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師孃傳藝

夜色在晨光中悄悄退去,竹林間鳥兒輕鳴,不時在枝頭跳動,將竹葉上的滴滴露水震得掉在地上……

“吱呀!”

竹屋的門打開,林凡的身影走了出來,不知不覺他竟是在牀頭盤坐修行了一夜,雖然未有片刻休息,卻感覺渾身神清氣爽,竟是毫無睏倦之意,體內的真氣似乎也在一夜之間變得更加渾厚了幾分,不由得感嘆大衍天玄心法的神奇,也不知到了那更高深的境界又會是什麼模樣。

少年舒展了一下身體,左右看看,見其餘幾處小院中都還十分安靜,想來衆人也還未醒,亦或是醒了卻不願出來,他笑了笑,邁步朝着膳堂走去。

林凡也不記得到底是從何時起,他竟然成了這紫竹峰上每日裡起來最早的一個人。

許是因爲蘇婉靈總說他做的飯好吃,慢慢的甚至本該是其餘幾人值日的時候也是不見人影,於是這每日做早飯的任務便自然而然的落在了他的頭上,好在蘇衡替他說話,說中午飯和晚飯該是誰做就誰做,這才止住了這歪風邪氣,不然只怕他每天都要花掉不少時間在廚房中忙碌,又哪裡來的時間去修煉。

山居生活自然是有幾分清苦,加上天一閣功法偏向道門,雖然門規戒律沒有明確的規定過,可酒肉葷腥大多時候還是免了的,因此衆人的早飯通常也不過是一碗淡粥或饅頭伴着幾根鹹菜罷了。

林凡在廚房裡忙碌,一縷青煙順着煙囪冒了出來,繞着幾個彎飄散不見,不久之後一股淡淡的清香傳了出來,若是有人此時在膳堂外看,便見一座座青竹小院中,門窗打開,不一會兒收拾整齊的衆人便紛紛朝着膳堂走了過去,看那默契的樣子,似成了習慣一般,顯然是不知道這樣做了多少次。

飯桌上,衆人圍坐在一起,林凡看看師傅蘇衡,又看看師孃秦怡,見兩人有說有笑,心下也是一喜,看來學醫的事情是成了。

蘇婉靈雖然跟他輩分最小,可畢竟是蘇衡跟秦怡的心頭肉,自然也是挨着兩人坐着吃飯,見林凡朝這邊看過來,俏皮的衝他吐吐舌頭,顯然也是不再因爲昨日的事情生他的氣了。

吃過了早飯,林凡收拾妥當,便又提着那把精鐵長劍朝着紫竹林裡走去,每天這個時辰練劍已經成了他的習慣,衆人也都知道,蘇婉靈也是乖巧的不來打擾他。

此刻正值辰時,也叫食時,道家有言:辰,震也,伸也,萬物震起而生,陽氣生髮,正是一天中最好的時候,此時也是一天中最容易起霧的時刻,傳說神獸青龍最喜騰雲駕霧,會在辰時的雲霧中現身,因此便又有了生肖屬相中的辰龍一說。

林凡不知這青雲山中有沒有龍,雖然他很期待能見到真龍,可數月來在此練劍也不曾發現半分蹤跡,不過他也倒是想的通透,畢竟傳說中青龍乃是上古神獸,鎮守一方,又哪裡那麼好見了。

不多時,一套劍法行雲流水般的使完,林凡立身收劍,走出了紫竹林,本想去找蘇婉靈玩耍一番,可四處也看不到那活潑身影,他不知道小姑娘此時又跑去了哪裡,只好又返回了自己的竹屋。

林凡的幾位師兄中,最短的如同沈巖也跟隨蘇衡學藝足足十幾年,比他要大了不知多少,就算把他的年紀翻一番也還是差了好多年,雖然幾人因爲修煉駐顏有術,看起來不過二十餘歲,可也顯得有些老氣橫秋,只當他是個孩子,除了偶爾會逗逗他,平日裡也大多都在忙自己的事情,只有蘇婉靈跟他年紀相仿,兩人時常玩耍。

自從進入了練氣境,林凡的修煉便放緩了下來,蘇衡告訴他,胖子不是一口就吃成的,修煉亦是如此,一埋頭苦練並不是萬能,往後的境界需要運用心法口訣,結合諸多感悟,歷久方成,一點也急不來,這也讓他的空餘時間變得多了起來。

蘇婉靈前幾日送給林凡一本書,名叫《山海異聞錄》,傳說這書是由一位奇人編著,書中記述的內容多種多樣,包括很多的上古傳說、神魔妖怪以及異獸珍禽和奇珍瑰寶,更有諸如地理、礦物、植物、民俗、民風等方面的內容,真可謂是這神州浩土的一本百科全書,各門各派皆有收錄。

紫竹峰上清風徐徐,不遠處竹林掩映,景色甚好,林凡斜着身子靠在窗邊,手中拿着《山海異聞錄記》看的津津有味。

少年被其中記載的內容深深的吸引着,也不覺得時間變化,不多時便到了晌午時分。

正看得入迷,鼻間忽聞一陣誘人清香,緊接着便又聽到一聲清脆甜美的喊聲。

“呆瓜!別看了!”

