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海嘯之卷_六 酒中豪傑(1)

六 酒中豪傑

之江省,與廣陽省、天水省並稱,是共和國最爲富庶的三大省份。而之江省由於位於中部,又是大江東流入海之處,更是南北水陸交通的樞鈕,因此當共和國建立以後,大統制爲加強之江的防禦,成立了一支水軍之江戰隊,是共和國三支水戰隊之一。

共和國的水軍,原本分爲南北兩支戰隊,其中北戰隊以螺舟見長,南戰隊則以海船居多。但螺舟在大江中更能發揮作用,所以當之江戰隊組建起來後,就大力發展螺舟。加上三帥鄧滄瀾調駐之江,現在之江戰隊有大號戰船七艘,中號戰船二十六艘,螺舟十艘,可以同時在內河與外海作戰,在三個戰隊中後來居上,實力躍居第一。現在的之江省,全省人口一百餘萬,駐軍五萬,不論從哪方面來說,都可說是一支不可小視的力量。

之江太守蔣鼎新吃完最後一口下午茶,用桌上的一塊白色絲巾抹了抹嘴。作爲資格最老的共和軍成員,他發跡卻算是比較晚了。在共和軍進入首都,分封三元帥,五上將,十七下將軍之時,他僅僅是一個吏部司的中層官吏,每天整理文書,分派各種決策,有時甚至還要去各部檢查人員情況。不過,當大統制發現這個吏部司從事的報告條理特別清晰,分析頭頭是道時,認爲這是個可造之才,蔣鼎新便開始在發跡道路上狂奔了。以後,便是數年一升,然後被任命爲太守。雖然共和軍向來都是以“人人平等”爲宗旨,南九北十十九個行省地位全都相等,但仍然有個約定俗成的看法,就是將諸省分爲上中下三等,之江與廣陽、天水是僅有的三個上等省,這三省太守的地位無形中亦較其他諸省爲高。成爲這三省太守,其實就是不下於六部司司長的高官了。

爲人至此,夫復何求。

蔣鼎新又抹了抹嘴,嘴角不由浮起了一絲笑意。與六部司司長這些駐守在首都,直接受大統制和國務卿節制的官員相比,太守的實權其實要高得多。雖然名義上之江太守比三帥鄧滄瀾地位還要低一些,可是蔣鼎新知道,自己的一項秘密職責就是彙報鄧帥的動向,所以實際上自己比鄧滄瀾更高才是。想來也沒錯,如果鄧滄瀾不是還有個大統制妹夫的特殊身份,自己完全可以名副其實地排到鄧滄瀾之上了。好在鄧滄瀾雖然身爲第三元帥,爲人卻低調謙和,和自己相處得不算壞,所以儘管有什麼聯合發佈的公文,自己的名字總是排在鄧滄瀾之下,蔣鼎新也並沒有什麼不滿。

讓工友將點心盤子收了,蔣鼎新立起身,走到牆邊欣賞着剛收來的一幅《萬里江山圖》。這是有共和國第二大畫師之稱的潤齋先生的近作,蔣鼎新自認是個士人,當然也喜愛這些丹青繪畫,雖然在他心目中更屬意於第一畫師尉遲大鉢的作品。不過他也知道出頭椽子先爛的道理,尉遲大鉢的畫作實在太難得,掛他的話未免太招人注目了,所以有潤齋之畫亦可滿意。何況,潤齋的畫多半是大幅山水,也比較適合掛在太守府裡。

他正在看着,有個工友進來道:“太守。”

蔣鼎新轉過身,鼻子裡哼了一下道:“什麼事?”

“有人求見。”

那工友遞過一個小包。蔣鼎新接過來,卻覺有點沉重。他打開來一看,卻見裡面是半塊金幣,連忙道:“快快有請!”

也許是蔣鼎新的態度有點特別,那工友不由一怔。平時不論是誰,即使是鄧帥夫婦前來拜訪,蔣鼎新無非是“有請”二字。蔣鼎新見他不動,又哼了一聲道:“還不去!”

