國如本根,四夷如枝葉,疲中國以奉四夷,猶拔本根以益枝葉也。臣遠考秦、漢,近觀隋室,外事戎狄,皆致疲弊。今招諸夷,但見勞費,未見其益。況河西州縣蕭條,突厥微弱以來,始得耕穫;今又供億此役,民將不堪,不若且罷招慰爲便。伊吾之地,率皆沙磧,其人或自立君長,求稱臣內屬者,羈縻受之,使居塞外,爲中國籓蔽,此乃施虛惠而收實利也。”

收到李大亮的這份奏表,李世民考慮了良久,最終還是放棄了招慰西突厥之事。

隨着秋季的到來,關於秋收之農事也漸漸提上了朝廷的日程中。朝廷派出中央巡察官吏,分諸十道,檢查這秋收之事。\

然而這一切都與張允文無關,他是個武將,只管和軍事相關的事,不會管這些事物的。此刻的他正被支柔拖着進入一架馬車之中。

“柔兒,爲夫騎馬不行麼?非要坐這馬車?”張允文無奈的對着支柔說道。

今日是十日一假的旬假,支柔便逮着這個空隙,非要拖着張允文前往她開的農場。因爲昨日負責管理農場的那名管事來報告支柔,說是明日便可秋收,請東家前往農場,割下第一束麥子。然而在去農場方式上,卻發生了分歧。張允文坐不慣馬車,非要騎馬前往,而支柔卻非要拉着他進入馬車之中。

支柔雙手叉腰,對着張允文道嗔:“相公,難道你願意看到我和宇妹妹兩人孤單的坐在馬車裡?”

往車廂中一望,卻見到了李宇一雙漆黑的眼睛。\

“好吧,好吧,坐馬車就坐馬車吧!”張允文無奈的說道。

於是一輛裝飾風格帶着幾分脂粉氣息的馬車在蕊兒的駕駛之下,慢慢的出了長安城,一路往東而去。

馬車沿着官道不急不緩的行駛着。官道一側是大運河,碧波盪漾,微浪起伏,一艘艘大小船隻穿梭河面,帆影點點,映在碧藍的河水中,煞是好看。而官道的另一側卻是塊塊整齊的良田。田裡的麥子盡皆垂着腦袋,沉沉的麥穗隨着河風的吹拂,而有規律的搖曳着,如同揚波分浪一般。

掀開簾子,望着這帆影點點的大運河,支柔忽然道:“相公,我們下去坐船吧!來長安這般久了我還沒坐過幾次船呢!”說着一臉期待的望着張允文。\

張允文正要拒絕,那支柔湊到他耳邊輕聲道:“若是相公答應,今夜妾身隨便相公處置!”說完還在張允文耳邊輕輕吹了一口氣。

聽得這話,再加上支柔的挑逗,張允文頓時精蟲上腦,想也不想便即刻應道:“好!”然而這時,卻看見李宇翹起的小嘴,當下苦笑,這左擁右抱的差事可是不好做啊!

將馬車放在一家驛站裡,然後來到驛站旁邊的渡口,僱了一葉小舟,由一位年老的艄公搖着櫓,慢慢放舟。那艄公褲腳衣袖高挽,奮力的搖櫓,雙手青筋冒起。\雖說穿的有些寒酸,卻是落落大方的和張允文等人說笑着,似乎絲毫沒有將衆人身上華麗的衣衫看在眼裡。

坐在船頭,迎着獵獵河風,看着水面上往來的大小船隻,張允文忽然想起了皮日休的那首詩來:盡道隋亡爲此河, 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 共禹論功不較多。

在老艄公的奮力搖櫓中,小舟很快就到達了目的地新豐。

船靠在渡口邊上,張允文當先跳到岸上,然後小心翼翼的將李宇、支柔還有蕊兒三人接上岸來,轉過身拿出一串銅錢,大約有一百百枚,遞給老艄公,老艄公連連推辭,說是要不了這般多。張允文卻是將銅錢硬塞進老艄公手裡,迅速帶着幾人離去。\

支柔當初買的農場位於新豐縣城西,離運河也不遠。衆人下了官道,沿着仄仄的鄉間小道走了一會兒,漸漸進入一大片麥田之中。支柔指着眼前飛大片麥田道:“相公,這裡便是我們的農場了!”

