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秦王回來了

孫思邈在秦王府住下了。

神醫來秦王府的消息很快傳遍了整個長安,於是,城內的帝室貴胄,世家巨賈,無不天天派人到秦王府外張望,等到神醫出府時,可以把他拉到自己家中爲自己做個全面檢查。

沒有人不關心自己的身體狀況。

然而,有秦王這尊大神在此壓着,沒人改動劫人之類的念頭。

張允文最近卻是鬱悶非常,而導致他鬱悶的原因則是一個人,一個男人,一個非常有力量的男人——楊常。

自從看到楊常近乎變態的力量之後,張允文便一直想拉攏此人。然而每次提着禮物前去拜訪時,楊常總是不冷不熱的對待他,搞得他每次到楊常那裡半個時辰之後,必然回來。因爲這半個時辰中,楊常會吃完張允文帶去的食物,喝完帶去的酒。

鬱悶不已的張允文從那家屠狗店出來之後,看着牆壁上懸掛的剔骨刀之類的東西,忽然心頭一動。嗯,我的兩位哥哥也常使這東西吧,若是把他們帶來,三個屠夫之間,肯定會有話題的。

於是,張允文興沖沖的回到家中,把這件事給兩位哥哥說了。

劉武先是一愣:“老三,上次我們在鄭屠那裡,你讓我們回來,現在回來了怎麼又讓我們去一個楊屠那裡!”

劉勇接口道:“對對,上次我們回來,你說給我們開的酒館怎麼還沒有開起來嗎?”

“對對,酒館呢?”劉武跟着詰問道。

一滴汗珠頓時從張允文額頭上冒出,呃,好像自己真的這麼說過,不過嘛最近一直很忙,幾乎把這事忘了。

“嗯,大哥二哥,你們別催嘛,這酒館很快就開好了!真的,很快的!”

三言兩語將兩位哥哥哄好,說是明日便帶着他們去那楊常的鋪子。

而此時,在離長安有一日路程的渭南縣,李世民正帶着將士返回長安。

“慨然撫長劍,濟世豈邀名。星旂紛電舉,日羽肅天行。遍野屯萬騎,臨原駐五營。登山麾武節,背水縱神兵。在昔戎戈動,今來宇宙平。”

李世民騎馬漫步在官道之上,只見兩旁衰草連天,枯樹飄搖,想起幾個月前虎牢大戰時的激烈壯闊,又想起此次出兵討伐劉黑闥的戰鬥,不由心潮澎湃,坐在馬上,對着這無限江山,看着兵馬蜿蜒,不由大聲朗誦起這首《述懷》。

長孫無忌拍馬上前:“殿下之詩,大氣沉厚,氣勢雄渾,字裡行間,似乎可見兵戈無數,只待殿下長劍一指,便可掃滅八方啊!”

李世民聽到長孫無忌之言,頓時眉開眼笑,指着西方道:“輔機啊,此地距長安不過一日的路程,吩咐士卒加快步伐!”

長孫無忌拱手道:“是!”

李世民望了一下前面緩緩前行的隊伍,出發時足足幾萬人,回來時只有一萬人了,剩下的將士盡被太子建成倚仗聖旨掌握,此刻正在和劉黑闥的殘部作戰。相信憑着**傑出的戰鬥力,山東戰事會很快結束。

想到此處,他不由面色有些陰沉了。

長安城內,張允文帶着兩位哥哥,搬着一大甕美酒和幾隻烤雞再一次來到楊常的鋪子中。

此時楊常正在屠狗。

只見他手持一把鋒利的尖刀,另一手抓住一條黑狗的脖子,摁在几案上,几案下方擱着一隻接血用的斗大陶碗。

任憑那黑狗如何掙扎,總是被楊常摁得死死的,只有滿是利齒的口中徒然的發出陣陣絕望的犬吠。

楊常持刀的手“嗖”的一聲扎入黑狗脖子,頓時,一股滿是腥味的黑紅色狗血噴射而出,剛好落在几案之下的陶碗裡。不多時,斗大的陶碗便接了滿滿一碗狗血。

下刀利落,收刀迅速,一刀中的,毫無拖泥帶水。

“好刀法!”張允文忍不住輕讚一聲。

而劉勇嘟囔道:“老二,看到沒有,這人下刀比老爹還利落!”

劉武翻個白眼:“難道我自己沒長眼睛嗎?”

楊常早已看到了張允文,不過那時忙着殺狗,無暇說話。現今也殺了狗,乾淨利落的將微微抽搐的狗扔在一邊,對張允文道:“你來了,今日又帶什麼來了?”

張允文講酒甕和烤雞放在殺狗的几案上:“今日我是陪我兩位哥哥前來。他們也是屠子,聽我回去說了楊大哥刀法深奧,特來見識見識。”

劉氏兄弟頓時齊齊點頭。

張允文打開酒甕,酒香四溢,楊常和劉氏兄弟齊齊嚥了一口口水。

正要給楊常倒酒,忽然聽得門外傳來一聲焦急的呼喊:“允文可在此處?”張允文一聽,竟然是房玄齡的聲音,頓時曉得有大事發生,向楊常告了個罪,便出門去了。

出門一看,只見房玄齡騎着一匹大馬,正焦急的看着門口。原來房玄齡早已到張允文的宅邸中去過,聽到下人說張允文來了此處,這才匆匆趕來。

見張允文出來,房玄齡道:“允文快隨我到朱雀門去迎接秦王殿下!”

張允文頓時精神一振:“殿下回來了?”

