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師也喜歡我們東洋的能劇?”
這時候,一個東洋記者看到王庸正在觀看錶演,不由走上前,暗含心機的問。
如果王庸回答喜歡,那麼他在接下來的報道中就找到了話題,會大肆渲染這一點。
也許東洋民衆對此不會有什麼反應,但是華夏民衆絕對會炸鍋。
王庸深諳面對記者,說話一定要時刻注意。指不定他們看似隨口一問的話裡就暗藏什麼陷阱。
王庸輕輕一笑,看向記者:“如果看一眼就算喜歡的話,我想我可能也喜歡你。”
“……”東洋記者尷尬的笑一聲,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麼接下去。
倒是王庸主動開了口:“實話實說,能劇是一種重要的傳統文化藝術,每一出能劇中蘊含的音樂、舞蹈、狂言等等都是對於古代藝術結晶的再現,值得東洋**大力提倡保護。這種看似荒誕的舞臺藝術,實則傳達者稀有的美學氛圍……”
東洋記者愣了一下。
王庸竟然在誇獎能劇?這個從進入東洋就一直像是一個鬥士一樣戰鬥不停的民族主義者,竟然在誇獎東洋的藝術文化?
這傢伙是不是拿錯劇本了?
東洋記者不敢相信。
就連旁邊的攝像師也是面色驚訝,有點不信這話是從王庸嘴裡說出來的。
電視機前的東洋民衆看到這一幕,不由得意洋洋:“看吧,藝術是偉大的。即便是王庸這樣的混蛋,都被東洋偉大的能劇表演給征服了,罕見的說了幾句人話。衝這一點,我對他的討厭減少了百分之一。”
只是東洋民衆的這百分之一討厭還沒來得及減去,就被王庸下一句話弄得又增加了百分之百。
王庸眼神略帶迷離,眺望着舞臺上的能劇演員,繼續道:“僅僅是一個沿襲了華夏散樂的能劇,就已經表現出來如此美感,如果華夏所有古老劇種都流傳下來,該是何等的光彩奪目啊!”
東洋記者瞬間想要罵人。
原來你前面說了那麼多,重點在這呢!故意把能劇誇上天,就是想要告訴大家能劇再吊也是從華夏散樂變化而來!
心機boy!
雖然心中怒罵王庸,可是東洋記者深知王庸這句話無可辯駁,能劇當初卻是從華夏散樂演變而來,就連能劇的伴生藝術——狂言,也是奈良時期從華夏傳過來的。之後東洋民間藝人在此基礎上填補了一些滑稽表演,逐漸形成現在的形式。
“呵呵,其實現在能劇早就走出傳統桎梏,契合現代了呢!就像是您看到的這一出,就是一出典型的現代戲。劇本跟臺詞都是千葉真昔老師親自提筆撰寫,在東洋國內頗受歡迎。還曾經去過澳洲跟英國表演,也得到了當地人民的喜歡。”東洋記者趕緊轉移話題。
“哦?”王庸一挑眉。
沒想到這劇還是千葉真昔寫的臺詞。
“嗯,不錯。就是……”王庸細聽了幾句臺詞,確實很見功力。千葉真昔在東洋有偌大名頭,顯然不是吹出來的。
不管是遣詞用句還是意境契合,都屬於上乘,可以稱之爲東洋的“雅言”。
雅言是華夏詞彙,區別於方言,《論語·述而第七》中說:“子所雅言,《詩》《書》、執禮,皆雅言也。”
王庸稱千葉真昔的臺詞爲“雅言”,算得上極高的評價了。
東洋記者現在聽到王庸誇讚,已經不敢高興了,生怕王庸忽然來個神轉折。
更何況王庸這句話最後還有一個“就是”呢。
“就是什麼?”東洋記者趕緊問。
王庸搖搖頭:“算了,沒什麼。看錶演吧。”
“……”東洋記者恨不得掐死王庸。話說一半,吊起別人胃口,忽然不說。算什麼事情?
東洋記者正想繼續追問,卻聽耳邊陡然響起一個聲音:“有什麼意見就說,我千葉真昔還沒到接受不起別人意見的地步!”
“那我真說了?”
“說!”
王庸上前一步,指了指正在吟唱的一個演員,道:“他唱的是俳句吧?”
千葉真昔點點頭:“沒錯,是俳句。”
俳句,是東洋的一種古典短詩,由“五-七-五”,共十七字音組成;以三句十七音爲一首,首句五音,次句七音,末句五音。要求嚴格,受“季語”的限制。由華夏古代漢詩的絕句體詩發展而來,融入了東洋民族特有的審美。
千葉真昔作爲東洋文化界的巨擘,在俳句方面的造詣也非常深厚。
像是這場能劇中的臺詞,隨便挑出幾句,都可以將其當成一段精美雅緻的俳句來賞析。
這種文學造詣其實相當了不得,這也是千葉真昔十分得意的一點。
此刻能劇演員演唱的便是其中著名的一句——“迷濛馬背眠,月隨殘夢天邊遠,淡淡起茶煙”。
這一句俳句曾經被當做東洋小學的教材範文,入選過全國小學課本。
而千葉真昔更是特意爲此譜寫了曲子,力求完美表達這句俳句中傳達的意境。
就是如此讓千葉真昔得意的俳句,卻被王庸指出問題。
這讓千葉真昔很不解,也有些憤慨。
王庸分明就是胡攪蠻纏!