張允文舉目一望,只見金燦燦的麥田環繞在周遭,自己行數人彷彿置身於金色的大海之中,綿延開來,漫無邊際,層層疊疊,似乎看不到盡頭。河風吹來,麥浪翻涌,發出一陣“霍霍孜孜”的摩擦聲。

沒多久,一名中年人便帶着十多人趕到了麥田之中。

張允文認出來,這中年人正是昨夜前來報告秋收的管事。

在這叫着衛昌禮的中年人的帶領下,張允文等人來到了一處農莊。\

這處農莊不大,大約有五十來戶人,據說是支柔招徂而來的流民,還有些則是奚族的牧民。而附近的田地,全是支柔憑藉當初張允文給的十萬貫買來的。無論是農莊還是田地,都在戶部登記在冊。

東家的到來,使得農莊內的氣氛逐漸熱烈起來。農戶們湊出了一大桌子酒菜,招待張允文等人。用完酒菜,支柔將那衛昌禮找來,問道今年的秋收的準備情況。

衛昌禮說道:“稟東家,今年農莊每戶出三人,共計有一百六十五名勞力,四下麥田一共是十三頃!”

支柔點點頭,一副精明的女地主模樣讓張允文和李宇二人看呆了。

“好!你去告訴農戶們,若是能在一個月之內收割完畢所有麥田,每人每天可得錢百文,若是兩個月內收割完畢,每人每天只能得三十文。\至於今年佃子,就取七成吧!”支柔笑着說道。

衛昌禮躬身一揖,出門而去。片刻之後,屋外傳來一陣歡呼聲。

張允文笑着對支柔道:“呵呵,柔兒,看你這樣子,分明就是一個活脫脫的地主婆了!”

支柔笑了一笑,卻是將目光望向李宇。

這時候,那衛昌禮進入屋內,向支柔道:“東家,農戶們都在外面等着你開鐮呢!”

支柔一愣,隨即笑道:“那好吧,我們現在就開鐮!”

支柔帶着一頂精緻小巧的斗笠,手拿着一把嶄新的鐮刀,對着張允文微微一笑,然後來到一塊田邊輕輕割下一段麥稈。\

在衆農戶的歡呼聲中,支柔拿起這段麥稈,走到張允文身邊:“呵呵,這是我割下的第二段麥稈了!去年的那段,我還保存在家裡呢!”

張允文接過這段散發着草香的麥稈,望着那些涌向不同麥田的農夫,一時間竟癡了。

興之所至,張允文和李宇也拿起鐮刀,與支柔一道奔向麥田裡,好好體驗了一把當農夫的癮,不過他們卻是帶着玩鬧的心情前來的,沒過多久便丟下了鐮刀,在麥田中嬉戲起來。

在農莊麥田裡玩鬧了一個多時辰,衆人需要回長安了。若是再遲上一些,城門關閉,恐怕就要住驛站了。

當他們歇了下來,喝了兩口水時,李宇和支柔這才發現,自己漂亮的衣裙已經有些皺巴巴的了,道道紅色的痕跡出現在雪白的肌膚上,不時傳來一陣火辣辣的疼,卻是麥須扎出來的。

看着二女可憐兮兮的模樣,張允文失聲笑道:“這沒什麼事,一兩日便可復原如初!”二女這才放下心來。

臨走的時候,張允文他們才記起,貌似自家的馬車好像還在驛站吧,看來還得坐船回去。

來到渡口,竟然發現那載着自己來的那位老艄公竟然停船在那兒,張允文當下笑道:“老人家,我們可真是有緣啊,又遇上了!”

那艄公笑道:“不是遇上了,是小老兒收了公子三倍船資,自然要在此處候着,再將公子送回去!”

張允文頓時感激的抱拳道:“多謝老人家!不過老人家,若是我等已從陸上回去了,那老人家不就是白白在此守候了麼?”

老艄公“呵呵”一笑:“小老兒會在此登上兩日,若是等不到公子,便只好回去了!好了,請公子還有三位姑娘上來吧,小老兒這就載你們回渡口去!”

本書首發?。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__^*)?,都會成爲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爲作者加油吧!