林凡聞言側頭,卻見蘇婉靈一身紫色衣裙,正站在窗外笑着看他。

合上手中書,林凡問道:“小師姐!你怎麼來了?”

“呆瓜!看書也不注意時辰!大家都在等你吃午飯,卻不見你來!只能辛苦師姐我來叫你了!”

“已經晌午了?”

“你以爲呢?”言罷,蘇婉靈白了他一眼,把頭撇向一邊。

見此,林凡不由得有些不好意思,撓撓頭,當下把書放在一旁,出門跟着蘇婉靈到了膳堂。

一進門便見衆人都早已經到了,蘇衡瞪了他一眼,說道:“坐下吃飯!”

聞言,林凡悻悻的一點頭,急忙坐下,也不敢多說話,低着頭對着碗裡的米飯一陣猛刨,蘇衡見此,不由得嘴角一笑。

飯後,衆人散去,幾個師兄各自去修煉,蘇衡則是揹着手帶着蘇婉靈回紫竹軒去了,秦怡便引着林凡朝着藥堂走去。

“林凡!上次你說你以前看過醫家典籍,可能告訴師孃你看的是那幾本?”

聞言,林凡不由得撓撓頭,他那時候太小,哪裡認得是什麼,只是權當小人書看了罷了,便說道:“師孃!我那時候只是覺得書上的圖畫好看,也不記得到底看的是什麼了!”

秦怡聞言倒也啞然,於是一笑,接着開口問道:“那你覺得跟隨師孃學習醫術可是好事?”

林凡聞言想也不想,張口便道:“自然是好啊!”

秦怡見他應的痛快,又說道:“既然你覺得好!那便跟師孃說說學醫好在了哪裡,又有幾點好處!”

“學醫能治病救人!還有……”

林凡本想張口就說,可話到嘴邊卻又似乎又說不上來,只覺得自己腦子裡也是模模糊糊有個大概,學醫能治病救人他倒是知道,可至於其他的好處,卻也說不出來。

雖然林凡後面的說不出來,可秦怡還是點點頭,說道:“你說的雖然不全,卻也說出了最重要的一點!醫術確實是用來治病救人的!”

“那除了這個!還有哪幾點好處啊?”

秦怡聞言,沒有直接答話,而是問道:“古人云,德不近佛者不能爲醫,纔不近仙者不能爲醫,你且想想是什麼意思,想好了再回答我!”

聞言,林凡腳下停了停,他心裡倒是有個大概的理解,心想:德指的是品德修養,才指的是天賦靈性,至於佛仙,他卻有些不太明白,難不成要學得醫術,還先要成佛化仙,那豈不是要難死人了?

正這般想着,兩人便已經到了藥堂門口,秦怡見林凡低頭思忖,自顧自的上前打開房門,走進了藥堂。

見秦怡走進了藥房,林凡腳下停了停,隨後又邁步跟着走了進去,一邊走一邊在腦子裡琢磨,可還是有些不通透。

一股草藥氣息混雜着青竹的淡淡清香傳了過來,甚是好聞,他深深吸了一口,只覺得心脾間一陣舒暢。

“怎麼樣?可想明白了?”秦怡出聲問道。

林凡聞言,點點頭又搖搖頭,秦怡見此一笑,說道:“德是後期修爲,纔是先天靈性,學醫之人,不僅要天生聰慧更要懂得後期修養德行,醫術要如仙人一般可起死回生,亦要有如佛陀菩薩普度世人那般的慈悲心腸,這麼說,你可明白了?”

經過秦怡這麼一解釋,林凡心中也是瞭然,忽然想起自己跟空聞大師來青雲山的時候,老和尚也曾說過我佛慈悲,普度世人的話,想必就是這個道理,不由得點點頭,應道:

“嗯!明白了!”