工友答應一聲,連忙出去了。不多時,一個人走了進來。蔣鼎新一見此人,連忙迎上去,行了一禮,低低道:“南斗大人。”

南鬥這人長了一副極其尋常的相貌,完全是路上擦肩而過的路人模樣,但蔣鼎新對他卻幾乎有點諂媚。其實按官職,之江太守和這個根本算不上官員的南鬥是完全不可同日而語的,但蔣鼎新知道眼前這個人的背後正是他視若神明的大統制。不算什麼,就憑這一點,蔣太守的禮貌就完全不過份了。

南鬥倒也不失禮數,深深施了一禮,也小聲道:“蔣太守,您大概已接到羽書了。”

蔣鼎新道:“是,是,卑職昨日便已接到,因此馬上派人嚴查四門,東北兩門只進不出,只有西門可以放行,對過江船隻全都加倍注意。”

南鬥微微搖了搖頭。看到他搖頭,蔣鼎新不覺心頭一沉,忖道:“難道我做得還不夠麼?這……這可不妙。”他忙道:“我已與鄧元帥碰過頭,這幾日必須加以十二萬分的小心,因此已封了江。”

南鬥道:“是,我也已看到,只是這樣還不夠。”

蔣鼎新更是惴惴,小心地道:“不知南斗大人的意思……”

“太守大人雖則下了封江令,卻只是有名無實。我此番渡江,便是乘了漁船過來的。”

蔣鼎新倒吸了一口涼氣,道:“大人,您不是乘戰船過江的?”

南鬥冷笑道:“有錢能使鬼推磨。江邊有那麼多漁戶,雖然封江令一下,他們明着不敢過江,但暗地裡給他們許以重酬,鋌而走險的人還是大有人在。蔣太守,您是太看得起您的下令了。”

蔣鼎新只覺手腳冰涼,他一下跪倒在地,連連磕頭道:“卑職該死,卑職該死。這些刁民,卑職一定將他們嚴辦。”

南鬥看着眼前這個高官行着久已廢除的叩拜禮,心裡突然有種說不出的厭惡。他道:“蔣太守,現在補救,還不算太免。你即刻與我過江去坐鎮東陽城,嚴加盤查,收繳所有船隻,下令片帆不得入水,有違令者格殺勿論。”

蔣鼎新沒口子道:“是,是。”他頭上已盡是冷汗了。本來上面下令,下面執行,總是做有七分,說有十分,那是官場的慣例,但這一次顯然完全不同,大統制居然派了這個南鬥親自前來監督。他越想越怕,恨不得磕出點血來以示自己的悔過之心。

南鬥看他磕了半日,這才道:“蔣太守,起來吧,現在應該還不算晚。”

蔣鼎新連忙道:“是,是。”他站起身來,又想起了什麼,小心地道:“南斗大人,那個送您渡江的漁夫……”

“不必操心,他已經餵了大江中的魚蝦,船也成了木片了。”

南鬥冷冷地說着,心中卻有種說不出的惶惑和惱怒。大統制果然是神機妙算,猜得到這些地方官吏往往應付了事,希望現在還來得及。他見蔣鼎新仍然坐着,冷哼了一聲道:“太守大人,您還不走麼?”

蔣鼎新頭上又有汗水流下來,只是點頭哈腰地道:“是,是。”其實他的官職與南鬥相去不啻天壤,但眼前這人背後那個人卻讓他本能地害怕。他都顧不得整理衣服,急匆匆向碼頭走去。

碼頭上已停了一艘小號戰船。見太守前來,戰船上幾個軍官全都行了一禮。蔣鼎新看了一眼周圍,小聲道:“南斗大人,要不要通知一下鄧帥?”