由於他是步行而來的,無馬可騎,要是和房玄齡擠上一匹馬,兩個大男人的,又太不象話了。於是他撒腿便往南跑去。

房玄齡也策馬而去。

到達朱雀門邊,只見秦王府留守的文武和李承乾同時站在朱雀門邊,望着南方過來的蜿蜒隊伍。

先是騎兵。只見一水黑的玄甲騎兵縱馬飛馳過來。張允文還看見幾個熟悉面孔,那是出身玄甲隊的偵察營士卒。

只見李世民和出征的秦王府將領文臣在玄甲隊後面慢悠悠的放馬徐行。看到迎接的人羣,李世民帶頭翻身下馬。

“拜見秦王殿下!”李承乾當先一拜,剩餘諸人也跟着拜下。

李世民扶起年幼的李承乾,接着又對剩餘人道:“起來吧,都起來吧!不用多禮!”

整個朱雀大門熱鬧非凡,而那些士卒在到達朱雀大門後,便停了下來。片刻之後,在各級校尉的帶領下,返回城外大營。

獨獨近七百人的玄甲隊留在朱雀門邊,而且將會隨着秦王一起入城。

(今日三更!)

第57章 劉家兄弟戀愛了第380章 漠南遭襲第485章 履行職能第387章 香消玉殞第410章 戰前動員第146章 正月第441章 薛延陀覆亡第253章 支柔有喜了第60章 李建成的決斷第337章 秦王破陣舞第322章 我乃楊常第277章 赤水第14章 新兵到來第298章 李泰第349章 炮火熔城第38章 遊俠兒第271章 軍議第126章 狼王第257章 生了第206章 說客第44章 酒樓第447章 清河見聞(二)第262章 點將第50章 再回長安第496章 武媚娘和王氏第194章 烽火起第191章 偶遇第3章 張文濟第417章 強渡遼水第311章 庭爭第60章 李建成的決斷第273章 釣魚第277章 赤水第257章 生了第129章 自相殘殺第118章 打了二舅子第175章 上表稱臣第128章 突利使者第336章 賜宴望雲亭第151章 奉旨成親第431章 首戰告捷第505章 郭孝恪之死第64章 突厥入寇第70章 韓氏姐妹第438章 平定高麗第386章 東宮危機第141章 赴宴第165章 構陷第229章 遷移第79章 收買第75章 留在長安第512章 結局·歲月第240章 林邑國王到了第417章 強渡遼水第27章 林然第180章 歸程第2章 劉氏兄弟和張允文第251章 西域諸事第440章 安東都護第488章 楚綜第300章 偷牛第38章 遊俠兒第38章 遊俠兒第450章 返回長安第44章 酒樓第327章 揍人第299章 魏王一黨第426章 白袍小將第5章 以正合,以奇勝第486章 身世第26章 洛陽宅邸第182章 攔路搶劫第319章 賜婚第57章 劉家兄弟戀愛了第389章 李治開府第394章 凌煙閣第310章 軍改第264章 出征第195章 出征第440章 安東都護第137章 汝南公主第391章 蒐集情報第106章 夜談第281章 誤期之罪第421章 南北分兵第200章 雛鷹展翅第352章 膽大包天第128章 突利使者第425章 奔襲平壤第262章 點將第402章 事情敗露第229章 遷移第165章 構陷第264章 出征第333章 誰人可爲帥第251章 西域諸事第405章 塵埃落定第459章 蒐羅人才第470章 返回洛陽第241章 高昌王也來了
第57章 劉家兄弟戀愛了第380章 漠南遭襲第485章 履行職能第387章 香消玉殞第410章 戰前動員第146章 正月第441章 薛延陀覆亡第253章 支柔有喜了第60章 李建成的決斷第337章 秦王破陣舞第322章 我乃楊常第277章 赤水第14章 新兵到來第298章 李泰第349章 炮火熔城第38章 遊俠兒第271章 軍議第126章 狼王第257章 生了第206章 說客第44章 酒樓第447章 清河見聞(二)第262章 點將第50章 再回長安第496章 武媚娘和王氏第194章 烽火起第191章 偶遇第3章 張文濟第417章 強渡遼水第311章 庭爭第60章 李建成的決斷第273章 釣魚第277章 赤水第257章 生了第129章 自相殘殺第118章 打了二舅子第175章 上表稱臣第128章 突利使者第336章 賜宴望雲亭第151章 奉旨成親第431章 首戰告捷第505章 郭孝恪之死第64章 突厥入寇第70章 韓氏姐妹第438章 平定高麗第386章 東宮危機第141章 赴宴第165章 構陷第229章 遷移第79章 收買第75章 留在長安第512章 結局·歲月第240章 林邑國王到了第417章 強渡遼水第27章 林然第180章 歸程第2章 劉氏兄弟和張允文第251章 西域諸事第440章 安東都護第488章 楚綜第300章 偷牛第38章 遊俠兒第38章 遊俠兒第450章 返回長安第44章 酒樓第327章 揍人第299章 魏王一黨第426章 白袍小將第5章 以正合,以奇勝第486章 身世第26章 洛陽宅邸第182章 攔路搶劫第319章 賜婚第57章 劉家兄弟戀愛了第389章 李治開府第394章 凌煙閣第310章 軍改第264章 出征第195章 出征第440章 安東都護第137章 汝南公主第391章 蒐集情報第106章 夜談第281章 誤期之罪第421章 南北分兵第200章 雛鷹展翅第352章 膽大包天第128章 突利使者第425章 奔襲平壤第262章 點將第402章 事情敗露第229章 遷移第165章 構陷第264章 出征第333章 誰人可爲帥第251章 西域諸事第405章 塵埃落定第459章 蒐羅人才第470章 返回洛陽第241章 高昌王也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