不過話音落下的一轉念間,林凡也心中似乎更多了幾分困惑,心說:若是那些惡人得了病,受了傷,行醫之人到底是要不要救?該不該救?若是救了,他們此後再不作惡,固然是好,可他們以前坐下的惡事又該如何清算?可若是不救,卻又是一條性命,豈不是跟之前所說互相矛盾麼?這問題,他也沒敢問秦怡,只是自己在心裡想想。

見林凡應是,秦怡又是開口說道:“行醫之人,要會洞察萬事,通達人情世故,直到最後方纔能了悟生死,這便是其餘的三點好處!這些你現在不懂,也不需要懂,等到日後你學有所成,能行走世間的時候,自然就會明白了!”

“是!弟子記住了!”

秦怡聞言點點頭,然後臉色一肅,正色說道:“醫道之術自古有之,更有神農嘗百草之說,從古到今醫家聖手更是救人無數,他們留下的醫典都是當之無愧的珍寶,要知道懸壺濟世乃是大善之行,比起咱們正道門派千餘年來的懲奸除惡來說,也是不遑多讓!你可莫要小看了這些!一定要跟修煉時候一樣,好生學習,知道了沒?”

聞言林凡也是面色一正,應道:“是!弟子謹記!”

秦怡聞言頗爲欣慰,蘇衡對林凡期許甚高,自己又何嘗不是,她點點頭,再次開口說道:“好!今日咱們先從最基本的開始學,醫者首先要能辨識百草,這藥堂裡足足上百種藥材,也只是一小部分,它們的形狀習性、藥性藥理,你慢慢的可都要記住,等到熟悉了,師孃再教你更高深的內容!”

“是!”

見林凡點頭應是,秦怡便取過了一本《神農百草經》遞給他,然後帶着他開始一樣一樣的熟悉草藥。

林凡也是頗爲認真,但凡不懂不明白的都要開口問問,也算是學的快速,不多時便是一個多時辰過去,他也熟悉了十種草藥。

“好了!今日就到這裡,剛纔講給你的十種草藥要記住了,師孃明日再考問你,若是過關,便再給你講新的!”

“是!弟子知道了!”

林凡應了一句,忽的又想起一事,便問道:“師孃!若是日後碰到了修士患病,咱們也能治麼?”

“呵呵!”

秦怡聞言一笑,說道:“傻孩子!修真之人也是人,又不是神仙,自然也會生病難過,當然是能治的,不過修士的病症也絕非一般醫藥可以醫治,需用更高深的醫家手段才行,等你日後修行到了,自然就明白了!”

林凡聞言點點頭,應道:“哦!弟子記得了!”

“好!你去吧!去玩耍一番!想必你那小師姐早就等的不耐煩了!”

“謝謝師孃!弟子告退!”

聞言林凡心頭一喜,隨後一溜煙的跑出了藥堂,他畢竟是個只有十四歲的孩子,饒是比同齡人成熟幾分,更能沉得住氣些,也不由得心中枯燥泛味,玩耍自然比學習吸引他,可若是說起修煉,則更比玩耍要讓他感興趣。

尋了蘇婉靈來,兩人便朝着後山跑去,不時傳來少男少女歡快的聲音,大半年來,整個紫竹峰上凡是風景秀美的地方都留下了他們兩人的足跡。

面對此事,樑川曾酸兮兮的說道:“沒想到小師弟來了還不到一年,便把美麗動人的小師妹給拐跑了!”

這番話讓幾人對他一頓揶揄,說他妄想老牛吃嫩草,忒不要臉。

(注:十二時辰,分別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個時辰,西周時就已使用。漢代命名爲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以夜半二十三點至一點爲子時,一至三點爲丑時,三至五點爲寅時,依次遞推。十二生肖的決定亦是跟時辰有關,感興趣的可以去查閱相關資料。)