分明就是不想讓東洋文化順利傳播!
想到這裡,千葉真昔臉上露出淡淡慍怒,只是出於禮貌沒有發作,而是靜靜等待王庸下文。
王庸似乎沒有察覺千葉真昔態度的變化,依舊說着:“這個俳句如果我沒猜錯,應該化用自杜甫的‘垂鞭信馬行,數裡未雞鳴。林下帶殘夢,葉飛時忽驚’。因爲語言的不同,咱們這裡就不討論兩句詩的優劣了。雖然我認爲千葉老師的化用略有丟失意境。”
千葉真昔氣壞了。
王庸簡直就是一個十足的“賤”人!嘴裡說着不討論兩句詩的優劣,轉頭卻說千葉真昔的俳句丟失了意境。
這世界上還有比這更賤的人嗎?
“你到底想說什麼?!”千葉真昔語氣中帶上了明顯怒意。
“哦,我只是想說,句子不錯,就是曲子不太對。”
“什麼?”千葉真昔眉頭一皺,忍不住拔高音調道。
這一聲高喊,卻是當即吸引了旁邊其他國家的媒體記者。
記者們吃的飽飽的,正發愁沒有好新聞呢。馬上就看見了似乎要吵架的王庸跟千葉真昔,不由樂開了花。
今天名義上是芝櫻祭,實際上兩人才是主角啊!芝櫻祭固然好,但是觀衆們更想看到的是兩人的較量。
現在,較量似乎已經在進行了。
呼啦啦,一羣記者瞬間圍攏過來。
王庸掃視一圈各國記者,目光重新落回千葉真昔臉上,道:“我說的還不夠明白嗎?雖然這首俳句是你寫的,曲子也是你寫的,沒有人比你更加了解其中意境。但是我還是認爲曲不配詞。”
“你懂作曲?”千葉真昔忍住怒氣,冷聲問。
“不懂。”王庸搖頭。
“那你有什麼資格說曲不配詞?我年輕時候可也當過歌手的!”
千葉真昔年輕之時曾經當過一段時間歌手,卻是人盡皆知的事情。他在詞曲方面的造詣談不上驚豔,卻也基礎紮實。
王庸一個不會作曲的人,卻指責專業人士曲不配詞,怎麼不讓千葉真昔生氣?
就連東洋記者都看不過去,幫腔道:“千葉真昔老師的外婆是東洋有名的歌唱家,所以千葉真昔老師從小就受到嚴格的音律教育。王庸老師指責千葉真昔曲子不合意境,未免太主觀了吧?”
“歌唱家?那就怪不得了。看來你當年不紅是有原因的。”王庸瞥了千葉真昔一眼,道。
“你……不要太過分!”千葉真昔氣得身體一顫,指着王庸鼻子叱責道。
王庸嘲諷千葉真昔當年不紅,這已經算是人身攻擊了。
“王先生,您這句話有些過了,您應該向千葉真昔老師道歉。”CNN記者出聲道。
“對,道歉!”東洋記者也聲援。
王庸淡淡看了兩人一眼,冷哼一聲:“我說的是事實,爲什麼要道歉?”
“事實?我只聽到了你人身攻擊我,沒聽到任何事實依據!”千葉真昔目光閃動,有一團火焰在裡面燃燒。
“哦,別急。你沒聽到那是因爲我還沒說。”王庸毫不在意,表情平靜。
“願聞高見!”千葉真昔幾乎是咬着牙齒說出來的這幾個字。
“高見沒有,只是一點個人感想罷了。衆所周知,俳句起源於華夏,即便在東洋本土化的過程中,依舊保留了華夏漢詩的特點,講究格律。格律,這是一個很奇妙的東西,它不光用來限制詩句的格式,同時還是詩句的曲調。而華夏古音只有宮商角徵羽五音,並不像是現代音樂有七音。所以採用五音演唱的華夏古詩有一種特殊的韻律在裡面,獨屬於華夏,區別於西方。”
千葉真昔眉頭一皺,有些不耐煩的道:“你到底想說什麼?”
圍觀的一衆記者也是聽得一頭霧水,什麼五音、七音,完全不懂啊!
王庸笑笑:“既然大家都聽不太明白,那我就直接示範一下好了。我會用一段五音曲調演唱千葉真昔老師的俳句,大家可以評判下,到底哪個更好。”
說着,王庸輕輕吟唱起來。
才一開口,就有不少記者的眼睛瞪大,似乎感覺有些難以置信。
唱到一半,千葉真昔也目光遊移不定起來,不再有之前篤定的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