“已得鄧帥將令,可以調度水軍,此事不用勞動他的親身大駕了。開船。”

南斗的聲音仍是平板得如一塊石頭,蔣鼎新卻不由暗暗鬆了口氣。假如南鬥說要借重鄧滄瀾的軍方勢力,他反倒更要擔驚受怕了,因爲那就表明着自己已不受大統制信任。現在南斗的口氣雖然不善,卻也在說明大統制仍把自己當成親信看待。現在要做的,就是不折不扣地執行,即使把東平和東陽兩城像過篦一樣過一遍,也在所不辭。只是,一想到之江省全省有一百餘萬人口,東平東陽兩城就有城民近四十萬,他又暗自嘆氣。

要在這四十餘萬人中撈出鄭國務卿來,實在不異*撈針。

駛入東陽城的港口時,港口守將還在不識時務地叫道:“什麼人?爲何此時渡江?”蔣鼎新沒好氣地叫道:“是我,蔣鼎新。”

一聽得是太守過江,那守將也吃了一驚,當即迎上來請安。蔣鼎新口中接連發令,倒也井井有條。

不管怎麼說,蔣鼎新確是個能吏,大統制沒有看錯人。南鬥在一邊暗自想着,從一邊有幾個人迎了上來。

“南斗大人。”

卷五:天舞之卷_十三   鐵甲艦(1)(二)卷五:天舞之卷_六  大江東去(4)(二)卷五:天舞之卷_十六  疾風驟雨(1)(一)卷一:風起之卷_十九 決死突擊(4)卷一:風起之卷_九 斬草除根(1)卷四:雲飛之卷_十七  當機立斷(1)(二)卷二:海嘯之卷_二 我命由天(5)(二)卷二:海嘯之卷_二 我命由天(1)卷三:地裂之卷_十四  各展其能(2)卷五:天舞之卷_十三   鐵甲艦(1)(一)卷五:天舞之卷_一  內亂將起(1)(二)卷四:雲飛之卷_十二  燃眉之急(4)卷五:天舞之卷_二  脣槍舌劍(1)卷五:天舞之卷_十三   鐵甲艦(3)(三)卷一:風起之卷_六 歃血爲盟(2)卷五:天舞之卷_六  大江東去(3)(一)卷四:雲飛之卷_四  一飛沖天(2)卷四:雲飛之卷_十  捲土重來(4)卷四:雲飛之卷_十五  恩斷義絕(3)卷五:天舞之卷_四  風雲突變(3)(二)卷一:風起之卷_九 斬草除根(3)卷一:風起之卷_一 追擊千里(下)(一)卷四:雲飛之卷_十四  東征中原(1)(一)卷二:海嘯之卷_五 險死還生(3)(二)卷二:海嘯之卷_八 最後關頭(3)(一)卷三:地裂之卷_十六  劈波斬浪(2)卷五:天舞之卷_二十  天翻地覆(1)(三)卷三:地裂之卷_十六  劈波斬浪(2)卷五:天舞之卷_十二  以死報之(2)(一)卷四:雲飛之卷_十五  恩斷義絕(3)卷三:地裂之卷_十二  咫尺天涯(4)卷四:雲飛之卷_三  隻手回瀾(2)卷一:風起之卷_十八 血洗刀兵(1)卷三:地裂之卷_三  玄蓋門人(4)卷一:風起之卷_十五 兵不厭詐(3)卷一:風起之卷_八 黑眚槍(3)卷四:雲飛之卷_十八  大開殺戒(3)卷三:地裂之卷_七  逃出生天(5)卷二:海嘯之卷_十八 決死衝陣(1)卷五:天舞之卷_十七  天命有歸(2)(三)卷一:風起之卷_八 黑眚槍(2)卷五:天舞之卷_十六  疾風驟雨(1)(三)卷一:風起之卷_八 黑眚槍(3)卷一:風起之卷_九 斬草除根(2)卷一:風起之卷_十四 曲中鋒芒(4)卷二:海嘯之卷_八 最後關頭(3)(二)卷五:天舞之卷_二十  天翻地覆(1)(三)卷二:海嘯之卷_十四 風暴將至(5)卷四:雲飛之卷_六  國事爲重(5)卷五:天舞之卷_七  良機錯失(2)卷二:海嘯之卷_尾聲(2)卷四:雲飛之卷_十八  