第二十一章——險象環生第九章——練氣採藥第二十五章——女兒心思第十八章——幽谷見聞第十八章——幽谷見聞第十一章——恩師期許第十二章——師孃傳藝第六章——師門紫竹第十四章——女俠婉靈第二十一章——險象環生第十章——師孃舊願第二十三章——說話的鳥第二十九章——五月之期第十一章——恩師期許第二十六章——活寶師兄第二十一章——險象環生第八章——築基伐竹第二十四章——醫館行俠第十一章——恩師期許第三章——悲痛離別第五章——拜師入門第十四章——女俠婉靈第十八章——幽谷見聞第二十三章——說話的鳥第十一章——恩師期許第六章——師門紫竹第六章——師門紫竹第二十一章——險象環生第十三章——狗名二黑第三章——悲痛離別第二十五章——女兒心思第二十八章——鎮元針法第九章——練氣採藥第十二章——師孃傳藝第五章——拜師入門第二十九章——五月之期第二十七章——不傳之秘第二十八章——鎮元針法第二十七章——不傳之秘第十六章——廟會心願第十八章——幽谷見聞第二十三章——說話的鳥第二十六章——活寶師兄第二十八章——鎮元針法第十九章——兇劍狼羣第一章——林家兄妹第二十六章——活寶師兄第一章——林家兄妹第十一章——恩師期許第二十一章——險象環生第二十六章——活寶師兄第十六章——廟會心願第二章——山村驚變第二十章——絕地反擊第六章——師門紫竹第二十三章——說話的鳥第十一章——恩師期許第七章——聞道傳藝第八章——築基伐竹第十四章——女俠婉靈第六章——師門紫竹第二十七章——不傳之秘第十章——師孃舊願第二十二章——心正則正第八章——築基伐竹第二十八章——鎮元針法第十七章——破境真元第二十章——絕地反擊第二十八章——鎮元針法第八章——築基伐竹第二十六章——活寶師兄第二十七章——不傳之秘第二十三章——說話的鳥第二十一章——險象環生第三章——悲痛離別第二十六章——活寶師兄第十八章——幽谷見聞第十九章——兇劍狼羣第七章——聞道傳藝第九章——練氣採藥第十三章——狗名二黑第十四章——女俠婉靈第七章——聞道傳藝第九章——練氣採藥第十二章——師孃傳藝第二十九章——五月之期第十九章——兇劍狼羣第二十一章——險象環生第六章——師門紫竹第一章——林家兄妹第十二章——師孃傳藝第十六章——廟會心願第十五章——年節趣事第八章——築基伐竹第十一章——恩師期許第二十七章——不傳之秘第十七章——破境真元第一章——林家兄妹第十七章——破境真元
第二十一章——險象環生第九章——練氣採藥第二十五章——女兒心思第十八章——幽谷見聞第十八章——幽谷見聞第十一章——恩師期許第十二章——師孃傳藝第六章——師門紫竹第十四章——女俠婉靈第二十一章——險象環生第十章——師孃舊願第二十三章——說話的鳥第二十九章——五月之期第十一章——恩師期許第二十六章——活寶師兄第二十一章——險象環生第八章——築基伐竹第二十四章——醫館行俠第十一章——恩師期許第三章——悲痛離別第五章——拜師入門第十四章——女俠婉靈第十八章——幽谷見聞第二十三章——說話的鳥第十一章——恩師期許第六章——師門紫竹第六章——師門紫竹第二十一章——險象環生第十三章——狗名二黑第三章——悲痛離別第二十五章——女兒心思第二十八章——鎮元針法第九章——練氣採藥第十二章——師孃傳藝第五章——拜師入門第二十九章——五月之期第二十七章——不傳之秘第二十八章——鎮元針法第二十七章——不傳之秘第十六章——廟會心願第十八章——幽谷見聞第二十三章——說話的鳥第二十六章——活寶師兄第二十八章——鎮元針法第十九章——兇劍狼羣第一章——林家兄妹第二十六章——活寶師兄第一章——林家兄妹第十一章——恩師期許第二十一章——險象環生第二十六章——活寶師兄第十六章——廟會心願第二章——山村驚變第二十章——絕地反擊第六章——師門紫竹第二十三章——說話的鳥第十一章——恩師期許第七章——聞道傳藝第八章——築基伐竹第十四章——女俠婉靈第六章——師門紫竹第二十七章——不傳之秘第十章——師孃舊願第二十二章——心正則正第八章——築基伐竹第二十八章——鎮元針法第十七章——破境真元第二十章——絕地反擊第二十八章——鎮元針法第八章——築基伐竹第二十六章——活寶師兄第二十七章——不傳之秘第二十三章——說話的鳥第二十一章——險象環生第三章——悲痛離別第二十六章——活寶師兄第十八章——幽谷見聞第十九章——兇劍狼羣第七章——聞道傳藝第九章——練氣採藥第十三章——狗名二黑第十四章——女俠婉靈第七章——聞道傳藝第九章——練氣採藥第十二章——師孃傳藝第二十九章——五月之期第十九章——兇劍狼羣第二十一章——險象環生第六章——師門紫竹第一章——林家兄妹第十二章——師孃傳藝第十六章——廟會心願第十五章——年節趣事第八章——築基伐竹第十一章——恩師期許第二十七章——不傳之秘第十七章——破境真元第一章——林家兄妹第十七章——破境真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