第91章 臨國第213章 白道之戰第199章 漠北第95章 論功第60章 李建成的決斷第350章 利令智昏第381章 火速馳援第245章 送禮第163章 趙毅家人第55章 敗露第397章 亂平第85章 挾持第281章 誤期之罪第191章 偶遇第134章 朝見和求婚第138章 定親成親第473章 第一步第122章 火炮計劃第187章 太原王氏第77章 尉遲恭第8章 死亡角逐第246章 軍火買賣第125章 狼羣第337章 秦王破陣舞第489章 丹藥比試第298章 李泰第301章 斷足第408章 整軍備戰第339章 沖天狼煙第117章 南陽韓氏第459章 蒐羅人才第348章 留居長安第496章 武媚娘和王氏第405章 塵埃落定第181章 剿匪第297章 風疾第56章 帶小孩真累第314章 高陽第413章 一役定西第140章 試炮第132章 較量第500章 滑雪板第455章 春雪第336章 賜宴望雲亭第39章 斷腿第303章 擴編第132章 較量感想第500章 滑雪板第326章 胡姬酒肆第140章 試炮第327章 揍人第26章 洛陽宅邸第506章 李世民的事情第181章 剿匪第492章 旱災與爭水第203章 攻佔第100章 孰強孰弱第159章 南遷第457章 商稅危機第159章 南遷第340章 大軍壓境第243章 威懾第151章 奉旨成親第7章 組建偵察部隊第398章 東宮反意第135章 袁天罡和孫思邈第365章 李佑生事第197章 糧草第343章 麴文泰之死第299章 魏王一黨第448章 清河見聞(三)第118章 打了二舅子第96章 流水線計劃第240章 林邑國王到了第135章 袁天罡和孫思邈第35章 袁天罡第346章 瞄準射擊第421章 南北分兵第392章 新年賀禮第379章 東狩洛陽第286章 來信第390章 東西疆域第477章 緊急召回第366章 武氏媚娘第443章 蘇烈任職第2章 蘇聯教官第200章 雛鷹展翅第323章 百騎第310章 軍改第430章 離城而去第475章 行會初立第378章 行刺未遂第197章 糧草第204章 定襄城第449章 相貌之辨第480章 走親訪友第318章 聚散第70章 韓氏姐妹第102章 營救人質
第91章 臨國第213章 白道之戰第199章 漠北第95章 論功第60章 李建成的決斷第350章 利令智昏第381章 火速馳援第245章 送禮第163章 趙毅家人第55章 敗露第397章 亂平第85章 挾持第281章 誤期之罪第191章 偶遇第134章 朝見和求婚第138章 定親成親第473章 第一步第122章 火炮計劃第187章 太原王氏第77章 尉遲恭第8章 死亡角逐第246章 軍火買賣第125章 狼羣第337章 秦王破陣舞第489章 丹藥比試第298章 李泰第301章 斷足第408章 整軍備戰第339章 沖天狼煙第117章 南陽韓氏第459章 蒐羅人才第348章 留居長安第496章 武媚娘和王氏第405章 塵埃落定第181章 剿匪第297章 風疾第56章 帶小孩真累第314章 高陽第413章 一役定西第140章 試炮第132章 較量第500章 滑雪板第455章 春雪第336章 賜宴望雲亭第39章 斷腿第303章 擴編第132章 較量感想第500章 滑雪板第326章 胡姬酒肆第140章 試炮第327章 揍人第26章 洛陽宅邸第506章 李世民的事情第181章 剿匪第492章 旱災與爭水第203章 攻佔第100章 孰強孰弱第159章 南遷第457章 商稅危機第159章 南遷第340章 大軍壓境第243章 威懾第151章 奉旨成親第7章 組建偵察部隊第398章 東宮反意第135章 袁天罡和孫思邈第365章 李佑生事第197章 糧草第343章 麴文泰之死第299章 魏王一黨第448章 清河見聞(三)第118章 打了二舅子第96章 流水線計劃第240章 林邑國王到了第135章 袁天罡和孫思邈第35章 袁天罡第346章 瞄準射擊第421章 南北分兵第392章 新年賀禮第379章 東狩洛陽第286章 來信第390章 東西疆域第477章 緊急召回第366章 武氏媚娘第443章 蘇烈任職第2章 蘇聯教官第200章 雛鷹展翅第323章 百騎第310章 軍改第430章 離城而去第475章 行會初立第378章 行刺未遂第197章 糧草第204章 定襄城第449章 相貌之辨第480章 走親訪友第318章 聚散第70章 韓氏姐妹第102章 營救人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