大開殺戒(3)卷三:地裂之卷_八  軍中譁變(1)卷二:海嘯之卷_十四 風暴將至(1)卷三:地裂之卷_五  樂逢知音(5)卷四:雲飛之卷_二十  掌握民心(2)卷五:天舞之卷_二  脣槍舌劍(4)卷五:天舞之卷_十七  天命有歸(2)(三)卷五:天舞之卷_十六  疾風驟雨(2)(二)卷二:海嘯之卷_九 俯仰之間(5)卷二:海嘯之卷_八 最後關頭(2)卷三:地裂之卷_十六  劈波斬浪(2)卷四:雲飛之卷_四  一飛沖天(5)卷一:風起之卷_三 燎原之火(上)(一)卷四:雲飛之卷_二  調虎離山(3)卷一:風起之卷_十二 計出必絕(2)卷五:天舞之卷_六  大江東去(4)(二)卷一:風起之卷_十四 曲中鋒芒(2)卷五:天舞之卷_四  風雲突變(2)(二)卷四:雲飛之卷_三  隻手回瀾(1)卷三:地裂之卷_七  逃出生天(2)卷三:地裂之卷_七  逃出生天(5)卷一:風起之卷_十八 血洗刀兵(1)卷四:雲飛之卷_八  慈母之心(3)卷三:地裂之卷_四  絕境逢生(2)卷一:風起之卷_十八 血洗刀兵(1)卷五:天舞之卷_二十  天翻地覆(2)(三)卷五:天舞之卷_二  脣槍舌劍(2)卷三:地裂之卷_一  南北決裂(1)卷三:地裂之卷_十八  狂風烈火(5)卷四:雲飛之卷_十九  牆邊血戰(1)卷五:天舞之卷_十七  天命有歸(2)(三)卷四:雲飛之卷_十八  大開殺戒(2)卷三:地裂之卷_十七  各出奇謀(4)卷四:雲飛之卷_四  一飛沖天(5)卷三:地裂之卷_十四  各展其能(2)卷一:風起之卷_十五 兵不厭詐(1)卷一:風起之卷_二 勢弱用奇(上)(二)卷二:海嘯之卷_十二 殺機四伏(1)卷一:風起之卷_九 斬草除根(5)(一)卷一:風起之卷_十二 計出必絕(3)卷三:地裂之卷_七  逃出生天(3)卷三:地裂之卷_二十  生死關頭(4)卷四:雲飛之卷_二十  掌握民心(4)(一)卷二:海嘯之卷_十八 決死衝陣(1)卷一:風起之卷_十三 人人平等(4)卷一:風起之卷_四 天網之漏(3)(一)卷四:雲飛之卷_十三  遠赴西原(3)卷二:海嘯之卷_七 瞞天過海(1)卷一:風起之卷_二十 天下雷行(2)
卷五:天舞之卷_十三   鐵甲艦(1)(二)卷五:天舞之卷_六  大江東去(4)(二)卷五:天舞之卷_十六  疾風驟雨(1)(一)卷一:風起之卷_十九 決死突擊(4)卷一:風起之卷_九 斬草除根(1)卷四:雲飛之卷_十七  當機立斷(1)(二)卷二:海嘯之卷_二 我命由天(5)(二)卷二:海嘯之卷_二 我命由天(1)卷三:地裂之卷_十四  各展其能(2)卷五:天舞之卷_十三   鐵甲艦(1)(一)卷五:天舞之卷_一  內亂將起(1)(二)卷四:雲飛之卷_十二  燃眉之急(4)卷五:天舞之卷_二  脣槍舌劍(1)卷五:天舞之卷_十三   鐵甲艦(3)(三)卷一:風起之卷_六 歃血爲盟(2)卷五:天舞之卷_六  大江東去(3)(一)卷四:雲飛之卷_四  一飛沖天(2)卷四:雲飛之卷_十  捲土重來(4)卷四:雲飛之卷_十五  恩斷義絕(3)卷五:天舞之卷_四  風雲突變(3)(二)卷一:風起之卷_九 斬草除根(3)卷一:風起之卷_一 追擊千里(下)(一)卷四:雲飛之卷_十四  東征中原(1)(一)卷二:海嘯之卷_五 險死還生(3)(二)卷二:海嘯之卷_八 最後關頭(3)(一)卷三:地裂之卷_十六  劈波斬浪(2)卷五:天舞之卷_二十  天翻地覆(1)(三)卷三:地裂之卷_十六  劈波斬浪(2)卷五:天舞之卷_十二  以死報之(2)(一)卷四:雲飛之卷_十五  恩斷義絕(3)卷三:地裂之卷_十二  咫尺天涯(4)卷四:雲飛之卷_三  隻手回瀾(2)卷一:風起之卷_十八 血洗刀兵(1)卷三:地裂之卷_三  玄蓋門人(4)卷一:風起之卷_十五 兵不厭詐(3)卷一:風起之卷_八 黑眚槍(3)卷四:雲飛之卷_十八  大開殺戒(3)卷三:地裂之卷_七  逃出生天(5)卷二:海嘯之卷_十八 決死衝陣(1)卷五:天舞之卷_十七  天命有歸(2)(三)卷一:風起之卷_八 黑眚槍(2)卷五:天舞之卷_十六  疾風驟雨(1)(三)卷一:風起之卷_八 黑眚槍(3)卷一:風起之卷_九 斬草除根(2)卷一:風起之卷_十四 曲中鋒芒(4)卷二:海嘯之卷_八 最後關頭(3)(二)卷五:天舞之卷_二十  天翻地覆(1)(三)卷二:海嘯之卷_十四 風暴將至(5)卷四:雲飛之卷_六  國事爲重(5)卷五:天舞之卷_七  良機錯失(2)卷二:海嘯之卷_尾聲(2)卷四:雲飛之卷_十八  大開殺戒(3)卷三:地裂之卷_八  軍中譁變(1)卷二:海嘯之卷_十四 風暴將至(1)卷三:地裂之卷_五  樂逢知音(5)卷四:雲飛之卷_二十  掌握民心(2)卷五:天舞之卷_二  脣槍舌劍(4)卷五:天舞之卷_十七  天命有歸(2)(三)卷五:天舞之卷_十六  疾風驟雨(2)(二)卷二:海嘯之卷_九 俯仰之間(5)卷二:海嘯之卷_八 最後關頭(2)卷三:地裂之卷_十六  劈波斬浪(2)卷四:雲飛之卷_四  一飛沖天(5)卷一:風起之卷_三 燎原之火(上)(一)卷四:雲飛之卷_二  調虎離山(3)卷一:風起之卷_十二 計出必絕(2)卷五:天舞之卷_六  大江東去(4)(二)卷一:風起之卷_十四 曲中鋒芒(2)卷五:天舞之卷_四  風雲突變(2)(二)卷四:雲飛之卷_三  隻手回瀾(1)卷三:地裂之卷_七  逃出生天(2)卷三:地裂之卷_七  逃出生天(5)卷一:風起之卷_十八 血洗刀兵(1)卷四:雲飛之卷_八  慈母之心(3)卷三:地裂之卷_四  絕境逢生(2)卷一:風起之卷_十八 血洗刀兵(1)卷五:天舞之卷_二十  天翻地覆(2)(三)卷五:天舞之卷_二  脣槍舌劍(2)卷三:地裂之卷_一  南北決裂(1)卷三:地裂之卷_十八  狂風烈火(5)卷四:雲飛之卷_十九  牆邊血戰(1)卷五:天舞之卷_十七  天命有歸(2)(三)卷四:雲飛之卷_十八  大開殺戒(2)卷三:地裂之卷_十七  各出奇謀(4)卷四:雲飛之卷_四  一飛沖天(5)卷三:地裂之卷_十四  各展其能(2)卷一:風起之卷_十五 兵不厭詐(1)卷一:風起之卷_二 勢弱用奇(上)(二)卷二:海嘯之卷_十二 殺機四伏(1)卷一:風起之卷_九 斬草除根(5)(一)卷一:風起之卷_十二 計出必絕(3)卷三:地裂之卷_七  逃出生天(3)卷三:地裂之卷_二十  生死關頭(4)卷四:雲飛之卷_二十  掌握民心(4)(一)卷二:海嘯之卷_十八 決死衝陣(1)卷一:風起之卷_十三 人人平等(4)卷一:風起之卷_四 天網之漏(3)(一)卷四:雲飛之卷_十三  遠赴西原(3)卷二:海嘯之卷_七 瞞天過海(1)卷一:風起之卷_二十 天下雷行(2)